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虧300億、蒸發500億後,東旭系能靠國資回魂嗎?|深度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無冕財經

作者:黃琪鑫

編輯:陳澗

設計:布冬

編輯助理:朱智琪

業績巨虧,欠下百億債務,「東旭系」公司東旭光電卻又新增了兩筆共40億元的投資,還是和國資聯手。

8月17日,繼與四川省綿陽市經開區達成20億投資協議後,東旭光電又與河南省安陽市投資20億元建設新型顯示材料產業園。

令市場不解的是,東旭光電帳上趴著巨額資金,解除質押又回款了38億,如今和國資一起合作投資,卻無法還上違約的30多億債券。

自出現債務違約後,東旭系就表示將要「賣身」給國資,然而八個月後,重組並未有實際進展。

有錢建廠,沒錢還債半個月內,身處債務危機的東旭光電(000413.SZ)與兩地方國資達成40億資金的合作。

2020年8月17日,東旭光電公告稱,公司與安陽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管理委員會籤署了《投資合作協議書》,雙方就在安陽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共同投資20億元,建設新型光電顯示材料產業園項目達成合作意向。

半個月前的8月4日,東旭光電公告稱,子公司四川旭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旭虹光電」)與綿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籤署了《項目投資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在綿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20億元,實施王者熊貓二代高端蓋板玻璃生產線項目並達成合作意向。

自2019年11月「16東旭光電MTN001A」和「16東旭光電MTN001B」兩隻債券違約後,整個「東旭系」陷入危機,多隻債券遭到擠兌。

▲東旭光電債券違約以來的股價表現,圖片來自新浪。

截至2020年3月31日,僅東旭光電的有息負債高達224.49億元,其中違約的債券合計 36.34億元。

5月18日,10億元規模的「15東旭債」到期也未能償還,東旭光電錶示,公司與持有96.16%債券餘額的投資者籤訂展期協議,剩餘3.84%的債券本金及相應的利息,未能展期,發生違約。

債券違約、擠兌當前,這兩次合作不禁引起了投資者的質疑,深交所互動易上,有投資者詢問「綿陽高新區合作投資的20億元從哪兒來」,東旭光電回復稱:「雙方共同出資」。

一邊在出資建設產業園,另一邊卻無法償還數十億債券?

不僅如此,東旭光電的帳上又增加了一筆錢——2020年7月23日,東旭光電稱,子公司為非關聯公司提供的38.5億元擔保金額已經回款。按理說有錢還債了,於是,深交所在相關問詢函中提問這筆錢是否擬用於償還債務。

東旭光電的回應是,這38.5億元計劃用於買樓、買專利、維持公司流動資金運轉。

其中,使用約10億元收購東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位於北京大興區匯營路15號院的房屋建築物及其佔用範圍內的土地使用權的資產對價;使用約26億元購買東旭集團有限公司擁有或與其全資子公司東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擁有的與光電顯示技術相關的743項專利的對價;剩下的約2億元用於公司流動資金需求。

這些都沒有提到要還債。

東旭光電對此解釋稱,一方面是為了走出困境,公司決定回歸主業;另一方面,對應公司224億元的債務,38.5億元的資金量不足以滿足償債資金備付需求,且僅用於清償債務不利於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在東旭光電看來,回歸光電顯示主業是公司在困境中作出戰略規劃調整,靠主業恢復公司造血功能,化解債務危機。

財報顯示,2019年,公司的光電顯示業務僅佔總營收的17.84%,約31億元。而且根據和上述國資達成的協議,合作項目分為兩期,僅生產線第一期建設周期就需要12個月的時間,至少到2021年8月才能投產,似乎難解燃眉之急。

值得注意的是,出現債券違約之前,東旭光電2019年三季報中,顯示貨幣資金餘額高達183.16億元。甚至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的貨幣資金餘額為115.99 億元。

帳上巨額現金,為何還無法還債呢?

在深交所的追問下,東旭光電幾經延遲回復後表示,公司的貨幣資金餘額中使用受限的資金餘額為107.48億元,包括有79.32億元存放在東旭集團財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財務公司」)的款項,而財務公司因未收回對外貸款,出現流動性危機,公司資金無法提現。

根據回復函,這家財務公司,主要是歸集東旭系公司資金,然後貸給有需求的東旭系成員公司。而實際上,貸款主要對象就是東旭光電的母公司東旭集團。

「賣身」國資才是出路?2019年11月19日,債券違約第二天,東旭光電就公告稱,東旭集團控股股東東旭光電投資公司擬向石家莊國資委,轉讓其持有的東旭集團51.46%的股權。

東旭集團成立於1997年,是河北省大型民營企業,官方資料顯示,公司旗下擁有東旭光電、東旭藍天(000040.SZ)、嘉麟傑(002486.SZ)三家上市公司,以及四百餘家全資及控股公司。

20多年間,公司主業從光電顯示行業,擴張到新能源汽車、石墨烯產業化應用、新能源與生態環保、地產與產業園區等行業,截至2018年底,集團總資產逾2000億元。

東旭集團創始人李兆廷自2009年開始收購多家公司,2013年東旭光電借殼寶石A上市,自此成為東旭集團在資本市場的衝鋒兵。彼時東旭光電主業為成套裝備及技術服務、電真空玻璃器件及配套電子元器件、玻璃基板、建築安裝,公司的營業收入為9.32億元。

▲東旭光電近年來主營變化情況。

2015年8月,東旭集團收購寶安地產30%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並且更名為東旭藍天。寶安地產從房地產行業轉型成為了一家能源上市公司。

2017年,東旭光電斥資30億收購收購申龍客車100%股權,東旭光電已經涉足「石墨烯材料--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而且也涉及光伏、5G等熱門概念。而這一系列的併購,給東旭光電帶來了高達28億的商譽,為2019年一次性計提10億商譽減值埋下伏筆。

2015年到2017年,是東旭發展的巔峰期,在這些熱門概念的加持下,東旭光電的融資之路暢通無阻。公開信息顯示,上市7年,東旭光電累計增發5次,發行30.68億股,募集資金273億元。

到了2018年,東旭集團開始在市場籌不到錢了,靠融資、發債、買買買的快速擴張之路也戛然而止。

▲東旭光電籌資現金流量情況。

東旭集團前期的積累的危機在2019年爆發,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東旭集團營收為340.03億元,同比下降33.26%;歸母淨利潤為-310.74億元,而上年同期盈利12.14億元,公司給出的理由是收入下降、財務費用上漲、資產減值增加。

除了300多億的巨額虧損,更令人驚訝的是,東旭集團貨幣資金蒸發了約492億元,僅剩69.69億元。東旭集團總資產為1966.14億元,負債1516.2億元,負債率77.15%,同比上升23.03%。

東旭集團稱,2019年公司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驟然惡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

據財新報導,除去一隻7億元私募債場外展期摘牌外,東旭集團剩餘14隻債券已陸續陷入擠兌,其存續的債券餘額約在196億元,原本一年內到期的就有89億元規模。另據財新引援接近東旭集團的人士,東旭的確打算讓債權人打折認虧,「只有這樣才能把債務重整,國資也才會進場」。

雖然和地方國資達成了合作協議,但後者並未真正進場。

自東旭光電投資提出要將股權轉讓給石家莊國資委已經過去八個月時間, 截止目前,上市公司表示,相關事項尚未取得實質進展,東旭光電投資及石家莊國資委尚未籤署相關股權轉讓協議。

國盛證券表示,東旭集團的多元併購、高速擴張導致債務負擔加重,東旭光電違約一定程度折射出民企違約的共性特徵,第一,激進擴張的民企,在融資收緊階段面臨資金鍊斷裂風險;第二,警惕「存貸雙高」的民企;第三,關注受限資產佔比和股權質押比例高傳遞出的企業流動性緊張信號。

東旭系舉債如此之高,借錢給東旭系的「金主」又是誰?

據財新報導,東旭系向山西農商行、農合機構質押股權融資。截至2019年10月末,東旭集團在山西農合機構的融資餘額高達200億元,涉及57家農字頭銀行業金融機構。東旭系、山西首富田文軍主導的「德御系」暴雷,也引發山西農信系統腐敗案背後主要涉及貸款挪用等問題,造成窟窿有幾百億元。

目前這個攤子,國資願意接嗎?

相關焦點

  • 巨虧4.6億美元!雅詩蘭黛市值蒸發359億元……
    來源:央視財經【巨虧4.6億美元!#雅詩蘭黛市值蒸發359億元#,#雅詩蘭黛計劃關閉15%獨立門店#】據福布斯網站報導,當地時間8月20日,美國化妝品公司雅詩蘭黛集團公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0財年財報。
  • 巴菲特在銀行石油航空股上巨虧 公司市值蒸發900...
    巴菲特押中蘋果,卻在銀行石油航空股上巨虧,公司市值蒸發900億美元! 摘要 【「股神」光環不在?巴菲特在銀行石油航空股上巨虧 公司市值蒸發900億美元!】
  • 巴菲特股票組合蒸發800億美元
    據美國機構投資者投資組合網站Guru Focus統計,股神巴菲特的組合蒸發800億美元,世界頭號對衝基金橋水基金美股組合同期跌幅也達26%,其創始人、聯席首席投資官達裡奧坦言錯判了新冠疫情影響導致巨虧。美股天天過山車,今年華爾街幾人能生還?
  • 年內巨虧2300億
    年內巨虧2300億】隔夜特斯拉瘋狂暴走,單日大漲7.13%,股價再創歷史新高,市值突破6000億美元,比三個豐田汽車的體量還要大。老闆馬斯克身家一夜暴漲84億美元(約550億元),穩坐全球第三大富豪寶座。對於特斯拉而言,雖股價瘋漲,但多空雙方依然進行著激烈的博弈,而做空者年內已巨虧350億美元(約2286億元)。
  • 「醬茅」海天蒸發500億,創業板次新股熄火,妖股卻繼續...
    一邊是機構抱團的消費股迎來分化,白酒股和醬油股冰火兩重天:白酒股領漲,醬油股卻突現調整,6000億龍頭海天味業一天沒了500億;另一邊,妖股繼續我行我素:特停恢復交易的妖股天山生物迎來二度漲停,造假300億ST康美復牌漲停,87萬手封單封死漲停。市場分析指出,A股市場已由前期單邊快速上漲進入橫盤整理階段,基本面風格仍是主線,但是需要兼顧盈利與估值。
  • 巨虧31億!雅詩蘭黛全球裁員2000人 市值蒸發359億
    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淨利潤為虧損4.5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1.7億元),19年同期淨利潤為1.58億美元。淨利潤比去年上半年減少了6.1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6.38億元)。財報發布後,雅詩蘭黛股價隨即跳水近7%,市值蒸發約5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9億元)。
  • 茅臺一天蒸發近500億,白酒到頂了嗎?
    市場交投十分活躍,兩市成交量合計9290億,靠近牛市萬億門檻。新能源電池再次起飛,昨天大火的醫藥股、白酒相繼回調。昨天A股大跌,嚇壞很多人,以為牛跑了,擔心自己被套在年尾。從最近大漲個股看,主力依然喜歡炒冷飯,今天炒炒新能車,明天炒炒白酒,後天回去炒有色金屬。今天白酒板塊終於跌了一回,貴州茅臺今天跌幅2%,市值蒸發接近500億。從近三年數據看,茅臺平均每個月只有2天跌幅超過2%,明天如果繼續回調,可以密切關注。
  • 炒股巨虧2.83億!包下馬斯克火箭上天的億萬富豪,慘被「割韭菜」!靠...
    億萬富豪炒股虧損44億日元近日,日本億萬富豪前澤友作在社交平臺上表示:我被疫情驅動的市場波動蒙蔽了雙眼,並通過反覆的短期股票交易損失了44億日元。他表示後悔:這是我並不擅長的領域,用44億日元可以為多少人做多少事情?但他也堅定表示,「要通過做生意來賺回這筆錢。」
  • 榮耀和高通大動作 小米一天蒸發300億
    1月6日,港股小米集團股價跳水,截至收盤,跌幅為3.97 %,市值一天蒸發300億元以上。小米市值一日蒸發300億元雷軍身價一天縮水78億元1月6日小米集團股價表現不佳。截至收盤,該股跌幅為3.97%,報33. 9港元,最新總市值8538億港元。而在早盤,小米股價一度大跌6.8%,盤中最低報 32.8港元。
  • 股票怪事:造假300億的股票還有人敢接盤?炒股虧7000多萬還被罰
    造假300億的康美藥業將易主,誰敢接?誰會接?緋聞接盤方出來了ST康美近期漲幅不俗,7月14日~7月22日的7個交易日中收穫4次漲停,區間漲幅達到24%。可是,ST康美被傳出其造假300億!從時間上來看,ST康美上漲起點與實控人馬興田被採取強制措施的時間接近,敏感資金或在彼時即覺察到公司有控制權變更的預期,事實證明相關事項的確在加速推進。
  • 市值蒸發160億,如今業績暴雷巨虧13億
    隨著市場地位的逐步下滑,公司股價也從最高點的9.122港元,跌到了發稿前的0.85港元,市值蒸發近160億港元。想轉型困難重重2018年,都市麗人進行消費者的細分,提出了4F戰略,開始進行品牌的轉型。在實施這些舉措的同時,都市麗人也進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調整,前維密總裁兼CEO Sharen Jester Turney成為都市麗人首席戰略官,她在任期間,將維密的銷售額帶入500億元大關,而前華歌爾技術部門負責人湯淺勝也加入了都市麗人,負責產品的內衣結構和未來面料等工作。
  • 影視財報2019(下):爆款救不了公司,但國資可以
    而這些公司一季度營業成本,分別為:橫店影視2.4億、幸福藍海1368萬、上海電影1.25億、金逸影視1.9億,萬達電影13.9億。短期看來,院線公司或許憑著充裕的現金流仍能扛住,但始終不是長久之計。上億的營業成本,還有不菲的各項稅金、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借貸款項……由此,院線公司也在不斷縮減成本,或探索新業務。
  • 耐克巨虧50億,現在炒鞋還能賺錢嗎?
    由於疫情的蔓延,對於很多實體零售行業都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其中耐克第四財季營收為63.13億美元,同比下降38%,虧損7. 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6億元)在業績報告出爐後,耐克股價從開盤就一直下跌,最終在收盤時,跌幅為7.59%。耐克的巨虧是否表明當前實體行業的不好做?
  • 十大巨虧企業年虧500億 全是央企或地方國企(圖)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曾經佔盡行業風光的大佬們,如今包攬巨虧榜單前十,中國遠洋虧損95億元領銜,十大巨頭去年一年虧掉了500億元。這邊虧錢那邊補,在570億政府補貼潤色之下,虧損大戶在極力掩飾自身的尷尬。主業不興,上市公司紛紛另闢生財之道,或炒股、或炒「錢」,大搞副業。兩市最大散戶「金陵藥業」2012年買進賣出的股票就達170隻。」
  • 巨虧56億,你以後買Nike,可能更貴了
    01巨虧56億,裁員將至!進入2020年以來,誰都不好過,哪怕是運動品牌「國際一哥」 Nike 也不例外。從官方前不久發布的2020財報看來,僅僅是今年3月到5月,短短3個月時間,Nike 就虧損了7.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大概就是56億元!市值更是直接縮水了120億美元!虧得這麼慘,誰能想到,就在三個月前,耐克CEO馬克·帕克才剛說完這樣的一句話呢:「對這家公司的未來,我從沒像現在這麼樂觀。」
  • 美的淨利潤超格力兩倍,中石油巨虧300億,今年的股市很精彩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從164億減到-45億,這說明傳統以壓貨控制銷售渠道的方式出現重大變化,公司宣稱的銷售渠道變革是玩真格的。最後提醒一下格裡芬:2020年中報,格力銷售毛利率21.11%,淨利率9.24%,美的集團銷售毛利率25.56%,淨利率10.12%,這是很多年沒有出現的情況了,應該引起大大的主意!
  • 做得最失敗的礦泉水品牌:3年巨虧40億,創始人是曾經的中國首富
    做得最失敗的礦泉水品牌:3年巨虧40億,創始人是曾經的中國首富推薦語:就在8月3日,恆大集團恆馳1至6系列車精彩亮相,緊接著市場上就出現了鋪天蓋地的廣告轟炸,是那熟悉且正宗的"許氏'味道。當初恆大集團2013年推出了恆大冰泉,並定下一年100億,3年300億的小目標。可沒想到才過了短短的3年時間,直到2016年許老闆就將恆大冰泉賣出,這個被恆大集團寄予厚望的非地產業務,只是花掉了60億的營銷費用,而總計虧損高達40億元。
  • 6000億大牛股突然崩了!一天蒸發500億!醬油瓶倒了?
    導讀:今天(3日)午後,市值6000億的大牛股海天味業、中炬高新、千禾味業等突然跳水,引發食品飲料板塊劇烈波動,並引發大盤一波急速殺跌。其中,海天味業較盤中最高值蒸發逾500億元。 那麼,消費股崩盤意味著什麼?今天的殺跌估值過高還是行業發生了變化呢?
  • 巨虧19億後,又溢價4倍搞收購,人福醫藥賣的什麼藥?
    巨虧19億後,又溢價4倍搞收購,人福醫藥賣的什麼藥?  今年,因為疫情「宅經濟」大爆發,或許是因為旗下安全套銷量增長的原因,帶動傑士邦母公司人福醫藥(600079.SH)股價年內暴漲2倍多,近兩年更是暴漲4倍多,市值超過500億。
  • 70億訂單「人間蒸發」!金髮科技,是受害者還是「韭菜收割機」?
    3個月來,金髮科技靠著這筆大單,股價從12塊一路上漲到最高的18塊,市值上漲了170億。這麼大一個訂單,說沒就沒了?金髮科技的回應卻顯得雲淡風輕:該訂單嚴格按照合同進行,因對方未支付首期訂金,目前訂單尚未開始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