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本兵被美軍抓住後,為何還要扒光衣服羞辱?

2020-12-07 最文化醉歷史

二戰時,日本兵被美軍抓住後,為何還要扒光衣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法西斯帝國的日本,率先發動了侵華戰爭,在我中華大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後因資源供給不足等問題,把戰火轉移到其他國家,並於1941年12月7日清晨,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這次襲擊最終將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雖然日本一開始打了美國一個措手不及,但由於兩軍實力懸殊太大,後來日軍損失慘重,落荒而逃。在戰鬥中,每當美軍抓到日軍俘虜後,會強令他們脫光衣服,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把戰火燃向菲律賓,跟駐守在那裡的美菲聯軍交火。在菲律賓巴丹半島上的美菲守軍與日軍激戰達4個月彈盡糧絕,請示上級後,美軍78000人於1942年4月9日向日軍投降。

日軍把這7萬多美軍戰俘,強行驅趕到120公裡外的戰俘營,在炎炎烈日下讓他們行軍,不讓喝水也不讓吃東西,趕到目的地的時候,有五分之一左右的美軍戰俘丟掉了性命。

後來美軍在太平洋戰場發起反攻,日軍節節敗退,日軍戰俘落到美軍手裡,日子肯定不會太好過。

對於崇尚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士兵來說,羞辱遠比死亡更可怕,但是又不能違背「戰俘保護條例」,扒光日本戰俘的衣服是美軍報復的最佳選擇,即可羞辱日本又能出一口惡氣,而且還不違背條例。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最害怕的就是失敗,我們經常從影視劇中看到任務失敗的日本將領們切腹自盡,扒光他們的衣服可以不讓他們死得那麼痛快,要讓他們接受戰後審判。而且扒光衣服,也可以減少日本戰俘偷襲美軍的可能。

在二戰太平洋戰爭期間,硫磺島戰役是最艱苦最難打的一次戰役,日本兵和美國士兵在硫磺島狹路相逢。硫磺島是西太平洋日本火山群島中的一個不起眼的小島,為了阻擋美軍士兵的進攻,日本人利用島上溶洞密布的有利條件,修築了一條地下堡壘。

美國士兵接到上級命令,發現溶洞後,不管裡面有沒有日本兵,首先要投擲手榴彈,然後對溶洞進行火焰「消毒」。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兵不得不鑽出地面投降,面對這樣一群常年沒洗澡的「土耗子」,美軍自然會讓他們脫光身上的衣服。一是為了方便消毒,二是為了防止日軍偷藏武器。

日寇必敗的情況雖然已經註定,但是日本仍然負隅頑抗,企圖保持本土的完整以及天皇的神聖!日寇將關東軍精銳盡數調到太平洋各島嶼,與美軍進行了逐島爭奪戰!在美軍強大的武力面前,日軍不斷丟失外圍陣地,衝繩島之戰後,美軍已經具備了登陸日本本土的條件!由於美軍畏懼日寇的悍不畏死,害怕在日本本土作戰傷亡過大,於是扔了兩顆原子彈逼降了日本!

澳大利亞曾經被日軍俘虜了3萬多人,結果活下來的不到1萬人。所以澳大利亞人也十分仇恨日本人。二戰時,澳大利亞也接收過一批日本戰俘,不過他們的處理方式很簡單:全部槍決。

各個國家對日本戰俘的態度各不相同,你覺得哪個國家的處理方式更合適呢?

相關焦點

  • 二戰美軍醫療兵哭訴:德軍很「紳士」,日軍卻是「屠夫」
    美軍醫療兵(影視) 除了工作強度和血腥畫面以外,戰場上的救護兵還要面對著很多不曾預見的生命風險。為了在戰場上能讓敵人很好區分醫護人員和作戰人員,二戰時期美軍也算是煞費苦心。 在混亂的戰場環境下,最顯眼直接的區分方法就裝備標識,這些美軍醫護兵們會在鋼盔上塗上鮮明的紅十字標識,同時還會在左右兩臂都佩戴紅十字袖套,以此鮮明地表明其醫療人員的身份。這種美軍塗裝在義大利戰場逐漸出現,在諾曼第登陸後的歐洲各大戰區是一種普遍做法。
  • 二戰結束後,那些繼續負隅頑抗的日本兵
    上期為您講述了二戰後加入當地軍隊中的殘留日本兵。但並非所有殘留日本兵都選擇與當地軍隊合作,他們中一部分人藏入山林之中,繼續進行抵抗。之所以會這樣做的理由也不盡相同,有些人因為種種原因錯過了天皇宣布投降的廣播「玉音放送」,有些則拒絕相信,認為這是一場陰謀。
  • 二戰後,在關島密林中過了27年野人生活的日本兵,結局如何
    1972年,兩名獵人在關島追逐獵物時,在密林深處發現了一處極為隱蔽的山洞。在山洞裡,他們發現了一名衣衫襤褸的男人。經過盤問,才知道這個男人是二戰時期的日本士兵。消息傳出後,人們在震驚之餘不免疑惑,二戰已經結束27年了,他為何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卻要一直躲在山洞裡呢?
  • 日本兵的忍耐力二戰最強?日本人回答:另有原因
    文/快哉風二戰時期的日本兵,有一項能力令人印象深刻:超強的忍耐力。藏身關島洞穴28年的日本兵橫井莊一,穿樹皮吃野果,1972年被獵人發現後,已經喪失說話的能力;躲在菲律賓叢林的日本兵小野田寬郎,頑固打遊擊30年,更是震驚世人。
  • 二戰日本海軍艦艇的噩夢:美軍潛艇刺鮁魚號,絕不留一個俘虜
    他不會放過這艘送到嘴邊的驅逐艦,因為日軍驅逐艦損失後無法快速製造補充,損失的經驗豐富的海軍艦員更是無法複製,意味著日本海軍艦隊實力就會下降。莫頓讓潛艇距離驅逐艦約2700米,然後準備攻擊,但是連續發射了四枚魚雷後無一命中,反而招致了日本驅逐艦的攻擊,驅逐艦徑直向莫頓的潛艇駛來,企圖在淺水區將潛艇撞沉,但是莫頓的攻擊性展現了美國潛艇艇長的風險承受能力的根本性轉變。
  • 二戰最後的日本兵,山洞裡躲藏28年,回國被女人苦追,一年後離婚
    等到在大陸的冒險站穩腳跟,日本狂妄到失去理智,竟然在二戰期間向全球老大美國宣戰,偷襲了珍珠港。 從此後美國介入戰爭,太平洋戰爭爆發,形勢急轉直下,日本軍國主義的擴張之路也走到了盡頭。
  • 二戰時,美軍為何不直接向日本首都投原子彈?是因為浪費嗎?
    我們都知道,二戰期間美國為了贏得最終勝利,減少自身的人員傷亡,動用核武器對日本的廣島和長崎進行了兩次轟炸。美國當時為何不直接對日本的首都東京,投擲原子彈啊?跟東京比起來,廣島和長崎的重要性,顯然要低了一截兒。如果對東京進行核武器轟炸的話,很可能會造成更加轟動的效果,美國對此表示,對日本這樣進行轟炸,純粹是一種浪費。
  • 二戰布拉格戰役,蘇軍為何阻止舍爾納向美軍投降?要秋後算帳
    還在柏林戰役激戰正酣之時,德軍繼任統帥鄧尼茨在5月1日就與盟軍商量投降之事,他希望英軍允許德國佔領區的西北部德軍先投降,以保證在東線的德軍迅速向西撤退,他的目的很明顯,就是不想東線德軍落入蘇軍之手。到了5月5日,當西北部德軍投降英軍以後,鄧尼茨又向美軍統帥艾森豪提出,讓東線德軍向西南撤退,過易北河投降美軍。
  • 二戰日本投降時,儀式上的美軍為什麼都不穿正裝不戴領帶?
    從照片上可以看到,在其他人都身著正裝時,美軍的代表和士兵卻全部身穿便裝。而在日本向中國投降的籤字儀式上,所有日軍代表都剃了光頭,日軍代表使用的桌椅看上去也和中國代表的不同。
  • 零式戰鬥機在二戰算什麼水平?日本軍隊的驕傲,卻被美軍當火雞打
    在前些年,日本國內有一部戰爭電影《永遠的零》上映,引起了整個東亞的爭議。這部電影以現代人視角重看二戰,主要講的是一名現代的日本青年,在了解到自己的祖父居然是「神風特工隊」一員後,四處尋訪當年的倖存者,並在調查尋訪中了解到二戰那段慘痛的歷史。
  • 美軍為什麼被戲稱為「少爺兵」?從他們喝的礦泉水就能看出來
    美國的軍事實力世界第一,自然而然美國士兵也是備受關注,作為有著光榮歷史的軍隊,美軍的一舉一動一直都有著較高的熱度。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洗禮的美軍,兵種之間的配合默契度很好。不論在什麼地方發生戰爭,美國的海上力量可以迅速支援到美軍所在的任何地方立刻進行攻擊。
  • 二戰後日本人長高11釐米,美軍製造的20萬混血兒,真改善了基因?
    最近看到網上有人討論一個話題:二戰美軍佔領日本後,因為日本政府採取了「用漂亮女人來安撫暴躁大兵」的政策,所以最後留下了15萬-20萬的混血兒。這些混血兒雖然讓日本人感到恥辱和尷尬,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良了日本人的基因,尤其是提高了日本人的身高,可以說是「塞翁失馬」,一點不虧。
  • 美軍士兵鏡頭下的日本,1950年代
    【名古屋街頭,正在拍照的美國兵;1954年-1955年。】二戰前,該市屬於六大都市之一;二戰後期,美軍曾經多次轟炸該市。 【東京街頭,歡送美軍的浴室工作人員;1950年-1951年。】在日本,泡澡是一種傳統,洗浴產業非常發達。
  • 薩達姆臨死前,美軍是如何對待他的?手段被曝光,說了你可能不信
    導語:薩達姆臨死前,美軍是如何對待他的?手段被曝光,說了你可能不信眾所周知,二戰之後,中東地區有很多國家一直都戰亂不斷,伊拉克就是例子,在2003年的3月20日,當地爆發了戰爭,美國以伊拉克擁有生化武器為理由,清除了薩達姆的政權。並對其實行抓捕,為了這次行動,美軍出動19.2萬的兵力。花費了7630億美元,又有4萬多名的軍人受傷。看來為了伊拉克戰爭投入不少的精力。
  • 二戰中美軍擊落日本戰機最多的一款戰鬥機——P38戰鬥機
    眾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期,日本一直牢牢把握著太平洋戰場上的主動權,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日本擁有著強大的零式艦載戰鬥機,那個時候的美國唯一能夠與之抗衡的就是今天兵哥要說的這款P38戰鬥機。這款P38戰鬥機之所以能夠和日本的王牌零式艦載戰鬥機相互抗衡,所依靠的就是它那及其卓越的作戰性能,首先這款戰鬥機動力系統採用的是兩臺愛利遜V1710+11型液冷發動機,能夠提供強大的推動力,所以這款戰鬥機具備了非常高的速度以及良好的機動性,在空中作戰的時候,能夠和零式戰鬥機周旋。
  • 二戰中被遺忘在叢林中的日本士兵,不僅成了裁縫,還對日本無感了
    第一次關島之戰是在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海軍基地的第二天,美國正式對日宣戰,對關島發動進攻,但這一次美國輸給了日本。3年後,美國決定一雪前恥,於是在太平洋戰場節節敗退的日本成為美軍再次發動進攻的信號。於是美國最高領導人決定再次進攻關島,這一次美國人贏得了關島戰役,徹底把日本人趕出了太平洋。
  • 日本戰敗投降後,該國女性為何怕美國黑人?只因日本政府一項命令
    至今還有許多國家和人民生活在二戰遺留的陰影中。01眾所周知,美國是二戰中最大的贏家,如果沒有和日本翻臉,也許還能攫取到更大的利益。據很多美國人和日本民眾回憶,當時幾乎所有日本主要城市中都有美國大兵的身影,他們就跟清朝時滿族大爺們一樣,邁著方步在街上閒逛,可以輕鬆買到日本貴族都買不起的豪華用品。
  • 二戰時日軍戰死人數到底有多少看看日本人自己是如何統計的!
    根據日本資料提供的數據,日軍在二戰中的死亡人數,按不同統計口徑和截止時間,有185萬、212萬、232萬這三個數字。185萬,是日軍從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至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這八年侵略戰爭中戰死的數字;212萬,是包括二戰後日軍死亡的數字(如在蘇聯的西伯利亞勞改營中死亡的戰俘);232萬,是除日軍正規軍人死亡外,加上武裝平民(類似於中國的民兵)和「異國者」(即強徵入伍的朝鮮兵和臺灣兵)的死亡數字。
  • 二戰期間,美軍為何把美味午餐肉罐頭,做得難吃,後勤部:真高明
    然而,在二戰戰場卻有一個奇特的現象,那就是美國大兵在長途跋涉時,往往第一個扔掉的就是一個個罐頭一樣的食品,只保留一些麵包和餅乾。這些罐頭就是讓美國大兵又愛又恨的斯帕姆午餐肉罐頭。不過,斯帕姆午餐肉罐頭,雖然在美軍的眼裡如同洪荒野獸一般,但是在盟軍的眼裡,卻是一道絕美的佳餚,甚至當時的英法蘇聯軍士兵都鍾愛這種罐頭。那麼斯帕姆午餐肉罐頭為何會被美軍嫌棄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斯帕姆午餐肉罐頭。
  • 《決戰中途島》:二戰中美軍智慧反擊一役
    對於二戰,有不少影視作品以此為題材,也讓我們不要忘了歷史上時長多年的殘酷戰爭,在這次漫長的戰鬥中,涉及了全球多個國家,最終以日本投降拉下了序幕,而日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其中一個表現就是美國對衝繩投放的原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