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考驗零售行業,「無接觸服務」如何為商超破局?

2020-12-23 愛範兒

突然而至的新冠病毒疫情考驗著所有人。

對普通人來說,不外出、減少接觸、避免聚集成了疫情之下新的生活方式,隨之而來的,它對經濟生活的影響也是全方位的,和 C 端消費者關係最近的零售行業、特別是商超首當其衝,門店關閉、客流量斷崖式下跌、人員聚集帶來的感染風險,以及短期需求的大幅波動,都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無接觸服務」成了疫情時期零售企業和消費者的共同選擇,它帶來的影響同樣是深遠的,已經有成熟的銷售模式的便利店、超市們,需要調整思路,嘗試線上售賣,以及在線下推廣無接觸服務。在這個過程中,騰訊這樣的公司提供了強大的基礎能力,為零售企業自救帶來更大的可能性。疫情期間的消費者行為,也讓我們思考:疫情結束後,無接觸服務會成為一種新的消費方式嗎?

疫情「突襲」線下商超

春節是中國最大的零售場景,零售行業有一句話,「春節一月抵三個月」。分散的個人、小家庭通過春運,重新結成大家庭時,對零食小吃、糧油乾貨、酒水飲料等生活必需品的消費量會明顯高於平時,超市、便利店是承接這些消費的最重要場所。

但今年突然而至的疫情讓零售行業遭遇了最大的「變故」,據中國商報報導,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的調查顯示,春節期間,時尚零售企業實體門店平均約 70% 處於停業狀態,客流驟減,無客流、無現金流、無足夠的防疫物資,庫存、人力成本、租金成本高,供應鏈物流不穩定是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

商超面臨類似的問題,但作為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主要供應者,商超的情況又比較特殊。消費者可能在疫情期減少對服裝、化妝品等的消費,但對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很多地方有關部門也相繼出臺措施,要求商超業不閉店、不漲價,力保民生商品供應。

對於疫情期間堅持營業的企業來說,挑戰就顯得非常艱巨:一方面,商超要克服供應鏈、物流不穩定,同時消費者需求波動大的客觀難題,盡力保證穩定銷售。有一個例子,按照以往經驗,春節期間,生鮮電商平臺每日優鮮會在大年初五迎來需求量暴增,但今年,需求高峰在初二就開始出現。

另一方面,即使客流驟減,商超中依然很有可能出現人群聚集,售貨員、收銀員和顧客的高頻度接觸,也會加大病毒傳播的潛在風險,保證購物安全性是商超業的新課題。

因此,「無接觸購物」成為疫情期間商家普遍引導,同時廣受用戶歡迎的方式,這也為商超帶來了新的商機。

小程序「到家服務」井噴

最近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國務院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副司長王斌發出了一項倡議,「大家儘量少出門,生鮮物資可以在微信下單購買。」

很多人其實已經在嘗試通過「到家服務」購買生活必需品,尤其是生鮮食品。微信小程序官方數據顯示,從除夕到大年初七,小程序生鮮果蔬業態交易筆數同比增長 149% ,社區電商業態交易筆數同比增長 322%。目前,數據還在持續增長中。

有不少分析認為,17 年前的「非典」疫情客觀上推動了中國電商行業的發展,而今年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又推動了到家業務的發展。同樣是足不出戶,為什麼體驗更好的到家業務直到今天才真正有所進步?

到家服務其實讓一家企業參與了更多的環節,要處理的業務流程也更加複雜。到家服務中,消費者通常通過線下商超的小程序商城下單,後者通過自營物流或第三方力量在短時間內(1 – 2 小時)送貨上門,可以減少購物過程中的接觸和積聚。

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如何獲客,怎樣高效地收集附近消費者的集中需求,如何預測消費需求波動,怎樣解決物流問題等,都需要過去主要場景在線下的商超改變側重點。

微信在中國的普及,及其提供的一系列能力,為到家服務的發展提供了可能。現在,小程序商城已經是很多連鎖商超的標配,無需下載、即開即用的特點讓它成為了到家服務中最重要的一環。

覆蓋 11 億活躍用戶的微信讓它成為了最好的觸達工具,疫情期間,很多商超通過微信群實現活動觸達和商品接龍,在微信群內,小程序商城又成了承接服務的最好載體。錢大媽是精細化社群運營的典範,他們甚至將運營策略劃分為四個部分:一是每天上午在群內發秒殺團購連結,用超划算的價格促進群內活躍度,提高復購率;二是每天晚上 7 點開始每隔半小時公布打折消息;三是日常群運營,如定時發布天氣預報、本地新聞、做菜小視頻,以及進行成語接龍小遊戲等;四是每天定時發紅包培養用戶習慣。

疫情期間,錢大媽精選商城小程序、次日達業務緊急補充了精選蔬菜和肉水產 SKU 近 50 款,來保障消費者需求,在此期間,選擇線上購買點消費者比例明顯提高,到家業務增長 10 倍。

興盛優選是最有代表性的小程序社區拼團團購平臺之一,疫情期間,它和部分武漢小區物業合作,召集團長後發貨到小區,由顧客按號碼上提取點自提。社區團購和到家服務成了相互銜接的兩環,集中收集附近小區的需求,再由配送人員統一配送,極大提高了效率。

目前興盛優選已經完成 300 個社區的配送服務,覆蓋近 30 萬戶社區家庭。不少門店單日的訂單量突破 3000 單。

步步高同樣在疫情期間大力發展到家業務,1 月 29 日,步步高超市正式上線「小步到家」服務。不同於步步高以往的到家服務(即顧客在「步步高 better 購」小程序下單,由配送員到店取貨,再配送到家)。

為了進一步提高到家業務的配送效率,減少商品多次流通、配送造成的虛耗,減輕配送員負擔,同時減少用戶前往超市造成人群聚集的風險,「小步到家」充分利用微信溝通及時、便利的優勢,採取了微信社群集單,在小程序下單、商品由步步高總倉直發的模式:每個小區制定一名團長,團長在微信群裡收集訂單發到倉庫,之後由倉庫揀貨、打包,再統一配送到小區。

「小步到家」社區拼團業務首批覆蓋湖南長沙西區 27 個社區,目前已經在長沙、株洲、湘潭、益陽四個城市都已開團。接下來,會快速在江西、廣西、四川和湖南省內更多的城市開團,這也預示著一個線上線下服務用戶的新時期的到來。

還有很多零售企業也在嘗試用到家服務開拓新的用戶,百果園在微信群內實現活動觸達、商品接龍,同時使用微信小程序到家+會員碼+微信群完成轉化,目前百果園小程序到家渠道同比增長 5 倍;天虹到家服務則在配送方式上新增「一對多」配送方式,按社區分類配送,用戶下樓自提。同時與多個超市周邊物業推進社區接龍購物服務,提前對接購物清單。春節期間各門店銷售佔比比平時提升了 1 倍以上,部分門店達到 40-50%;疫情期間,家樂福到家業務不打烊,在全國 51 個城市 209 家門店上線「1 小時達+無接觸配送」服務,以門店周邊 3 公裡社群為單位集中配送訂單。期間,家樂福到家業務的訂單量同比增長 300% 以上,且每日環比雙位數增長。

當然,對消費者來說,這樣的服務也最大限度地保證了購物的安全性。

到店消費也要「無接觸服務」

疫情期間,雖然到店消費的人數驟減,但它依然是一個重要的消費場景,尤其是不熟悉線上操作,或到家服務「爆倉」的時候,疫情發展初期,多地都發生了短期在超市搶購的現象。而在到店消費中,如何減少接觸和人群聚集,就成為了更大的挑戰。

自助收銀、掃碼購就成了新的被商家提倡,同時受到消費者歡迎的購物方式。例如在疫情期間,天虹引導消費者進行自助購物,包括手機快速買單、通過自助收銀機結帳等,讓消費者可以既不用排隊,也不用掏錢找零,移動端便捷自助付款結帳,降低接觸的風險。

大屏的自助收銀機還成了一個宣傳渠道,天虹在保證自助收銀機按時消毒的同時,通過收銀機的屏幕向顧客宣傳設備已消毒,引導顧客放心使用。

步步高也在積極引導到店的顧客通過「無接觸」設備支付結帳,除了對到店的顧客開展自助收銀宣傳,步步高還會派專人引導顧客通過自助收銀大屏、掃碼購付款。2 月,步步高超市到店買單的人數中超過三成選擇了自助設備。

作為微信刷臉支付的標杆,步步高是擁有最多的微信刷臉設備的線下超市之一,步步高智慧零售 CTO 王衛東曾表示,在超市中,一名收銀員可以同時看管四臺自助刷臉收銀機,只有在消費者需要幫助時出現即可。它可以提高收銀效率,並最大程度節省人力成本,而在疫情期間,它又承擔了減少接觸、降低交叉感染風險的有效方式。

線下到線上的導流也是不容忽視的一環,例如永輝在店內增加線上購物方式的物料宣傳,並在收銀線也增加了提示。這對不熟悉,甚至不知道線上購物、配送到家服務的消費者是一個強引導,配合永輝以小區為單位集中配送訂單的「無接觸配送模式」,除夕到初六,「永輝生活·到家」福州地區訂單同比增長率超過 450%,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 600%。2 月 8 日單日,永輝超市包括小程序在內的多平臺到家服務全國訂單量首次突破 30 萬單。

大數據指導下的「智慧零售」

疫情初期,多地消費者曾在短期內對大米、新鮮蔬菜等商品需求暴增,對不少商超造成了巨大的考驗,後期消費需求的波動,同樣對超市的進貨、商品分配、運力調配等提出了挑戰。

大數據支撐的智慧零售就顯示了它的優勢。「永輝生活·到家」是永輝雲創基於自身的供應鏈等優勢,和騰訊智慧零售共同探索的更智慧、更靈活、更懂消費者的生鮮到家業態。線上以「永輝生活·到家」和「永輝生活+」小程序為平臺,線下建立衛星倉,將貨品配送到家。

「永輝生活·到家」的衛星倉從選址、地推時就引用了騰訊智慧零售的圈層諮詢功能,應用騰訊大數據能力,提高運營效率。

所謂的「圈層諮詢」,是基於騰訊大數據能力提供的一項服務,圈層諮詢工具會以熱力圖的形式,集中顯示潛客集中的區域,讓到家業態的衛星倉、前置倉更快、更準確地定位選址地點,並根據潛客數量規劃最原始的貨架數量,為日後的運營打下基礎。

接入了騰訊智慧零售工具後,「永輝生活·到家」衛星倉從接到小程序的訂單開始,到觸發揀貨、流轉、打包,平均僅需 3 分鐘,包括配送在內的流程也只需要 30 分鐘。

大數據為永輝提供了更科學的決策依據,早在大年三十和初一,永輝通過後臺大數據以及騰訊智慧零售小程序入口,發現大米訂單需求暴增,再根據相關報導,永輝預測到礦泉水、蔬菜等基本的民生商品將會產生新一輪的爆發。

為了保證商品供應,方便用戶安心在家少出門,「永輝生活·到家」立即召集到家團隊的配送員、採購等一線人員返崗,初二大部分人都停休返崗;職能工作人員則在家通過企業微信、騰訊會議等工具線上辦公協調,聯合永輝超市等其他業態做好供應鏈的聯動安排,為保證到家物資供應打下基礎。

因此,在疫情期間,「永輝生活·到家」除了通過優化揀貨流程(如將糧油米麵放在分揀人員最熟悉的位置,方便優化分揀效率),同時也通過圈層等騰訊大數據工具,對用戶畫像、流向、滲透率等進行分析,提前分析預測可能爆發的商品需求與區域,提前做好商品在不同倉之間的分配、運力調配、倉儲方案等方面等統籌安排,優化運營效率,提升到家服務訂單都履約能力。疫情期間,受交通管制、小區封閉等因素等影響,配送時間略有延遲,但基本能保證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送達。

無接觸服務在疫情期間為傳統零售企業帶來了新的機會,或許等疫情結束後,線上購物、到家服務會被零售企業們重新認真思考。

相關焦點

  • 中石化、百果園賣菜,來伊份無接觸配送……食品行業未來零售之路...
    02 共享員工、無接觸外賣……「黑天鵝」下的靈活應變「黑天鵝」事件就像一場突擊大考,同一份卷子,每個企業有不同的答法,疫情考驗的是食品零售企業的綜合能力。機會藏在危機裡,抓住了才叫機遇,抓不住便是挑戰。食品零售行業是如何快速適應變化,迎接挑戰的?
  • 36氪暖冬計劃 | Moka助力企業「無接觸招聘」,贈千萬視頻面試服務包
    原標題:36氪暖冬計劃|Moka助力企業「無接觸招聘」,贈千萬視頻面試服務包疫情當前,各企業業務與招聘工作均受到影響,為更好幫助企業解決當前問題,Moka提供價值千萬元的「視頻面試」服務支持。受疫情影響,目前企業在招聘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線下面試難以開展,只能採取視頻面試的方式進行。
  • 即時消費、無接觸配送、商品溯源 被按暫停的「零售行業」 正被...
    疫情期間,蘇寧小店內的經營場景新、舊零售的兩種境遇,給零售行業的參與者們帶來新的啟示。行業巨頭線上線下同步發展,通過智能化應用,不斷突破時間、空間限制,但在疫情來臨時,仍要經受供應鏈、運營效率的雙重考驗。而傳統零售行業,更將不得不正視智慧零售的發展方向。
  • 特殊時期,無接觸配送、無人零售、無人自動售貨機成為新需求
    1月27日,達達集團推出「無接觸配送」服務,全面覆蓋京東到家和達達快送兩個平臺;此後,天貓超市、盒馬、餓了麼、肯德基、必勝客紛紛推出了「無接觸配送」服務或「無接觸點取餐」服務。消費者可以要求送貨員把貨品放在如門口、前臺等指定位置,待騎手放置妥當後,再前去取貨,不用直接接觸。餐飲業是此次受疫情影響較深的行業。
  • 疫情推動零售行業重塑 數位化變革過程「非常劇烈」
    當時,由於線上業務的突然增長,不少零售企業因員工無法出行,面臨著線上業務量增加而人手緊缺的困難,「共享員工」成了當時行業獨特的風景線,而這些共享員工,有相當一部分從事的是「無接觸配送」的工作。從後來行業發展的軌跡業看,「無接觸式配送」的發展模式,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承擔了打響零售企業今年線上競爭「發令槍」的角色。
  • 疫情之下DTC母嬰品牌的極致化垂直服務——母嬰行業的危與機
    2、「壹零醫」共抗疫情:搭建母嬰人群免費諮詢平臺疫情當下,如何更好地保護孕產婦和嬰幼兒,成為社會共同面臨的問題。母嬰人群在遇到產科兒科問題時,為了避免交叉感染減少去醫院的次數,線上諮詢便成為了剛需。而相較於傳統的網際網路問診平臺,壹零醫的優勢是具備完整的健康諮詢記錄,這滿足了母嬰人群的熟人醫患的需求。
  • 抗疫情保民生,蘇寧以產業融合構建「無接觸」消費生態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繼續,全國人民的生活、工作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如何解決醫護健康物資供應、如何保障民眾日常的一日三餐,成為零售業當前重要的命題。在此背景之下,各種「無接觸」服務悄然興起:線上移動辦公、快遞配送無接觸送達、菜場自選自提、秋招無接觸招聘……「無接觸」成為疫情當下滿足大眾消費需求最安全的解決方案。
  • 疫情如何影響商業? 峰瑞資本:"好公司"將進入新時代
    那些真正創造好產品、好服務、好內容,受人尊重的好公司們,會因為各線城市消費者的認知差被拉平、都變得成熟「見多識廣」,進而被更大規模的消費人群接受、認可,和喜歡。對於非(移動)網際網路行業相關的公司,疫情是一次對公司組織能力、文化和凝聚力的考驗,尤其是創始人面對突發問題時的趨勢判斷能力、調整能力甚至價值觀念的分水嶺。
  • 疫情下的「非常」商超
    這些「非常態」的購買方式,給供貨商家、商超、便利店等零售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供應鏈、人員調配、運輸能力等均面臨著不同程度的考驗。在此期間,少部分商超零售企業雖然也出現過「過期口罩」「天價白菜」等事件,但從整體上看,商超零售企業表現還是非常好的。
  • 從「匆忙應對」到「主動出擊」,CCFA攜零售購百企業團訪學騰訊
    在後疫情時代的市場復甦中,國內購物中心、百貨、奧萊品牌商等購百業態企業對數位化轉型有了更大的緊迫性。12月11日,以「夯實數字基建,共建繁榮商圈」為主題,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騰訊廣告共同組織了零售購百走進騰訊和天虹系列第二期訪學活動。
  • 從「帝王蟹」到賣爆了的「盒馬豬油」,未來10年零售廝殺的新戰場
    商品是流量,是零售的本質,打造商品力紅利多,卻考驗著零售商包括消費者洞察、研發和營銷等多種能力。過去幾年,以盒馬為代表的新零售商超拼命布局,隨著技術和模式的更新迭代,關注商品力,會是整個零售業開啟未來10年競爭的起點。這個趨勢,已然發生在包括盒馬在內的更多國內零售商超身上。
  • 「零售設計與美陳」8.1-8.7行業資訊大盤點
    其中,2020年6月,中國照明行業出口額為45.78億美元,同比增長12.95%,全年首次實現單月的正增長。小電科技正在加速獨家合作入駐城市地標性商綜合體,強化核心場景綜合實力。目前已入駐蘇寧生活廣場全國門店,金鷹國際集團在上海、江蘇等地區大型購物中心,以及上海龍之夢、吾悅廣場、重慶SM廣場等全國等數千家大型商業綜合體,深度覆蓋城市核心商圈消費場景。小電科技全面入駐正佳廣場為廣大消費者的「吃喝玩樂購」提供全程的電量保障,助力商場提升用戶服務和生活娛樂體驗。
  • 即時消費、無接觸配送、商品溯源等風口正被疫情重啟
    行業巨頭線上線下同步發展,通過智能化應用,不斷突破時間、空間限制,但在疫情來臨時,仍要經受供應鏈、運營效率的雙重考驗。而傳統零售行業,更將不得不正視智慧零售的發展方向。 未來零售,或將沒有新舊區分,而是體現更多技術融合與創新。 即時消費模式更成熟,立體化滿足多元的消費需求居家隔離的特殊時期,更顯示即時消費和配送的重要性。
  • 疫情下直播帶貨成化妝品零售新趨勢 2019年化妝品行業零售市場總結...
    中商情報網訊:化妝品行業作為快速發展、蒸蒸日上的新興產業,在這場疫情之後,從原料供給到產品研發生產,化妝品企業都面臨著機遇與挑戰。疫情期間,若問你最用不上的化妝品是啥?估計很難多人會說「口紅!」看似戲謔的對話,但在答案背後,反映了化妝品行業當下真實的現狀。
  • 凱絡洞察 | 進擊的超商!未來零售新契機
    本期專題將借鑑臺灣的兩大超商龍頭行銷布局,找出「未來超商」的致勝方程式。根據調查,臺灣便利商店主要消費客群為15-34歲的消費者,他們一周平均到店數超過五次。有鑑於此,在密度極高並逐漸飽和的臺灣市場中,便利商店的價值的不再只是「便利」而已,更應該要思考的是,如何針對不同族群需求,提供創新、差異性的服務與商品。以下將從近年來臺灣便利商店強攻的「創意策展」、 「多元服務」、「科技應用」三個大方向,探討未來零售業的轉型策略。
  • 疫情下的聯想來酷 電子產品銷售與服務的行業堅守者
    戰疫期間,眾線下行業都收到了衝擊,空無一人的街巷在響應國家號召閉店嚴防病毒的同時,也掠去了往日的節日氣氛。疫情可以隔離,但愛從不缺席。走訪線下店面,聯想來酷在疫情期間,依然堅守在零售崗位上,為戰疫下的全民送上關懷和溫暖。
  • 2020 EDGE TOP 50 科技企業之「數位化服務明星企業」揭榜
    「年度科技企業」,是鈦媒體一年一度的T-EDGE Awards所設立眾多獎項之一,T-EDGE Awards已成為一系列具有前沿創新性、行業權威性和敏銳洞察力的全球創新大獎。我們始終關注行業、關注國際前沿企業動向及變化態勢,幫助優秀企業在行業中樹立領軍企業形象。T-EDGE Awards致力於留下每一年最值得記住的名字,見證世界科技歷史。
  • 深耕行業釋放技術優勢,雲拿開啟無人零售新紀元
    「新基建」成為了頭等大事,而當5G網絡、AI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的飛速發展與疫情期間催生的「無接觸經濟」相遇後,新零售發展被時代按下了「加速鍵」。無人便利店、無人咖啡亭、無人貨架,這樣不用人工的無接觸服務一夜間成為了消費者的心頭好,也再一次成為了市場的香餑餑。尤其是3年前一度風頭正勁但又迅速跌落風口的「無人便利店」,這一次他們真的可以走進消費者心中嗎?
  • 疫情之下,瑞幸無人咖啡機入駐武漢醫院為醫務人員提供免費咖啡!
    ▲ 還記得1月8日瑞幸咖啡亮出「霸佔」咖啡市場的「瑞即購 & 瑞划算」無人零售兩大智能終端新武器嗎? 經歷了2019年的一路狂奔,2020年初,瑞幸咖啡又開始了「新故事」——瑞幸宣布加入無人零售賽道的追逐戰。
  • Burberry 與騰訊合作的「空·間」,將如何改變奢侈品零售格局?
    █ 在號稱中國南方矽谷的深圳,Burberry 在深圳灣萬象城開出了首家社交零售精品店「Burberry 空 · 間」。在這個以 「暢享當下,走進未來」 為理念的零售空間裡,消費者能體會到線上線下無縫連接的數位化沉浸式零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