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高分《荼蘼》:個性獨立全職媽媽,以正確理解家庭和事業

2020-12-15 哎呀我的兔

對於事業和家庭,女性有很多選擇。我見過一些全職媽媽,包括高知願意為家人洗手、煲湯和全心全意在家照顧孩子的成員。在古代,女人叫「三從四德」,在許多人眼裡,母親有家庭價值遠大於職業價值。然而這種認識實際上是有偏見的。

我有一個朋友,他在事業上很成功,幾年前結婚後,他辭去了他那份繁榮昌盛的工作,專心於家庭。我沒想到她會對我哭,她的丈夫不理解她的辛苦,她的孩子們總是生她的氣,一切似乎都很不和諧,「早知道我之前就不辭職了!」

實際上我相信,不僅她母親會面臨這種情況。如今的媽媽們面臨著這樣一種情況:家裡人太多了付出無法理解。都是「有苦說不出」。在這個時代,女性的價值不僅僅局限於家庭,只有個性獨立的女性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平衡工作和家庭,實現自己的價值。

電影《荼蘼》——女性工作與家庭的動態平衡

我看了一部豆瓣評分為8.6-《荼蘼》的電影。在這部電影中,我們有一個女性故事徘徊在工作和家庭之間,最終找到了答案。在夫妻之間中,工作和家庭總是有衝突的,就像《荼蘼》中的主人公鄭如薇。鄭如薇突然得到了加薪的升職,但是工作場所卻在上海。她面臨著工作和愛情之間的抉擇。《荼蘼》好吧,告訴我們兩個選擇的結束。

選擇工作鄭如薇,有自己的事業,開個店,發瘋時傷心shopping……她什麼都有,除了愛;選擇愛鄭如薇,住在男朋友家,幫男朋友照顧生病的父親;等男朋友和妹妹回來,他們甚至會面臨無處可住的困境——她只有一個愛,而愛也漸漸被生活衝淡

這部電影發人深省,因為沒有一條路他是不完美的。選擇愛情,就要面對生活的尷尬;選擇工作,就要長期接受孤獨。事實上生活就是這樣,這個選擇有兩個不完美的情況下選擇,作為婦女和母親,我們需要在家庭和工作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不要輕易讓他們失去平衡。

申聖雲在《人生若只如初見》中說「人生的得與失是一定的,我們要懂得維持平衡。」

在工作和家庭之間,有的人的觀念太過頹廢,認為女性的價值只能體現在家庭中,所以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是錯誤的。其他人認為女人應該學會獨立,所以大肆宣揚「不結婚」「做女強人」……實際上是一個更極端的想法。做一個好母親和做好工作之間沒有衝突。如果我們能找到一個平衡點,我們就能在家裡和工作中實現我們的價值。

實現人格獨立——認識家庭與工作的關係

要實現家庭與工作的平衡,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擁有一個獨立的人格。

鄭培民說「做人就要有獨立人格。」

所謂獨立人格是指人的獨立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他要求人們不要依賴任何外在的精神權威,要有自己的選擇,要堅定。在婚姻中,女人往往是容易的嚮導。有多少母親在家人的勸說下放棄了工作選擇,回到了家庭。再者,由於上一代老舊的觀念,一些女性在家庭中地位低下,更不用說獨立人格了,有時甚至自由也受到限制。

什麼是家庭?裡耶說「家庭不單是身體的住所,也是心靈的寄託處。」所以家庭應該是港灣和心靈的棲息地。現在,有多少人認為家庭是「避難所」「旅店」或者甚至不想回家……,事實上很多人對家庭的看法有些偏差,甚至不知道什麼時候,家庭似乎成了女性的負擔。

家庭和工作應該相輔相成。每個人都是我們生命中的禮物,我們渴望一個溫暖的家庭,也希望在我們的職業生涯中成為大展宏圖,所以我們不應該為了任何一個而放棄另一個。如朔所說「舒適的家庭生活,是幫助一個人成事立業的要素。」

如果我們想安全地工作,我們需要家庭的穩定;同樣,如果我們想要家庭的穩定,我們需要事業。只有我們不放手,我們才能擁有更多幸福的生活。

如何實現人格獨立?

首先,不要太依賴別人

許多女孩太依賴周圍的人,沒有TA她們甚至活不下去。有時,另一邊不可能一直陪伴著我們,我們應該學會接受一個人的生活並習慣於獨立。如果我們想獨立,我們需要擺脫過度依賴。過度依賴父母、依賴另一半、依賴對孩子……總是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壓力,最終給家庭帶來負擔。

第二,有自己的愛好

許多母親把自己的事業、愛好甚至生命都獻給了家人,而家人卻不珍惜這些。事實上他們給的太多了,即使我們已經結婚成家,我們仍然可以有自己的生活。說高爾基

婦女的事業和家庭一直是值得所有母親關注的問題。在這個新時代,只有做好選擇,才能收穫最好的幸福。要保持家庭與工作的良好平衡,就要從培養自己獨立的人格開始。詩人凌洛說「我寧可坐在一隻大南瓜上,由我一個人佔有它,不願意和他人擠在天鵝絨的墊子上。我寧可坐一輛牛車,自由自在來去,不願意坐什麼花梢的遊覽車去天堂,一路上呼吸著汙濁的空氣。」我們的生活畢竟應該由我們自己決定。

相關焦點

  • 豆瓣高分《荼蘼》:人格獨立的全職媽媽,才能正確認識家庭與事業
    對於事業和家庭,女性在這方面的抉擇會有很多。我見過一些全職媽媽,其中不乏高知分子,卻願意為家庭洗手作羹湯,全心全意在家照顧孩子。古時就有女子所謂「三從四德」,母親在很多人眼裡,家庭價值遠大於事業價值。但是,這樣的認知其實是帶有一定偏見的。
  • 豆瓣高分《荼蘼》:人格獨立的女性才能正確理解家庭與事業的關係
    《荼蘼》這一部在豆瓣上有著8.6高分的臺劇,它用了12集的篇幅,探討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女性在現實生活中能否做到魚與熊掌兼得,家庭事業兩不丟?如果無法做到,那麼又應該如何抉擇?劇中的女主角叫做鄭如薇,剛剛步入而立之年,雖然沒有結婚,但是有一個關係穩定的男朋友,在事業上也如魚得水,不僅工作穩定,而且還有著很大的上升空間。
  • 豆瓣8.6《荼蘼》:事業和家庭兩難抉擇,女性並不是只有二選一
    導語如果你喜歡看臺劇,應該不會錯過豆瓣8.6評分的《荼蘼》,這部劇不算長,只有十二集。但在這短短的劇情中,卻講述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女性在面臨事業和婚姻兩難境地中該如何抉擇。這也是很多女性面臨的家庭和事業如何選擇的問題。除此之外,我認為這部劇還有更深層次的含義:女性"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權力。
  • 愛情與事業該如何選擇?《荼蘼》沒有告訴我們答案
    《荼蘼》詮釋了愛情與事業的選擇困境,兩種不同的選擇,兩種不同的人生,在看著鄭如薇糾結於PlanA和B的時候,不知多少人也正在面臨著同樣的難題。平行剪輯敘事讓這兩種選擇形成了強烈對比,看著兩個不同的鄭如薇,如同看到未來不同版本的自己,特別是女性觀眾。能夠讓人感同身受,再加上女主金鐘視後楊丞琳的成熟演技,《荼蘼》開播的時候自然是廣受好評,在豆瓣至今還保持著8.6分。
  • 楊丞琳《荼蘼》:愛情和事業,二者選一,你會選哪個?
    荼蘼花近日重溫電視劇《荼蘼》,起初觀看時我也只在愛情和事業這兩種方案中二選一,如今再看心中已有了不一樣的答案。《荼蘼》是2016年播出的一部臺劇,豆瓣評分8.6,共6集(騰訊視頻12集),由楊丞琳和顏毓麟主演。這是一部關於女性在愛情和事業之間必須做出選擇的故事。電視劇是採用了平行時空的拍攝方法,讓女主體驗了兩種不同的人生。女主鄭如薇(楊丞琳飾)是一家泡麵公司的業務專員,其男友湯有彥(顏毓麟飾)是一家裝修公司的小設計師。
  • 全職媽媽是獨立女性嗎?只有打破標籤,才有幸福的可能
    隨著女性獨立意識的增加,很多人已經不滿足於相夫教子,夫唱婦隨的生活了,她們在很多領域都大放光彩。但說到女性獨立,很多人自動屏蔽了全職媽媽,認為她們是依附於男人而存在的群體。那麼究竟全職媽媽是不是獨立女性呢?
  • 孩子上幼兒園了,全職媽媽變身職業女性,工作和家庭如何兼顧?
    全職媽媽經歷過辛苦繁瑣的育兒過程,等到孩子上幼兒園了,她們就面臨著重返工作崗位的壓力,這時候應該怎樣平衡自己的事業和家庭的關係呢?對於離開職場幾年的全職媽媽來說,重返職場意味著接受更加緊張的生活節奏,還有重拾自己的工作技能,逐漸適應新的工作內容,與新的同事們建立聯繫。對於長時間脫離工作節奏的女性來說,這些都是需要花大力氣去克服的困難。
  • 為什麼要倡導女性獨立?全職主婦的悲哀你不懂!
    小編一直都推崇獨立女性的生活方式。不能為了家庭把自己的事業拋棄,可是如今社會上的一些女性本來有些良好的工作機會,卻心甘情願選擇為了家庭放棄自己的事業,這樣的選擇究竟正確嗎?值得嗎?最近有這麼一件事情引起了小編的注意,講述的是一對戀人,大學畢業以後,男的就全力衝刺自己的事業,家庭全部交給女生來處理,幾年以後倆個人有了一個小寶寶。本來女生也有很好的工作機會,可是孩子和家庭都必須要有人來管,所以女生就辭去了自己的工作,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庭裡,做起了全職主婦。本來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么女生會這麼做,可是連自己的丈夫都諷刺她浪費自己的學業價值。
  • 豆瓣8.6《82年生的金智英》:全職媽媽的「窒息時刻」
    2019年,由孔劉、鄭裕美主演的《82年生的金智英》在韓國上映,名字算不上乍眼,但是評分卻是極端的兩極分化:男人打低分,女人打高分。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之一便是因為這部影片描述了韓國全職媽媽最真實的「窒息時刻」。
  • 從《荼蘼》到《我們與惡的距離》,談談臺劇中的「重男輕女」
    《都挺好》中蘇明玉從小是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長大的,而《荼蘼》中楊丞琳飾演的鄭如薇在平行空間中,兩種不同的人生選擇,家庭和職場都要權衡。選擇了做全職媽媽的鄭如薇婚後要面臨老公出軌、婆媳矛盾等雞飛狗跳的生活;而遠赴上海打拼選擇做女強人,鄭如薇卻依然大齡漂泊,沒有找到自己的歸宿感。
  • 日本全職媽媽的一天,和中國家庭主婦相比,差距不止一點點
    除了照顧家庭,Moe還會帶著女兒外出和好友一起聚餐,聊天,討論一些育兒的知識。即使是和閨蜜在一起,Moe仍舊會先讓女兒吃飽,時刻注意女兒的狀態。當一天結束之後,女兒入睡,Moe徹底的放鬆自己,泡澡聽音樂學習。
  • 全職媽媽從帶娃抑鬱到實現經濟獨立,我所走過的每一步,都不容易
    這兩天,很多讀者來找我諮詢,說看了我的文章,被我感動和勵志了。他們紛紛誇讚我的文章流露真情實感。哪能不真情實感呢?我全職帶娃的那些日子,甚至抑鬱到想si,覺得自己明明身心俱疲,卻不被家人理解。根本原因,還在於,你沒有真正強大,別人沒有真正看到你的價值。社會對女性從來就不公平,仿佛女性存在的價值就是生兒育女,照顧家庭。
  • 全職媽媽:勇敢還是無奈
    說起全職媽媽,一些人首先想到的是這樣的女性:或許一天到晚圍著灶臺轉,幹的是家政和保潔的活兒,沒有經濟獨立,兩耳不聞窗外事,被時代的步伐甩下,與丈夫的眼界差距越來越大,最終被社會拋棄,甚至還可能引發家庭危機……不排除有這樣的情況發生。然而,這不該是女性的悲哀。女性的家庭勞動得不到認可和回報,才是文明的汙點。
  • 楊丞琳新劇《荼蘼》講的是什麼?家庭事業兩難的女人
    不過,今年又有一部優質臺劇可以追了,那就是《我可能不會愛你》編劇徐譽庭的新作《荼蘼》,女主角是楊丞琳。­  所有在家庭和事業之間兩難的女人都該看看楊丞琳這部新劇­  先別急著噓,楊丞琳已經不再是演《惡魔在身邊》和《不良笑花》的那個傻白甜了,如果你追了這部劇,你肯定會對她的演技有所改觀。
  • 社會真的給全職媽媽壓力太大了
    直到馬上預產期了老媽從老家過來,老媽來的第十天我就生了,做完月子我就正式的成為了一名全職媽媽。寶貝三個月了說到全職媽媽,人們對其褒貶不一,有段時間網上很火的一個視頻,兩個(小鮮肉)在輪番說著全職媽媽在不同人眼裡的樣子,無論是在孩子眼裡脾氣暴躁的媽媽,還是老公眼裡常因雞毛蒜皮的小事小題大做的神經病,以及外人眼裡在享福
  • 豆瓣8.6《荼蘼》女人選事業還是家庭?兩個女人的親身親歷告訴你
    女人婚後究竟是該選事業,還是選家庭,這一度成了很多女性糾結的話題。臺劇《荼蘼》,講述女主鄭茹薇,畢業後在一家公司工作。公司外派上海的名額落在她頭上,一個艱難的決定擺在了她面前——A方案,選擇事業,去上海,活出想要的風光;B方案,選擇家庭,留在臺灣,守住一段彌足珍貴的愛情。
  • 全職太太與事業女之間的「戰爭」
    據《2019年度中國家庭孕育方式白皮書》報導,中國年輕父母全職在家的比例達到58.6%,而95後全職媽媽更是高達82%,不過這一群體更多集中在低線城市。全職媽媽這種身份很容易引起全社會的熱議,因為不論女性如何選擇,都很可能被人攻擊:事業女強人被人詬病沒有兒女,人生是沒有意義的;全職太太被人嘲笑經濟不獨立,遲早要被老公拋棄;事業家庭兩手都能抓的女性,又要被指責太過完美,伴侶會有壓力……
  • 高分!考古!每個驚嘆背後是獨立的精神和堅強的個性
    最近,「高分報考北大考古女生」受到極大關注。她的名字叫鍾芳蓉,湖南耒陽人,她以676分的高分報考了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父母外出打工7年,每年最多回來兩次,她從6年級開始在校寄宿,一個月回家一次…據鍾芳蓉爸爸講述,鍾芳蓉不到一歲時便由爺爺奶奶帶著,他和孩子媽媽外出打工,每年最多回來兩次。
  • 「我看似擁有一切,卻兼顧不了事業和孩子」:中國媽媽們的福利與困境
    如今世界,無論哪個國家,對於媽媽的要求似乎總是那麼高:你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學歷、資源換得獨立、收入和教育資源,你還需要做好一個溫柔體貼、永不疲倦的媽媽;你不能承認自己平衡不好事業和生活,因為那代表你懶惰、無能或不稱職;你應該有健美身材、精湛廚藝,還需要有三頭六臂懷抱嬰兒優雅走路,你必須同時做到 have it all…然而,究竟有多少女性做到兼顧一切呢?
  • 網紅校長怒斥全職媽媽,回家帶娃還沒被尊重就已被詆毀
    網紅校長怒斥全職媽媽惹爭議事情起因是,張桂梅校長曾經的一名學生,畢業之後帶著老公和孩子來捐款。得知學生大學畢業之後做了一名全職媽媽,張桂梅校長十分生氣,將學生趕了出去,拒絕接受她的捐款。Mommy看完這條新聞,理解張桂梅校長的做法,但卻不太認同她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