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喬令同學
社區團購的概念股千萬別亂玩。
且不說現在題材生態已經被遊資玩爛了,官媒喊話就已經代表了上面的定調。
社區團購就算能繼續搞,真正能搞出來的也一定是網際網路巨頭,家底不夠厚的根本燒不動。
只有燒死競爭對手、燒出市場、燒出流量,最終實現絕對的壟斷優勢,才能賺到超額的利潤。
網際網路的生意本質是什麼?
賣流量。
要賣流量就要獲取流量。
現在巨頭們要爭的是"最後一公裡",爭的其實也是流量。因為在這之前線上的流量該挖的已經挖的差不多了。
中國目前有90%的人月均收入在5000元以內,月均收入過萬的只有7110萬人。
我的讀者都是有錢人,對這個數字應該沒啥感覺,但社區團購的確是打開這一群體的最佳捷徑。
前段時間,某公司前高管說的那句"得DS者得天下"。其實這話是真理,拼多多現在市值1800億美元。
社區團購買菜只是戰略的第一步,等市場份額穩定,消費者養成了網上購買蔬菜水果的習慣之後,平臺再慢慢的加價銷售。
最終一定會把曾經補貼燒出去的錢加倍的賺回來。
滴滴就是這麼幹的,現在打車市場基本上被滴滴壟斷,高峰期加價你也沒脾氣。
外賣要不是有個餓了麼還有點競爭,美團的價格早就壓不住了。不過現在美團也是越來越貴。
資本最終是要賺錢的,不然你以為是搞慈善呢。
前期補貼給你便宜佔,等到市場形成絕對壟斷優勢之後,可以兩頭賺錢,那邊是商家,這邊是消費者。
為什麼社區團購這樣的項目這麼容易拉融資?
因為跟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意在資本看來都是好生意,這是在外賣和打車大戰那總結的經驗。
社區團購如果能做成的話,最終的結果一定那邊壓榨供應鏈的菜農,這邊收割消費者。
有了絕對的優勢,對上的供應鏈就有絕對的議價權,對消費者也有絕對的定價權。
就像之前的支付寶一樣,原本只是付錢的時候用一下,後來流量搞大了也能做做貸款賣賣基金。
後來發現搞貸款原來比搞支付還要賺錢。
螞蟻暫停上市後,整個市場都在擔心政策風向要變,最近阿里和港股那幾個科網股價都在調整。
人民日報點評社區團購: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
這風向,你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