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後簡單的放鬆方法

2021-02-07 零頂體育中心



 今天分享給大家一些簡單的訓練後的放鬆辦法。

首先記住幾點原則,以免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1.這裡
不能踩揉、重壓,可以用手捋順。

2.大腿前面的肌肉在踩或者揉時,切記要減輕力量。


3.被按摩的人在趴下時要注意在膝蓋下墊好軟墊。


4.在踩揉小腿時,避免腳踝處懸空。你應該這麼做

即使是在草坪,在腳踝下墊一個水瓶或者鞋子都是不錯的辦法。


5.肌肉覆蓋少的部位不要踩,可以用手掌揉。


6.講一個按摩的技巧:持續性對緊張部位的施壓會更好的緩解肌肉的緊張。舉個例子:今天跑了很多,小腿很緊張,讓同伴踩小腿時,同伴一隻腳在小腿肚上用合適的力踩著緊張的部位不鬆開,30秒適宜,然後換到別的部位,力度可以根據承受能力由小加大。


7.相互放鬆的小夥伴體重最好接近,不宜相差太大。


8.踩揉後大腿肌肉的時候,要收起小腿,使大腿小腿程90°。這樣後大腿肌肉是放鬆的。

9.踩揉小腿時,為保護膝蓋,採用跪姿,同時不要讓腳踝騰空。

  我就把自己高中的放鬆方法分享給大家,可以借鑑一下。

  以前訓練完,我都會享受至少半個小時的放鬆。至少,放鬆不僅利於我的疲勞恢復,也利於我擁有更好的身體狀態去迎接接下來的訓練。很多體友不想要死肌肉,那就多放鬆。還有,肌肉拉傷的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之前的放鬆工作沒有做好。

   首先,在按摩初始,要由輕到重。按照至上而下的順序按摩。

   ①快速抖動,腳要貼合好皮膚。不是搓皮,是一定力量踩下去,快速抖動,利於淺層肌肉,筋膜的放鬆。從臀大肌(屁股)到小腿都可以做,胳膊也可以,記住要跳開「膝蓋窩」。

  

 ②從臀大肌(屁股)至上而下到膝蓋窩的局部施壓,雙腳併攏站的方式產生的壓強較單腳站立要小。所以,先踩一遍雙腳的,再從頭來一遍單腳踩壓的。

 雙腳踩壓
 


單腳踩壓


視頻素材丟失了,抱歉啊各位用戶。改日一定補上!

謝謝大家的關注和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相關焦點

  • 訓練後得放鬆就不止是簡單的拉伸!!
    扳機點出現後,有可能導致多種運動傷害,如肌肉和肌腱的拉傷。還有一種理論認為,扳機點能夠危及其所在的組織結構的安全,當其他組織為這些軟弱無力的組織付出補償時,它們也受到了更大的壓力。這也是我們為什麼在訓練後一定要去放鬆的原理,所有的運動訓練裡面都是在形容肌肉記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肌肉長期保持一種動作狀態。
  • 4种放松身心的訓練方法
    放鬆訓練是指按一定的練習程序,學習有意識地控制或調節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動,以達到降低機體喚醒水平,調整那些因緊張刺激而紊亂了的功能,最終達到緩解個體緊張和焦慮狀態的一種自我訓練方法。下面介紹4种放松身心的訓練方法腹式呼吸法練好腹式呼吸首先要選擇合適地點和時間。
  • 焦慮症患者最有效的放鬆訓練之「漸進式放鬆法」
    在之前的《認識驚恐障礙》這篇文章裡,介紹了一些應對焦慮症的方法,其中包括「放鬆訓練」。心理學的認知行為主義這個流派認為,我們在學習應對壓力時,不僅要接受心理教育、了解壓力是什麼,也要主動學習如何放鬆,即進行放鬆訓練,並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之前的文章中列舉了一些常見的放鬆訓練方法,如深呼吸、腹式呼吸、冥想與催眠、漸進式肌肉放鬆法等等。
  • 訓練後總是肌肉酸痛?這幾种放松肌肉的方法,幫你很好的放鬆肌肉
    對泡沫軸種類的區分和認識是為了在訓練過程中有區分、針對性地使用,並且儘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傷。那麼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泡沫軸到底分為幾種,各自有什麼用途,並介紹訓練方法。一、首先是浮點泡沫軸這種類型的泡沫軸能夠適應中等強度的按摩,對於消除水腫和酸脹感有較好效果,並且也同時適合於瑜伽放鬆,喜歡瑜伽運動的小夥伴可以選擇這款。
  • 肌肉放鬆的訓練技巧
    肌肉一旦放鬆,則會大大改善血液循環條件,使血液流動比肌緊張時提高十倍多,降低血乳酸含量,對減緩疲勞和避免運動損傷有重要作用。3.改善動作協調性對初學者來說,肌肉放鬆能提高肌肉、關節的靈活性和柔韌性,使動作輕鬆自如,具有良好的節奏感,從而加快動作的學習過程。
  • 放鬆訓練是一種簡單易行,可以快速緩解工作緊張和焦慮情緒的方法
    放鬆訓練是一種簡便易行,實用有效,大多數人都可以自行輕鬆掌握和解決緊張焦慮等情緒困擾及軀體症狀的方法。這種方法較少受時間,地點以及經費等條件限制,還可提高我們改善症狀的速度。放鬆訓練又稱鬆弛訓練,是一種通過訓練有意識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動,降低喚醒水平,改善機體紊亂功能的心理諮詢與治療方法。放鬆訓練是行為療法中使用最廣的技術之一,是在心理學實驗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起來的諮詢和治療方法。行為療法相信只要行為改變,所謂態度及情感也就會相應改變。
  • 高考家庭自我放鬆訓練 六、漸進性放鬆法
    他在1929年出版的《漸進鬆弛》一書中指出:這是一種逐漸鬆弛人體肌肉,減少身體緊張,消除焦慮和精神壓力的方法。注意:此方法最好由專業人員實施。放鬆可以產生與焦慮反應相反的生理效應,如心率減慢、外周血流的增加、呼吸的平緩以及神經肌肉的鬆弛。
  • 健身後腰部放鬆需注意方式,不當操作有致殘風險?訓練放鬆的正確方法
    在健身房裡,很多平常很勞累的人都會選擇用泡棉滾筒來放鬆一下身體要注意泡棉滾筒不適合對下背腰部的訓練。為什麼呢?我們來看一下身體的結構,上背上是有肋骨和肩胛骨的。在使用泡棉滾筒的時候,肋骨和肩胛骨可以幫助分散力量,這樣不會造成損傷。但是下背腰部就不一樣了。腰部沒有肋骨,僅有脊椎骨,這樣你的腰部幾乎是懸空的。在沒有東西支撐的情況下,腰椎很容易受損。這樣非到沒鍛鍊,還損傷了。
  • 放鬆訓練合集-專治入睡時思緒亂飛和身心緊張
    放鬆訓練重點是放在減少覺醒,增加專注力和深睡而不是誘導入睡,也就是說放鬆訓練不是用來加快入睡時間的。剛開始的時候往往不夠熟悉做法,需要自己反覆訓練,熟能生巧。但最終目的是為了放鬆,不要因為要達到某些指令而讓自己變得更加難受,這就得不償失了。這是我本人經常用的放鬆技巧,面對思緒亂飛不能停止的入睡困難,方法一十分奏效。對於專注力的提高,活在當下的訓練,腹式呼吸是不二之選。
  • 訓練後肌肉酸痛嗎?試試這組肌肉訓練後按摩動作放鬆動作吧
    今天給大家整理一組關於訓練後肌肉按摩放鬆動作,有很多健身者可能在訓練後都有這種情況,肌肉非常酸痛,嚴重的甚至第二天都不能動,動一下就感覺酸痛的不得了。從訓練,營養,到康復這是一個綜合因素,所以肌肉增長速度並不是單獨靠訓練,營養與肌肉康復同樣重要。肌肉恢復需要營養,需要休息,同樣也需要按摩放鬆,這些因素訓練者都不能忽略,忽略任何一項都會影響整體的增肌效果和質量。
  • 心理抗疫 | 音樂肌肉漸進放鬆訓練
    同時,研究表明,音樂可以明顯的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幫助人們放鬆心情。所以今天教大家的是「音樂肌肉漸進放鬆訓練」音樂肌肉漸進放鬆訓練漸進性肌肉放鬆訓練法(PMR),最早由美國生理學家艾德蒙·捷克渤遜於20世紀30年代創立,後來逐步完善,廣為應用,是目前一種良好的放鬆方法。
  • 心理學:針對抑鬱的放鬆訓練,讓放鬆走進生活
    可是,與父母在一起後,父母不僅不關心她,還怪她當初不聽勸告要和前夫這樣的男人在一起,說她咎由自取。琳琳每天都過得很壓抑,為了釋放內心的情緒,她常常胡吃海喝,活活把自己弄成了胖子,現在看著自己的體重,內心更加鬱悶;心情不好時,就在網上找好友傾訴,開始網友還是很同情她的遭遇,可是久而久之,許多網友就拉黑了她。
  • 漸進式肌肉放鬆訓練
    B放鬆的方法:針對身體上的各個肌肉群,先集中注意力,然後使肌肉繃緊,仔細感受並體會肌肉的緊張放鬆時鬆軟、無力、溫暖的感覺。用同樣的方式逐一收緊並放鬆全身的肌肉。放鬆的順序:手臂部,軀幹部,腿部,頭部,全身,根據需要,可以進行新的排列。下面為各位同學提供一套放鬆訓練的指導語。
  • 啞鈴手臂力量訓練方法
    核心提示:俯立側平舉是啞鈴手臂力量訓練方法中最為典型的一種操作的方式,也非常簡單,主要是雙腿打開與肩同寬,雙手再緊握啞鈴,身體一定要稍微彎曲,且是上半身彎曲向前傾大概三十度就可以,頭部和背部一定要保持水平,手臂呈半放鬆的狀態,肩部發力,手臂慢慢展開,再向後舉,直到手臂和背部保持一條直線上,重複一樣的動作並且保持勻速。
  • 肌肉放鬆的訓練技巧
    對抗肌不能放鬆,主動肌的力量就會被對抗肌抵消一部分甚至全部。從生理學方面分析,肌肉的緊張與放鬆是在大腦皮層的支配下進行的,當主動肌收縮用力時,對抗肌即處於放鬆狀態;肌肉一次收縮結束後,在下次收縮前應有一個放鬆過程。若肌肉只是一味地緊張收縮,不能很好地放鬆舒張,則對肌肉的刺激就不易達到較深層次,也就不能有效發揮人體的運動潛能。
  • 改善髖關節外旋活動度(放鬆、伸展及訓練)
    髖關節外旋活動度十分重要,這篇文章說明如何改善髖關節外旋動作,從放鬆、伸展及訓練三步驟開始,您可以在訓練前(當作啟動)/訓練後(當作補強
  • 老年人有哪些簡單放鬆身心的方法?
    當人到了一定年紀後,人體的一些機能開始老化,就容易出現各種小毛病。今天咱們就來具體介紹下,日常生活中老年人有哪些簡單放鬆身心的方法?第二、 活動眼睛在工作一段時間後,起身走到窗邊,閉上眼睛讓眼珠子依次做上下左右方向轉動,有助於鍛鍊眼部的肌肉,接著按揉眼瞼讓眼球的滋潤度提高,然後閉上眼睛同時聳肩膀。反覆幾次放鬆即可。
  • 腰痛的簡單鍛鍊方法——「臀橋」核心肌群訓練
    鍛鍊方法可以參照王麗娜主任前面文章「全民健康日鍛鍊」中提到的第八套廣播體操或八段錦,優酷等視頻網站中有教程。     年紀大的患者也可找空曠的地方倒退步行,但強調單腿後伸時臀部夾緊蹬地以有效地鍛鍊臀部肌肉和髖關節的靈活性,為避免摔跤可以倒退3步左右,前進1步,這樣稍微寬敞的客廳裡也可有條件進行練習。
  • 漸進性肌肉放鬆訓練方法
    第二種效果是增加我們對肌肉鬆緊程度的敏感度,因為情緒的反應和生理的反應息息相關,精神緊張的時候,很多肌肉不知不覺地跟著緊張,長時間就會造成腰酸背痛等症狀,如果我們經常練習肌肉鬆弛法,一方面較能敏感察覺到肌肉的鬆弛狀態,另一文獻 也可經由練習,讓肌肉處於放鬆的狀態。肌肉鬆弛法的要點,是有系統地將身體各部分的肌肉,通過先緊後檢的練習,幫助我們注意並能分辨肌肉拉緊和放鬆的姿態、感覺。
  • 為何專業運動員「大強度」訓練後,要進行「高配速」放鬆跑?
    除此之外,馬拉松運動員在進行大運動負荷周期訓練後,神經系統也會出現疲勞。這種疲勞不會像肌肉疲勞那樣有直觀的現象。 但是,當消耗達到一定限度時,皮質細胞的代謝過程就發生障礙而出現疲勞,疲勞引起抑制加深,從而制止神經細胞的過度消耗。神經系統出現疲勞會讓運動員階段性出現焦慮、厭跑、失眠、食慾不佳、訓練欲望不強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