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 椎 骶 化

2021-03-04 頤恆醫考

腰椎骶化及骶椎腰化均是椎骨發育的異常。

腰椎骶化是指第五腰椎外型類似骶椎形態,並構成骶骨塊的一部分,一側或兩側橫突肥大呈翼狀,與骶骨發生融合或形成假關節。

骶椎腰化是指第一骶椎演變成腰椎樣形態,即第一骶骨從筋骨塊中游離出來形成第6個腰椎。如何在臨床閱片準確判斷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這裡介紹一個最準確的判斷方法。

這是一個最關鍵和準確的鑑定方法,國內著名骨放射學家楊世勳教授指導過,只要大家留意關注腰椎橫突"三長/四翹/五寬",L3橫突是最長的,L4橫突是上翹的,L5橫突最寬,特別用在胸椎腰化合併L5骶化的時候比較實用。

此外腰骶角的存在,對判斷腰骶椎分界具有一定價值,不過存在水平骶椎是則較難做出正確判斷。

骶椎腰化,是先天性的骨骼發育變異,左側大一點是橫突肥大(如果此處疼痛系肥大的橫突與髂骨摩擦引起,拍片可見骨質硬化),可以引起疼痛,但是你現在主要是軟組織疼痛,你想如果系骨性疼痛不會是『遇寒就痛',而且疼痛絕對不是L5-S1部位,範圍較大.我認為你目前是肌肉,韌帶的損傷,初始疼痛後肌肉萎縮,無,寒冷,勞累疼痛加劇,疼痛後活動減少肌肉再度萎縮,疼痛更加劇,時間加長,發作頻繁.

康復要點:

1,注意保溫;

2,禁止長時間弓腰坐,臥;

3,背伸肌鍛鍊

(1)燕飛式:

①俯臥式小燕飛。在硬床上或乾淨的硬質地板上,取俯臥位,臉部朝下,雙臂以肩關節為支撐點,輕輕抬起,手臂向上的同時輕輕抬頭,雙肩向後向上收起。與此同時,雙腳輕輕抬起,腰底部肌肉收縮,儘量讓肋骨和腹部支撐身體,持續3-5秒,然後放鬆肌肉,四肢和頭部回歸原位休息3-5秒再做。每天可做30-50下。可分為2-3次,堅持6個月以上。腰椎術後患者最好是作為終身鍛鍊項目。剛開始時,可先做10-20下,逐漸增加。睡前在床上做,貴在堅持。

②站姿小燕飛。身體直立,雙手側平舉,手心向外,手指朝上;慢慢向上抬高雙臂,作小燕飛狀;同時,雙手從腕關節開始向下伸直。運動作用:這個動作能夠充分調動頸椎周圍的肌肉;如果能每天堅持做200下,頸椎不適症10天之內就會基本緩解。剛開始時可以先做50下,休息兩三分鐘再做50下,每天早晚一次。平時去洗手間的路上也可以做上幾下,以讓緊張的肌肉及時得到緩解。

(2)弓橋法:

①橋式瑜伽動作:雙腳貼地,雙膝平行,臀部儘量向上抬,頭、頸及肩膀緊貼於地。

②弓箭式瑜伽動作:趴在地上,力量集中在上半身,雙手將雙腳拉離地面。

相關焦點

  • 【影像基礎】腰骶部移行椎
    腰骶部移行椎(LSTV)即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是一種先天性腰骶椎發育畸形,發生率為4-21%,Bertolotti於1917年首次描述這種異常,並認為其與慢性腰部不適、持續性下腰痛、下肢疼痛(坐骨神經痛)等症狀有關
  • 為什麼腰4、腰5及腰5、骶1椎間盤突出症最為常見
    從生物力學的角度上看,腰4、腰5、及腰5、骶1椎間盤所承受的壓力最大,其活動度也最大,而位於這兩個節段的後縱韌帶卻相對較窄(只有上部寬度的1/2),因而腰4、腰5及腰5、骶1椎間盤是最容易受損的部位,臨床上也是以腰4、腰5及腰5、骶1椎間盤突出最為常見。 腰椎間盤突出症有哪些症狀?
  • 案例分享|顱骶椎手法,讓你更上一層樓
    第一次的顱骶椎治療:從listening station 開始,手才一摸到腳跟,除了感覺到右側的CSR明顯受限外,也感覺到一個好強的拉力直直往頭頂去。直覺可能是Sphenoid 的問題,也找到了EC在Sacrum 和FS 在C3-4。診間有音樂聲還有外面的電視聲,霧玻璃的門也很透光,即使治療室內燈全關,室內也無法全黑。
  • 腰椎間盤,為什麼腰4、腰5及腰5、骶1椎間盤突出症最為常見?
    從生物力學的角度上看,腰4、腰5、及腰5、骶1椎間盤所承受的壓力最大,其活動度也最大,而位於這兩個節段的後縱韌帶卻相對較窄(只有上部寬度的
  • 腰骶移行椎——四個腰椎與髂腰韌帶
    圖2 腰椎正位片之Castellvi分類:A.3型骶1腰化;B 3型腰5骶化;C 2型腰5骶化;D 4型—混合型[2],骶1腰化——六個腰椎發生率4.1%澳大利亞French 等對5429脊柱患者、以腰椎正側位片分析,腰骶移行椎發生率9.9%,S1腰化發生率5.8%,腰5骶化發生率4.1%[2];Castellvi 1型未計作腰骶移行椎美國加州大學Nardo等,對膝骨關節炎隊列之4636例患者(平均年齡61歲),以站立位骨盆平片進行分析
  • 為什麼腰4、腰5及腰5、骶1椎間盤突出症最為常見?
    從生物力學的角度上看,腰4、腰5、及腰5、骶1椎間盤所承受的壓力最大,其活動度也最大,而位於這兩個節段的後縱韌帶卻相對較窄(只有上部寬度的1/2),因而腰4、腰5及腰5、骶1椎間盤是最容易受損的部位,臨床上也是以腰4
  • 實拍骶尾骨的觸診解剖
    二、第1骶椎後外側部被檢查者取側臥位,檢查者站在被檢查者髖部的一側。檢查者把兩手的示指和中指置於被檢查者脊柱腰段的兩側,沿著脊柱用力下滑行,直至手指接觸第5腰椎及其兩側的突起。檢查者示指下的骨性突起(如圖所示)即為第1骶椎。註:第5腰椎處的中指位於骶骨的上方,因為骶骨的後外側面朝向後上方。
  • 為什麼腰4~5和腰5骶1椎間盤容易突出?有哪些表現?如何質量?
    腰椎間盤突出症以腰4~5和腰5骶1椎間盤發病率最高,約佔95%,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這個部位,一般是軀體和下肢的連接部位,通常受力比較大,活動度也較大,特別是反覆的彎腰活動或者是腰部過度的負重以後,很容易導致腰4~5和腰5骶1部位的椎間盤受到擠壓,從而引起纖維環的破裂,導致內部的髓核突出。
  • 同樣是腰椎間盤,為何腰4/5、腰5/骶1更「愛」突出?
    腰椎間盤有腰1/2、腰2/3、腰3/4、腰4/5和腰5/骶1(最後一個腰椎和下面的骶骨之間的椎間盤),但腰4/5和腰5/骶1突出的患者佔所有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95%左右,那突出為什麼光集中在這兩個節段呢?
  • 腰椎椎管狹窄症
    腰背肌筋膜炎因肌肉過度活動出汗後受涼或因上呼吸道感染後發病,常見疼痛部位在斜方肌、岡上肌、骶棘肌和臀肌。影像學檢查示正常。加強腹肌鍛鍊增強腹肌力量,減輕腰肌緊張,使腰骶角度減小,增寬椎管,緩解壓迫,調整靜脈回流,減輕疼痛。物理治療按摩和推拿可減輕腰部的肌肉緊張。但要強調只能用輕柔手法,絕對禁用強烈的旋轉手法,否則會加重病情。此外,長期的推拿也可能是造成椎管狹窄的原因。
  • 腰5骶1椎間盤突出,該怎麼鍛鍊?
    腰5骶1椎間盤突出屬於腰椎間盤突出的其中一種情況,是我們常見的一種疾病,這給我們的身體和正常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痛苦和巨大的影響。腰部和膝關節一樣是我們正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離不開腰部的作用,腰5骶1椎間盤突出所帶來的疼痛感給患者造成了巨大的行動不便。
  • 承扶穴: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
    承扶穴: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 腰、骶、臀、股部疼痛; 痔疾。 承扶穴有舒筋活絡,消痔通便的作用。
  • 早讀 | 椎間孔入路解剖及定位操作規範,本文全面精講!
    椎間孔-神經根管靜脈叢以椎間靜脈(神經根靜脈)和腰升靜脈為主幹。每一腰椎有兩對椎間靜脈,與神經根伴行。直接接受椎弓根,上、下關節突和橫突前靜脈的回流。椎間靜脈注入腰升靜脈,下端與髂總靜脈相通,上端注入奇靜脈或半奇靜脈。
  • 骨盆不正,很影響腰痛,腰骶疼痛!
    很多腰痛、腰骶疼痛的朋友,有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是明明腰疼腿疼得厲害,但一拍片子,大夫卻說沒啥問題,腰間盤突出也不嚴重,骨頭也沒有什麼問題。那就很鬱悶了,症狀卻很嚴重呀,影響生活工作,這可不是裝出來的!
  • 頸、腰、病診斷要訣(總結的太精闢了)
    2、腰椎:膝關節上下樓疼可在腰二、三;腰疼找三、四;腿的外側疼痛找四、五;腿的後側疼痛找腰五和骶一;休息後加重,活動後減輕找椎間盤;休息後減輕,活動後加重找椎管狹窄;大小便異常、髖關節障礙、大腿內側受限找骶髂。
  • 超全脊柱腰段解剖圖
    腰椎的椎弓根椎弓根:伸向後外。椎上切跡:較小,其矢逕自腰1向下逐漸變小。椎下切跡:較大,其矢徑差異不大。腰段的椎管前界:為椎體、椎間盤和前縱韌帶;後界:為椎弓板、棘突基底和黃韌帶;兩側界:為椎弓根和椎間孔;後外側界:為關節突關節。
  • 別有病網原創:腳後跟乾裂癥結點在腰骶上
    【客戶檔案】  女,42歲,二子女,內蒙烏海人,在北京生活20年,家裝業技術支持   【主訴】  1、手腳涼;2、足跟裂;3、坐公交愛打哈欠;4、出汗時腋下癢;5、自摸腰骶處有結節;6、黑眼圈;7、白髮嚴重   【
  • 中年婦女警惕——高跟鞋源腰胯痛
    (一)腰骶軸交角的變小正常脊柱四個彎曲,即骶椎向後,腰椎向前,胸椎向後,頸椎向前。骶椎與腰椎構成的腰骶關節部位,由於骶椎向後,腰椎向前,組成的軸交角,正常是130-135度(圖2)。如果穿上高跟鞋,導致骶椎向後加大,軸交角將變小(圖3)。
  • 腰脊的秘密
    所以松骶髂一松韌帶,二化掉那個軟骨。因命門往後凸到一點程度,由於兩個骶髂關節緊緊地卡死了,固定了骶和髂,這個時候命門再往後突已經不可能了,如果骶髂不松就很難再往後突了。(3)第三步松帶脈腰俞一打開以後,整個腰部的氣血就會越來越旺盛,腰部裡面氣血的暢通使腰部肌肉、經膜、韌帶、腰椎的鬆動加快,同時也使帶脈的氣血變得充足活潑,使我們整個人的上下氣血得到很好的調整。骶椎的馬尾神經,一直可以通到腳底心。隨著腰部、骶髂、陽關、腰腧、長強、尾閭的鬆動,馬尾神經堆下肢的支配能力就會更強,兩下肢的氣血就會更加旺盛,氣機就會更加充實。
  • 馬芮怡Zoe | 產後系列工作坊:產後腰骶修複合集,開啟私教課的鑰匙來了!
    腰大肌受損、站立抱小孩腰疼…專業的詞彙、尷尬的症狀背後混合著的其實都是媽媽們的痛苦3.19-21,臺灣川揚瑜伽®️×馬芮怡Zoe[ 產後系列工作坊:產後腰骶修複合集 ]解決困擾媽媽們多年的產後難題提供適合多行業教練執行且安全有效的修複方式1/健身房私教;2/普拉提教練;3/瑜伽老師;4/產後康復師;5/精準塑形私教;6/手法理療師;7/有解剖基礎的學員,學過基礎運動功能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