作者 ▏平叔
這些日子身體多有不適,別說寫文章了,就是編輯也有困難,所以閒譚近來更新多有不及時。
致歉。
其實身體是一方面,另外如今的文章的確也是難寫。寫美食吧,容易被人看作一個胸不懷天下、成天只知吃喝的饕餮之人;寫風雲吧,倒是我真心喜歡的,可一不留神又很容易遭人收拾,終是煩悶多於愉悅,弄不好連閒譚的臺子都保不住。如此看來,龍門陣也只有風月話題可擺了。
「風月」二字,就其本義來說,絕對是個好字眼兒。這裡擺個老龍門陣,很老,老到南朝梁時。某天夜晚,有個人到中組部長家裡去跑官要官,結果部長對他說:「你看這月白風清的,多好的景致,咱今晚不談公務,只談風月。」話不投機半句多,於是那位只好灰溜溜走人。(事見《南史·徐勉傳》)
民國時期,《自由談》雜誌迫於空氣稀薄的形勢,也曾刊出過啟事:「這年頭,說話難,搖筆桿尤難」;「籲請海內文豪,從茲多談風月,少發牢騷,庶作者編者,兩蒙其休。」其大概意思是說,你我還是多談風月,莫談國事,如此大家都輕鬆省事。
你看,這「風月」二字多好,像個擋箭牌,隨時能夠遮陰擋陽、排解禍患、化解是非。
正因為「風月」是個不錯的字眼兒,用的人也就漸漸多了起來,慢慢地,也就不免摻了別的意思。於是風月除了指自然景色,還可以指男女情愛,就像《紅樓夢》裡所說的「如今長大了,漸知風月了」;再進一步含義發散,還可以指妓女嫖客,謂之「風月人物」;到了明代以後,人們更是把勾欄妓館等稱作「風月場所」。
因此,若現在有人問,老子在網上、在朋友圈不扯其它的,就只談風月之事,行嗎?
依我看,行倒是行,但還是要有個度、有個範圍,絕對不能無邊無際的操亂說。
比如用它來說「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自然是可以,總比那些鬼魅鬼眼的抗日神劇要靠譜得多。
但如果說到「月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恐怕就不得行囉,多半警察蜀黍半夜三更就要上門來找你說聊齋。倘若你娃一不小心再窺探了某些要人的「風月」再把它描繪出來,就更不得行了,那一定是破壞安定團結,有礙社會和諧社會,憋憋要弄來脫不到爪爪!
朱熹老夫子曾經說過 :「風月無邊,庭草交翠」。後來就有好事之人把這「風月無邊」四字,做成了巧妙的文字遊戲。
如果你爬過泰山,就會看見路旁的石壁上就刻有「蟲二」兩字。這是清乾隆朝才子劉廷桂所書,意思是此二字乃「風月」拆去邊框所得(繁體風字),即隱喻泰山景致「風月無邊」也。
還不僅僅是泰山,在杭州西湖中的湖心亭上,也有一塊「蟲二碑」,乃乾隆爺當年下江南時所題,含義與劉才子的泰山題刻差不多,也是用來讚美西湖旖旎風光的。
劉才子和乾隆爺的題刻,說的是景色「風月無邊」,咋個說都不會有太大的男女關係問題。但現在而今眼目下,倘若我們談起「風月」來,如果是口無遮攔、是沒邊沒際,一旦把這倆字的邊框給談飛呱了,那就不好耍了,那可就真的變成「蟲」,變成「二」了。
你曉得嘞,在天朝,無論是「蟲」還是「二」,處境大都不太妙。嘿嘿,都是等到被收拾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