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6《荼蘼》:事業和家庭兩難抉擇,女性並不是只有二選一

2020-12-15 西周生

導語

如果你喜歡看臺劇,應該不會錯過豆瓣8.6評分的《荼蘼》,這部劇不算長,只有十二集。但在這短短的劇情中,卻講述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女性在面臨事業和婚姻兩難境地中該如何抉擇。

女主鄭如薇是30歲的白領,擁有穩定的工作和相愛的男友,他們計劃打拼幾年就過上結婚生子的平淡生活。可就在此時,如薇獲得了升職的機會,但要去上海打拼,作為有事業心的她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就在兩人展望未來美好生活的時候,如薇的男友家裡突逢變故,父親車禍需要照顧。在這種情況下如薇是選擇留下和男友一起面對生活的艱難,還是一個人遠赴上海追求事業。這成了兩難的問題。

這也是戳痛了很多女性痛點的地方:面對事業和家庭,我們該如何二選一?因為不管我們怎麼選,我們都明白一個道理,選擇必定是以犧牲其他為代價。

這部劇中,導演並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採用了超現實主義的手法 ,在兩個平行空間裡演繹了兩種選擇後的不同人生。

PlanA:如薇事業有成,穿名牌,做領導,有了自己的餐廳,成為了女強人;可是在強勢的背後,她又被空虛折磨,始終找不到那個和他一起共進晚餐的人,她後悔了當初的選擇。PlanB:如薇意外懷孕結婚生子,成為家庭主婦,生活只有一地雞毛,照顧公公,被老公嫌棄,與婆婆合不來,她的付出沒有得到體諒。她也後悔了當初的選擇。

這也是很多女性面臨的家庭和事業如何選擇的問題。除此之外,我認為這部劇還有更深層次的含義:女性"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權力。

01 不管選擇PlanA還是PlanB,無需憧憬另外一種人生,過好當下的生活

我們都知道選擇的代價必定伴隨著失去其他東西的犧牲。聰慧的如薇何嘗不知。

不管選擇PlanA還是PlanB,她都會後悔,因為她的性格中就隱藏著這樣的貪心:在PlanA中,為事業奮鬥的如薇內心還憧憬PlanB中平淡的生活;在PlanB中被家務折磨到不能自已的如薇仍然憧憬PlanA中有事業的日子。兩種選擇做出後,依然選擇了後悔。

在PlanA中,如薇的上司就點破了她這樣的心思:別看自己失去的,只要專注在自己可以擁有的。

可如薇並沒有明白這一點,在兩種選擇中,依舊迷失了自己。即使她告訴自己:既然做了決定,就不可以後悔,不許後悔,不能後悔。

可生活中,哪一條路好難走呢?哪一條選擇就會成為自己想像中的樣子呢?每條路都充滿著未知與可能性,如果僅僅關注在自己可能失去的、得不到的東西,痛苦的是自己,後悔的亦是自己,帶來的後果依然是過不好當下的生活。

每個人在人生的這條路上,首先要學會的就是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不管哪一種選擇,我們能做的,只有勇敢的往前走,命運帶你走到哪裡,過自己想要過得熱人生,真正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每個人要學會怡然咀嚼自己的人生。

02 女性 "家庭與事業"並不是矛盾對立體,它們同樣可以共存

此外,劇中透露出的"家庭與事業"中必須做出一項選擇,我依然感到困惑:為什么女性只能在在事業和家庭中做抉擇?事業和家庭必然就是衝突的嗎?努力工作就註定戀愛失敗?為了家庭就很難再有自己的事業?女性就非得生活在這種糾結當中嗎?

我在日劇《營業部長吉良奈津子》看到了不一樣的答案。

這部劇中女主吉良奈津子(飾)是廣告公司的策劃部總監,年近四十才結婚生子。休完產假,時隔三年的她重返職場,雖然事先和丈夫約定她不會因工作影響照顧孩子,可依然面臨了事業與家庭如何選擇的問題。

事業:因為長期不在職場,被上司以空白期太長為由調到了業績很差的營業開發部門,明升安貶,其目的就是逼她離職,而之前又因為在工作上強勢性格導致他人不滿,在工作上多方的不配合,讓她在職場上寸步難行。家庭:老公覺得他上班太忙,沒辦法照顧家裡;而婆婆也抱怨她一點都不像個母親,話裡話外的含義都是想讓女主辭職,安心做一個家庭主婦。甚至被別人說成是"家庭和事業都想要的貪心女人"。

吉良奈津子的生活也是一地雞毛,相比如薇,她也好不到哪裡去。可這部劇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不像《荼蘼》一般給出了兩種對立的選擇,而是給了女性更多的辦法去怎麼平衡這兩種身份和生活。

工作上,吉良奈津子嘗試改變了以前強勢的工作風格,和同事開始溝通、商量工作問題,讓大家對她有了重新的認識,並且接受了她。

在家中,她選擇和老公協商,採用保姆照顧的方式解決家庭中產生的家務和照顧孩子的問題。同時也儘量協調好工作的時間,不錯過孩子任何一個成長的瞬間。

最終,在女主的努力下,無論是同事還是老公,都認可了她的"職業女性+媽媽"的身份。

下屬說,是她這樣的一個媽媽,讓他明白:媽媽真的很偉大,家庭和孩子不是負擔,而是讓人變得更加強大的責任。

老公從一開始的反對,變成了支持她上班的後盾,"因為有了工作,才能交給孩子更多的事情和道理",這是老公對她工作的一個肯定。

所以女性遇到"事業還是家庭"選擇時,並不應該把它當作只選二其一的選擇題。家庭與事業並是矛盾的對立體,女性同樣擁有這兩種身份的權力,做出自己想要的選擇。

03成熟的社會,女性不應該面對家庭和事業二選一的難題,而是擁有更多的選擇權

高曉松曾說:真正關心女性的女權,應該讓女人看到更廣闊的天地,有更多的選擇。

但在社會現實中,很多女性就會把自己局限在這兩種身份中,在事業和家庭中做出選擇,她們沒有想過自己還可以擁有其他的抉擇。

記得姚晨在《星空演講》上,她講述了一個觀點:

這些年她常被問到一個問題:"你是如何兼顧事業與家庭的?"她感到困惑,為什麼沒有人問我先生同樣的問題呢?在她看來,事業與家庭是無法兼顧的,對於她而言,拍戲和家庭這兩者合二為一才構成了我完整的生活。

同樣,她也舉例了在拍攝《找到你》,電影中有一句臺詞:這個時代對女人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職業女性,就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母親;如果選擇成為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說,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這不算一份職業。"

但在姚晨看來:事實卻是,因為努力工作我才有了選擇的權利;因為當媽媽,我才了解了生命的意義,也讓我有勇氣去面對生活的殘酷,這兩個身份並不矛盾。

可現實的社會,依然會對女性有著要求,家庭和事業不可兼得,女性必須做出選擇,有多少優秀的女性被困在這種社會的認知裡,即使他們想得明白,有勇氣對對抗,最好的選擇莫過於不去結婚:恐婚恐育;又或是一些女性他們優秀卻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去尋找這兩種身份的認同感。

04 經濟獨立容易做到,難做到的是人格獨立

現如今很多女性已經做到經濟的獨立,可是在遇到這樣的問題,還是會陷入這種選擇的困難中,這是為什麼?社會的原因是一方面,還有一個方面,"人格獨立"的欠缺。

《荼蘼》中的如薇就欠缺了。作為女性,她把自己框在了"事業""家庭"兩種身份中進行取捨,而沒有明白女性保持獨立的選擇權就是追求自己想要的,不管是"家庭"還是"事業"。

她是聰慧的,可明明有能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可最終還是陷入選擇的困境中,這是我覺得這部劇最可惜的地方。

也有很多女性,至今也因為如此,禁錮在這兩種選擇中。

在《營業部長吉良奈津子》中,吉良奈津子做到了。她知道如何保持一個女性最完整的"獨立性",而不被現實身份所困擾,她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權力,如何去實現自己想要的人生。

女性的獨立,不僅僅局限在"經濟獨立",還需要體現"人格獨立"。

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曾提出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論述。

這句話起初是針對研究學術方向的,研究學術最重要的就是擁有獨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意志,不被他人的觀點和想法所裹挾;而對於我們女性來說,未嘗不是如此,我們不應該被世俗對女性家庭、事業的定位而裹挾,選擇自己想要做的,去大膽努力嘗試自己想做的,才是我們人格獨立的一部分。

"金錢是最外在的表現,而金錢背後所代表的特質才是我們真正要關注的。"

電影《七月與安生》中,有句話我很喜歡:"女孩可以走的路很多,人生折騰點未必不幸福,只是很辛苦。"

時刻不忘記,我們首先是自己,其次才是妻子、母親、兒媳,這才是一個獨立女性應有的風骨。

即使我們知道不管怎麼選都會不容易,保持"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態度才是對自己的大愛。

結束語

家庭與事業,同樣也是男人所面臨的難題,為何只有女性在這社會前進的浪潮裡被一代代的追問和選擇?

《荼蘼》只是反應了現實女性所面臨的困境,而作為女性,我們是要找尋辦法去掙脫這樣的困境。我們不獨立,也就失去了追求自由的權力。而社會,也應該給與更多的寬容和選擇的空間。

就像楊丞琳拍完這部劇採訪後所說:這個角色提醒我的是,當我以後有了家庭的時候,一定不要做黃臉婆,而當我努力工作的時候,也不要衝的太快,忘記自己的愛情,這個角色算是給我打了預防針。"

這大概就是一個獨立女性能夠釐清事業與家庭關係權衡的問題,也知道如何抉擇自己人生問題的成熟女性的發聲吧。

----end----

(作者:西周生,本文章系原創,轉載須經本人同意,圖文來源於網絡/我想成為你生命裡的一束微光,用微薄的文字給你力量,給你勇氣)

更多好文

斬斷與凌瀟肅的8年婚姻,為什麼姚晨反而成了獨立女性的代表

他是《軍師聯盟》曹操,《三國》劉備,靠演技徵服女人的于和偉

《殺死一隻知更鳥》|最光輝的人性是堅守內心、賦予生命積極意義

解析《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你的不幸,皆因自己的選擇

相關焦點

  • 豆瓣高分《荼蘼》:人格獨立的全職媽媽,才能正確認識家庭與事業
    對於事業和家庭,女性在這方面的抉擇會有很多。我見過一些全職媽媽,其中不乏高知分子,卻願意為家庭洗手作羹湯,全心全意在家照顧孩子。古時就有女子所謂「三從四德」,母親在很多人眼裡,家庭價值遠大於事業價值。但是,這樣的認知其實是帶有一定偏見的。
  • 豆瓣高分《荼蘼》:人格獨立的女性才能正確理解家庭與事業的關係
    《荼蘼》這一部在豆瓣上有著8.6高分的臺劇,它用了12集的篇幅,探討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女性在現實生活中能否做到魚與熊掌兼得,家庭事業兩不丟?如果無法做到,那麼又應該如何抉擇?劇中的女主角叫做鄭如薇,剛剛步入而立之年,雖然沒有結婚,但是有一個關係穩定的男朋友,在事業上也如魚得水,不僅工作穩定,而且還有著很大的上升空間。
  • 豆瓣高分《荼蘼》:個性獨立全職媽媽,以正確理解家庭和事業
    對於事業和家庭,女性有很多選擇。我見過一些全職媽媽,包括高知願意為家人洗手、煲湯和全心全意在家照顧孩子的成員。在古代,女人叫「三從四德」,在許多人眼裡,母親有家庭價值遠大於職業價值。然而這種認識實際上是有偏見的。
  • 楊丞琳《荼蘼》:愛情和事業,二者選一,你會選哪個?
    荼蘼花近日重溫電視劇《荼蘼》,起初觀看時我也只在愛情和事業這兩種方案中二選一,如今再看心中已有了不一樣的答案。《荼蘼》是2016年播出的一部臺劇,豆瓣評分8.6,共6集(騰訊視頻12集),由楊丞琳和顏毓麟主演。這是一部關於女性在愛情和事業之間必須做出選擇的故事。電視劇是採用了平行時空的拍攝方法,讓女主體驗了兩種不同的人生。女主鄭如薇(楊丞琳飾)是一家泡麵公司的業務專員,其男友湯有彥(顏毓麟飾)是一家裝修公司的小設計師。
  • 豆瓣8.6《荼蘼》女人選事業還是家庭?兩個女人的親身親歷告訴你
    女人婚後究竟是該選事業,還是選家庭,這一度成了很多女性糾結的話題。臺劇《荼蘼》,講述女主鄭茹薇,畢業後在一家公司工作。公司外派上海的名額落在她頭上,一個艱難的決定擺在了她面前——A方案,選擇事業,去上海,活出想要的風光;B方案,選擇家庭,留在臺灣,守住一段彌足珍貴的愛情。
  • 楊丞琳新劇《荼蘼》講的是什麼?家庭事業兩難的女人
    不過,今年又有一部優質臺劇可以追了,那就是《我可能不會愛你》編劇徐譽庭的新作《荼蘼》,女主角是楊丞琳。­  所有在家庭和事業之間兩難的女人都該看看楊丞琳這部新劇­  先別急著噓,楊丞琳已經不再是演《惡魔在身邊》和《不良笑花》的那個傻白甜了,如果你追了這部劇,
  • 愛情與事業該如何選擇?《荼蘼》沒有告訴我們答案
    《荼蘼》詮釋了愛情與事業的選擇困境,兩種不同的選擇,兩種不同的人生,在看著鄭如薇糾結於PlanA和B的時候,不知多少人也正在面臨著同樣的難題。平行剪輯敘事讓這兩種選擇形成了強烈對比,看著兩個不同的鄭如薇,如同看到未來不同版本的自己,特別是女性觀眾。能夠讓人感同身受,再加上女主金鐘視後楊丞琳的成熟演技,《荼蘼》開播的時候自然是廣受好評,在豆瓣至今還保持著8.6分。
  • 《指揮家》見證女性愛情與夢想的兩難抉擇
    平民女孩打破世俗勇敢追夢終成夢想為首位女指揮 電影《指揮家》是一部真實的女性職場奮鬥史,該片由真實人物經歷改編,講述了史上首位女指揮家安東尼婭‧布裡克的傳奇一生。影片中出生於貧寒家庭的女孩安東尼婭‧布裡克是一位普通的音樂廳服務員,但她卻有著不普通的夢想,夢想著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成為交響樂團的指揮家,但在女性社會地位極度受限的上世紀20年代這無異於「天方夜譚」。
  • 精品臺劇《荼蘼》:如果已知人生答案,你會不會慷慨赴行?
    2016年,楊丞琳主演的偶像劇《荼蘼》在豆瓣悄然走紅,評分高達8.6,直逼當年的大火的《我可能不會愛你》。相比於《我可能不會愛你》的「初老危機」與朋友變戀人的溫情,《荼蘼》展示的是女性成長過程中面臨的重大人生選擇,血淋淋的殘酷現實更加接地氣,被奉為「現代女性必看教科書」。女主角鄭如薇和男朋友湯有彥本是臺北一對甜蜜的情侶。
  • 臺灣電視劇《荼蘼》敘事創新簡析
    2016年11月,短篇電視劇《荼蘼》登上臺灣螢屏,後來又上映於大陸的視頻網站。該劇從楊丞琳飾演的女主角鄭如薇面對愛情與事業的兩難抉擇開始,演繹了不同選擇下的生活軌跡。該劇一改昔日臺灣偶像劇的舊貌,憑藉精美的製作與精彩的演繹獲得兩岸線上線下觀眾的一致肯定,成為臺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所屬系列「植劇場」獲得臺灣地區「文化部」高額補助。
  • 這個女人的不幸多半因為男友太自私,看完《荼蘼》好氣哦
    關注騰訊視頻官方微信,回覆:你覺得荼蘼裡的男主自私嗎?
  • 女王給哈裡王子下最後通牒,要麼回歸王室要麼選梅根,兩難抉擇!
    女王給哈裡王子下最後通牒,要麼回歸王室要麼選梅根,兩難抉擇! 據王室消息人士透露,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給哈裡王子下了最後通牒:他可以選擇回歸王室,也可以選擇妻子梅根,但只能二選一。
  • 蜜芽創始人劉楠談職場女性:年輕媽媽經常面臨兩難選擇
    女性因為性別、婚戀、生育,成為她們職業發展中的不可知的變量,在野心和家庭之間,她們被迫做出種種抉擇。搜索「職場女性」這個關鍵字,往往緊跟其後的詞條是「怎麼平衡事業和家庭?」 這樣老生常談的問題,拼事業,就對不起家庭,太顧家,就對不起工作。家庭和事業,對職場女性形成「雙重圍剿」,讓她們進退兩難。 「難」是自然的 「為什麼總是問女性怎麼平衡家庭和工作?其實,永遠平衡不了。
  • 電影"指揮家"定檔1月22日全國上映 女性愛情與夢想的兩難抉擇 圓夢...
    影片中出生於貧寒家庭的女孩安東尼婭‧布裡克是一位普通的音樂廳服務員,但她卻有著不普通的夢想,夢想著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成為交響樂團的指揮家,但在女性社會地位極度受限的上世紀20年代這無異於「天方夜譚」。但她仍舊努力突破當時女性職業的禁區,不僅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女性指揮家,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女子樂團。她的故事和成就如同星火,成為後人繼續執夢前行的溫暖和路標。
  • 電影《指揮家》定檔1月22日全國上映 見證女性愛情與夢想的兩難抉擇
    平民女孩打破世俗勇敢追夢 終成夢想為首位女指揮電影《指揮家》是一部真實的女性職場奮鬥史,該片由真實人物經歷改編,講述了史上首位女指揮家安東尼婭‧布裡克的傳奇一生。影片中出生於貧寒家庭的女孩安東尼婭‧布裡克是一位普通的音樂廳服務員,但她卻有著不普通的夢想,夢想著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成為交響樂團的指揮家,但在女性社會地位極度受限的上世紀20年代這無異於「天方夜譚」。
  • 《荼蘼》:我們需要那個我們喜歡的,還是喜歡那個我們需要的?
    《荼蘼》海報鄭如薇和湯有彥的戀情,在面臨去上海的抉擇之前,一直都是為人稱羨的。《荼蘼》海報當鄭如薇一開始選擇去上海時,湯有彥也偷偷投了簡歷給上海的事務所,並成功拿到了offer,如果不是湯爸爸突然中風,那他們會繼續成為別人羨慕的神仙眷侶,也不需要選擇不同的人生
  • 永恆輪迴:沒有更酷只有更拽!菲歐娜,奇婭拉二選一如何抉擇?
    01這是一款更懂國人的遊戲可能要讓路人玩家有所失望了,因為永恆輪迴並非是一款國產遊戲,遊戲廠商是「NN」,不了解的話也沒關係,你只需要知道它不是國內廠商發行的遊戲04菲歐娜,奇婭拉二選一如何抉擇?在進入遊戲後我經常聽到過的一個問題就是菲歐娜和奇婭拉二選一該如何抉擇?
  • 她時代:事業與家庭平衡綻放女性之美,EarlyBird愛彼寶助力日託品牌
    隨著今年《乘風破浪的姐姐》、《三十而已》等劇的熱播,社會各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30+的女性身上。女人30+,這似乎是一道分水嶺。按照多數女性的人生軌跡,30歲,是從無憂少女到初為人母的漸變過程,年輪歲月變遷的背後,不僅僅是身份的轉變,更藏著無法言述的無奈與彷徨。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這是所有女性在職場上一直面臨的問題,無論職位高低,都難以避免。
  • 只有一次機會,事業與愛情的選擇,你想好了嗎?
    他真誠地告訴我:事業更重要,提升自己的實力才是真的,愛情過於虛幻,說走就走。人生只有一次,我們會遇到無數次選擇的機會,但每一次的選擇只有一次。有一個決定,大多數人都會遇到,那就是事業與情愛的抉擇。事業可以滿足生活的需求、自我理想等等,所以這個選擇也包括了愛情與麵包的選擇的情況。
  • 女性怎樣平衡事業與家庭
    女性怎樣平衡事業與家庭?這個問題回答比較複雜,因為千人千面,各家有各家的實際情況,不能一慨而論。家和萬事興,夫妻要一條心,團結才能和氣生財。女性怎麼平衡事業和家庭,既要考慮家庭效益的最大化,又要考慮對孩子的成長有利,盡力在夾縫中尋找商機,尋找工作,丈夫要出謀劃策,協助妻子做到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