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脈注射液,在腎臟病人的綜合治療中,承擔著多靶點、多環節的諸多功效,主要歸類於補中益氣藥,其成分有人參、
麥冬、五味子,其中人參為君藥、主藥;用好、用巧這一藥物,會發揮很奇特的「致勝」功效,是治腎的「重器」之一;在治腎總的君臣佐使藥的配藥中,起著「佐」藥之功效;在「氣虛症」為主的臨床症候中,則位列君藥之位;最常見的作用,一般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
一、減少西藥治療的負面影響,這正是中醫組方中「佐」藥的精髓所在,在治腎中,苦寒性質的清熱解毒藥和清利溼熱藥是有損傷脾胃的負面影響的,久用會導致胃腸病痛產生,活血化瘀藥也對脾胃時有傷之,這些都可以通過補中益氣藥這一「佐」藥來弱化或化解;用「佐」藥還可以通過促進消化吸收、改善代謝、促進蛋白質合成之功效,達到糾正病人免疫力降低的狀況,從而減少應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而引起的反覆宜感冒、宜感染等負面影響;還可以減少免疫抑制劑環磷醯胺等造成的白細胞減少的發生機率;在水腫嚴重利尿後宜產生低血壓的腎病症候群病人,用之可減少大量利尿後發生低血壓的機率;
二、增強抗感染的治療效果,兼顧治療伴發的心、腦、肺、肝等伴發病症;生脈注射液的這些治療輔助功效,主要是通過清除病變組織中的氧自由基、改變局部供血而奏效;還有增強心功能、減輕腦細胞損傷、增強呼吸通氣功能、改善肝功能等作用;同時,能避免多種病變共存所致多種藥物輸入,在病人限液、無法承受過多輸液時使用,尤為適宜;生脈注射液所具有的增強抗感染作用,在重症感染者能減少感染性休克發生的風險,並能提高血氧飽和度,提高搶救成功率;
三、對腎臟病變自身的作用,腎臟病變所導致的腎損傷,使尿中蛋白質漏出,在中醫來講,歸於「中氣下陷」或「中氣不足」(體內代謝功能下降、能量不足),治則是補中益氣(改善代謝功能、提供能量、提高免疫力);生脈注射液中,人參是經典的補中益氣藥,在治腎中能改善腎供血、清除氧自由基、減輕腎損害、減少蛋白尿、改善腎功能、調節免疫力,還能通過雙向調節血壓、血糖的作用,保持身體內環境穩定、平和,更有利於腎臟的自身修復;配合清熱解毒藥(消炎、活血、調節免疫力)或清利溼熱藥(消炎利尿、改善供血、調節免疫力)、活血化瘀藥(改善血循環、抗菌、調節免疫力)、補益肝腎藥(促進修復、調節免疫力)巧妙應用,並落實執行好其它治腎措施,會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常見的補中益氣藥有人參、西洋參、太子參、黨參、黃芪等。
需注意的是,生脈注射液或同類的參麥注射液,均屬於靜脈輸入用藥,有發生輸液反應的風險,須在醫護人員密切觀察下用藥,和血必淨注射液有異曲同工之效,目前是中藥治療危重症的最強的「重器」,這些藥配合應用,並加用強效敏感抗生素、免疫增強劑胸腺肽a1或胸腺五肽,會控制住許多重症感染的「致勝點」,從而以弱博強,對腎臟病人重症感染的治療,承擔著不可忽視的功效;針對感染重症或多疾病共存的情況,是最佳適應症;同類藥的口服製劑生脈膠囊、屏風生脈膠囊等,可承擔日常治腎的「佐藥」之位;對腎臟病人來說,在特別不能推託的勞累時、反覆宜感冒時、乏力較著時、天氣過度炎熱防中暑時、出汗過多時、伴有血白細胞減少時,可以酌情選用。同時,其它治腎的措施也要一一落實到位,才能取得更好療效。這類藥的具體用法,宜由專業醫生面診後給予指導,以規避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