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月球「取壤」成功!「八國聯軍」瓜分月球算盤落空:下手晚了

2020-12-23 軍武次位面

【軍武次位面】:槍栓

▲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區現場的嫦娥五號返回器

月球表面有8%的鈦鐵礦,可用來製造坦克裝甲、飛機框架、飛彈、渦扇發動機;

月球鋁礦直接儲存在表面金屬風化層,非常容易開採,可直接用來製造戰鬥機和醫療設備;

月球的稀土元素非常多,並且經過長期沉澱,富含比地球稀土質量更好的沉澱物,可用來製造晶片、航空材料;

月球南部還有很多地區有大量的冰,儲量高達29億噸以上,可通過技術直接在月球表面改造生態環境。

………

▲美麗的地球和富饒的月球

月球上的好東西太多了,大家誰都不要動,全是我美國說了算,我來給大家劃分。窺視月球資源的美國早已垂涎三尺,戴上了一張"不要臉"的臉。

怎麼分,美國早就撥弄起了自己的"如意算盤",公布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月球被無形中瓜分

2個月前,在中國宣布登月取壤之時,美國也加緊扒拉全球所有國家,在眾多國家中硬是挑選出了澳大利亞、義大利、法國、阿聯、日本、英國、加拿大7個國家。

幹什麼?先開會講明"不要臉"的來意,再籤署一個如何分割"月球"的協議,這個協議美其名曰《阿爾忒彌斯協定》。《協定》中是這樣描述的,美國宇航局將在2024年之前重返月球,用最先進的創新技術探索更多的月球面積,提取更多的月球材料。各國可以獲得一些月球資源的擁有權及使用權。同時還表示除了俄羅斯、中國等這些航天大國外,將聯合更多的國際夥伴對月球進行可持續勘測,利用在月球及周圍獲得的知識實現更大的目標——飛上火星。

▲瓜分月球協議

▲還真的籤署了這個協議

這份協議言外之意自然是,8個國家各有登月權力,也有在月球上劃分一個屬於自己資源開採區域的權力。

拒絕中國參加,不等於我們就放棄,因為聯合國早已頒布《外層空間條約》,明確規定月球屬於公共空間。既然是公共空間就證明誰都可以探索,就看誰有本事,根本不需要給誰請示和匯報,更不用給誰交保護費。

▲2005年《科學發現報》相關報導

中國早已倒排了計劃,看看這份中國登月清單:

2004年2月中國制定月球探測計劃,分為"繞"、"落"、"回"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要在3年內發射一個屬於中國的繞月衛星。第二階段,6年內中國的月球車在月面軟著陸,展開巡視探測。第三階段,2020年之前,中國研製的機器人將把月球土壤樣品帶回地球。

結果:

2007年10月24日,中國嫦娥一號發射成功。第一階段完成。2013年12月14日,玉兔號月球車成功在月面軟著陸。第二階段完成。

▲中國研製的月球車

2020年11月24日,中國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12月1日,嫦娥五號成功在月球著陸,隨後在月球表面展開鑽取採樣工作。12月6日凌晨,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將月球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12月17日凌晨,裝有月球土壤的著陸器平穩降落地球,第三階段圓滿成功。

▲世界奇蹟,探月返回艙

事實證明,"八國聯軍"瓜分月球的《阿爾特彌斯》協議沒有絲毫影響到中國進攻月球的計劃,反而讓他們活在技不如人的深深自責中。

話又往回說,我們看看美國物色的這些國家都是些什麼貨色(後來截止11月中旬,又有巴西等3個國家加入了這個計劃)。只有日本曾經列出過到2025年要在月球建基地的計劃,夢想用機器人做月球的"拓荒者",其餘國家做夢都沒想到要跑到這麼遠的地方掠奪資源。但是日本眼看時間只剩下5年了,連最起碼的登月方案都沒想出來。

▲日本的野心曾經要到月亮上

其它的國家有大也有小,先不說航天技術咋樣,反正都很聽話,長期依附於美國,換句話說只要美國在前面跑,他們就在後面跟,放個屁都覺得到很香。更不要說要到地球之外去"取土",先把協議籤完了再說,夢想著佔便宜的機會很多。

▲月球探測概念圖

按理說美國航天技術已經相當先進了,曾在1969年登上過月球,並且一直視月球為自己的地盤,不允許俄羅斯等國家染指,為啥還要湊上這麼多國家來"瓜分"月球哪,是腦袋進水了嗎?

▲美國人類登月圖,據說是假的

這也正是美國的高明之處,總結兩個字就是"騙錢"。要知道航天是相當燒錢的行業,上幾個億的大傢伙一旦被弄到外太空,弄好了還可以回收個科研數據成本,弄不好血本無歸,至於在月球上帶回來的那點土壤連研發的本錢都不夠,折騰不起。美國曾經兩次登月計劃後,就因為資金問題一直閒置了許多年。

▲中國這個夢不遠了

所以,美國拉攏這些國家,無非是想讓他們分擔多一些太空探月任務資金,拿出錢來一起研究,但是外界其實早就心知肚明,只是不願意捅破這層窗戶紙,真正拿出錢願意出資的國家也沒有幾個,所以美國的這一構想,很可能會長期停留在概念階段。

不管你是"八國聯軍",還是"十一國聯軍"瓜分月球,反正中國的月球土壤已經運達,中國盡情享受自己的科技成果吧,讓世界都羨慕中國吧!

相關焦點

  • 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攻入了紫禁城,為什麼不瓜分中國?
    通過議和,清政府籤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這之後,八國聯軍撤兵了,慈禧又回到北京繼續滿清的統治。 雖然這份條約足夠屈辱了,但令很多人不解的是,當時清廷幾乎沒有還手之力。而東南各省還搞了一個東南互保,不摻和這個事。 那麼八國聯軍已經攻入了紫禁城,趕跑了朝廷,為什麼不瓜分中國呢?
  • 40年前美國送中國1克月球土壤,如今我們親自去月球挖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今天凌晨,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飛行約2200秒後,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送入近地點約200公裡、遠地點約40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在海邊歡呼的262消息傳來,舉國歡騰!軍武262也前往海南,親眼見證了這壯觀的一幕。
  • 120年前,組成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八個列強,如今怎麼樣了?
    八國聯軍的侵華給中國帶來了極為深痛的災難,當時,前後擁有數萬兵力的八國聯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以幾乎代差的優勢在中國的領土上橫衝直撞,到處殺人放火,無惡不作。 紫禁城、頤和園等園林被掠奪一空,圓明園徹底成為廢墟,無數百姓死於八國聯軍的屠刀之下。統治中國近半個世紀之久的慈禧太后倉皇逃往西安。
  • 八國聯軍侵華時,七國要求瓜分中國領土,為何美國卻不同意?
    但這就徹底惹惱了這些列強,於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就這樣打響,北京城不費吹灰之力就被八國聯軍拿下。不過這次他們不想再慢慢啃食中國這塊肥肉了,除了美國其他七個國家提出直接瓜分中國,但為什麼美國不同意呢?
  • 人類月球日|回顧中國探月之路 了解這些關於月球的知識
    2020年7月20日是第51個人類月球日,數千年來,人類對月亮充滿了無限遐想,中國自古就有嫦娥奔月的故事。51年前的今天,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邁出人類在月球上的第一步,這是人類探索宇宙道路上的閃亮時刻,也因這一刻,7月20日被定為「人類月球日」。
  • 來自月球的土特產vs我們的土特產
    嫦娥五號返回器已經順利著陸激動的心顫抖的手仔細想來五姑娘的旅程竟然和我們的農業調查有一絲絲的相似五姑娘的旅程給月球做CT「挖土」前啟動月壤結構探測儀先給月球「做個CT」看看月面下面有什麼農業調查遙感影像拍攝用於抽選樣方,底圖勾畫為我們的PDA
  • 數據看中國 | 「嫦娥」凌晨回家,月球「土特產」成功籤收,背後的...
    那麼很有可能,在下一個50年,更多關於月球的迷霧,會由嫦娥五號、六號、乃至七號、八號的樣品來撥開。1嫦娥五號攜月球樣品成功著陸,對月球 科研 意義有多大?終於,在1970年9月20日,月球-16號成功登陸月球。鑽頭成功取回105克的月壤樣本。蘇聯科學家從這一丁點月壤中得到了海量的重要信息:樣本中包含七十多種化學元素,月塵中的粉末與顆粒相混合,包含大量玻璃化物質及類金屬顆粒等等。
  • 五星紅旗在月球亮相後,美政客有點「葡萄酸心理」:技術是盜竊的
    據人民日報12月4日消息,繼嫦娥三號、四號任務後,五星紅旗再次通過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亮相在月球表面。當天,國家航天局公布了展示照片,這亦是五星紅旗第一次月表動態展示。得知這一消息後,美媒紛紛呼籲中美聯合登月,表示兩國的技術合作將進一步提升彼此探索太空的能力。
  • 月球上是否會發生「圈地運動」?
    近年來,中國太空探索異軍突起,「921工程」和探月計劃逐步產出成果,2007年至今共成功實施五次探月任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18年實現首次月球背面著陸,以及此次實現40年來首次月球採樣返回。   中國航天計劃的成功,也刺激美國啟動一系列新的探月計劃。
  • 月球上空,中國黑科技厲害了
    月球軌道對接技術是嫦娥五號任務中「四大關鍵技術」之一,更是中國首次、乃至人類首次的技術創新。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6日清晨,嫦娥五號任務的上升器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在環月軌道成功進行了交會對接。這一「太空之吻」的成功意味著,繼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地外天體的起飛之後,嫦娥五號實現了中國航天的又一個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從嫦娥五號交會對接核心設備——交會對接微波雷達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5所了解到,該微波雷達作為中遠距離測量的唯一手段,成功引導中國首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該對接技術是嫦娥五號任務中「四大關鍵技術」之一,更是中國首次、乃至人類首次的技術創新。
  •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七國要求瓜分中國,為什麼美國不同意?
    在1840年以後情況開始變得更加嚴重,因為清政府的亡羊補牢並沒能挽回頹勢加上鴉片戰爭的負面影響,導致中國滑向了更深的深淵。因為工業革命帶來的革新,西方的大部分國家更加強勢。中國民眾可謂是苦不堪言。
  • 這是要瓜分月球麼?數十個國家組團登月,中國俄羅斯被排除在外
    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12月15日發布消息稱,已經有10個國家與美國共同籤署了《阿爾忒彌斯協定》,致力於對月球進行廣泛且多樣化探索,但中國與俄羅斯卻不在列,原來兩國早已有言在先。重返月球根據NASA對《阿爾忒彌斯協定》的描述,美國宇航局將在2024年之前重返月球,用最先進的創新技術探索更多的月球面積,提取更多的月球材料。新的月球計劃稱為"阿爾忒彌斯"計劃。協議表示,各國可以獲得那些月球資源的擁有權及使用權。
  • 免費贈送3D列印月球燈活動來了!(為紀念中國嫦娥5號於月球背面採樣成功返回)
    11月24日凌晨,我國文昌發射基地將搭載嫦娥五號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引起大家的關注。
  • 月球上以中國元素命名的地方有27個都是什麼 月球命名規則你了解多少
    月球上以中國元素命名的地方有27個都是什麼 月球命名規則你了解多少時間:2020-12-18 20:17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月球上以中國元素命名的地方有27個都是什麼 月球命名規則你了解多少 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來自月球的土特產成功返回地球,這份土特產採自月球正面的風暴洋北部呂姆克山脈附近
  • 成功發射!走,到月球挖土去!
    來源:微信公眾號「共青團中央」(ID:gqtzy2014)綜合整理自「北京日報」(ID:Beijing_Daily)、「星球研究所」(ID:xingqiuyanjiusuo)、@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央視軍事 今天4時30分
  • 去月球「挖土」咯!「嫦娥五號」今日發射成功,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幕!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經過一系列技術攻關,五院科研團隊成功開展了各項試驗驗證,建立了一整套環環相扣的系統保證任務,護送嫦娥五號離開月球。 人類首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 嫦娥五號上升器從月面起飛後,將飛到月球軌道上。但要它憑藉一己之力將月球樣品送回地球,卻非力所能及。
  • 中國月球數據,幫助世界發現10萬個月球隕石坑
    ,中國的探測數據已經開始進入頂級的太空資料庫,並且中國對太空探測數據的共享性也讓很多國家希望和中國進行太空探測合作。  近期的一項月球隕石坑計數任務中,中國的月球軌道數據作為計數的基準,幫助科學家新發現了超過11萬個全新的隕石坑。
  • 外交部談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是中國進行外空探索的歷史...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提問:昨天,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負責國際合作事務的負責人薩韋利耶夫對此表示祝賀,並祝願中國圓滿完成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同日,歐洲航天局也在社交媒體上向中方表達祝賀。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華春瑩表示,中國很多民眾都像我一樣關注嫦娥五號的軌跡,同嫦娥五號一起遨遊太空。
  • 嫦娥五號攜月球樣品成功著陸,對中國航天意義有多大?
    文/水大亦魚大 結論先行:嫦娥五號成功帶回樣品,這意味著我國在航天事業上又取得了新的突破。同時驗證了,我國目前所擁有的技術,意義重大。
  • 嫦娥五號為中國帶回月球第一抔「土」,其意義何在?
    現在,研究月球上隕石坑的科學家們認為,更晚近的時期,巖漿還在一些地區繼續噴發和流動,抹去了一些早期隕石坑的痕跡,留下了年代較近的火山巖。肖龍教授說,嫦娥五號帶回的巖石「將促使我們重新思考月球的火山歷史持續了這麼長時間,原因是什麼,具體什麼過程」。中國2004年批准立項嫦娥探月計劃,嫦娥五號是這個計劃中人們期待已久的一個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