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本兵被美軍抓住後,為何還要扒光衣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法西斯帝國的日本,率先發動了侵華戰爭,在我中華大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後因資源供給不足等問題,把戰火轉移到其他國家,並於1941年12月7日清晨,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這次襲擊最終將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雖然日本一開始打了美國一個措手不及,但由於兩軍實力懸殊太大,後來日軍損失慘重,落荒而逃。在戰鬥中,每當美軍抓到日軍俘虜後,會強令他們脫光衣服,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把戰火燃向菲律賓,跟駐守在那裡的美菲聯軍交火。在菲律賓巴丹半島上的美菲守軍與日軍激戰達4個月彈盡糧絕,請示上級後,美軍78000人於1942年4月9日向日軍投降。
日軍把這7萬多美軍戰俘,強行驅趕到120公裡外的戰俘營,在炎炎烈日下讓他們行軍,不讓喝水也不讓吃東西,趕到目的地的時候,有五分之一左右的美軍戰俘丟掉了性命。
後來美軍在太平洋戰場發起反攻,日軍節節敗退,日軍戰俘落到美軍手裡,日子肯定不會太好過。
對於崇尚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士兵來說,羞辱遠比死亡更可怕,但是又不能違背「戰俘保護條例」,扒光日本戰俘的衣服是美軍報復的最佳選擇,即可羞辱日本又能出一口惡氣,而且還不違背條例。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最害怕的就是失敗,我們經常從影視劇中看到任務失敗的日本將領們切腹自盡,扒光他們的衣服可以不讓他們死得那麼痛快,要讓他們接受戰後審判。而且扒光衣服,也可以減少日本戰俘偷襲美軍的可能。
在二戰太平洋戰爭期間,硫磺島戰役是最艱苦最難打的一次戰役,日本兵和美國士兵在硫磺島狹路相逢。硫磺島是西太平洋日本火山群島中的一個不起眼的小島,為了阻擋美軍士兵的進攻,日本人利用島上溶洞密布的有利條件,修築了一條地下堡壘。
美國士兵接到上級命令,發現溶洞後,不管裡面有沒有日本兵,首先要投擲手榴彈,然後對溶洞進行火焰「消毒」。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兵不得不鑽出地面投降,面對這樣一群常年沒洗澡的「土耗子」,美軍自然會讓他們脫光身上的衣服。一是為了方便消毒,二是為了防止日軍偷藏武器。
日寇必敗的情況雖然已經註定,但是日本仍然負隅頑抗,企圖保持本土的完整以及天皇的神聖!日寇將關東軍精銳盡數調到太平洋各島嶼,與美軍進行了逐島爭奪戰!在美軍強大的武力面前,日軍不斷丟失外圍陣地,衝繩島之戰後,美軍已經具備了登陸日本本土的條件!由於美軍畏懼日寇的悍不畏死,害怕在日本本土作戰傷亡過大,於是扔了兩顆原子彈逼降了日本!
澳大利亞曾經被日軍俘虜了3萬多人,結果活下來的不到1萬人。所以澳大利亞人也十分仇恨日本人。二戰時,澳大利亞也接收過一批日本戰俘,不過他們的處理方式很簡單:全部槍決。
各個國家對日本戰俘的態度各不相同,你覺得哪個國家的處理方式更合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