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不是更富裕溫暖嗎?為何沙俄擴張的土地,主要來自寒冷的北方

2020-12-21 張生全精彩歷史

從小小的莫斯科公國,到有著近2000萬平方公裡領土面積的疆域大國,俄羅斯僅僅用了幾百年。它像一頭餓極了的獅子,飢不擇食,把所有弱小的動物一一吞下。

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今天俄羅斯的絕大部分領土,都在莫斯科以北的地區。這就讓人疑惑了,南方氣候溫暖,土地肥沃,為什麼北極熊不向南方擴張,而一直向北方嚴寒地區求索呢?

(伊凡三世建國)

其實,俄羅斯做夢都想向南擴張,否則也不會有十次俄土戰爭,以及在遠東搞的「黃色俄羅斯」計劃了。

一、從莫斯科公國到俄羅斯帝國。

1147年,莫斯科還只是伏爾加河支流奧卡河上遊的一個村落。到13世紀末,俄羅斯民族以這裡為中心,建立了莫斯科公國,當時的面積只有1300平方公裡,處於蒙古人金帳汗國的統治之下。

從14世紀起,當時的莫斯科大公,憑藉替蒙古人收稅的特權,打擊和削弱其它公國,開始吞併周邊的公國,壯大本國力量。

伊凡三世上臺後,利用蒙古人內訌之機,於1480年消滅了金帳汗國,統一了周圍分裂的封建公國,建立起以莫斯科為核心的集權國家。

此後,莫斯科大公繼續奉行對外擴張政策,到1533年,莫斯科大公國的領土面積從43萬平方公裡,已經擴大到280萬平方公裡,北達北海,南至奧卡河,西抵第聶伯河上遊,東到烏拉爾山脈以北,成為歐洲疆域最廣的國家。

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自稱沙皇,俄羅斯帝國誕生。

(彼得一世出徵)

二、先易後難,向北擴張。

俄羅斯最初的擴張,其實並沒有什麼計劃和章法,這一點和蒙古人很相似。一路前進,遇上土地就佔領,而且是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這樣一來,荒無人煙的北方自然是首選擴張方向。

當時 ,俄國人的西北部為正在興起的海上強國瑞典,西方則是強大的立陶宛和波蘭,而南面是土耳其扶持的克裡木汗國,東北方向則是喀山、阿斯特拉罕等汗國。

俄羅斯對外侵略擴張的第一個目標,就是離莫斯科公國最近的喀山汗國和阿斯特拉罕汗國。它們位於伏爾加河中遊,既是控制通往西伯利亞的咽喉之地,又是聯繫東北歐和高加索的紐帶,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其後,俄羅斯又把目光投向歐洲北部的波羅的海,這裡礦產和木材豐富,交通便利,是北歐交通貿易的重要通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1721年,沙皇彼得一世率軍北進,在與瑞典的北方戰爭中大獲全勝,之後又奪取芬蘭灣。野心勃勃的俄羅斯幾乎橫掃北方,而再往北就是人類無法生存的北極圈,繼續擴張已經毫無意義。

(入侵東北的俄羅斯人)

三、四面擴張,阻力重重。

北擴完成後,俄羅斯轉而向西,向富饒的歐洲挺進。不過他們在這裡遇到了勁敵,除了奧斯曼帝國,在工業革命和大航海時代來臨後,英法等歐洲列強國力日盛。

在長達200多年裡,十次俄土戰爭,俄國人在付出漫長的時間和戰爭代價後,才奪得了高加索和黑海等地區。而克裡米亞戰爭的失敗,更是讓沙俄的自信心大受打擊。

其後俄羅斯向東方擴張,他們甚至打到了美洲,佔領了阿拉斯加,只是感覺沒有什麼價值,才從西伯利亞開始轉而向南。

可是極寒的西伯利亞實在太過荒涼偏僻,當他們抵達大清的疆域時,由於距離俄國本土實在太遠,供給很難保證,再加上大清的軍隊數量是他們十倍之多,被揍得灰頭土臉的俄國人只能無功而返。

清末時期,俄國人抓住清朝實力衰弱的時機,利用《璦琿條約》奪得了我國北方的大片土地。對於遼闊的新疆和蒙古,他們也有意佔為己有,只是沒有信心有效控制,這才選擇土地和資源更加豐富的東北地區,作為佔領目標,還為之醞釀了「黃色俄羅斯」計劃。

可是日本也有意這塊富饒的土地,最終雙方大打出手,同樣由於距離本土過於遙遠,戰敗的俄國南擴計劃再一次流產。

隨後,十月革命爆發,沙俄被推翻。曾經佔領的土地,也被蘇聯還的還,送的送,失去了不少。再加上蘇聯解體後,各獨立國協紛紛獨立,這才變成今天俄羅斯的疆域。

所以說,並不是俄羅斯不想全方位擴張,實在是除了北方極寒之地,其它三面均阻力重重,難以輕鬆佔有。

(參考資料:《俄羅斯領土擴張之回顧》等)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沙俄遠在歐洲卻能控制遠東北方,而歷代中原王朝卻不能?
    要遠東北方的土地,中原皇帝是打算玩「開水化冰」嗎?真沒這個閒工夫,即便有這個打算,皇帝跑到東三省便可以實現,真沒有冒著凍傷的危險再往北走。對於古代農業社會來說,中原皇帝看重的是農業用地,其次是商業用地。前者是國家的根本,農業收成好,國家就容易昌盛。
  • 清朝與沙俄的貿易:從仇敵到貿易夥伴,清朝為何要與沙俄貿易?
    在整個清王朝中的外交中,是離不開沙俄的,不管是經濟上,還是軍事上,甚至割讓領土上,這些都和沙俄息息相關。從近代史來看,中國版圖的變遷,都和沙俄有關。按理說這種情況,清朝是仇恨沙俄的,為何還要與沙俄貿易?其中的原因,可以從多個維度進行解釋。
  • 僅四百年,從小公國到橫跨亞歐世界帝國,沙俄擴張為何如此瘋狂?
    當今世界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非北方的俄羅斯莫屬,近171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讓其成功摘得「世界最大國家」桂冠,雖是如此,但相較它巔峰狀態時,此時的面積已經算「瘦小」了。據統計,1917年的蘇聯統治著224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如一頭雄踞亞歐大陸北方的暴熊,震懾整個世界島,並影響著國際格局的走向。
  • 俄羅斯為何不往溫暖的南方繼續擴張?不是不想,是被這兩國擋住了
    "北方不可以止些,層冰峨峨,飛雪千裡些。"——戰國·屈原《招魂》不記得在哪部紀錄片看到西伯利亞的極光,以及被落雪覆蓋的坐落在松木林間的小木屋後,我就對去這一地區旅遊產生了很大的興趣。那麼問題來了,西伯利亞作為盛極一時的俄羅斯帝國的領土,為何不向溫暖的南方繼續擴張,而是選擇固守這一片苦寒之地?原因很簡單,不是他們不想,而是他們沒辦法繼續擴張,被這兩個國家攔下了。
  • 俄羅斯擴張領土為何不去溫暖的南方?不是不想,是被這兩國擋住了
    1547年,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為沙皇,俄羅斯誕生,不過長期以來莫斯科大公國都處於一個混亂的時期,直到1721年彼得一世在大北方戰爭當中獲勝,俄羅斯才成為真正意義上帝國。不過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地區屬於高寒區,地形崎嶇、土地荒蕪、人煙稀少,基本上是不能住人的,那麼俄羅斯為什麼不向更加溫暖的南方擴張領土呢?我們能夠想到,俄羅斯同樣能夠想到,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就發動了南進作戰,但在擴張途中並不是特別順利,遭到了兩個國家的阻攔。
  • 北方「最喜歡」的一座南方城市,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旅遊非常發達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許多人通過旅行改善生活質量, 冬天住在北方的人們最討厭面對季節,因為刺骨的寒冷人們不想外出, 生活水平提高後,很多人此時在氣候溫暖的地方度過寒冷的冬天, 我國有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廣闊的土地上許多城市一年四季溫暖如春
  • 從偏安一隅到橫跨歐亞大陸,沙俄的領土擴張,從徵服四大汗國開始
    然而俄國封建君主卻並不滿足,強烈的擴張欲望一直驅使著他們想要擴大自身土地的願望。從伊凡雷帝開始,歷代沙皇們為此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戰爭,最終吞併西伯利亞和東歐的四大汗國,使沙俄的疆土擴展到2000多萬平方公裡,成為世界上版圖最為遼闊的國家。
  • 對於來自北方的「童靴」們來說,南方的生活真有那麼「不堪」嗎
    傳言二:南方的冬天比北方更冷有人覺得南方的冬天比北方更冷,因為北方室內有暖氣,而南方沒有,所以室內的氣溫比室外更顯冷一些,甚至有人說「南方零下5度就有北方零下20度的效果」。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由於南方眾多河流湖泊空氣溼度更大,溼冷的空氣會吸走人體的熱量,從而加重寒冷的感覺,因此比北方乾冷的空氣更顯寒冷一些。但也不至於那麼誇張,畢竟南方屬於低緯度地區,與北方在冷的性質上有著根本不同,南方的冷永遠沒有像北方尤其是東北或西北地區那種徹骨的寒冷,在沒有寒流經過的情況下,地表的溫度要比北方高得多,(坐標深圳)基本上一年四季如春。
  • 江蘇比安徽更靠北,為何很多人印象中,安徽是北方江蘇是南方?
    換句話說,當年的江南省如果不是豎著切,而是橫著切的話,江蘇和安徽完全可以切出3個文化、語言、地理都相近的省份。江蘇省和安徽省有如此多的相似之處,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江蘇和安徽幾乎也處於同一緯度,那麼為何在很多人印象中,安徽像北方江蘇像南方呢?要知道,以緯度來說,江蘇最北部比安徽更靠北,而安徽最南部比江蘇更靠南。
  • 北方冬天冰天雪地怎麼還有蔬菜吃?看完操作,南方人直呼厲害!
    北方冬天冰天雪地怎麼還有蔬菜吃?看完操作,南方人直呼厲害!最近小編在網上看到了一個非常令人詫異的視頻,只見一個小夥子拿了一把鏟子,朝黃土地上挖,沒多久,竟挖出一顆完好無損的白菜,這不科學啊,按小編常理來講,白菜埋在地裡一段時間不是會腐爛嗎?
  • 全國集體入冬之後,北方乾冷PK南方溼冷,哪個更強?
    每當一股寒流吹遍祖國大地四方,讓南北同胞一起搭上入冬的最後一班末班車,這時候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就是:北方乾冷和南方溼冷,究竟哪個更冷?記憶裡,自從山頂洞人也開始能在網際網路上和幾千公裡之外的人激情開麥以來,這場爭論就從未缺席過,直到今天仍然沒有定論。
  • 北方過冬PK南方過冬
    北方北方過冬的樂趣是南方人體會不到的,除了漫天雪花飄飄之外,世界一片潔白,還有很多很好玩的活動。冬泳:這是南方人體會不到的樂趣,南方人看來,北方很冷,幹嘛不好好的在屋裡待著,還跑到冰冷的水裡去遊泳,這不是找罪受嘛!可是,冬泳是北方最喜歡的活動之一。
  • 北方乾冷VS南方溼冷,哪個更冷?哪個更能凍哭你?
    1,天氣地方不同 南方和北方冬天的冷的區別:南方是空氣含水量大,空氣溼度大,稱為版溼凍。北方是空氣含權水量少,溼度小,稱為幹凍。 2、體感溫度不同 南方的體感溫度低於北方。
  • 宋朝那麼富裕,怎麼軍事卻不行?
    宋朝的經濟上的富裕,以及軍事上的強弱,都是相對的。這個問題,在以前的發文《兩宋是繁榮富強,還是積貧積弱,為何數據與結果截然相反?》中詳細解釋過。這裡簡單地,從觀察的視角這個方面說一說。從維護社會經濟秩序這個角度看,正是宋朝強大的軍事力量才使得宋朝十分富裕。而不是相反的,認為宋朝十分富裕,才能有足夠的錢去維持一支龐大的軍隊。宋朝的軍隊,其編制,主要分為禁軍和廂軍,其規模,禁軍長期維持在八十萬左右,廂軍長期維持在四十左右。在戰亂時期,軍隊數量會隨著戰爭需要而產生變動。
  • 為何古代北方經常侵略中原地區,南方卻很少侵略中原地區?
    中原民族與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和南方少數民族,雖然大部分時間都能保持和諧穩定,但也經常發生摩擦。相對來說,中原民族與北方少數民族之間的摩擦要大得多,而與南方少數民族之間的摩擦則少得多。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南邊的少數民族為什麼不像北邊的少數民族那樣,打中原呢?
  • 我國北方地區的冬季有多冷,你覺得北方和南方的冬天,哪裡更冷?
    我國是一個主要位於北半球中緯度地區的國家,南北緯度跨度很大,在氣候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四季分明,不過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由於緯度差異巨大,在冬季季節時氣溫狀況也差異明顯。如果我們來看我國1月均溫分布情況,我們會發現我國東部地區「秦嶺淮河一線」剛好是0℃等溫線經過的區域,也就意味著秦嶺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區冬季最冷月均溫在0℃以上,而以北的北方地區冬季最冷月均溫在0℃以下。如果以氣溫來看一個地區的冷暖,那麼長江中下遊地區最冷月均溫大約為4℃,南嶺地區最冷月均溫大約為8℃,南部沿海地區最冷月均溫則會超過12℃,是相當溫暖的。
  • 家住「北方」的花友,如何養好?來自「南方」的「橘子樹」呢?
    意思就是說,我們常見的橘子樹,在南方可以正常的開花結果,並且能成熟食用。生在北方地區的話,枳樹雖然能活,但是它結出來的果實,並不是能吃的橘子,而是看著外形長得像橘子,且無法食用的果子。北方很多地方都能生長枳,但最多的用途就是,作為果園或者菜園子的籬笆植物來使用。有些地方還把它叫「秦蛋蛋」或者「鐵疙瘩」等。
  •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去富裕的江南,而選擇寒冷的東北?
    闖關東主要是從明清到民國期間,以山東和直隸為主的關內人,開始興起的闖關東。尤其是山東人,因為黃河下遊連年遭災,才有的山東人闖關東,而闖關東實質上是貧苦農民在死亡線上自發的謀求生存運動。很多人都會疑問,為什麼山東人放著溫暖的南方不去,而選擇寒冷的東北地區呢?
  • 便利店現狀:北方三城不敵南方一市,硬傷輸的太徹底
    身處北方的你,看中了北方還未被大力開發的便利店市場心動不已?先別著急!等看完我這篇北方便利店市場分析後再做決定也不遲!你看到了北方的便利店市場,不代表別人沒看到,資本的眼光比你早五到十年,為何北方仍是便利店荒漠?
  • 沙俄到底侵佔多少中國故土?試圖把長城以北變成「黃俄羅斯」
    早在伊凡四世在位期間(1530-1584年),由於國勢較弱,無力與歐洲諸強抗衡,俄羅斯只好把擴張的目標瞄準東方,開始越過歐亞分界的烏拉爾山,向東挺進,逐步吞併了西伯利亞的大片土地。 俄國向亞洲的擴張,不全是國家行為,其早期主要是利用民間力量。其主要方式,是直接或通過一些領主間接鼓動和資助探險者去開疆拓土,成功後給予這些探險者和領主重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