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地寫,平庸地寫……」名家熱議成渝80後、90後青年詩人仍需...

2020-12-18 上遊新聞

既然是多年難遇的成渝雙城詩人大聚會,除了追憶傳統,詩歌的傳承自然也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8月30日下午,在四川古藺舉行的成渝雙城詩酒文化論壇上,就專門為年輕詩人開設了一個議題《成渝兩地青年詩人寫作探討》。楊獻平、馬嘶、金鈴子等年輕詩人坐到一起,聊起了詩歌創作的傳承。

8月30日的成渝雙城詩酒文化論壇上,專門開設了關注詩歌傳承的議題《成渝兩地青年詩人寫作探討》

率先發言的楊獻平是70後,在他看來,當下這個時代的複雜性決定了人性的深層性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但詩歌就是應該要寫出人在各種環境裡面的表現。「我的第二個觀點是,我覺得詩歌、散文、小說也好,在當下已經不是孤立的問題。不是寫詩的就是一個詩人。」楊獻平說,詩歌更應該像小說家、散文家學習。「因為詩歌的東西,終究要融入社會。」楊獻平認為自己除了向前輩致敬,也特別喜歡後輩,「後輩在詩歌裡表現出的新鮮性正是我們這代人缺乏的。他們對世界的感知方式,對事物的研判、看法等等都已經和我們這代人不一樣。」

詩人馬嘶也是1970年代末出生的,他覺得相比之前第三代詩人的要挑戰、反派,要先鋒,70後、80後詩人在這些方面都弱了很多。「他們的文化更加多元,對權威也沒有那麼迷戀。」馬嘶說,就自己了解成渝兩地的80、90後詩人寫了很多,對現實的介入、批判也很多,很多看法是很獨立的,這都是很好的。同時,像本次論壇這樣的活動怎麼吸引他們過來,也是需要思考的。

羅鋮表示,80後詩人視野更開闊,也更加自由

詩人羅鋮則是80後,他表示,一方面80後很多作品沒有讀過,但同時「我們視野更開闊,就更加自由。」羅鋮說,很多人都是喜歡寫作成為了詩人,而不是為了做詩人而詩人,「這可能是我們時代賦予的。」

曾獲得過新詩百年「百位最具實力詩人」的劉清泉,對當下年輕詩人的印象則是更隨性了。劉清泉說,自己在重慶負責一本詩歌刊物的編輯。「來稿最多的是70後,80後有,但90後非常少,90後要約稿很多次才能約到。」劉清泉說,自己發現這個可能說明更年輕的詩人,其實把寫作當作生活當中的一個部分,但絕不是最重要的。

詩人劉清泉

相比前面幾位,金鈴子年紀稍大一點,成名也更早。她直言,「我們寫詩就是不停地寫,平庸地書寫,到最後有兩首好詩。」在金鈴子看來,不堅持、沒有平庸地書寫最後就沒有好詩。「我看很多人寫著寫著就不見了,我想這個人就完蛋了。因為我們忙著做生意、談戀愛,或者打麻將,就可能會搞忘了堅持,實際上堅持是很厲害的東西,沒有人是天才,惟有堅持。金鈴子同時提到,「好詩一定是吹糠見米的。」金鈴子笑稱,每天讀到好詩是一種奢侈。「如果讀到一首好詩,我一天都很快樂。」

詩人金鈴子直言,一直不停地寫這樣的堅持很重要

詩人吳向陽則指出,包括張棗、尚仲敏等等著名詩人都已經證明了「詩歌應該是很年輕的事業」,如果回到成渝兩地詩歌的寫作,他認為「成渝青年詩人,80後、90後,需要給自己一個壓力、多點堅持。」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文字/視頻 裘晉奕 四川古藺報導

相關焦點

  • 80/90後曾經如何叛逆,又如何走向平庸?
    80、90這代人,生來帶著獨生子女的標籤,成長過程中又正好趕上了經濟發展快速期,無論哪一代人都可以理直氣壯地評價我們 「嬌生慣養」、「不能吃苦」、「脆弱」、「自我」。但凡一個80、90後流露出煩惱,肯定會有長輩搬出吃不飽肚子挖菜根的過去來憶苦思甜,說你們都是少年強說愁。
  • 2018年90後十大青年作家排名,你支持哪一位?
    90後2018年十大青年作家排名,你支持哪一位?90後十大作家排名,你支持哪一位?導讀:80後作家已經紅了十多年了,韓寒、郭敬明都從作家變成大導演了!2、洪紹乾洪紹乾、筆名:筆若,90後、當代知名青年作家、詩人、攝影師、詩歌評論家、青星文化集團CEO。
  • 成渝悅讀周②丨 詩人李海洲筆下的成渝雙城:「我要把重慶寄給你」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上世紀80年代,在山城重慶,書包裡背著詩集和武俠的少年李海洲,昂首挺胸地走在沙坪垻的街頭,心中滿懷對文藝的熱愛。如今,少年李海洲早已成長為重慶的著名詩人,一邊掌舵著多家雜誌(《環球人文地理》刊系總編輯),一邊認認真真地寫詩。
  • 「我要把重慶寄給你」詩人李海洲筆下的成渝雙城
    據新華社   上世紀 80年代,在山城重慶,書包裡背著詩集和武俠小說的少年李海洲,昂首挺胸地走在沙坪垻的街頭,心中滿懷對文藝的熱愛。如今,少年李海洲早已成長為重慶的著名詩人,一邊掌舵著多家雜誌(《環球人文地理》刊系總編輯),一邊認認真真地寫詩。
  • 藍色青年書系:90後詩人可樂小姐詩集《1993的困惑》即將出版
    藍色青年書系:90後詩人可樂小姐詩集《1993的困惑》即將出版新年伊始,貴州90後女詩人可樂小姐詩集《1993的困惑》也即將付梓出版,本書是「藍色青年」書系的重要一本,青年詩人、圖書出版人張培亮親自策劃,風鈴草文化榮譽出品
  • 成渝詩人匯聚瀘州品鑑詩歌 期待攜手重振成渝詩歌風貌
    8月29日至30日,由四川日報主辦,郎酒莊園承辦的「成渝雙城詩酒文化論壇暨郎酒莊園之夜詩會」在四川省瀘州市舉行。來自成渝兩地的80餘位詩人、評論家等匯聚一堂,品鑑詩歌,探討成渝詩歌發展。這是重慶直轄以來,成渝兩地詩人最大規模的一次匯聚。
  • 不知道寫什麼,那就來一場自由寫作,不停地寫
    我知道打開電腦後,應該儘快敲下第一個字。但是早晨起床後,我在電腦前作了一個小時,想東想西,標題寫了又刪,刪了有寫,來來會議,最後還是沒有寫下任何字。想要寫什麼主題呢?一會想寫昨天去書店看到的場景,一會兒又想寫納塔莉·戈德堡的生平事跡,每個主題又感覺沒有想清楚。
  • 青年詩人的力量,90後一代人的回憶——《元素》2020分享會舉辦
    活動現場7月12日,青年詩人的力量,打撈90後一代人的精神回憶——《元素》2020分享會在鄭州紙的時代書店成功舉行。90後重要詩歌民刊。,紛紛表示,一個從校園中孕育的公益文學組織能夠堅持到第七個年頭實為不易,同時勉勵在場的青年詩人繼續在詩歌的道路上前行。
  • 90後走向副教授崗位被熱議 高層次青年人才「晉升難」困境何解?
    消息公布後,這位26歲便被聘為副教授的女博士成為網上熱議的焦點。羅冉介紹,社會對其熱議也不排除她的經歷確實打破了教授職稱晉升的常規路徑。「如果按照正常程序進行的話,一個博士畢業後進入大學工作一般是要先擔任助教或者講師三五年時間,期間還要不斷做出論文和課題項目等,然後才有資格評聘副教授。」羅冉說,當很多還在常規程序裡不斷奮筆疾書寫論文、備課的博士看到26歲的博士生直接聘任為副教授,打破了他們心中青年人才晉升的正常程序,難免引發熱議。
  • 全媒體時代怎樣寫深寫透「最熟悉的陌生人」,請看一位90後女記者的...
    正是懷抱著這樣的信念,讓我真正成為記者後,四處奔忙的人生有了堅守的勇氣。這些年來,採訪對象是我「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一邊寫著他們的故事,一邊在沉澱中成長。在智能大數據時代,新聞越來越講究時效性,但是我認為,記者這個職業應當如蝸牛慢行,踏踏實實,努力向前。
  • 三十而立:90後詩人如何破解生活和詩藝的雙重焦慮
    2020年,最早的一批90後已邁入而立之年。三十而立對於90後詩人意味著什麼?他們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尋靈感,又如何在工作與學習之餘思考和書寫我們的時代?《詩刊》主編李少君在賀詞中表示,「對於當代新詩來說,偉大的中國古典詩歌、百年新詩、西方現代詩歌是三大傳統,90後詩人們應致力於將之融合貫通,並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副主編霍俊明則表示,「90後詩人的生活、工作與詩歌之間既有相近的時代背景和現實情勢,又有著差別巨大的生存際遇和個體性格,期待雲端峰會讓我們看到90後越來越清晰的精神面影和特異的文本質素。」
  • 「00後想丁克,90後不結婚,80後漠視愛情」低欲望成趨勢?
    而現在的00後,雖然喜歡追星,但是他們只是把偶像當成榜樣,甚至還逗趣地給偶像不停找CP,比如正喜歡李現,看見王一博、肖戰轉身就成了「牆頭」,過兩天看見某個小鮮肉又嚷嚷著要「爬牆頭」,不知不覺間,00後讓追星變得有趣而理智,他們可以在網上各種「老公」、「我男人」
  • 成渝攜手「出圈」|今年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的成渝,這齣「雙城記...
    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渝地區將建設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朝著這一目標,從去年至今,成渝正在以看得見的加速度,相向而行。
  • 杜甫聽到寡婦哭心疼地寫首七律,通篇犯寫詩大忌,卻被譽一代冠冕
    這個白帝就是李白《早發白帝城》中的那座夔州小城,當年詩仙寫白帝城時說的是「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何等快意。但是7年後,杜甫來到白帝城,寫下的卻是另一番景象,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白帝》唐.杜甫白帝城中雲出門,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峽雷霆鬥,古木蒼藤日月昏。
  • 余光中寫《鄉愁》只花了20分鐘 詩文收錄兩岸三地教科書
    詩文收錄兩岸三地教科書   曾有記者採訪余光中時問他:「聽說您寫出《鄉愁》只花了20分鐘,很多人想知道,您當時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余光中這樣回答,有朋友說:「你文思怎麼這麼快呢?20分鐘就寫完了?」我說這種情緒壓在我心底已經20多年了。我離開大陸時,那時我的文化水平和思想都還寫不出這樣的詩句。
  • 紅星專訪|王二冬:致力於為快遞小哥「代言」的90後詩人
    「恍惚、存在與虛無甚至是懷疑,成為我們90後詩人的共性。」……王二冬,90後詩人、快遞行業從業者。90後的王二冬與80後的張二冬:一個在城市奮進,一個紮根農村詩人張二冬,是王二冬最近與朋友討論的話題。2015年初,一篇《2014年借山而居》的帖子在朋友圈刷屏,80後詩人張二冬在2013年花4000元在終南山租下一座使用權20年的小院,從此過著餵雞養狗、寫詩畫畫、種地曬太陽的生活。七年來,他不光沒有離開這座山居小院,還跟村民們交上了朋友,如果有事需要回城裡住上幾天,就會特別想念山上的生活。
  • 博鰲國際詩歌獎揭曉 韓慶成:00後詩人不如90後詩人活躍
    在各獎項中,中國詩人取得不錯的成績。中國詩人葉延濱獲得「傑出成就獎」;陳小曼、黃梵、陸健、王芳聞、衣米一獲得「年度詩人獎」;樹才《節奏練習》、馬累《內部的雪》、曹波《你是貓》獲得「年度詩集獎」;「年度新銳獎」則由詩人餘退、明柍、山月、唐舊獲得。中國詩人能在國際性詩歌獎項中脫穎而出的優勢是什麼?
  • 逝者|詩人楊牧:星子在西天輝煌地合唱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磊圖/理想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我沉沒塵土,簪花的大地/一出無謂的悲劇就此完成了/完成了,星子在西天輝煌地合唱/雨水飄打過我的墓志銘/春天悄悄地逝去」。據楊牧作品出品方「理想國」消息,臺灣詩人楊牧於3月13日下午在臺北市國泰醫院去世,享年80歲。正如詩歌《星問》中所寫,在這個春天,他隨著星光、雨水,沉沒塵土,悄然離開人世。對不少大陸讀者來說,楊牧這名字,可能比較陌生。
  • 唐末不知名詩人,寫一首小詩,用春風狠狠地諷刺了那些「勢利眼」
    所以在唐朝末年有一個詩人寫了一首很有味道的小詩。把人間這一種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不良風氣狠狠地諷刺了一番。芳草和煙暖更青,閒門要路一時生。年年點檢人間事,唯有春風不世情。這首古詩就是唐代詩人羅鄴的《春遊鬱然有懷賦》,全文的內容非常短。從題目當中我們可以看得到,這其實寫的是詩人春遊的所思所想。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期盼春天的到來。因為在這個歲末年初的時候,每個人的身心都被禁錮得太久了。而且春風春天的到來,是不帶有任何偏向的。詩歌的前兩句把春風的這種一視同仁表達得非常清楚。
  • 90後十大作家排行榜
    在同時期內,90後作家與80後作家相比顯得暗淡得多。80後中已經湧現出一批人,如韓寒、張悅然、郭敬明等等,但此時的90後作家出位的卻寥寥無幾,他們中間尚無一人達到韓寒等人同樣的地位。除此之外,社會對90後爭議頗多。但透過這份榜單可以看出,相對於80後作家,90後作家有著更加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