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連鎖便利店開遍街頭,去裡面買點兒關東煮墊補墊補肚子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習慣。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月4日,有網友爆料稱北京高碑店羅森便利店店員當著顧客的面,撿起掉在地上的香腸,用水簡單衝一衝,又再次扔回鍋裡。面對顧客質疑,店員還辯稱「我們地面每天都擦」、「這都衝乾淨了」;該店店長則回應說食物沒有掉在地上,而是掉在了小桌上,按流程掉出來的食物都應直接扔掉,店員新來不太了解,後來已經將整鍋關東煮扔掉。
不知道店長的回應是否屬實,即便整鍋食物都扔了,現有的解釋仍舊讓人迷惑,邏輯混亂互相矛盾:既然關東煮是掉在桌子上,跟地面毫無關係,那麼店員為什麼第一反應是向顧客解釋地面每天都擦?別說每天都擦,哪怕每小時都擦,掉地上的東西也不應該洗洗放回去繼續銷售。再說,掉桌上就沒有衛生問題?其次,剛來的店員不了解店規,是公然違反食品衛生安全的理由嗎?新店員如果沒有培訓到位,就不應該上崗。這個解釋不僅沒把事兒說圓了,反而暴露了該店管理混亂的現實。
本來,關東煮被放在櫃檯上,除了方便消費者拿取,也有明檔操作讓顧客放心的意思。一塊洗洗後被放回去的香腸,可不僅僅是壞了一鍋羅森關東煮,更敗了自己的品牌美譽度。客人們免不了會想,這一塊香腸是被看到了,是不是還有很多沒被看到的食物也經歷了「洗洗更健康」?別家店會不會也有類似情況?便利店品牌的良好形象積累起來不容易,但要毀掉可能就是一個動作幾秒鐘的事。
1月5日凌晨1點,羅森方面發布聲明,稱「已經開始進行徹底調查,並立即暫停了該店關東煮的銷售」,不僅應該還原真相,更重要的是強化管理。品牌擴張多開店、多招員工解決就業是好事,可不能蘿蔔快了不洗泥,放鬆管理,放鬆要求。新員工不熟悉情況,結帳找東西慢一點都能理解,但把不潔食品賣給客人,則嚴重違反職業道德。食品衛生並非小事,疫情期間,更要做到萬無一失。食品安全的紅線,哪個門店哪個店員都不能突破。
來源 北京晚報|記者 張麗
編輯:張麗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