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瘋狂燒錢的背後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喬令同學

社區團購的概念股千萬別亂玩。

且不說現在題材生態已經被遊資玩爛了,官媒喊話就已經代表了上面的定調。

社區團購就算能繼續搞,真正能搞出來的也一定是網際網路巨頭,家底不夠厚的根本燒不動。

只有燒死競爭對手、燒出市場、燒出流量,最終實現絕對的壟斷優勢,才能賺到超額的利潤。

網際網路的生意本質是什麼?

賣流量。

要賣流量就要獲取流量。

現在巨頭們要爭的是"最後一公裡",爭的其實也是流量。因為在這之前線上的流量該挖的已經挖的差不多了。

中國目前有90%的人月均收入在5000元以內,月均收入過萬的只有7110萬人。

我的讀者都是有錢人,對這個數字應該沒啥感覺,但社區團購的確是打開這一群體的最佳捷徑。

前段時間,某公司前高管說的那句"得DS者得天下"。其實這話是真理,拼多多現在市值1800億美元。

社區團購買菜只是戰略的第一步,等市場份額穩定,消費者養成了網上購買蔬菜水果的習慣之後,平臺再慢慢的加價銷售。

最終一定會把曾經補貼燒出去的錢加倍的賺回來。

滴滴就是這麼幹的,現在打車市場基本上被滴滴壟斷,高峰期加價你也沒脾氣。

外賣要不是有個餓了麼還有點競爭,美團的價格早就壓不住了。不過現在美團也是越來越貴。

資本最終是要賺錢的,不然你以為是搞慈善呢。

前期補貼給你便宜佔,等到市場形成絕對壟斷優勢之後,可以兩頭賺錢,那邊是商家,這邊是消費者。

為什麼社區團購這樣的項目這麼容易拉融資?

因為跟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意在資本看來都是好生意,這是在外賣和打車大戰那總結的經驗。

社區團購如果能做成的話,最終的結果一定那邊壓榨供應鏈的菜農,這邊收割消費者。

有了絕對的優勢,對上的供應鏈就有絕對的議價權,對消費者也有絕對的定價權。

就像之前的支付寶一樣,原本只是付錢的時候用一下,後來流量搞大了也能做做貸款賣賣基金。

後來發現搞貸款原來比搞支付還要賺錢。

螞蟻暫停上市後,整個市場都在擔心政策風向要變,最近阿里和港股那幾個科網股價都在調整。

人民日報點評社區團購: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

這風向,你細品。

相關焦點

  • 一分錢一盒雞蛋、九分錢一棵白菜…瘋狂的社區團購,背後竟是這樣!
    太瘋狂了!「1分錢一袋食鹽」「9毛錢一份青菜」「1分錢一個橙子」……這是正站在風口上的社區團購號稱是中國零售最後一戰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燒錢大戰愈演愈烈你薅過這些羊毛嗎?
  • 美團與拼多多瘋狂燒錢 網際網路巨頭該不該進入社區團購?
    摘要:在輿情壓力驟增的情況下,社區團購大戰走向如何,很難說。但退一步說,巨頭們如果鐵了心一定要堅持到底、「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話,那是不是應該拿出更多注意力和資源,去關注弱勢者的生計被打破之後的解決之道呢?
  • 一分錢一盒雞蛋、九分錢一棵白菜,瘋狂的社區團購背後,農民能做什麼?
    用「瘋狂」來形容最近的社區團購,一點也不誇張:各大網際網路巨頭均已入場,並通過「燒錢大戰」跑馬圈地。於是,一分錢一盒雞蛋、九分錢一棵白菜等明顯低於商品價值的「跳樓價」層出不窮,吸引了一波又一波「薅羊毛」用戶。農民作為生產者,這些低價農產品會損害他們的利益嗎?
  • 難打的燒錢之戰:社區團購的西西弗斯之困
    現在社區團購平臺的基本打法是——首先是通過「團長+社群」發展社區團購業務,以銷定採進行大批量集中採購、運輸,用戶去團長處自提,平臺利用團長的私域流量引流。社區團購的玩法本質上還是補貼燒錢的老套路。前期砸下巨額補貼,用低於成本價的方式把產品推出去,把人拉進來。
  • 風口上的社區團購,瘋狂的「團長製造機」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發展迅猛,市場規模預計將達720億元。到2022年,則有望達到千億級別。一時間,網際網路巨頭們紛紛入局、圈地擴張:從團長到BD再供應鏈、物流,補貼燒錢之勢兇猛。據公開融資信息統計,今年,國內社區團購平臺的整體融資規模,已經突破百億。一切都發生得太快。
  • 巨頭燒錢社區團購,人民日報批判獲贊!
    那究竟是什麼讓各大巨頭爭相「燒錢」,做賠本買賣呢?社區團購!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盯上了這塊大蛋糕,紛紛「撒錢」搶佔市場份額,初期對於用戶來說,一分錢的好物確實有利可圖。因此一經推出,市場的反向也是水漲船高,其戰略地位不容小覷。更有媒體將社區團購比喻為一場「從未有過戰爭」,讓各大巨頭紛紛下沉到市場。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爭搶的潘多拉魔盒
    ……消費者也瘋狂薅羊毛,15元2.7斤的土雞、1分錢一袋鹽,1元多1斤的蔬菜比比皆是,新用戶甚至可1分錢買一份菜……在市場格局未成型之前,可以預見補貼大戰還將持續下去,巨頭們的俯衝,本質上是看中社區團購背後的市場。
  • 燒錢大戰與搶人大賽:網際網路混戰社區團購
    一輪接一輪的融資正是今年社區團購的最真實寫照,作為最熱的行業之一,社區團購已經集結了美團、阿里、拼多多、京東、滴滴等網際網路巨頭,資本正向風口瘋狂湧入。根據公開融資信息統計,今年社區團購平臺整體融資規模已經突破百億。今年以來,社區團購頭部企業獲得多輪大額投資,圖源:申萬宏源報告資本加持下,各平臺擴張瘋狂。
  • 200多家社區團購企業爭搶千億元「蛋糕」巨頭扎堆社區團購
    原標題:200多家社區團購企業爭搶千億元「蛋糕」巨頭扎堆社區團購   誕生於2014年社區生鮮團購突然成為
  • 社區團購瘋狂:你家門口的菜市場,裝得下美團和拼多多嗎?
    一、美團與拼多多瘋狂燒錢,網際網路巨頭無奈應戰 民以食為天,在外賣和零售市場被開發到了一定程度後,社區團購成了網際網路公司眼裡的香餑餑。 根據《2020社區團購白皮書》披露,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達到890億元,根據人民日報報導,我國2019年的恩格爾係數為28.2%,也就是說家庭開支中大約有28.2%為食物開支,對於網際網路新貴來說,中國老百姓的菜籃子就是一個新風口,假以時日這又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
  • 一分錢一盒雞蛋、九分錢一棵白菜……瘋狂的社區團購,會讓賣菜為生...
    太瘋狂了!某社區團購平臺截圖。目前各個平臺對社區團購的理解不盡相同,一般來說,社區團購是以社區為單位,以社群為交易場景,依靠團長向社區居民推薦商品、促成交易的一種電商模式。社區團購平臺、團長、消費者是社區團購中三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 社區團購,凜冬將至
    大致分為三步:  1 補貼用戶,燒錢搶佔市場份額  2 持久戰,把競爭對手耗死  3 補貼退坡,提高抽成,變現盈利  社區團購,目前正處在第一階段。因為有錢可以燒,所以會引來巨頭和資本的「鷹視狼顧」,一時間,在資本的催熟下會誕生大量無序競爭的公司,如雨後春筍。目前社區團購即將向殘酷的第二階段過渡。
  • 避燒錢鋒芒 社區團購「原住民」投身持久戰
    本報記者 劉旺 蔣政 北京報導本是社區團購龍頭的幾家企業,正面臨著網際網路巨頭的猛烈打擊。「社區團購行業正經歷著中國網際網路發展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對於巨頭入局後的社區團購市場,十薈團CEO陳郢如此形容。滴滴投入不設上限、美團推出千城計劃、拼多多也來勢洶洶。
  • 網際網路巨頭社區團購大戰「殺」到長春 瘋狂補貼能否「燒」出未來?
    最近幾天,網際網路巨頭們追逐社區團購風口之舉,就上了熱搜。而這背後的關鍵主線是,社區團購已從商業創新模式變成了與民爭利的工具。就連《人民日報》都有些看不下去了,此前發布評論文章《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強調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凡事皆有因。其中的背景是,今年以來,社區團購如同一股洪流,以阿里、拼多多、美團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電商紛紛入場社區團購。
  • 網際網路巨頭社區團購大戰「殺」到長春 瘋狂補貼能否「燒」出未來
    最近幾天,網際網路巨頭們追逐社區團購風口之舉,就上了熱搜。而這背後的關鍵主線是,社區團購已從商業創新模式變成了與民爭利的工具。就連《人民日報》都有些看不下去了,此前發布評論文章《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強調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凡事皆有因。
  • 社區團購,一地雞毛?
    作者:閆楷,新零售商業評論高級編輯「社區團購博弈背後,是要速度,還是要深度?是破壞,還是創新?」網傳阿里、美團、拼多多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隨即又集體出來闢謠;同時,有報導稱,多家供應商已表示斷供社區團購。就在「看空」社區團購的風口浪尖,京東豪擲7億美元戰略投資興盛優選。社區團購被認為是消費網際網路行業的最後一座「金礦」,因此,大廠們荷槍實彈而來,這本無可厚非。而零售君更關心的是,在這場博弈背後,入局者們的競爭是要速度,還是要深度?
  • 社區團購,瘋了
    這或許是繼O2O團購、外賣、網約車之後,中國網際網路最慘烈的一場戰役,而當前顯然還處在最混亂的早期階段。如今,大家都知道社區團購很熱鬧,行業很瘋狂,大佬很重視,巨頭要搞事情,但社區團購到底是什麼,巨頭的打法有何差異,用戶層面的體驗如何,少有人系統講清楚。深燃試圖穿過熱鬧的表象,還原一個真實的社區團購江湖。
  • 社區團購爆紅背後藏隱憂,聽濟南市民怎麼說
    「1分錢買盒雞蛋,9分錢買棵白菜,1毛錢買斤土豆」——如此誘人的低價,恐怕只有社區團購敢喊。社區團購是以社區為單位、以社群為交易場景,依靠團長向社區居民推薦商品、促成交易的一種電商模式。過去的一個月,美團、阿里、滴滴、拼多多甚至連字節跳動也都先後進軍了社區團購的領域,這一在疫情期間讓千萬家庭養成「手機買菜」習慣的新形式,再度成為議論的話題。一邊是瘋狂低價、便捷購物,一邊是平臺紛爭、品質隱憂,今天你「團」了嗎?
  • 社區團購燒錢不靈了?1人身兼4個團,錢燒了團長沒留住
    作為末端神經樞紐,巨頭爭奪社區團購的成敗,已經很大程度繫於「團長」身上。社區團購的火還在繼續燒。巨頭們的公關部門忙著對外降火,不想太高調,奈何這場戰役參戰的選手越來越多,火越來越旺。不止巨頭滿血參戰,資本也跟著瘋狂。短短數月,已經有近百億資金進來分食這個萬億市場。
  • 京東7億投資興盛優選,但補貼大戰燒不出社區團購的未來
    可見,相比以往網約車、共享單車、外賣等燒錢大戰,社區團購涉及鏈條長,需要補貼的對象多,補貼成本將更高,初入局的各大巨頭,想要短時間補足眾多短板,需要的資金投入可能遠超以往,燒錢越到後面,壓力越大,很難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