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專家:抓住這3個黃金生長期,每個孩子都能多長10cm

2020-12-21 騰訊網

廣東六一兒童醫院行為發育科曾接診過一個14歲的女孩子。

女孩的願望是報考舞蹈學院,但身高只有152cm,而舞蹈學院對身高的硬性規定一般都在165cm以上。於是,家長找到了廣東六一兒童醫院,希望醫生能想想辦法,讓孩子再長高十幾釐面。

雖然孩子很有跳舞天賦,也很熱愛跳舞,但在全面檢查後,醫生只能遺憾地說:

「如果孩子早點進行身高管理,是完全可以長到165cm的,但是她的骨骺已經接近閉合,不可能再長高了。」

每天都有這樣的遺憾在廣東六一兒童醫院的門診上演著,廣東六一兒童醫院主任醫師王磊院長認為,這是因為父母缺乏身高管理意識造成的。

對於孩子的身高,不能等問題嚴重後才想著怎麼去補救,從一開始就要做好「管理」工作,做好觀察、記錄、比較和計算,這樣就能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

如何做好孩子身高「管理」?

具體怎麼「管理」呢?廣東六一兒童醫院主任醫師王磊院長提出,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密切監測孩子的身高

王磊院長在門診中發現,約有70%的父母都沒有監測孩子身高的意識和習慣。

因為對孩子的身高沒有概念,所以等發現孩子身材矮小的時候,往往為時已晚。

別看測量身高是件小事,其實想要做好,也不容易(非常需要耐心和細心)。

測量頻率

0~1歲,1~2個月測一次就可以;1歲+的孩子,3個月左右測一次就可以。

測量方法

0-3歲的孩子可以採用平躺測量的方法(如下圖)。

測量的時候,注意不要讓孩子亂動

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用貼好的身高圖來測量。測量的時候,不要讓孩子低頭或仰頭,不然容易存在較大的誤差。

其他注意事項

關於測量時間

測量的時間要統一,比如,如果第一次是早上量的,以後都要早上量。

關於測量的位置和次數

在測量的時候,為了保證數值的準確性,要在同一個位置連測2~3次,誤差要小於0.5釐米。

一定要記得把測量的數據記錄下來,並標註好測量的時間。

2.對比身高數據,掌握孩子的發育情況

比較孩子身高數據的時候,不要單純地和某個人比(比如班裡某個個子高的同學),要和整個社會同齡人的身高平均值進行比較。

咱們國家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對全國的孩子進行調研,統計出各年齡段的身高平均值。

根據平均值得出的身高表格,叫百分位數值表。

咱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性別和身高,在表格中找到對應的數值,來判斷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

0-3歲男孩的百分位數值表

0-3歲女孩的百分位數值表

3-7歲男孩的百分位數值表

3-7歲女孩的百分位數值表

8-14歲男孩的百分位數值表

8-14歲女孩的百分位數值表

如果低於第3百分位,說明孩子的個子偏矮;處於第50百分位,說明個子中等;高於第97百分位,說明個子偏高。

以5歲的孩子為例,如果身高低於103.3cm,處於第三百分位,那麼孩子的身高就比較矮小;如果身高是111.3cm,處於第50百分位,孩子就是中等身高;身高119.6cm,處於第97百分位,就說明孩子偏高了。

不到8歲的大寶,身高已經142cm,排在第97百分位之上,妥妥的偏高。

3.監測孩子的生長速度

除了身高外,我們還要關注一個概念——生長速度。(用孩子後一次測量的身高數,減去前一次的身高數,除以間隔的月份數,再乘以12,就能算出孩子這一年的生長速度)

舉個例子,如果孩子3月份的身高是112.5釐米,9月份時是116.3釐米。

他一年的生長速度可以這麼計算:(116.3-112.5)÷(9-3)×12≈7.6(這個數值代表,孩子這一年的生長速度約為7.6釐米)

一般情況下,孩子的生長速度要達到以下數據才算理想:

3歲以下的孩子,一年要長到7釐米;

4歲到青春期,一年的生長速度不能低於5釐米;

進入青春期後,一年的生長速度不能低於6釐米。

如果算出來的生長速度達不到相應的值,即使孩子目前的身高在正常範圍內,他的整體生長速度也是偏低的,需要引起咱們的重視。

抓住長高的三大黃金期

那麼,孩子最終能長多高呢?孩子的身高是由骨骺線決定的。

什麼是骨骺呢?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長骨的骨幹和骨骺之間,存在一個軟骨帶。在X線片中,顯示為分離間隙,這個間隙正是為骨骼伸長預留的空間。 青春期結束後,這個軟骨帶將鈣化成一段白線,也叫「成長線」,標誌著骨幹和骨骺徹底融合,長骨伸長結束,孩子的個子也就不會再長高了。

下面這張圖,可以簡單地讓我們了解什麼叫骨骺閉合。

骨骺未閉合前,孩子還能繼續生長;若骨骺閉合,孩子就會停止生長。

孩子骨骺閉合前,我們一定要抓住孩子長高的這三個黃金期:

1. 0-3歲嬰幼兒時期

一般情況下,孩子從出生後,第一年大概能長高25釐米,第二年10釐米左右,第三年7~8釐米。

目前,研究者發現,在這個時期,約2/3的孩子身材矮小,是由於錯誤餵養或者經常生病引起的,如果是這種情況,家長不必過於緊張。

2. 3-7歲學齡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一年的生長速度不能低於5釐米,半年的生長速度不能低於2.5釐米。

如果孩子在這個階段長得矮小,生長速度也比較慢,可能是因為骨齡發育慢,可能是是缺乏營養,也可能是因為得了疾病,就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了。

3. 8-14歲青春期

青春期是孩子生長發育的最後時機,也是骨骺閉合前的快長期。

一般情況下,進入青春期後,如果孩子的生長速度一年低於6cm、半年低於3cm,都需要積極尋找阻礙孩子長高的原因了。因為一旦錯過了最後的黃金期,孩子就再也無法長高了。

女孩和男孩的發育時間不一樣,女孩要比男孩早發育1-2年。正是因為如此,女孩骨骺閉合的時間也會更早,反而男孩的長個兒空間會更大一些。

男孩是10-12歲開始發育,發育期間能長高25-30釐米。 女孩一般是9-11歲開始發育。在青春發育期,女孩能長高25-28釐米。女孩月經初潮的時期是整個青春期生長速度的頂峰,長個的速度會減慢,直至骨骺閉合。

要提高警惕的是,女孩發生月經初潮的時候,如果身高低於145釐米,那麼孩子未來身高達到160釐米是不可能的了。

這時家長最好帶孩子去醫院做一下檢查,了解孩子還有多少生長潛能,抓住最後長高機會。

要想孩子長高,具體這麼做

研究表明,父母身高的遺傳,對孩子身高的影響約為60-70%,後天因素的作用佔30-40%左右。

所以,人的身高「7分天註定」,但還是有「3分可以打拼」的。如果能對後天因素充分幹預,孩子的身高會有10-20cm的成長空間。

廣東六一兒童醫院主任醫師王磊院長建議,從飲食、睡眠、運動、情緒等幾個方面全面抓起。

1. 合理的營養搭配

在飲食上要注意營養均衡,如穀物類、魚肉蛋豆類、蔬菜水果類、奶製品等統統都要吃。

要記住,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單一的食物可以滿足孩子的成長需求,吃得豐富才能保證營養充足,才是孩子長高的基礎。

2. 高質量的睡眠

人體生長激素分泌有兩個高峰期:一個是晚上10點-凌晨1點,另外一個高峰就是早上5點-7點。

從這張圖就能清晰地看出來,白天生長激素分泌並不高,而晚上10點-凌晨1點當孩子進入深睡眠時,生長激素的分泌量可以達到平時的3倍。

所以,建議孩子在晚上10點前就入睡(不是上床開始睡,而是睡著),早上起床的時間最好不要早於5點。

不同的年齡段的孩子,所需要的睡眠時長也不一樣。

0-3歲推薦睡眠時長

3-7歲推薦睡眠時長

3. 多運動

大量研究證明,有運動習慣的孩子身高比不運動的孩子普遍要高2-3釐米。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可以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運動,比如:

1-3歲可以選擇簡單點的運動,如爬行、攀登、跑跳等。

4歲後的孩子更適合做戶外活動,如做操、跑步、打球等運動。

5歲以上的孩子,廣東六一兒童醫院主任醫師王磊院長最推薦的運動是跳繩。

跳繩現在已納入小學考試項目,上手簡單,還能促進手腳協調,幫助大腦發育。

除了跳繩,還可以適當地進行一些全身性的運動,比如快走、慢跑、遊泳等,這些都能促進孩子長高(每周運動4-5天,每次30-45分鐘就可以)。

4. 保持好心情

除了營養、運動、睡眠是外,還有一個影響孩子身高的重要因素,很容易被我們忽略,那就是心理因素。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丹尼爾·派思研究,長期生活在焦慮狀態下的女孩,比情緒穩定的女孩身高平均要矮5.08釐米,而且更難長到157釐米以上。

英國也做過一個調查,研究人員對6574名1958年同一星期內出生的孩子,進行了長達40年的追蹤隨訪。

調查結果顯示,有家庭衝突的孩子,矮小者佔31.7%;無家庭衝突的孩子,矮小者佔20.2%。兩組數據差距還是有些明顯的。

對此,廣東六一兒童醫院主任醫師王磊院長建議:我們要儘量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孩子心情好了,才容易長個兒。

相關焦點

  • 抓住長高的3個「黃金期」,孩子可以多長10cm,聰明父母都這樣做
    曾經網上就有報導一個11歲的女孩,吃了父母買的增高藥後,第一年有長10cm,不過在那之後就再也不長了,身高停留在了1.41m,這讓父母非常不敢相信,帶著孩子上醫院檢查了,結果發現女兒的骨骺線已經閉合了,意味著不會再長高。得知結果的父母,非常後悔沒有從調整飲食、作息方面來幫助孩子增高。
  • 爸媽若能把握住孩子發育3個「黃金期」,娃能再多長高10釐米
    01孩子發育3個「黃金期」,爸媽若能把握住,助娃多長高10釐米又繼續給女兒買,誰知,之後的療程一點效果也沒,孩子竟吃成了「矮小症」。後來,夫妻倆帶女兒到醫院檢查,經專業拍片後發現女兒的骨骺線基本已經閉合了,她的身高才1.4米多。醫生說孩子以後基本難長個了,孩子發育的3個「黃金期」都已錯過。倘若爸媽當時若能把握住,還能助娃多長高10釐米,如今這情況真是讓人遺憾。
  • 多長10cm!春季長個黃金期,我為你總結了一份孩子長高秘笈!
    很多人都聽說過:「爹矬矬一個,娘矮矮一窩。這種說法有道理麼?事實上,真正科學得結論是:遺傳的確能夠影響到孩子的身高,但是營養、運動、睡眠、情緒這幾個後天因素,對身高的影響高達30%!別忽視這30%,這可能導致1米6-1米8的巨大差距。舉個簡單的例子,很多家庭中,哥哥可能比弟弟高10多釐米。而且據2017年《中國兒童身高管理現狀調研報告》的數據:我國54.2%的兒童當前身高水平沒有達到遺傳身高,其中東部地區較中西部地區的未達標率更高。
  • 別讓孩子身高變遺憾:10萬兒童親測有效,每人都可多長10釐米!
    想要突破遺傳身高10CM關鍵在於抓住長高黃金期你知道孩子長高的3個黃金期?他們分別是:嬰兒階段:都說孩子剛出生,一天一個樣。這段時間同樣是孩子發育生長的黃金期,錯過了,時不再來。學齡前:3-7歲是第二個最為重要的長個黃金期,每年大約能長6釐米,錯失了,你將耽誤孩子24釐米。
  • 這6個影響寶寶身高的關鍵因素,把握好能讓孩子多長5cm!
    俗話說,「一白遮百醜,一矮毀所有」,於是,很多自身個子不是特別高的父母就急了:我和娃他爸倆人都沒超過170,我家娃的身高是不是沒救了?一直以來,或許有很多人都覺得孩子的身高主要是由遺傳決定,但其實,孩子的身高是可以通過後天管理彌補上來的。雖然遺傳因素佔了70%,可事實上,後天的30%,能夠造成孩子實際身高和預期身高 5~20 cm的巨大差距。
  • 孩子長身高的3個「黃金期」,爸媽若能抓住,娃可長高10釐米
    吃第一年時就「長高」了10多釐米,父母很是高興,便接著給女兒購買,沒想到卻吃成了「矮小症」。到醫院拍片後發現,女兒的骨骺線基本閉合,以後基本不會長個兒了,所以她這輩子的最終身高就是1.41米,讓人遺憾!
  • 11歲森碟身高近170CM,矮個子田亮有秘訣?抓住信號孩子多長10CM
    很多家長都誤認為如果家長身高特別高的情況下一定不會生出特別低的孩子,如果家長身高較低的情況下也不會生出較高的孩子,從森碟的身高來看,這其實也是家長們對於孩子身高理解的一大誤區。孩子長高的信號:抓住下面這些信號,孩子能多長10CM。1、孩子說骨頭痛骨頭痛、膝蓋痛都是長高之前的預兆,有些孩子在睡眠過程中可能會感受到突然間抽搐,這些都代表著孩子的骨頭正在增長。
  • 嬰兒的7個「飛速生長期」,媽媽,請盡最大的可能去安慰你的孩子
    可能很多媽媽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好好的寶寶忽然有一段時間特別煩躁、哭起來歇斯底裡,而媽媽用盡各種方法都沒辦法安撫。兒科專家和成長心理學經過長期的探索研究,發現嬰兒有一個叫「飛速生長期」的特殊時期。每個孩子的時間前後稍有差別,表現強烈也有所不同,但是多少都有一些共同特徵:煩躁愛哭、吃奶頻繁、睡眠不好。
  • 孩子骨骺線閉合前,會發出3個信號,若提早發現還能多長5釐米
    孩子骨骺線閉合前,會發出3個信號幸好孩子在骨骺線閉合以前,會發出3個信號,家長們一定要抓住孩子「停止長高」的信號,在骨骼閉合前做好最後的衝刺,在多長5釐米。孩子骨骺線閉合前「長高速度會變慢」,如果你發現孩子最近不怎麼長個,或者身高低於同齡同學太多,那麼一定要警惕起來。
  • 孩子長多高自己說了算,科學幹預多長10cm,不要聽天由命
    當孩子一點點長大時,好像不少家長都焦慮過,有一個"心魔":爸媽身高都不算矮,孩子一直比同齡人矮,感覺不長個兒;爸媽身高矮,一直擔心孩子長不高;還有一類娃兒,很能吃,就是光長肉肉,橫向生長。一度很憂慮孩子身高問題。曾經期望值是最低標準160cm,如今不到12周的琪琪小朋友淨身高達到160cm,我心裡的石頭也終於落地了。許久不見面的老師、同學、家長、朋友,一見琪琪,都狂贊孩子身高,老母親自然高興的合不攏嘴。關於如何科學幹預,幫孩子健康成長,達到理想身高。
  • 女孩一年猛長10釐米卻急壞家長 兒科專家:這幾樣東西立刻遠離
    如果孩子比95%同性別的同齡人性發育都要早,就叫性早熟。女孩和男孩青春期發動的平均年齡分別約為9.5歲和11.5歲,如果女孩在8歲之前,男孩在9歲之前出現第二性徵,或者女孩在10歲之前出現月經初潮被定義為性早熟。身高體重的快速增長是性早熟發生的重要特徵,會引起兒童骨骼快速增長,骨骺快速癒合。
  • 抓住3歲前的黃金長高期,做對這5點,助力孩子躥高几釐米!
    除眾所周知的青春期外,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長高黃金期——那就是被很多父母忽視的嬰幼兒期。想讓孩子未來「高人一等」?就必須抓住孩子 3 歲之前的黃金長高期!相反,孩子若出現疾病、營養不足等方面的問題,則有可能影響到最終身高。爸爸媽媽們,可以參考上表對照孩子的身高,如果孩子處於中位以下,那就需要多上點兒心了!抓住孩子的長高黃金期,需要講究科學策略,父母要從這幾個方面下手:一、均衡飲食結構要想長得高,必須吃得好。
  • 孩子長高的3個「黃金期」,家長若能抓住,娃個頭再長10釐米
    01孩子長高的3個"黃金期",家長若能抓住,娃個頭再長10釐米何女士的兒子小滿和鄰家齊女士的兒子小豆同上一家幼兒園,這一來二去兩家人就熟識了不過他說不必太過緊張,因為孩子長身高有3個"黃金期",何女士還來得及抓緊孩子長高的最後一個時期,孩子還是有希望再長10釐米的。
  • 成年後1/3以上的身高,2歲前就長好了!錯過孩子長高黃金期,永遠買不到後悔藥
    都說身高受遺傳影響更多,可要是後天沒好好調理,連祖傳優質基因都幫不了你。家住杭州的13歲男孩成成很有切身體會。他曾在3年前測過骨齡,當時醫生結合遺傳因素,預估他未來能長到173cm,成成媽聽了還挺高興。今年他再次去做骨齡測試,結果卻與過去大為不同,這次醫生判斷他只能長到167cm了。
  • 5月長高黃金期,送你一份長個秘笈,孩子輕鬆多長5cm
    導讀:今天帶Ada去海邊遛彎兒,遇到了久未謀面的同學圓圓,圓圓的媽媽一看見我們,就驚呼道:哎呀,你家的又長個兒了呀,是不是得有1米3了。我說:是啊,前幾天爸爸剛給量了,的確1米3了,進各種場所該收半價票了。圓圓媽媽瞅了眼兒子,感慨道:身高差一個頭了,真的不像一個班的孩子。
  • NBA球星林書豪,與父母身高差可不小,抓住秋季讓孩子多長几釐米
    編 輯:柔山審 核:許百萬長輩常常說:春季是孩子的黃金長高期,秋天長高特別慢。其實不是的,一年中不同的季節對寶寶的身體發育,產生的影響都是不同的。其實秋季是孩子長高的大好時機,媽媽們可要抓住時機哦,尤其是處在青春期裡的孩子,一定要好好把握這個秋季,多長高几釐米!
  • 長高黃金期,專家來支招,真正長高秘訣在這裡!
    具體到孩子的生長發育也是如此。研究發現,每年春夏,尤其是3月份至5月份,人體新陳代謝旺盛,血液循環加快,尤其是生長激素分泌增多,這階段是兒童、少年的加速生長期,平均每月可長高1.37cm,明顯高於其他季節。如何加速「小個子」孩子長高?除了適當補充營養,加強體育鍛鍊外,「生長貼」還能有效幫助孩子長高。
  • 寶寶睡得多能長個已闢謠,專家表示:孩子睡眠要有「黃金90分鐘」
    寶寶睡得多能長個已闢謠,專家表示,孩子睡眠要有「黃金90分鐘」按時帶孩子體檢,一直都是好朋友家不成文的規定,就在上一次體檢過後,好朋友帶著滿腹憂愁給我打來電話。體檢單上清楚地寫著:各項指標偏低。朋友告訴我,原本是帶孩子去正常體檢,體檢過後醫生說孩子的各項指標都比較低,總結下來就是發育不良,朋友和愛人很不理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每天都是換著花樣地給孩子做飯,不過確實也沒見孩子怎麼胖,難道是因為睡眠不好?朋友家的孩子睡眠比較輕,小的時候有一次停電被嚇到過。
  • 0-18歲身高對照表,沒達標的孩子,15歲之前務必抓住黃金期
    作為父母,除了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習方面都很優秀以外,還希望自己的孩子身高能夠稍微拔尖一些,尤其是男孩子。父母為了他們以後能長成一個大高個,可是在孩子後天上下足了功夫,各種維生素、鈣片等等都是經常吃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夠高人一等。
  • 長高黃金期,你知道嗎?
    文章轉載自:協和李教授助力長高 專家簡介:李欣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兒科 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留美博士後 。從事兒科工作多年,擅長各種兒童內分泌及遺傳代謝系統疾病的診治。曾在美國俄亥俄醫學院生理學及藥理學系做博士後兩年,發表SCI論文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