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多吃植物蛋白,可降低冠心病發病風險

2020-12-13 澎湃新聞

BMJ:多吃植物蛋白,可降低冠心病發病風險

2020-12-13 09: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梅斯醫學 MedSci梅斯

已有大量研究證據表明,食用紅肉,特別是加工紅肉,例如培根,熱狗,香腸和薩拉米香腸,會增加死亡風險以及慢性病風險。

美國研究人員小組研究了總紅肉,加工紅肉和未加工紅肉與冠心病風險之間的關係,並估計了用其他蛋白質來源替代紅肉對冠心病發病風險的影響。

研究人員隨訪了來自1986年-2016年期間43272名美國男性,包括29683名牙醫、10098名獸醫、4185名藥劑師、3745名驗光師、2218名骨科醫生和1600名足科醫生,參與者選時沒有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平均年齡為53歲。同時,研究人員要求參與者於1986年及此後每4年填寫一份半定量的食物頻率調查表,包括病史、生活方式和特殊的飲食習慣等詳細信息,以更新關於潛在風險因素和新疾病發生的信息。

用其他食物替代總紅肉、未加工紅肉和加工過紅肉後,冠心病相關的危險比

研究結果顯示,在對飲食和非飲食風險因素進行多變量調整後,總紅肉、未加工紅肉和加工紅肉的攝入量均與較高的冠心病風險相關。每天增加一份紅肉的風險比分別為1.12,1.11和1.15。與紅肉相比,每天攝入一份植物蛋白(堅果、豆類和大豆)可降低冠心病發病風險。用全穀物和乳製品代替總紅肉,用雞蛋代替加工紅肉同樣可降低冠心病發病風險。

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與紅肉相比,牛奶(脫脂和全脂)、酸奶和奶酪的可將冠心病發病風險降低10%到22%。當一份加工過的紅肉被一份乳製品所取代時,它們之間的關聯更加明顯。然而,用魚肉(黑魚,金槍魚罐頭和其他魚)替代紅肉與冠心病發病風險無關,這可能是因為不同類型的魚肉以及不同的加工方式所導致的。研究發現,黑魚的攝入量可降低冠心病發病風險,而其他魚類的攝入量與較高的冠心病發病風險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在65歲以上的男性中,與紅肉相比,堅果和植物蛋白質的攝入量與降低冠心病發病風險有更強的相關性。在年輕的男性中,雞蛋的攝入量與降低冠心病發病風險有更強的相關性,用雞蛋替代紅肉可降低20%的冠心病發病風險。

總體來說,用高質量的植物性食物,如豆類、堅果或大豆代替紅肉,可能會降低患冠心病的風險。用全穀物和奶製品代替全部紅肉,用雞蛋代替加工過的紅肉,也可能降低這種風險。

原始出處

Laila Al-Shaar,Ambika Satija et.al.Red meat intake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mong US men: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BMJ 2020; 371 doi: https://doi.org/10.1136/bmj.m4141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BMJ:多吃植物蛋白,可降低冠心病發病風險》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30年研究發現:少吃肉、多吃優質植物蛋白降低冠心病風險
    吃什麼食物有利於維持心血管健康呢? 一項為期30年的大型研究給我們提供了部分答案。 證據顯示,用優質的植物性食物替代紅肉可以明顯降低冠心病風險;而用全穀物和乳製品替代總的紅肉,用雞蛋代替加工的紅肉,也可以降低這種風險。 肉類,無疑是大多數人口中的美食。
  • 71萬人研究證實:多吃一類蛋白,可降低死亡風險
    一、BMJ:常吃植物蛋白,延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2020年7月,國際頂尖期刊《BMJ》雜誌發表了飲食和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相關研究,這項研究持續了32年,參與人數達到了715128人。
  • 最新研究:多吃植物蛋白,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降低10%死亡
    雖然肉類含有大量蛋白質,尤其紅肉也就是豬牛羊肉,在補充蛋白質的同時,無疑會增加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二、植物蛋白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死亡風險7月BMJ發表的一項研究:多吃植物蛋白,可同時降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風險;此外,如果用植物蛋白替代動物蛋白,可延長壽命。
  • 40萬人16年追蹤發現,多吃植物蛋白,可最高降低1/3死亡風險
    同時,如果將我們生活中攝入動物蛋白的 3%,替換成植物蛋白,也可顯著降低我們的全因死亡風險(男性女性均為 10%),以及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男性降低 11%,女性降低 12%)。特別地,如果植物蛋白替代的是蛋類或紅肉,則可以更顯著的降低我們的全因死亡風險。
  • 美國男性紅肉攝入過多增加冠心病風險
    美國男性紅肉攝入過多增加冠心病風險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4 16:45:25 美國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Walter C Willett團隊研究了美國男性紅肉攝入量與冠心病風險的相關性。
  • 食話食說|多吃豆少吃肉!JAMA子刊:植物蛋白代替動物蛋白可降低早亡...
    我們常吃的肉類、蛋類、豆類等食物中,蛋白質含量都非常豐富。不過,食物中的蛋白質是有所區別的。按照來源來分的話,肉蛋奶中的蛋白質屬於動物蛋白,豆類、堅果中的蛋白質則屬於植物蛋白。近日,知名醫學期刊《JAMA》子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發布了一項針對不同來源的蛋白質對長期健康影響的研究文章。結果顯示,多吃植物蛋白可顯著降低死亡風險。
  • 研究發現:多喝咖啡,或可降低患前列腺癌的風險
    此前已有研究證實,飲用咖啡可能與降低患肝癌、腸道癌和乳腺癌的相對風險有關。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咖啡在降低前列腺癌風險中具有潛在的作用。隨著病情的發展,癌細胞可轉移到骨頭和淋巴結等部位,患者在前列腺癌晚期,可出現排尿困難、尿血、背痛、骨盆疼痛等症狀。 前列腺癌的風險因子包含高齡、家族病史、種族等。約 99% 的病例中患者年齡超過 50 歲。父母等親屬患有本病時,發病風險較常人高出 2-3 倍。
  • 40萬人16年追蹤發現,多吃植物蛋白,少吃蛋類、紅肉,可最高降低1/3...
    同時,如果將我們生活中攝入動物蛋白的 3%,替換成植物蛋白,也可顯著降低我們的全因死亡風險(男性女性均為 10%),以及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男性降低 11%,女性降低 12%)。 特別地,如果植物蛋白替代的是蛋類或紅肉,則可以更顯著的降低我們的全因死亡風險。
  • 以植物為基礎的高蛋白飲食可能會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
    2020年7月30日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研究,高蛋白飲食可以降低任何原因的死亡風險。研究人員不僅發現高蛋白飲食與降低各種原因的死亡風險有關,而且植物性蛋白質還與降低心臟病、糖尿病和中風的風險有關。
  • 多吃植物蛋白能長壽
    按照其來源,分為動物蛋白(肉魚蛋奶等)和植物蛋白(豆類、雜糧、果蔬等)。《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登一項最新前瞻性隊列研究發現,多吃植物蛋白有助降低早亡風險,延長壽命。為了弄清植物蛋白攝入量與總體死亡率和特定死亡率之間的關聯性,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研究員黃嘉琪(音)博士及其研究團隊對1995至2011年收集的23.7萬名男性參試者和17.9萬名女性參試者的相關數據展開了梳理分析。為期16年的隨訪調查期內,共有近7.8萬人死亡。在參試者日常飲食中,蛋白質佔比約為15%,其中40%為植物蛋白,60%為動物蛋白。
  • 多吃植物蛋白可延壽,這些食物裡面都有
    多吃植物蛋白可延壽來源包括大豆、穀物、堅果等蛋白質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物質。提到補充蛋白質,絕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喝牛奶、吃雞蛋、吃瘦肉,很少有人想到通過吃素來補充蛋白。事實上,許多植物中的蛋白含量遠高於上述動物蛋白。例如,大豆中蛋白含量高達40%,各種堅果中蛋白質含量也接近30%,而蛋類蛋白質含量僅10%左右,牛奶中蛋白質的含量更是很少,只有5%多一點。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多吃抗炎食物,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
    哈佛大學研究指出,抗炎飲食可降低中風、冠心病等疾病風險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院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飲食中促炎食物比較多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而抗炎飲食有助於降低炎症和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
  • 多吃植物蛋白可延壽,這些食物裡面都有!
    提到補充蛋白質,絕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喝牛奶、吃雞蛋、吃瘦肉,很少有人想到通過吃素來補充蛋白。事實上,許多植物中的蛋白含量遠高於上述動物蛋白。例如,大豆中蛋白含量高達40%,各種堅果中蛋白質含量也接近30%,而蛋類蛋白質含量僅10%左右,牛奶中蛋白質的含量更是很少,只有5%多一點。
  • BMJ子刊:我國學者發現,多喝咖啡降低男性前列腺癌風險,每天多喝一...
    過去幾年的多項研究表明,多喝咖啡可以帶來很多健康益處,例如,喝咖啡與肝癌、腸癌和乳腺癌的相對風險較低有關。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最新預測數據,2020年全球男性前列腺癌新增141萬人,已成為世界範圍內男性發病率第二高的惡性腫瘤(僅次於肺癌的144萬)。
  • 植物蛋白質、動物蛋白質哪個更有助於長壽?《BMJ》研究揭秘答案
    隨著營養結構的變化,全世界人口的飲食模式都漸漸地轉向了高蛋白飲食(中國人的飲食模式一般是以高碳水為主要能量來源,比如大米和麵粉,西方多以牛羊肉高蛋白飲食為主),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健康程度。 那麼如何吃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發病率,從而更大程度的延長壽命呢?近期,一項刊登在國際頂級醫療期刊上《BMJ》雜誌上的文章就為我們揭秘了答案。
  • 能讓人長壽 降低心臟病發病率 素食飲食還有哪些好處?
    2018年6月28日 訊 /生物谷BIOON/ --吃素食或攝入以植物為主的食物常常與多種機體健康益處直接相關,但僅僅吃素或許遠不足以帶來這些健康好處,攝入食物的質量也很關鍵,在2018年美國營養學會年會上,科學家們就發表了他們最新的研究成果,闡明了攝入以植物為主的食物對機體健康的影響,以及膳食質量如何影響飲食對機體健康的影響。
  • 植物蛋白質、動物蛋白質哪個更有助於長壽?《BMJ》超70萬人研究數據揭秘答案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已經提到過飲食和癌症發病之間的關係,健康的飲食可以降低前列腺癌的發病風險。推薦閱讀:實錘來了!不良飲食模式會大幅度提高前列腺癌發病風險!在全世界範圍內,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是人類最致命的兩個殺手。
  • BMJ:降低糖分和飽和脂肪酸攝入 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更低
    吃是一種需要,會吃卻是一門學問。合理的飲食結構、適當的營養元素搭配,可以增加抵禦疾病的能力,並降低肥胖、心血管疾病等非傳染性疾病的患病風險。那麼,如何吃更健康呢?3月18日,《BMJ》發布的一項新研究報告在為人們揭示多種營養元素與健康之間的關係的同時,提出了一種能夠有效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飲食搭配,並警示人們,過多的糖分和飽和脂肪酸攝入是健康的兩大殺手。
  • 得了冠心病你可以吃哪些中藥?
    得了冠心病你可以吃哪些中藥?,其發病快,病情急,若在病症發作時,如不及時用藥,往往會釀成不良後果。它可以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縮小實驗性心肌梗死的範圍,降低纖維蛋白原,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治療冠心病的作用。
  • 多吃高蛋白植物性食物 可降心臟病風險
    網易體育1月7日報導:最新研究發現,人們要想降低心臟病風險,應該少吃牛羊肉等紅色肉類及加工的肉類食物,多吃高質量蛋白質豐富的植物性食物。紅色肉類對於跑者來說是有一定益處的,因為它們可以提供健康蛋白質。但是,如果每天都吃,特別是和一些加工類食物一起攝入,會增加心臟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