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9
這是軌道美食發表的
第38篇文章
軌道美食開通 「原創」 啦
歡迎大家在下面的 評論區
留下自己的口水和足印哦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餐廳倒了又起,
希望你在軌道美食可以了解到如何分辨好吃的味道,
做一個「有知識的」高段位的吃貨!
就算直到現在,還是有很多人不大喜歡吃抄手,總覺得它的格調不夠。一碗下肚,怎麼回味都充滿了白面的沉味和豬肉的腥味,和在一起,就是濁。與黃米清粥比起來,實在就像走卒之與隱士,差一個層次。
在嗜辣的重慶人眼裡,紅油抄手是許多人揮之不去的川渝情結。抄手柔嫩鮮美,湯汁微辣濃香,油亮紅火的一整碗不斷散發出致命誘惑。
同時,它也是最具人間煙火氣的食物。所有的食店都是邊賣邊包,它們都是在車水馬龍中誕生的。經營者的艱辛、早起趕路人的匆忙,都化作滾燙的一碗湯,就著寒風,落了無數路人的肚皮。
吃一顆抄手,就是咬開了一個宇宙。世事的艱辛、謀生的不易,都在氤氳的水汽中,模糊了眼睛。就算如今的紅油抄手已經從路邊的小攤走進了酒店後廚,紅油抄手永遠是墊肚解饞最叫座的那一碗。
一顆抄手的歷史底蘊
可以這麼說,抄手的前身就是混沌。所有這些類似的食物都是由以前的餛飩演變而來,但各地又融入了各地的特色。
西漢揚雄所作《方言》中提到「餅謂之飩」,餛飩是餅的一種,差別為其中夾內餡,經蒸煮後食用;若以湯水煮熟,則稱「湯餅」。
古代中國人認為這是一種密封的包子,沒有七竅,所以稱為「渾沌」,依據中國造字的規則,後來才稱為「餛飩」。在這時候,餛飩與水餃並無區別。
千百年來水餃並無明顯改變,但餛飩卻在南方發揚光大,有了獨立的風格。至唐朝起,正式區分了餛飩與水餃的稱呼。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所以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餛飩發展至今,更成為名號繁多,製作各異,鮮香味美,遍布全國各地,深受人們喜愛的著名小吃。人們也不再因為特定時節而選其食用,而是無論何時,饞了就吃。
各地的「抄手」的本質區別
抄手的名號繁多,江浙等大多數地方稱餛飩,而廣東則稱雲吞,湖北稱包面,江西稱清湯,四川稱抄手,新疆稱曲曲等等。那麼它們到底有什麼不同?
皮的厚度:抄手>=餛燉>肉燕>雲吞>扁食
餡的複雜程度:餛燉>雲吞>肉燕>扁食>抄手
湯的複雜程度:抄手>餛燉>雲吞>肉燕>=扁食
個頭大小:抄手=餛燉>肉燕>雲吞=扁食
餛燉:其實就像是皮更薄些的餃子,餡料類似餃子種類繁多,湯多以高湯配上切絲的豆皮、紫菜、雞蛋等,滴入少量香油即可。
雲吞:餡料以豬肉餡、蝦肉為主,常與竹升面一起食用,加清湯或幹拌。
抄手:單從一個抄手的角度看,它皮最厚,餡料最簡單,餡料是剁碎的鮮肉+薑末+鹽。抄手的特點在於紅湯。
肉燕:其最大特點在皮,是加肉做的...口感非常筋道,餡只是配料而已,常為香菇+鮮肉+馬蹄+蔥。湯一般為清湯或高湯+蔥+紫菜+蝦皮。
扁食:其特點之一是皮薄,有多薄?在湯裡時就像水母一樣飄逸,必須用勺子食用,皮薄到難以用筷子夾食。另一個特點就是它的餡料是最細膩的,肉糜如魚糜般細膩,加入特殊調料,口感爽脆。湯為清湯或高湯+蔥。
每每說到食物,我們都要求它的味道要有多好吃多獨特。而獨獨到了紅油抄手這裡,就心軟了下來。若把它比作人,那紅油抄手絕對是其中模樣最俊俏身材最曼妙的一個,它小巧、輕盈且裙擺依依,時時刻刻透著股水靈勁。
紅油抄手好吃的秘訣?
一隻合格的抄手,煮熟之後是不會散掉破掉的,微黃剔透的麵皮包裹著呼之欲出的豐滿肉餡,一口下去,滑嫩的皮和Q彈又脆爽的餡,完美結合。那麼紅油抄手怎麼才好吃呢?
紅油抄手的調料才是精髓和靈魂所在,其中的紅油辣子更是重中之重。
一碗合格的紅油辣子必須焦而不糊,聞著辣,更略微帶有香料的濃鬱。當紅油辣子與味覺相遇,立即關閉味蕾對其它味道的感知,辣味直衝頭頂,這股刺激之後,各種細枝末節的神經被調動開來,醬油的香,花椒的麻,湯頭的鮮,又一一在口腔裡擴散開,仿佛這樣一碗紅油抄手才能拯救陰冷潮溼的雨天。
在紅油抄手的基調中,沒有了豬油,這碗紅油抄手就等於毀掉了一半。好的豬油潔白如玉,晶瑩透亮,香氣四溢。豬油的潤、香、濃化在湯裡的口感味道,可以把紅油抄手的香氣在味蕾上集中釋放!不用擔心豬油的油膩會照成身體的不適,這股淡淡的葷香才是解餓利器。
姜在肉餡裡起絕對的點睛作用。去掉了豬肉的腥,也化解了豬油的悶。
紅油抄手的人情味
有人說,抄手之所以這樣命名,是因為它的樣子像一個人抄起兩隻手:製作餛飩的最後程序是將麵皮兩頭抄到中間粘緊,這個樣子頗似人們在冬季為避寒將兩手抄在懷中的形象,所以叫「抄手」。
寒冷的冬季,來自異鄉的理想主義者默默抄起手,孤獨前行。喜歡的作家卡爾維諾也有本同名小說《寒冬夜行人》。
但是,關於抄手的另一種解釋似乎更貼近此刻的心境:牽手。正如我們,在乍暖還寒的春夜裡,因一碗火辣辣的抄手相聚在這一座城市,把玩孤獨,分享溫情。
食物,加了回憶進去就不僅僅是食物了。這個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叫做「故事」,最好吃的味道叫做「人情味」。
我們都是煙火人間裡的凡夫俗子,聽著別人的故事,感慨著自己的苟且。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知道哪裡可以吃到好吃的紅油抄手,
後臺詢問小嘿哦(記得先關注公眾號哦)
在下方評論區留下評論,灰常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讚美
也歡迎熱愛美食的你跟我們分享你的美食文字哦~
★今日話題★
你吃過最好吃的抄手是哪家?
(評論區說出你的答案)
吃不吃烤肉是件關乎族群存亡的大事
深夜的爆炒腰花,是充滿男人味兒的
重慶直轄20周年,必須吃雞雜慶祝重慶生日快樂!
三明治其實是為懶人和賭徒發明的
那些在重慶也適合一個人吃的餐廳
如何在星巴克點一份張愛玲同款下午茶?
爆炒,是一種ROCK 的生活態度!
男人的春藥——生蠔
一隻雞的吶喊
你餓不餓啊,我下面給你吃啊
煲仔飯:拯救凍傷的靈魂
扒一扒,彭于晏的臺灣胃
這是一顆自帶少女心的魔力菠蘿油
★生活在重慶、旅遊在重慶,請下載「嘿快」APP,使用嘿快軌道WiFi。
★我們專注發掘本地美食,探尋美食背後的文化;
★將不僅僅給你帶來一場味覺體驗,更有視覺盛宴。能夠有機會去傳遞本土的美食文化,是我們共同的幸運。
——「嘿快軌道美食」記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