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國寶《十宮帖》,把行書的工整秀美寫到極致!

2020-12-22 澎湃新聞

故宮國寶《十宮帖》,把行書的工整秀美寫到極致!

2020-05-29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書法神品《十宮帖》出自清朝乾隆時期的太子太傅梁詩正之手,是為當時寶親王(乾隆)的七絕詩所書。堪稱千古書法的上乘之作,現藏於故宮博物院,是國寶級文物。

梁詩正(1697—1763)清朝大臣,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雍正八年探花,官至東閣大學士。梁詩正工書法,初學柳公權,繼參趙孟頫、文徵明,晚年師顏真卿、李邕,編歷代名家書法真跡《三希堂法帖》。又受命撰《唐宋詩醇》、《西清古鑑》。

吳宮

白薴輕盈響屧廊,青龍舟裡換晨粧。

夜遊朝宴千年樂,那信人間有越王。

楚宮

渚宮春暖翠華遙,簾幙風輕裊細腰。

不道君王深注意,行雲行雨隔迢迢。

秦宮

春鎖阿房靜管弦,塵生舞袖為誰妍?

從來不識君王面,忽過人間卅六年。

漢宮

水晶盤淨玉腰酥,愛舞因憐可用扶?

底事天家萬乘富,等閒難獲畫明珠。

魏宮

平生戎馬樂何曾,銅雀雖成幾度登?

不為夜臺聽不見,悲歌一曲向西陵。

晉宮

滅蜀平吳處上遊,大開武庫兵甲收。

而今四海渾無事,只駕羊車日夜遊。

隋宮

海錯山珍雜綺羅,鑾輿空待未曾過。

夜深欲識君遊處,但看飛螢點點多。

唐宮

沉香亭畔晚春妍,玉樹如煙院宇連。

何事宮娥群戲劇,應緣分得洗兒錢。

齊宮

步步蓮華步步春,香凝羅襪不生塵。

何須洛浦遙相見,已是人間有洛神。

陳宮

結綺臨春戶對開,後庭花發引金杯。

景陽鍾曉方酣宴,不信橫江木梯來。

文章來源/書法家園

原標題:《故宮國寶《十宮帖》,把行書的工整秀美寫到極致!》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臺北故宮借給日本的國寶《祭侄文稿》,你了解嗎?
    最近傳出消息,臺北故宮將國寶《祭侄文稿》借給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並將於1月16日,也就是今天開始展出。此消息一出,兩岸一片譁然。兩相比較,此次臺北故宮將國寶級文物《祭侄文稿》借出,實屬不該。對於國寶《祭侄文稿》您可能還不十分了解?小編今天就和您簡單聊一聊。
  • 拿千年國寶討好日本,臺北故宮,你真的做錯了!
    臺北故宮,你真的做錯了!作者:李楚憤怒!不負責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祭侄文稿》將於1月16日在日本東京博物館展出,為期一個月。這件國寶級文物距今已經1261年,是唐朝一代書法宗師顏真卿所書。這個消息爆出之後,兩岸網友憤怒了。熟悉內情者憤慨難耐,紛紛痛罵臺北故宮「不是東西」,「對日本太大方了」。
  • 米芾《陳攬帖》行書手札欣賞
    米芾《陳攬帖》又稱《昨日帖》,紙本,行書,縱25.9釐米,橫20.8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帖所云無一事可考,只知此帖之筆意與《參政帖》近似,當是同一時期之作。 【釋文】 昨日陳攬戢戢之勝,鹿得鹿宜。俟之,已約束後生同人,莫不用煩他人也。軫之只如平生,十官如到部,未緣面見,欲罄紳區區也。芾頓首再拜。
  • 一件藏於臺北故宮的「書法至寶」,曾被譽為「天下第一美帖」!
    這些作品被世人總結出了「天下十大行書」,基本可以代表中國書法的最高水平了。這其中有一幅字,曾經被蔣介石帶到了臺灣,成為了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這件作品就是米芾的《蜀素帖》。米芾的《蜀素帖》在百度百科有過介紹,曾經被譽為「天下第一美帖」,能有此殊榮,可見其藝術價值之高。可以說是書法史顏值最高的一幅字了。
  • 明代馬愈行書《暑氣帖》骨力矯健
    此帖為馬愈的書法作品《暑氣帖》,行書,縱23.27釐米,橫38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暑氣帖》書法骨力矯健,縱逸灑脫,結體開張。此帖曾經明末朱之赤、清安岐等人收藏。 馬愈行書《暑氣帖》欣賞 ▼
  • 「臺北故宮」將國寶借給日本 媒體:恐淪為「臺獨」工具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一件國寶的遭遇引發網友熱議,大家紛紛用上述兩個詞語描述自己的心情。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且聽小銳慢慢道來。這件國寶就是顏真卿書寫的《祭侄文稿》,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 千年國寶竟被臺北故宮送到日本展出
    事件發酵後,臺灣本土的一檔節目中,主持人就怒斥臺北故宮:「你憑什麼!」不僅如此,就文物的安全情況,主持人也是一連串的發問:「(國寶)半夜去到東京,沒人有知道,(這)是來自我們中國的臺北故宮博物院。你(當局)是怎麼同意的?會不會我們的國寶通通被調包、被盜賣、會被怎麼樣?!」
  • 黃庭堅晚年的行書傑作,筆筆飛動、器宇軒昂,是臺北故宮的至寶!
    在楷書和行書上同樣造詣非凡,尤其是他的行書,長槍大戟、恣意揮灑,在前人的法度當中,盡情揮灑出了自己的意趣,並且意境高遠,痛快淋漓,是真正寫出了自己風貌的一個人。黃庭堅在晚年的時候,曾經寫過兩首詞,此作被譽為黃庭堅晚年的傑作,這便是著名的《寒山子龐居士詩帖》。
  • 王羲之《平安帖》,雖只有4行27字,卻是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當名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時,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我們都非常的感興趣,要問我國的書法界哪位書法家最為有名氣,很多書法愛好者會想到書聖王羲之,的確王羲之的大名在書法界是無人能超越的,特別是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更是贏得了很多後世書法愛好者的喜歡,因此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
  • 蘇軾45歲行書《啜茶帖》,自然錯落,豐秀雅逸!
    蘇軾行書《啜茶帖》,也稱《致道源帖》,是蘇軾於元豐三年(1080)寫給道源的一則便札,22字,縱分4行,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墨緣匯觀》、《三希堂法帖》著錄。其書用墨豐贍而骨力洞達,所謂"無意於嘉而嘉"於此可見一斑。曾編入《蘇氏一門十一帖》。內容是通音問,談啜茶,說起居,落筆如漫不經心,而整體布白自然錯落,豐秀雅逸。
  • 她是一位將書法寫到極致幼兒教師,書作樸實自然,見情見性,佩服
    或許在我們生活周圍有不少書法家,都是由老師轉型而來的,諸如我們熟悉的楊華,原本就是一位中學老師,酷愛書法,寫得一手精妙的楷書,成為一名知名書法家,還有陸啟成,他是一位大學裡的老師,也走向了書法的道路,可是作為幼兒園的老師,能夠成為書法家的,她還是筆者見過的第一位,她是一位將書法寫到極致的幼兒教師,她擅長楷書、行書和小楷,其書法得到了專家的認可
  • 天下十大行書第五|楊凝式《韭花帖》賞析
    《韭花帖》是楊凝式的代表傳世墨寶,被稱天下十大行書之一,排第五。《韭花帖》 共7行,63字,字體介於行書和楷書之間,布白舒朗,清秀灑脫,深得王羲之《蘭亭集敘》的筆意。乾隆帝行書題「楊少師韭花帖妙跡」目前所知《韭花帖》有三本:一為清內府藏本,今藏無錫博物館,曾刻入《三希堂法帖》中;一本為裴伯謙藏本,見於《支那墨跡大成》,臺北故宮博物院;一本為羅振玉藏本
  • 莊嚴先生與故宮文物南遷
    郵發代號1-201莊靈先生把他的名片遞給我,名字是手寫體,端莊秀美。我脫口而出:「瘦金體!」徽宗的瘦金體,我獨愛的一種書體。我在《故宮的古物之美2》裡,把它當作一種很險的字體,只有很少的人能夠險中求勝,宋徽宗這位輸掉了江山的失敗者,在書法上卻是獨步古今的最大贏家。
  • 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
    《平安帖》行書兼草書,信中提到的「脩載」,是王羲之的堂兄弟。《何如帖》行書,問候對方並告知近況。《奉橘帖》行書,贈送友人橘子並附上此信。 這三帖中,除了從整幅尺牘中去玩賞其風韻外,還可細察對比每一字之遒麗。
  • ...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圖》【上】蔣勳:臺北故宮國寶...
    第三講 臺北故宮國寶故事| 《溪山行旅圖》 《溪山行旅圖》是北宋範寬創作的一幅絹本墨筆畫,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 我國有兩個故宮博物院,一個在臺灣,臺北故宮有哪些「鎮館之寶」
    晉代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六)《快雪時晴帖》:晉代王羲之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快雪時晴帖》系唐代摹善本,筆法雙鉤精細,淡墨填廓,能得原跡生動活潑之筆意,觚稜轉折,備見鋒芒。大雪過後,天氣轉晴,王羲之以此書信向友人表達問候之意。
  • 初學書法,楷書寫到什麼水平才可以練習行書?
    但是最近我聽別人說,學習書法不能只寫楷書,要學一些行書。但是又有人給我將學習行書不好,容易養成浮躁、油畫滑的毛病。總之我現在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寫到哪一種水平算是可以接觸行書了?有沒有一個具體的時間規定?內你有沒有好的行書入門字帖能推薦給我?希望您儘快答覆,謝謝。墨海泛舟墨海泛舟:你好,感謝你的來信。
  • 一位狂人寫的書法,被譽為「天下第一美帖」,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
    米芾《蜀素帖》行書長卷後來他寫下了著名的《蜀素帖》,成就了他在書壇的地位!這件《蜀素帖》被譽為「天下第一美帖」,此作每一個字就像舞蹈一般,字字如飛,像這樣的作品,1000年才出一幅! 米芾《蜀素帖》行書長卷這就是《蜀素帖》的由來。這件《蜀素帖》通篇元氣淋漓、氣勢縱橫,在絲織物獨有的紋路當中,與米芾的墨色相互映照,自然生發出一種天然靈動之趣,此作也被後人譽為「天下十大行書」之一!
  • 行書是如何產生的呢?怎樣的書法叫做行書呢?
    楷書形體方正、筆畫平直、端莊秀美,但書寫速度相對較慢;草書結構簡省、筆畫連綿, 書寫速度較快,但因有草化符號,比較難以辨識 ;行書介於兩者之間,彌補了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張懷瓘在《六體書論》中說 :「真書如立,行書如行,草書如走。」這非常形象地說明楷書、行書和草書這三種字體的不同。行書在結體和用筆上都具有很大的變化自由,可以接近於楷書,也可以相近於草書。
  • 學習行書、楷書、隸書3種字體的人,可以學習以下14款字帖
    如果走行書路線,建議臨一下《曹全碑》,然後直接寫懷仁的《集字聖教序》,不建議先學唐楷,筆法根本不一樣;如果走楷書路線,臨完今人的之後直接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帖開始臨,推薦褚遂良《聖教記》、《靈飛經》以及文徵明小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