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分裂和精神分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拋開先天的身心、性能量或生命能量、外在物理環境等原因。
單從思想認知的角度,去描述它們形成的內在機制如下:
多數分裂的人是經歷過很深的痛苦。
比如虐待、痛苦、性侵、長期孤獨、長期道德衝突、突然的拋棄、突如其來的創傷等等。
原因可以是非常廣的。
在各種內在感受中形成的思想、應對方式、心理防禦機制不同,現象也就不同。
面對複雜的人事物,幾乎每個人都有思想意識的分裂,只是現象和程度不一樣。
從某個方面講,大多數人眼中的「正常人」或成年人。
就是在成長過程中,建立合乎常理的心理防禦。
這樣既能管理好自己的心理情緒、不會對自己和他人造成破壞,同時也擁有處理各種人事物、以及人際關係的能力。
換一個說法就是:
若在各種經歷或環境中,能夠正視自己內在感受、以及實際全貌的看見整個事件的經過。
建立真實的認知與合理的心理防禦、或者超越與蛻變,便能使自己成長,不容易被負面影響。
這裡舉例說明:
假如一個人遇到一件事,若出現兩種不同的心理防禦機制,就會AB兩種不同的心理走向。
A代表人格分裂的線路。
B代表精神分裂的線路。
這裡所有的例子說明的只是一種模式,實際情況有很多個模式。
1. 突發創傷:
A.比如突然遇到自己無法承受的突發性心理創傷,從而分裂出另一個人格保護自己或迴避痛苦。
B. 或者在突然的創傷中,出現了一個完全陌生的想法,這個想法與自己的道德以及價值觀是衝突的。
2. 迴避痛苦:
A.比如為了迴避某件事帶來的痛苦,在長期痛苦中漸漸形成了一種應對這種痛苦的人格。
B.或者形成一種壓抑和隔離那件事的潛意識,來迴避、掩蓋或抹掉這部分記憶的思想。
3.意識創造:
A.比如想做到什麼事,以自己本來的人格做不到,從而創造出了另外的人格去做到。
B.或者形成某一種對抗型的意識,逼迫自己去做到。
4.長期環境影響:
A.比如外面的人事物環境變化太大,因感受和應對方式不同,從而分裂出了不同的人格應對。
B.或者形成了不同的感受和思維,從而形成感受和思維的衝突與分裂。
5.孤獨感:
A.比如在長期缺乏陪伴的孤獨中,想像出來陪伴自己的人格等等。
B.或者給自己編造一個合理孤獨的理由、但與現實不合從而分裂。
這些舉例都只是其中的一種模式而已,要綜合看待。
形成的原因和過程是複雜多變的,而且稍微一變動,它就成了其他各式各樣的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