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研究發現:少吃肉、多吃優質植物蛋白降低冠心病風險

2020-12-13 騰訊網

心血管病是導致人類死亡的最大原因。

而不健康飲食是造成健康危害和死亡的最大危險因素。

吃什麼食物有利於維持心血管健康呢?

一項為期30年的大型研究給我們提供了部分答案。

證據顯示,用優質的植物性食物替代紅肉可以明顯降低冠心病風險;而用全穀物和乳製品替代總的紅肉,用雞蛋代替加工的紅肉,也可以降低這種風險。

肉類,無疑是大多數人口中的美食。

但是,大量證據早已表明,大量進食紅肉,特別是像培根、熱狗、香腸等加工紅肉,會增加包括冠心病在內的重大慢性病,以及死亡亡風險。

用什麼食物來替代紅肉可以保證營養又可以降低這種風險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人員設計了一項長期大量研究。

研究涉及美國健康專業人員隨訪研究項目中43272名男性,平均年齡53歲,這些人在入選進入研究時都沒有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研究開始於1986年,所有參與者被要求在截止到2016年的30年間,每4年填寫一份詳細的飲食調查表,並提供包括病史和生活方式等相關信息。

在考慮了心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險因素後,研究人員發現,每人每天的食物中每增加一份紅肉冠心病的風險升高12%;其中,如果是未加工肉,風險升高11%;而加工紅肉風險升高15%。

也就是說,多吃紅肉可以增加冠心病風險。

相反,與紅肉相比,每天每吃一份優質植物蛋白食物(比如堅果,大豆或其他豆類),冠心病風險降低14%。其中,與未加工紅肉相比,風險降低13%,加工紅肉相比降低17%。

就是說,如果用優質植物性蛋白來替代紅肉,反過來會降低冠心病風險。

另外,研究也發現,用全穀物和乳製品替代總紅肉,用雞蛋替代加工紅肉也可以降低冠心病風險。這種關聯在年輕人中影響更明顯。這也說明,預防冠心病越早越好。

總體上來說,這項涉及幾萬人,長達30年的研究顯示,多吃紅肉增加冠心病風險;相反,少吃紅肉,但是,必須是以包括堅果、大豆和其他豆類等優質植物蛋白來代替以保持足夠營養,可以降低冠心病風險。

相關焦點

  • BMJ:多吃植物蛋白,可降低冠心病發病風險
    BMJ:多吃植物蛋白,可降低冠心病發病風險 2020-12-13 09: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最新研究:多吃植物蛋白,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降低10%死亡
    雖然肉類含有大量蛋白質,尤其紅肉也就是豬牛羊肉,在補充蛋白質的同時,無疑會增加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二、植物蛋白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死亡風險7月BMJ發表的一項研究:多吃植物蛋白,可同時降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風險;此外,如果用植物蛋白替代動物蛋白,可延長壽命。
  • 食話食說|多吃豆少吃肉!JAMA子刊:植物蛋白代替動物蛋白可降低早亡...
    我們常吃的肉類、蛋類、豆類等食物中,蛋白質含量都非常豐富。不過,食物中的蛋白質是有所區別的。按照來源來分的話,肉蛋奶中的蛋白質屬於動物蛋白,豆類、堅果中的蛋白質則屬於植物蛋白。近日,知名醫學期刊《JAMA》子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發布了一項針對不同來源的蛋白質對長期健康影響的研究文章。結果顯示,多吃植物蛋白可顯著降低死亡風險。
  • 71萬人研究證實:多吃一類蛋白,可降低死亡風險
    一、BMJ:常吃植物蛋白,延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2020年7月,國際頂尖期刊《BMJ》雜誌發表了飲食和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相關研究,這項研究持續了32年,參與人數達到了715128人。
  • 40萬人16年追蹤發現,多吃植物蛋白,可最高降低1/3死亡風險
    植物蛋白與動物蛋白提到補充蛋白質,絕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喝牛奶、吃雞蛋、吃瘦肉,很少有人想到通過吃素來補充蛋白。事實上,許多植物中的蛋白含量遠高於上述動物蛋白。例如,大豆中蛋白含量高達 40%,各種堅果花生中蛋白質含量也超接近 30%。
  • 涉及71萬人的最新研究發現:多吃「豆」比吃肉長壽
    提到補充蛋白質,人們會直接想到牛肉、牛奶、雞蛋等動物蛋白,然而《英國醫學雜誌》近日刊登的一篇新研究指出,動物蛋白可能對於長壽沒什麼太大貢獻,每天多吃3%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卻可以降低5%的全因死亡風險。植物蛋白利於降低多種慢病風險蛋白質常見於肉類、牛奶和雞蛋中,但在大豆、豆製品、穀類和堅果等植物性食物中也存在。
  • 40萬人16年追蹤發現,多吃植物蛋白,少吃蛋類、紅肉,可最高降低1/3...
    此外,此前大量的研究表明,植物蛋白攝入可以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例如 2005 年美國 NHS 以及 HPFS 隊列研究發現,攝入植物蛋白的增加可以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相比之下,動物蛋白中含有大量的膽固醇以及脂肪,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誘因。
  • 多吃植物蛋白可延壽,這些食物裡面都有
    提到補充蛋白質,絕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喝牛奶、吃雞蛋、吃瘦肉,很少有人想到通過吃素來補充蛋白。事實上,許多植物中的蛋白含量遠高於上述動物蛋白。例如,大豆中蛋白含量高達40%,各種堅果中蛋白質含量也接近30%,而蛋類蛋白質含量僅10%左右,牛奶中蛋白質的含量更是很少,只有5%多一點。
  • 多吃植物蛋白可延壽,這些食物裡面都有!
    提到補充蛋白質,絕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喝牛奶、吃雞蛋、吃瘦肉,很少有人想到通過吃素來補充蛋白。事實上,許多植物中的蛋白含量遠高於上述動物蛋白。例如,大豆中蛋白含量高達40%,各種堅果中蛋白質含量也接近30%,而蛋類蛋白質含量僅10%左右,牛奶中蛋白質的含量更是很少,只有5%多一點。
  • 以植物為基礎的高蛋白飲食可能會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
    2020年7月30日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研究,高蛋白飲食可以降低任何原因的死亡風險。研究人員不僅發現高蛋白飲食與降低各種原因的死亡風險有關,而且植物性蛋白質還與降低心臟病、糖尿病和中風的風險有關。
  • 最新研究:老年人少吃主食,多吃肉和脂肪,更健康,長壽
    其實,很多疾病與飲食有很大的關係,最新的研究表明:少吃米麵糖,多吃點脂肪和蛋白質更健康。優質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多吃肉蛋魚,獲得的營養密度更高,營養更全面。 蛋白質還能幫助人體構建更強大的免疫系統,蛋白質攝入過少,免疫力下降,一項針對老年女性的小型研究發現,低蛋白飲食持續9周後,免疫力明顯降低。
  • 少吃動物蛋白!研究發現植物蛋白可延長壽命:越多效果越明顯
    7月15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癌症研究所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與肉類蛋白質相比,食用更多的植物蛋白的老年人往往壽命更長。為此,研究人員想知道食用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是否對長壽有影響。為了找出答案,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飲食與健康研究的數據,該研究在過去16年裡一直在收集50至71歲人群的飲食和健康信息,擁有179068名婦女和237036名男子的資料。
  • 41萬多人16年隨訪研究表明:常吃植物蛋白可以長壽
    導語:素食有助於降低中風風險。 7月15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癌症研究所的一組研究人員發現,與肉類蛋白質相比,吃更多植物蛋白的老年人壽命更長。
  • 能讓人長壽 降低心臟病發病率 素食飲食還有哪些好處?
    2018年6月28日 訊 /生物谷BIOON/ --吃素食或攝入以植物為主的食物常常與多種機體健康益處直接相關,但僅僅吃素或許遠不足以帶來這些健康好處,攝入食物的質量也很關鍵,在2018年美國營養學會年會上,科學家們就發表了他們最新的研究成果,闡明了攝入以植物為主的食物對機體健康的影響,以及膳食質量如何影響飲食對機體健康的影響。
  • 多吃植物蛋白能長壽
    按照其來源,分為動物蛋白(肉魚蛋奶等)和植物蛋白(豆類、雜糧、果蔬等)。《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登一項最新前瞻性隊列研究發現,多吃植物蛋白有助降低早亡風險,延長壽命。為了弄清植物蛋白攝入量與總體死亡率和特定死亡率之間的關聯性,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研究員黃嘉琪(音)博士及其研究團隊對1995至2011年收集的23.7萬名男性參試者和17.9萬名女性參試者的相關數據展開了梳理分析。為期16年的隨訪調查期內,共有近7.8萬人死亡。在參試者日常飲食中,蛋白質佔比約為15%,其中40%為植物蛋白,60%為動物蛋白。
  • 肯德基棒約翰推出人造肉,以後能「多吃肉少吃菜」?
    傳統意義的「多吃菜少吃肉」,看來會因為這股植物肉的風潮而扭轉。但首先還得說下人造肉與真肉的區別,幫你看清人造肉到底值不值得買。 優質蛋白 商家首推的營養點,就是人造肉雖然來自植物,但也是優質蛋白。
  • 更多素食,更少糖尿病,吃素的年輕人糖尿病風險可能降低23%
    中國的糖尿病發病趨勢已經呈現「年輕化」「多樣化」以及「範圍擴大化」的趨勢,年輕人們也該把糖尿病預防提上日程了……而說起降低糖尿病風險,無論如何也繞不開「吃什麼」的話題。今天要介紹的這項研究,就是關於年輕人怎麼吃可以預防糖尿病的。
  • 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孰優孰劣?|普唯爾V生態
    01、植物蛋白代替動物蛋白降低死亡風險報導稱,在這項研究中,共納入了日本公共衛生中心前瞻性隊列的70696名45-74歲的參與者,參與者在研究開始時未患癌症、腦血管疾病或缺血性心臟病。在長達18年的隨訪期間,共有12381名參與者不幸死亡。
  • 豆製品又站在了蛋白質的金字塔頂端:植物蛋白增3%,早亡風險降10%|...
    近日,《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登的一項最新前瞻性隊列研究發現,增加每日攝入蛋白質中植物蛋白的比例,對長壽有益。植物蛋白到底好在哪?日常飲食中如何攝取植物蛋白?《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營養專家,教你「吃對」每一克優質蛋白。
  • 動物蛋白VS植物蛋白,究竟誰更有利於人體?
    早在1838年,荷蘭科學家格利特·馬爾德就發現,有生命的東西離開蛋白質就不能生存,因此蛋白質一直被譽為「生命的基石」。在每天攝入能量中,植物蛋白(而非動物蛋白)佔比每增加3%,早亡風險可降低10%。在1000千卡熱量中,取代動物蛋白的植物蛋白每增加10克,男女死亡風險可分別降低12%和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