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兒童注意力不集中的前庭統合失調,有哪些表現,附檢測方法

2020-12-23 肯定式教養

本章是《30節課改善孩子注意力》的第8章,閱讀本章前,最好先閱讀上一章,了解前庭系統的相關知識。

我們本專欄開篇幾章就介紹了,相對來說,感覺統合還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對於很多父母來說,根本就沒有接觸過相關的概念。說句不好聽的,感統失調是一種富貴病,越窮的家庭反而越不容易得,因為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運動的更充分。相反,正是因為近些年人們越來越富裕了,孩子普遍被保護過度,所以感統失調的孩子越來越多。

就是因為父母不懂感統概念,所以對孩子對感統也不重視。一般父母都是等孩子上小學後,被老師反映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父母才開始著急,才接觸到感覺統合。

雖然這時候也可以對孩子進行前庭統合訓練,但是已經過了感統訓練的黃金期(3-7歲),因此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改善孩子的感統問題。

所以,對於感統訓練越早越好。

而前庭系統的特殊性,使得它成為感統訓練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必須訓練的一環。

我們本章就來看看孩子的哪些表現與前庭系統失調有關,父母可以跟孩子對照下。

前庭系統失調的表現

上一章,我們學習了前庭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建議大家去看下。我們了解了前庭系統的構造,就可以推斷出前庭系統的作用,進而推斷出前庭失調時會有哪些表現了。

具體說來,前庭失調會有以下幾個表現。

1、空間方位感知能力差

根據上一章的學習,前庭器官位於人的內耳,包括半規管、橢圓囊、球囊,是人體運動狀態和空間位置的感受器,通過它們我們可以感知身體的運動方向、速度、位置等信息。

球囊結構

所以,一旦這些組織器官發育不良或者配合不協調,必然會導致相關的信息感知或者傳輸障礙,進而影響後面的大腦分析整理等各種行為。

因此,前庭失調的孩子通常會出現與空間方位感知相關的問題,比如缺乏空間透視感、不能很好的掌握距離和方向等。在學習中,孩子經常會出現跳字漏字、書寫前後倒置等問題。

2、身體協調性差

我們身體的絕大部分的動作都是與空間位置相關的,無論我們是走路還是跑跳,還是打球、寫字等等,各種運動無不與空間位置相關,因此當我們空間位置感知能力出現問題時,相應的這些與之相關的運動也必然會受到影響。

因此我們就表現不能很好的判斷空間方位、容易摔倒撞到東西,學習各種運動比較慢,動作笨拙等。

舉個例子,當孩子被石頭絆了下後,正常的前庭感受器可以快速採集我們的頭部運動信息,然後傳遞給大腦,大腦及時做出判斷,調整身體,避免我們摔倒。但是因為我們前庭系統出現了問題,感受信息、傳遞信息遲鈍,後期的相關反應也就跟不上了,我們就直接摔倒了。

3、視覺、聽覺等知覺統合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

前庭神經系統中還有一個重要的神經組織——前庭神經核,視覺、聽覺、位覺、觸覺等各種感覺信息都要經過前庭神經核的初步過濾整合,因此前庭神經核又被譽為「大腦的守門員」,而守門員技術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大腦接受信息的好壞。

如果前庭神經核發育不良,不能有效過濾信息,大量的垃圾信息傳入大腦,必然加重大腦的負擔,大腦的反應也就變得遲鈍。

舉個例子。

我們在一瞬間感受到的信息是多種多樣的,就比如你坐在沙發上看手機,你屁股感受到的沙發壓力、滑動手機的觸感、窗外傳來的鳴笛聲等等,各種信息混雜在一起,如果不經過前庭神經核的篩選,一股腦的傳入大腦話,再由大腦進行仔細甄別,跟經過甄別的主要信息傳入大腦,肯定會反應慢的多。

因此,前庭統合能力差的兒童,就極容易被不相干的信息幹擾,容易走神,注意力就不集中。

以上是前庭系統失調的主要表現,當然在具體生活中肯定還有更多的詳細表現,比如愛爬高、愛哭、粘人等,就不一一仔細闡述了,父母可以結合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對比下,判斷自己孩子有沒有存在前庭系統失調問題。

具體前庭失調的訓練方法我們會在下一章中介紹

前庭失調評測

這裡提供一個簡單的前庭失調測試,供大家作參考。當然要判斷孩子是否真的前庭失調,最好去專業的機構檢測。

以下14個針對前庭功能發展的測評,其計分方法為:「從不這樣」得5分,「很少這樣」得4分,「有時候」得3分,「常常如此」得2分,「總是如此」得1分。如果兒童下述問題測評的總分較低,則很有可能是其前庭功能出現了問題。(1) 特別愛玩旋轉的凳椅或遊樂設施而不會暈。(2) 喜歡旋轉或繞圈子跑而不暈不累。(3) 雖然看到了,但仍常碰撞桌椅、旁人、柱子、門、牆。(4) 行動、吃飯、敲鼓、畫畫時雙手協調不良,常忘了另一邊。(5) 手腳笨拙,容易跌倒,拉他時仍顯得笨重。(6) 俯臥地板和床上,頭、頸、胸無法抬高。(7) 爬上爬下,跑進跑出,不聽勸阻。(8) 不安地亂動,東摸西扯,不聽勸阻,處罰無效。(9) 喜歡惹人,搗蛋,惡作劇。(10) 經常自言自語,重複別人的話,並且喜歡背誦廣告語言。(11) 表面左撒子,其實左右手都用。(12) 分不清左右方向,鞋子、衣服常常穿反。(13) 對陌生地方的電梯或樓梯,不敢坐或動作緩慢。(14) 組織力不佳,經常弄亂東西,不喜歡整理自己的環境。

注意力訓練資料領取

購買了本感統專欄的朋友,都可以免費領取訓練資料一份,幫助孩子能更好的進行感統訓練,解決注意力不集中問題。

1、1000個左右的迷宮

2、10套電腦注意力訓練軟體,適合5-20歲

3、100張點仿畫

4、漢字劃消,

資料領取方式

購買專欄後,私信我發購買截圖,即可領取。

相關焦點

  • 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有哪些?
    感覺統合失調的臨床表現可分為:本體感覺失調、前庭感覺失調、視覺系統失調、聽覺系統失調,以及觸覺系統失調。本體感覺失調又分為左右腦平衡失調和動作協調不良,前庭感覺失調又分為前庭平衡失調和前庭網膜失調,觸覺系統失調又分為觸覺過分敏感或過分遲鈍。 表現多為喜歡他人用力推、擠、壓。手腳喜歡用力揮動或用力做某些動作。動作模仿不到位,常望著手腳不知所措。俯臥地板時全身較軟,把頭、頸、腦提起特別困難。坐姿不夠穩定,坐時會東倒西歪。
  • 感覺統合教育的概念以及感統失調的表現
    4.本體覺——有稱深感覺、運動覺、身體地圖,是指肌肉的收縮、彎曲、推拉及關節間的壓縮感覺。5.感覺統合失調產生的原因 愛爾絲認為產生感統失調現象最主要的原因有:1)胎位不正所產生的平衡失常。10)延誤矯正,造成幼兒自信心不足和不良習慣的定型化。此外還有母親孕期的勞累、焦慮或菸酒刺激、延遲生產、產鉗的傷害、兒童缺乏夥伴、生活環境單調等原因。
  • 【感覺統合訓練】感覺統合失調的八大類型及表現
    (這樣的孩子的腦神經抑制困難,才導致觸覺過分敏感,對任何信息都有反應,大腦經常處於動蕩不安的狀態,自然無法集中注意力,心煩氣躁的。他們穿著的衣服質料不同,或環境有微小的變化時,都會忙著做出不舒服的反映處理,於是最重要的學習信息就很難傳入大腦了。       觸覺遲鈍:就是排斥新事物,不能接受新事物,依賴舊的事物。
  • 為什麼感統失調的孩子越來越多?如何提升寶寶的感覺統合能力?
    先天生理原因1.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前庭平衡失調;2.因早產、剖腹產、被動生產造成幼兒壓迫感不足造成觸覺失調等;3.產鉗、吸盤、難產導致的大腦器質性障礙;3.寶寶未經過爬行階段直接走路,產生了前庭平衡失調、觸覺防禦失調。4.看護潔癖,不準寶寶玩土,玩沙,害怕弄髒,從而造成幼兒觸覺刺激缺乏。5.過早地使用學步車,使幼兒前庭平衡及頭部支撐力不足。
  • 感覺統合失調的症狀以及訓練方法
    感覺統合失調分為:觸覺敏感、前庭失調、本體感失調、左右腦平衡失調、視覺統合失調、聽覺統合失調。
  • 兒童感統失調有多種表現,家長需注意!
    兒童感統失調有多種表現,家長需注意!直到小北7歲上了小學,媽媽才發現小北「有問題」——他從來不出去和同齡小朋友一起玩耍,也不蹦蹦跳跳,只喜歡待在家裡玩「安靜」的遊戲,或是和比他年齡大很多的「安靜」的大孩子一起玩。不僅如此,媽媽還發現小北動作十分笨拙,而且「什麼都害怕」——學不會跳繩,連20釐米高的臺階也不敢往下跳。寫作業的時候小動作也特別多,注意力不集中,一會兒撓腿,一會兒擺弄衣服。
  • 感覺統合失調什麼鬼
    我們一起看看下面央視新聞頻道的報導,央視呼籲家長警惕孩子出現感統失調,及時進行針對性訓練,改善孩子成長的健康問題。感統失調並不是個別現象。北大醫學部調查發現,兒童感統失調的比例達30%,這部分兒童急需專業的感統訓練。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孩子「感統失調」了,家長要做好引導
    一位姓陳的女士向我們分享了自己的煩惱:她的女兒今年8歲,在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表示孩子十分好動,常常注意力不集中,因此陳女士對女兒進行了口頭批評。有一次,孩子又做錯了事情,陳女士正準備批評孩子,不料孩子不以為然地說:「我就是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媽媽你也知道,我犯錯也是沒辦法得嘛。」孩子屢屢拿自己注意力不集中作為犯錯的藉口,陳女士終於覺得不對勁。但作為母親又不知如何教育孩子,心裡很是著急。
  • 簡單有效的3個家庭訓練方法,改善前庭失調導致的兒童注意力問題
    前兩章我們學習了前庭系統的結構、功能和前庭系統失調的表現,本章是前庭系統的最後一章,主要介紹前庭系統的發育和如何訓練改善前庭系統失調。上一章《前庭失調的表現》,我們知道了前庭系統是人們平衡協調的重要控制器,是大腦的守門員,前庭系統失調會導致兒童空間感不良、身體協調性差、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這任何一種不良表現不僅影響孩子的正常生理髮育,而且影響孩子的社會交往。
  • 前庭覺到底是什麼東東?對孩子學習很重要嗎?
    如果兒童的感覺調節有障礙,就會出現注意力的問題。有的兒童的大腦激活不足,就會出現無精打採,注意力不能集中。有的兒童則是大腦激活過度,孩子就會過度興奮,也會有注意力分散。身體之所以能夠保持站立,靠的是全身肌肉群的共同作用,這些肌肉群的合作也是要有前庭參與下才能完成的。一個孩子坐沒坐像,可能是因為前庭覺反應不足,也就是太不敏感,也可能是前庭覺和本體覺的合作(統合)不足,造成兒童在保持姿勢上需要大腦太多的資源,這樣就會容易疲勞,大腦就會不斷地發出休息的信號,這會影響到兒童的注意力的集中度和穩定度。
  • 感統失調的7大類型,對比下自己孩子表現,是不是有感統失調?
    感覺統合是人的大腦和身體各組織的協調配合能力,而感統失調就是人的大腦和各組織器官的配合出現了障礙,以至於人們等外在行為上出現各種問題,比如注意力不集中、易怒、容易摔倒等。歸根結底,感統失調是感覺統合的三個過程(感受、傳輸、統合)出現了問題。
  • 感覺統合的三大感覺系統:觸覺、前庭覺、本體覺之間的聯繫
    截止本章之前,感覺統合我們已經講了感覺統合六大感覺系統中的主要三大感覺系統:前庭覺、觸覺、本體覺的基礎理論和訓練方法,有興趣了解的翻看下之前的專欄文章。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這些主要感覺系統之間的關係。一種失調表現,往往是多個系統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我們在設計訓練時,我們就要考慮各個系統的協調訓練,才能達到最好的訓練效果。其實從之前各個感統失調表現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很多時候,不同的感覺系統失調會有一種共同的失調表現。
  • 感覺統合教育實用知識
    感覺統合訓練的概念  感覺統合訓練是指基於兒童的神經需要,引導對感覺刺激作適當反應的訓練,此訓練提供前庭(重力與運動)、本體感覺(肌肉與感覺)及觸覺等刺激的全身運動,其目的不在於增強運動技能,而是改善腦處理感覺資訊與組織並構成感覺資訊的方法,正確的概念是「腦功能的神經功能」。
  • 孩子膽小、注意力難集中,可能是「感統失調」,別因疏忽致遺憾
    但如果錯過了最佳的矯正時期,它就會影響孩子一輩子,這個概念就是感覺統合失調。 什麼是感覺統合呢?人體的感覺分為視聽、嗅、味、觸感、感覺,影響著本體感和前庭平衡覺。
  • 什麼是注意力?為什麼您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5、致使人際關係不佳和家庭環境的緊張衝動任性、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情緒不穩定,容易與同學發生衝突;經常搞小動作,造成師生關係不和諧;自控能力差,給父母造成極大壓力;研究表明,75%的犯罪者兒時有嚴重的注意力不集中表現,注意力不集中如不及時糾正,半數以上殃及成年。
  • 錢志亮:孩子前庭平衡失調的9大表現,父母須注意
    ,說話晚,語言表達困難或不清楚等表現。胎位不正的胎兒本來其前庭平衡就沒有正確定位,空間、方位等處於混沌或錯覺之中,是典型的先天不足。保胎的母親往往由於害怕運動後產生激烈反應導致流產,因此常常拒絕運動。胎兒在母體內所得到的刺激相對有限,導致孩子前庭平衡系統和觸覺系統先天不足,感覺運動統合失調表現明顯。
  • 兒童前庭覺是什麼?家長該好好了解
    否則,一旦前庭功能失常,很容易造成大腦得到的感覺信息不正確,進而輸出的動作指令也不正確。然而,因為前庭器官並不像視聽知覺一樣,具有外露的器官,在常見的感統失調中,其功能失常最容易被家長忽視,卻也對孩子影響最為深遠。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學會通過觀察孩子的日常行為表現,辨別孩子是否存在前庭功能失常,以便及時採取訓練措施進行改善!
  • 【分享】兒童感覺統合障礙的五種分類,以及對人未來的影響
    地心引力對人類的影響最大,人的翻、爬、坐、站、跑的學習與前庭功能關係密切。前庭功能影響了身體和周圍環境協調。由於胎位不正、剖腹產、爬行不足及早年活動不足都會引起前庭功能不足。失常的兒童會表現為喜歡旋轉或繞圈子跑、手腳笨拙、容易跌倒、常碰撞桌椅;爬上爬下、不安地亂動;組織力不佳,經常弄亂東西,不喜歡整理自己的環境。
  • 孩子前庭平衡失調的9大表現,你了解多少?
    如果母親懷孕期間,運動不足、保胎、胎兒胎位不正、羊水過多等都會導致胎兒前庭平衡機能發育遲緩。胎兒在母體內是懸浮在羊水之中的,母親的運動會導致胎兒的臀部等部位接觸到胎盤的內壁,從而使胎兒產生一種不舒服感。胎兒感受到姿勢發生變化後會本能地設法調節自己的身體,以使保持懸浮狀態。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專家詳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康復訓練有效嗎?
    為什麼孩子會有這些不良的表現呢?他們到底是不是真的有什麼「毛病」?實際上,這都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和大腦神經系統有直接關係。所謂注意力,指的是腦神經細胞吸收信息時的一種能力。注意力越集中,學習的效果越好,記憶越牢;反之則越差,孩子在發育過程中他的實際年齡和發育水平會出現不相稱的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注意力時間短暫,常常伴有學習困難,偏科,學習拖拉問題對於孩子學業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發現孩子有注意力缺陷一定要及時帶來專科兒童醫院專業診斷改善治療。當然注意力不集中孩子還要藉助行為幹預,注意力訓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