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晴隆縣脫貧攻堅指揮部決定在全縣教育系統抽調網格員。時任晴隆縣碧痕鎮新莊小學一級教師的我,聽到這一消息後,興奮了好幾天。在學校推選網格員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我主動請纓,分析了自己當網格員的優勢。 「我是本地人,對本地風土民情比較了解,又有當教導主任十多年的幹部經驗。」我的滿滿激情和言之有理的情況分析,得到全校教職工的高度讚賞,於是大家一致答應了我的請求,推薦我到新莊村當網格員。校長問我有什麼要求,我只說:「希望選派一個有工作經驗的老師接收我所帶的畢業班」。 我到新莊村報到後,指派到上、下新溝當網格員。上、下新溝距離新莊村委會5公裡。境內山高、坡陡,水田較少。農戶以種植杉樹、玉米、薏仁米、水稻為主。
王鵬組織召開群眾會
我進駐新莊村後。為了熟悉情況,在原網格員的帶領下,每天騎車10多公裡,早出晚歸,到組內核實情況,挨家挨戶走訪,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所需。 組裡一戶搬遷戶,他家已經搬至沙子大興田,但兩位老人死活不肯去沙子居住。任憑他們磨破嘴皮,老人還是不同意。無奈,我只好挨個打電話給老人的兒子,向他們歷數拆除危房重要性,請他們出面說服老人,支持拆除危房。 在老人的兒子們的勸說下,老人才勉強同意拆除舊房,去與大兒子家居住。為此,第一棟老舊危房才得以拆除,為村民們做出榜樣。之後的舊房、濰坊拆除工作就變得很順利。
王鵬幫助群眾安裝農機
脫貧關鍵在於產業帶動和就業增收,經過調查,我了解到當地適宜種植薏仁米。 2020年初,我倡導農戶改變種植模式,改以往種植玉米為主為種植薏仁米為主,大部分農戶不理解、不支持,我就仔細給農戶算經濟帳,一斤薏仁米賣5元(保底價),而二斤玉米才賣2.4元,二斤種玉米的土地肯定能收一斤薏仁米。經過比較,農戶欣然同意種植薏仁米了。之後我積極為農戶籌備薏仁米種子,推廣種植薏仁米種植170餘畝。
王鵬組織群眾清理下新溝涵洞
現在脫貧攻堅工作已到最後緊要關頭,我和戰友們必將精誠團結,守衛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助力於脫貧攻堅,我深信,脫貧攻堅工作一定會取得偉大勝利。 【人物小傳】 王鵬,男,1996年9月至2001年7月,任晴隆縣大廠鎮地久中學教師,2001年9月至2019年12月任新莊小學教師。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任新莊村網格員。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允鳳整理編輯 朱登芳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