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牌故事│鼎泰豐

2021-02-16 競光景行

 

 

提到鼎泰豐,總是先讓人聯想到,個個小巧精緻如玲瓏般的小籠包。如是想,也無可厚非。然而,在這樣盛名之下,鼎泰豐這個名字是從何而來?又是如何誕生呢?鼎泰豐的傳奇是這樣開始的。

楊秉彝先生

鼎泰豐創辦人楊秉彝先生,出生於公元一九二七年的中國山西省。公元一九四八年的夏天,二十一歲的楊秉彝先生在國共內戰時期,毅然決然地坐上「花蓮號」,從上海漂洋過海地來到了臺灣闖蕩,並找到了臺灣的舅舅。

在舅媽的協助之下,楊秉彝先生得到他在臺灣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恆泰豐」擔任送貨員。兩年後,由於工作勤快,為人忠厚老實,老闆便開始讓他負責看帳和管理店內進出貨。二十八歲時與同樣在「恆泰豐」工作的賴盆妹結婚。婚後繼續在油行工作了三、四年,直到有一天,老闆因為轉投資失誤,使得「恆泰豐」受到牽累,一蹶不振,最後油行被迫解散,秉彝夫婦只好不舍地離開。

此時的秉彝已經三十一歲了。離開油行後的秉彝夫婦決定自行創業,那麼,新店要取什麼名字好呢?楊秉彝先生想了想,他是向「鼎美油行」批的油,而自己又出身於「恆泰豐」,不如就取名為「鼎泰豐」吧,也算是感念「恆泰豐」老闆夫婦對他的恩情。而也於此構成了「鼎泰豐」的雛型。

此時是公元一九五八年。當時電話很難申請,信義店現在仍在使用的二三二一八九二七的電話是向山西老鄉時任監察委員買的,趁買電話之便,又拜託同鄉監委向于右任先生索了一幅字當招牌「鼎泰豐油行」四十多年來一直懸掛在信義店鼎泰豐的入口處。

于右任,祖籍涇陽,是我國近代、現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別署「騷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系同盟會成員,長年在國民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同時也是中國近代書法家,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中國近現代著名高校的創辦人。

秉彝憑著以前在「恆泰豐」油行建立人脈和良好商譽,「鼎泰豐」油行的業務很快就上了軌道,累積了一點積蓄後,夫妻倆東湊西湊的在信義路上買下了一個店面,把油行遷入這邊,就是鼎泰豐信義本店現址。到了民國六十九年左右,罐裝色拉油問世,民眾對於購買油品的習慣有了全新的改變,卻也因此,「鼎泰豐」油行的生意受到前所未見的衝擊,生意越來越差,楊秉彝夫婦日夜愁眉苦臉:「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然而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楊秉彝夫婦以為這是他們事業的盡頭時,卻萬萬沒想到這次的事件成為「鼎泰豐」轉型的契機。楊秉彝夫婦接受「復興園」唐老闆的建議,把原本賣油的店面改成一半賣油,一半賣小籠包。而「鼎泰豐」的小籠包在毫無宣傳之下,憑著真材實料,客人吃過皆讚不絕口,吃過的客人一個帶一個地上門,生意極佳。就這樣,「鼎泰豐」結束掉油行的營運,正式經營起小籠包與面點的生意,而「鼎泰豐」成為國際品牌的傳奇故事也就此展開。

前臺灣觀光協會會長、亞都飯店總裁嚴長壽先生在給黃鴻湖先生所著的《典範鼎泰豐》序言中這樣說著鼎泰豐:


每當國際友人來臺,第一個向我問起的,不是故宮,也不是阿里山,而是以小籠包馳名的「鼎泰豐」。鼎泰豐有能力將源自中國中原的餐點,經過現代化管理及精緻的包裝,發揚到世界乃至於回到大陸,不愧是中華文化創意產業的典範。

雖然對鼎泰豐的大名久仰,也經常把鼎泰豐介紹給來此採訪的美食國際記者,但直到一九九一年,臺灣第一次舉辦國際旅遊會議,我以地主的身份向國際參展人士推薦臺北最具代表性數家餐廳時,才真正認識鼎泰豐老闆楊紀華先生。之後每次邀請鼎泰豐參加還未推廣觀光活動,楊老闆總是非常熱心參與,這些接觸也讓我領略到楊老闆的嚴謹與細心。每次出訪,不論預算多麼有限,餐廳業務多麼繁忙,鼎泰豐一定堅持派出五人團隊;原因無他,只因為楊老闆對小籠包製作過程一絲不苟的要求。正式這樣用心經營,再轉以現代化的品管觀念,才使得鼎泰豐得以贏得口碑,邁向國際。

鼎泰豐董事長楊紀華

看到一個個渾圓飽滿的小籠包出爐,聽到每一位用餐客人滿足的讚嘆,您一定就會贊同楊老闆堅持到底的經營理念,也會為他同感驕傲與欣慰。

一籠廚藝  千裡相傳

2000年進入大陸,2004年北京第一家店鼎泰豐漁陽店開業,鼎泰豐在環太平洋共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已有近八十家店,鼎泰豐在以自己的方式傳承和弘揚著中國文化……

圖文:www.dintaifung.com.tw

相關焦點

  • 一窺鼎泰豐
    記者高智洋/攝影     1956年的鼎泰豐老闆楊紀華,由創辦人楊秉彝手中接下鼎泰豐後,便一改原本小吃店的經營模式,運用企業經營與高科技管理,逐步將觸角伸往海外,包含日本、印度尼西亞、韓國、新加坡、美國等地,都有鼎泰豐的招牌,更創下全球每年30億元的營收,成為世界知名餐飲品牌。     「質量比賺錢重要」是鼎泰豐的成功經營策略,更是第二代老闆楊紀華的最大堅持。
  • 造就鼎泰豐傳奇之小籠包18褶「內功」
    另外,當年楊秉彝夫婦是向「鼎美油行」進的油,各取其字,取名「鼎泰豐」。鼎泰豐招牌「鼎泰豐」招牌三個字,是民國首席草書大家于右任老先生手墨。「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于右任,有舊文人的清高和耿介,一生不貪權,也不愛錢。當年北洋軍閥政府為拉攏他,授予他文虎勳章,可他卻斷然拒絕並嘲諷:「什麼文虎章,你貓也給,狗也給,我看不值一文。」
  • 松江人記憶裡的鼎泰豐紙店(中)
    記得當時鼎泰豐紙店在門面樓房裙子板上,釘有紅漆凸體字「鼎泰豐浙閩江右紙棧」字樣的橫招牌。還有兩塊泥金底、黑色大字的長招牌,一塊標「鼎泰豐紙貨」,另一塊標「鼎泰豐錫箔」,分懸於店堂兩側的街面的上空,由出店司務早掛夜卸。紙店的二埭是瀕臨市河的,市河上架設了一座搭有天棚的闊跳板橋,通向對岸諸行街上的兩間廚房。
  • 松江人記憶裡的鼎泰豐紙店(上)
    松江人記憶裡的鼎泰豐紙店(上) 2020-07-18 14: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幸福的大桌子│小麥姐姐講故事:NO.61
    │小麥姐姐講故事:NO.16花婆婆│小麥姐姐講故事:NO.17生氣湯│小麥姐姐講故事:NO.18猜猜我有多愛你│小麥姐姐講故事:NO.19小威向前衝│小麥姐姐講故事:NO.20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小麥姐姐講故事:NO.21小黑魚│小麥姐姐講故事:NO.22
  • 全美第一大華人餐廳關門,鼎泰豐今天宣布停業!
    鼎泰豐,在海內外都是非常受人歡迎的美食,在老外圈裡比海底澇名氣還更大一些。而鼎泰豐自身的故事,其實也像極了不少父輩華人朋友來美闖蕩的奮鬥史。如今赫赫有名,有著米其林一星殊榮的鼎泰豐,當年也是從一家小小的油坊,成功轉行為一家不大的家庭式餐廳,然後慢慢起步的。更巧的是,就像現在的疫情困局一樣,當年小小的油行雖然口碑很好,但不久之後,就遇到罐裝沙拉油的上市。顧客都去買罐裝油了,整個油行的生意越來越差,眼看就要關門大吉。
  • 鼎泰豐成都首店閉店 成都「米其林」餐廳為何關了又關
    鼎泰豐成都來福士門店悄然歇業 僅剩遠洋太古裡一家門店   贏商網去往現場發現,鼎泰豐成都來福士廣場店門內座椅、廚房依舊如常,但沒有了食客和服務人員。門口告示顯示鼎泰豐於1月27日至2月4日休店,早已過了休假時間的鼎泰豐來福士店,大門依舊緊閉沒有開門營業的跡象。
  • 米其林餐廳鼎泰豐的「匠心精神」:對產品和服務的堅持
    據鼎泰豐華南區總經理顧啟民先生介紹,鼎泰豐在對員工的管理上從不馬虎,公司的員工福利號稱業內最高,佔到整體盈利的50%,通常其他同行企業很難做得到。      與鼎泰豐相比來說,鼎泰豐的小籠包價格自然是不便宜,卻依舊沒有影響到消費者對它的喜愛,不光臺北信義路老店要排隊,2014年元旦鼎泰豐在國內的其它幾家門店,在其它餐廳停下休息的下午3---5點,客人平均也要排半小時的隊才能進店,甚至遠在西雅圖的鼎泰豐海外分店,更曾讓微軟總裁鮑爾默帶家人在門外排了1個多小時,這樣的吸引力,讓鼎泰豐曾創下一天翻臺19次的高紀錄。
  • 鼎泰豐如何讓中華小籠包開遍全球?核心秘密全在這了
    鼎泰豐DinTaiFung於1972年成立,從四張桌椅開始賣小籠包,後來轉型成為小吃店,臺灣信義店是鼎泰豐的第一家門店。鼎泰豐堪稱是在全球化擴張和高端連鎖中最成功的中餐點心品牌。鼎泰豐,也是如此。鼎泰豐運營的靈魂:DPS精確係統,從餐飲服務業到精密製造業DPS是DinTaiFung Precision System的縮寫,直譯成中文就是「鼎泰豐精確係統」。在鼎泰豐的門店後廚、辦公室各個地方,都經常能看見「品質是生命,品牌是責任」的標語。鼎泰豐人把產品的品質視為在行業中立足的命脈,也在執行的過程中形成了追求精確的DPS思考。
  • 高端品質美食臺灣鼎泰豐小籠包青島嘉年華澳樂購奧特萊斯店7月1日...
    鼎泰豐的服務是發自內心的真誠,以客人需求為第一優先,主動提供服務,期許每一個細節都能累積出鼎泰豐的服務理念與品牌價值。原料的嚴選堅持、食材的細膩處理、烹飪的嚴謹調味、上桌的質量服務,每一個環節都謹慎面對,層層把關,才能將這份信念送到客人的餐桌上。對美食的堅持,是對客人的一種責任,每一刻都是真正打動消費者的關鍵時刻,每一個細節都是累積鼎泰豐品牌金字塔的砂礫,鼎泰豐的用心,可以讓每一個人嘗到安心。
  • 鼎泰豐小籠包背後的「真功夫」
    與中國傳說中的「玉饌珍饈」相比,小籠包(鼎泰豐小籠包更接近於大陸的「灌湯包」)不過是街頭巷尾的平民小食,而中式餐點品牌更不乏百年以上的老號,鼎泰豐算不上「資深」,卻成為為數不多能走向全球的中式餐點品牌之一。原因何在?  為何是鼎泰豐?「因為我們可能手工比較細,要求會比較多。」
  • 【鼎泰豐】「一心一意做好每一件事」 Dendy Harjanto和他的鼎泰豐
    在一個鼎泰豐忙碌的中午,BQ記者約了Dendy聊一聊他的小籠包生意。把湯汁放進小籠包的秘密其實不是那麼神秘,就是把特製的固態吉利丁和餡兒一起包進包子裡,高溫一蒸,吉利丁就化掉變成湯汁了。但是,鼎泰豐小籠包能夠席捲全球十多個國家的幾十個城市,餐廳開到百家以上,其中香港尖沙咀店更獲得米其林一星評級,這其中的奧秘又絕非那麼簡單。鼎泰豐的秘密究竟是什麼呢?
  • 鼎泰豐與海底撈:餐飲的成功秘訣是什麼—《鼎泰豐》讀書筆記·第18期
    1993年鼎泰豐餐廳被美國紐約時報評選為「世界十大美食餐廳之一」,在臺灣地區,它已成為中華傳統美食的代表。很多遊客到臺灣必到鼎泰豐,只為一嘗小籠包的美味。許多名人,如梅爾吉普遜、蘇菲瑪索、成龍、鞏俐、宮澤理惠、張曼玉、周星馳等都成為鼎泰豐的座上客。 鼎泰豐的包子,比普通包子貴30倍,一年卻賣出2800萬個小籠包,一天翻臺19次。
  • 南京首家鼎泰豐選址德基,開業時間曝光!
    圍擋已上,鼎泰豐南京首店預計國慶節前開業!(具體視工程進度)很多國內外遊客到臺灣必到鼎泰豐,只為一嘗小籠包的美味。許多名人,如梅爾吉普遜、蘇菲瑪索、成龍、鞏俐、宮澤理惠、張曼玉、周星馳等都成為鼎泰豐的座上客。他的故事還被出版社出書、被製片人拍成了電視劇,都從不同角度解讀著鼎泰豐。
  • 張成民:鬧鬼│鄉梓故事
    熱愛家鄉,酷愛文學創作,已公開發表散文、詩歌、民間故事數十篇(首)。張軍:我的中學│年少記憶程東斌:戀在月河│民間詩經葉涼初:林朵的火車│情感敘事吳子長:麻神│短篇敘事劉正權:圓規│溫情敘事洪放:顫抖│名家原創王張應:桐花菜記│名家新作劉正權:賤賣│名家新作由韁:一場沒踢完的足球
  • 把鼎泰豐留給遊客,才是臺北老饕的驕傲,巷子內才知道的小籠包
    不用跑到鼎泰豐也吃得到,超人氣中式餐點MENU全部準備給你啦。福大山東蒸餃大王以平價美味聞名的福大蒸餃,即便在中山捷運站周圍的黃金地段,價格卻還是維持銅板價,可說是CP值很高的選擇。蒸餃顆顆緊實飽滿,外皮嫩Q不會蒸得過軟,餡料也給得很大方。用餐時間前往會需要排隊喔!
  • 【商業模式】《餐飲時報》報導:解析小籠包品類代表——臺灣鼎泰豐商業模式
    「小吃店」在假日裡,單店有超過3000人上門,一天內的翻桌率最高紀錄19次,最多時有100組客人站在門外候位。不僅臺北信義路老店要排隊,2014年元旦期間,鼎泰豐其他八家店的平均排隊等位也在30分鐘以上。在西雅圖鼎泰豐海外分店,前微軟總裁鮑爾默和家人曾在門外排了1個多小時的隊。這樣的集客力讓國內百貨破天荒開出比照精品業「個位數」的抽成,爭相邀請其進駐。
  • 鼎泰豐的墮落,從一碗酸菜肉絲拌麵的消失開始
    比酸菜拌麵消失更加令人生氣的是,鼎泰豐的菜單上,居然出現了黃金流沙包。我一個嗜好濃油赤醬的江蘇人,為什麼要在廣州的鼎泰豐吃廣式流沙包?!菜單還明示:流沙包,原價25/兩個,如今上市嘗鮮價:20元/兩個。這種降價的苗頭,印象中在鼎泰豐較少看到。
  • 鼎泰豐,一家「只賣紙」的特色老店
    鼎泰豐紙店的歷史變遷文/薛壽林老字號鼎泰豐紙店,坐落在松江繁華的中山中路、長橋街東邊,斜對門是百年老店餘天成藥店,東隔壁是日泰蠟燭店。鼎泰豐紙店鼎泰豐紙店歷史上經營的是各種土紙商品,有安慶皖南涇縣、歙縣出產的毛邊紙和書寫用的宣紙,浙江桐廬富陽地區農村生產粗糙紙(草紙)及引火紙,以及紹興地區生產的錫箔等,原料主要是竹漿和發酵打漿了的柴草,均由農家小作坊個體製作生產。
  • 南京首家鼎泰豐終於來了
    下面一起來看看新鮮出爐的探店報告吧~一、前言鼎泰豐以極品小籠包聞名世界,從1972年創立至今一貫秉承即點即蒸的傳統工藝,更被米其林評為星級餐廳。在中國臺灣它已成為中華傳統美食的代表。很多國內外遊客到中國臺灣必到鼎泰豐,只為一嘗小籠包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