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國覆滅記——美軍佔領硫磺島,日軍損失慘重,死了近2萬人

2020-12-14 排頭先鋒

施密特率領後備的第3師順利登陸,並向慄林的其餘防線發起三段式攻擊。美軍的作戰安排是,第3、第4和第5師分別從中間和左右兩側攻佔2號機場。在戰鬥的頭兩天,日軍頂住了美軍的進攻,直到第3師第21團的兩個營趕到後才突破敵人的防線,佔領了該機場。

到2月25日,大部分設施和硫黃島的三分之一地區都已落入美軍手裡。4天後,其餘部隊從後面襲擊了慄林的第二道防線,並佔領了被毀壞的本山鎮。在東南部,第4師於3月初成功地將日軍驅逐出了第382號高地。至此,慄林已經意識到失敗是不可避免了。

第382號高地失守的當天,慄林就通過無線電向東京大本營表達了自己沒能守住硫黃島的歉意,並遺憾地指出,該島的失守將使日本更多地暴露於盟軍的轟炸之下。不過儘管這樣,他的部隊仍然堅持抵抗,從而迫使陸戰隊員的前進舉步維艱。

慄林要求堅持他的縱深防禦計劃,但是他手下彼此不協調、剛愎自用的指揮官們卻最終使日軍走上了自殺性進攻的道路,很快就有大批日軍戰死。3月8日,美軍第4師在沒有炮火掩護的情況下,在一片開闊地帶展開進攻,眼見650名日軍士兵即將成為炮灰。這時候,日軍的抵抗開始崩潰。硫黃島戰鬥成為美軍對日軍的又一次掃蕩戰役。

第2天, 第3師的部分隊伍到達該島的東北端。到3月11日,陸戰隊員已將日軍圍困在該島北端的孤立區域。3月14日,海軍陸戰隊的一位高級將領站在一個被摧毀的日軍掩體的頂部,宣布盟軍已經佔領硫黃島。

而此時躲在地下碉堡中的慄林、一丸和其他日軍指揮官則正在計劃如何進行最後的抵抗。3月26日,350名赤膊上陣、凶相畢露的日軍士兵向美國空軍、海軍陸戰隊和海軍工兵營發起突然襲擊。經過半天慘烈的肉搏戰,美軍擊退了日軍的進攻,但是雙方都死傷慘重。

第二天凌晨,慄林和另外兩位將官自殺身亡,傍晚一丸和他的10個部下也上演了類似的瘋狂一幕:他們不顧一切地衝向美軍陣地,然後在機槍的掃射之下紛紛倒地。硫黃島戰鬥至此結束。

據粗略統計,日軍士兵和水手共有大約18000人被消滅;在剩下的3000個倖存者中只有216人從地下碉堡中走出來向第5海軍陸戰隊投降,其餘則如獵物一樣,四處躲藏直至戰爭結束。儘管美軍傷亡沒有日軍那麼大,但其在戰鬥中的傷亡數字也不小:共有5931名海軍陸戰隊士兵犧牲,17000多人受傷。而且這場戰鬥還奪去了363名美軍水兵的生命。

本文節選自《落日:日本帝國的覆滅》,作者:安德魯·威斯特,格裡高裡·莫特遜

相關焦點

  • 硫磺島戰役日軍要塞讓美軍損失慘重?美軍自己的判斷失誤也很重要
    而自1944年馬裡亞納群島被美軍奪取之後,日軍就加強了硫磺島的守軍兵力。 原島嶼守備兵力和增援兵力混編後組成了第109師團,日本陸軍中將慄林忠道也被調來擔任該師團的師團長,在慄林忠道的指揮下硫磺島的防禦力量已經較之過去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現在美軍想要攻下硫磺島,要付出的代價可不是過去那麼簡單了。
  • 硫磺島戰役,美軍用11萬對日軍2萬多,為何結果傷亡近3萬
    1945年2月,美軍在硫磺島同日軍進行了三十六天的鏖戰。美軍在這場戰爭投入了11萬兵力,而日本的守島部隊僅有2萬4千多人。在經過一個多月的激戰後,美軍以死傷2萬8千多人的代價,最終慘勝,奪下硫磺島。說起來,一開始美軍並沒有預料到此役會有如此嚴重的死傷。在1944年的塞班島戰役中,美軍出動6.7萬人,與4.3萬日軍展開了正面對決。戰役結束後,美軍以死傷1.6萬人的代價,基本全殲了日本士兵。在美軍看來,塞班島戰役已經是日軍能夠做到的極限。
  • 2萬日軍為了死守硫磺島,沒有水、喝汽油、沒有食物、啃樹皮
    1941年12月7日,在美軍太平洋上的珍珠港海軍基地被日軍駕零式轟炸機突襲,日本為什麼要先轟炸美軍的基地呢,這也是曾經對珍珠港事件的憤怒,所以日軍先對美國拉入的戰爭的原因。當時惡美國總統曾說過日本人是追隨卑鄙無恥的國家。
  • 為什麼衝繩島戰役中,美軍付出了慘重代價?
    1945年3月26日硫磺島戰役結束,美軍就將目光放到了日本本土,而要想攻擊日本本土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衝繩島上的日軍。衝繩島在當時是一個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的地方,一是因為它距離日本本土近,僅僅距離日本只有560千米,可以說佔領了衝繩島就相當於打開了日本的大門。
  • 最牛的日軍指揮官,聲稱:每名日軍至少要殺死10名美軍
    在所有日本將領中,有一位將領被美軍認為是日本在二戰中最優秀的將領。他就是慄山忠雄。慄山中島,一位註定與硫磺島戰役有著密不可分聯繫的日軍指揮官。二戰後期,美軍企圖跳過臺灣,將硫磺島作為進攻日本的基地。硫磺島位於東京以北650海裡,塞班島以南630海裡,馬裡亞納群島東南290海裡,是一個面積僅20平方公裡的火山島。1944年10月,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已經制定了進攻硫磺島的計劃,參戰美軍約10萬人。此外,還有400艘軍艦和2000架飛機。美軍司令部由第五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將軍擔任。
  • 日本帝國覆滅記——500架美軍轟炸機日間空襲,日本本土如同地獄
    而且隨著戰爭的進行,很多平民還在1945年遇到了嚴重的食品短缺和地震危害,這又造成50萬人流離失所。兩個月後,盟軍對日本的火攻終於停止了。美國陸軍航空兵開始向位於衝繩的第10集團軍提供空中支援。在這次戰役中李梅領教了人數勝過自己的日本軍隊的抵抗是如何的瘋狂,因此地面進攻對交戰雙方來說都將是非常殘酷和致命的。
  • 日本帝國覆滅記——日軍進退兩難之時,美軍百架戰機直撲日航母
    1942年6月7日,中途島上的美軍給日軍進攻造成的威脅已很明顯。7時剛過,該島上的陸基飛機就襲擊了南雲的航母編隊。美軍空襲的飛機編隊只有10架飛機,因此這次打擊的收效甚微。這次襲擊又一次證明了這些速度緩慢的美軍魚雷轟炸機沒有多大的攻擊力。
  • 二戰時,日本兵被美軍抓住後,為何還要扒光衣服羞辱?
    雖然日本一開始打了美國一個措手不及,但由於兩軍實力懸殊太大,後來日軍損失慘重,落荒而逃。在戰鬥中,每當美軍抓到日軍俘虜後,會強令他們脫光衣服,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把戰火燃向菲律賓,跟駐守在那裡的美菲聯軍交火。
  • 日本帝國覆滅記——美日航母爆發海戰,美軍先聲奪人率先擊沉一艘
    8月18日,這支日軍乘坐幾艘驅逐艦在瓜島登陸後,開始穿過茂密的叢林摸向"亨德森"機場。8月20日午夜剛過,日本陸軍部隊向伊魯河畔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陣地發起了猛攻,但美國海軍陸戰隊早就做好了迎敵的充分準備。他們以猛烈的炮火還以日軍顏色,殲滅了一木的一小股部隊。
  • 二戰太平洋最大的戰役,美日雙方傷亡十五萬人,雙方統帥均戰死
    衝繩島戰役是二戰時太平洋戰場上最大的一次戰役,日軍有組織抵抗於1945年6月21日宣告結束,此後雖有極少數殘餘日軍仍在做零星的無組織抵抗,但已無關大局,此掃尾行動到7月2日宣告全部結束。 在沿著中太平洋路線準備直接進攻日本本土的越島作戰中,衝繩是美軍所遇到的面積最大的一個島,也是最難打的一個島。
  • 日本帝國覆滅記——隨著美軍在瓜島取勝,日本失敗的命運就已註定
    這一次,美軍準備得更充分。他們增派了2艘新型戰列艦——"南達科他"號和"華盛頓"號。美軍艦隊駛進"鐵底灣"無數的船隻殘骸中,等待著夜間來襲的日本艦隊。但美軍驅逐艦上的顯示屏遭到了嚴重破壞,"南達科他"號莫名其妙地斷了電。這次海戰對美軍來說太關鍵了。接著"南達科他"號遭到40發炮彈的襲擊,但它仍可堅持參戰。"
  • 血與灰燼之島,太平洋戰場絞肉機,被此戰役打怕的美軍決定向日本...
    如果美軍佔領硫磺島,那所有的不利都轉化為有利,從硫磺島起飛B—29航程減少一半,載彈量則可增加一倍;戰鬥機如從硫磺島起飛,可以為B—29提供全程伴隨護航;甚至連B—24這樣的中型轟炸機也能從硫磺島起飛空襲日本本土;更重要的是硫磺島還可作為B—29的備降機場,供受傷的B—29緊急降落或加油。因此美軍對硫磺島是勢在必得!
  • 這5名日本陸軍大佐,造成美軍近10萬人傷亡,卻有一人活到戰後
    1944年5月27日,以第41步兵師為主力的美軍約12000人登陸比亞克,後增兵至15000人。葛目直幸以保衛機場為核心展開防禦作戰,指揮日軍向美軍展開持續的反擊和夜襲,一度將美軍一部包圍於海灘,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經過近兩周的拉鋸,美軍憑藉兵力火力優勢擊退日軍,佔領機場。
  • 圖說:75年前硫磺島殘存日軍發起「自殺攻擊」血腥戰役終於結束
    75年前,即1945年3月25日深夜,硫磺島最後殘存的日軍,在慄林忠道中將和市丸利之助海軍少將的率領下,對美軍發動了自殺攻擊。他們不再奢望勝利,只求榮譽戰死,同時能夠殺死儘可能多的敵人。這次行動第一個目標幾乎完全實現,第二個目標僅有部分完成:在這場絕望的夜戰中,262名日軍和53名美軍喪生,18名受重傷的日軍官兵被俘。
  • 最慘烈的太平洋戰爭,日本精銳之師能打得美軍懷疑人生?
    戰爭初期,日本海軍精銳部隊所向披靡,奇襲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佔領了馬來半島、菲律賓等地,其勢力基本上擴展到西太平洋大部分地區,當時日本帝國正處於如日中天。    由於美國恢復元氣,日本在太平洋的勝利並未持續多久,在中途島戰役中,美軍僅損失了1艘航空母艦,1艘驅逐艦和147架飛機,就造成日本307人死亡,4艘大型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332架飛機,以及數百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和
  • 日本帝國覆滅記——美軍投下凝固汽油彈,東京成了人間地獄
    就在美軍第3艦隊加緊圍攻日本的時候,美國陸軍航空兵對日本市區的轟炸也開始逐漸升級。1945年3月,剛佔領的硫磺島為美國陸軍航空兵提供了一個進出馬裡亞納群島的緊急降落機場。與德國不同的是,日本的工業區大都設在市中心,大多數的日本工廠和加工設施散布在居民區裡,所以美軍無法做到在襲擊軍事目標的時候不對附近居民造成傷害。而且到1945年,為了儘早結束戰爭,美軍也只能這樣做了。為了更大限度地打擊日本的工業區,第21轟炸機編隊指揮官柯蒂斯·李梅少將制定了一個新的轟炸戰略。
  • 太平洋戰場上,美軍一個師可以對付多少日本軍隊?要分為兩種情況
    所以雙方都是「三角師」的結構,由於美軍的火力支援單位和後勤單位較多,因此海軍陸戰隊師額定兵員為17500人左右,而日軍普通師團多為14000人左右,單位兵力對比為1:0.8。那麼在絕對的海空優勢下,美國人預計五天搞定的硫磺島作戰整整打了一個月,卻付出了26000餘人的傷亡(其中陣亡7000),也就是說,第五兩棲軍損失率高達43%!
  • 日本帝國覆滅記——決定瓜島命運的海戰開打,美日打得有來有回
    美軍情報部門又一次截獲了日軍這一龐大的作戰計劃,這使尼米茲和哈爾西有足夠的時間來應付日軍進攻。山本計劃對"亨德森"機場進行猛烈的炮擊,使其徹底癱瘓。因此,在日軍一艘航母待命,準備隨時粉碎美軍任何一支參戰部隊的時候,山本命令田中指揮"東京快車"行動,將第38師團運上瓜島。
  • 日本帝國覆滅記——4500名日軍死守,戰役結束之後,只有17人活著
    霍蘭·史密斯少將指揮的第5兩棲作戰部隊,包括第2海軍陸戰師、陸軍第27師和突擊部隊。 後者由7艘裝備了356毫米和406毫米口徑火炮的戰艦、8艘巡洋艦、35艘驅逐艦及8艘能夠起落218架戰鬥機的護衛航空母艦組成,這支部隊由海軍少將理察·特納負責指揮。該計劃是想通過在對日軍陣地實施炮擊和空中打擊的同時,由第5兩棲作戰部隊從海灘上實施登陸。
  • 為什麼美軍在衝繩戰役付出那麼大的代價
    於是,美軍在麥克阿瑟的指揮下開始了一系列的登島作戰。其中最有名的是「硫磺島戰役」,從1945年的2月初打到3月底,美軍傷亡28686人,日軍傷亡23,786人。這一戰日軍雖然敗了,但是美軍也打得精疲力盡,對後面的作戰充滿了恐懼。但是,戰還要打下去,馬上要面對的是衝繩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