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一個移民加拿大的中國人收割美國股市的背後:為什麼大佬...

2020-12-21 騰訊網

被美國專業做空機構渾水狙擊後,自爆虛構了22億元的收入,股價大跌了70%。然而,圍繞在瑞幸咖啡身上的疑雲,不但沒有散去,反而越來越濃厚。

抽絲剝繭,順藤摸瓜。我們發現了一起布局時間超過15年的棋局。

涉及其中的人物,有改變世界的熱血,有同生共死的情誼,也有資本運作的權謀,和偷天換日的陰謀。

這一切,都要從15年前,一個時年35歲的加拿大人說起。

(瑞幸咖啡上市時的陸正耀)

陸正耀本來不是加拿大人,而是福建省的屏南縣人。

1991年,22歲的他從北京科技大學本科畢業後,在體制內工作了3年。當下海潮在全中國流行後,1994年下海創業。當時體制內人員勇於辦理停薪、留職的選擇,就已經是大新聞了。

他乾脆停薪、不留職位,裸身下海。因為他看到了,利用自己身份的優勢,拿下朗訊科技、阿爾卡特等國際通訊、手機廠商在華最大的代理資格,就已經躺著賺了個盆滿缽滿。

大學畢業8年、創業5年後,29歲的他,移民到了加拿大。

於是,從2005年開始,一個加拿大國籍的中年男人,就要開始他在這片故土上的神奇表演了。

我們今天要說的不是陸正耀的傳奇,雖然陸正耀也足夠傳奇,本文拋開商業道德和商業邏輯,深刻剖析:為什麼大佬都要移民?

國籍主要通過依血統和依出生地原則而原始取得或者加入取得,而稅務居民身份的認定則以該個體與國家之間聯繫的存在為必要條件。實踐中,各國對稅務居民身份的認定有各自不同的標準。

先看一個例子,你就明白稅務身份和國籍身份的區別了。

你持有中國護照,沒有美國的綠卡或護照。而你一年內在美國居住超過了183天,那麼你就成為了美國的稅務公民。那麼,美國就針對你這個稅務身份進行徵稅,而美國是全球徵稅的。

你還可能同時有其他稅務身份。那麼有一種可能是你在別處已經納稅了,那麼你要向美國提交你已經納稅那部分的證明。。。

再來一個例子:

你在澳大利亞有個帳戶,他們早幾個月就寄給我一個信/郵件,他說,你在我們這兒的帳戶是用什麼身份開立的。

如果你已做了身份規劃,那麼在你的不同身份裡,你可以確認一個,比如你確認說這個帳戶是以中國公民的身份開立的。那麼這個帳戶就進入到下一步CRS信息交換裡中國和澳大利亞有雙邊信息中了。

雖然各國制度各異,但仍然有一些較為普遍的思路,通常表現為對境內住所或者境內停留時間長短的規定,一般以 183天(半年)為界限,超過183天一般被認為具有聯繫。

總體來說:擁有一國國籍不一定會被認定為該國稅務居民,具有一國的稅務居民身份的也不一定就是具有該國國籍的人。

稅收居民身份是國際身份規劃和財富安排的核心

李嘉誠是一個企業主,持有中國護照,早年李總考慮到外貿活動的便利性,給自己在廣州運營的企業設置了一個香港控股公司。

這是一個很常見的家族企業架構,好處不多贅述。但由於李是中國籍,這個架構就存在不少隱患。

1) HK公司受《個人所得稅法》反避稅規則約束;

2) HK公司持股境內控股平臺,受外匯管理管制,需辦理備案登記;

3) 境內控股平臺向HK公司分紅,需符合「最終受益人」判定,可能無法享受5%優惠稅率;

4) 內資控股平臺持股內資運營公司,通常涉及股權變更,需符合外資併購相關規定,報商務部審批。

那是不是李持有外國綠卡/護照,就高枕無憂了呢,也不是!更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是,李雖然持有加拿大護照,但平時主要在中國生活和工作,他就構成了中、希兩國的雙重稅務居民身份。如果李還在澳大利亞購置了房產,夫人和子女在澳洲生活、受教育,那麼還可能被澳洲政府認定為澳洲稅務居民。在這種情況下,李負有向中、希、澳三國政府進行納稅申報的義務。

所以作為中國稅務居民身份,拿幾個其他國家的護照,並不代表就是其他國家的稅務居民了。個人稅務身份規劃要小心規劃,如何選擇居住地更是尤為重要。選擇居住地的本質是稅務身份的主動選擇,是一種長遠的個人稅務規劃。否則,除非這些國家之間存在避免雙重徵稅的協定,個人需要承擔多國累加起來的重稅負。

李嘉誠是加拿大國籍,在加拿大有公司,卻不需要繳納加拿大所得稅(加拿大聯邦所得稅稅率最高可達29%)。因為李嘉誠長期居住在香港,應該算香港稅務居民,而香港只對來源於香港境內的所得徵稅。

也就是說,李嘉誠利用居住時間(根據每年出入境情況計算)的規則實現了稅務居民身份的「轉換」。畢竟高福利勢必伴隨著高稅收,加拿大雖好,但稅交起來也很傷。

從家族財富傳承的角度來看,擁有一個低稅或免稅國的身份大有裨益。家族成員不同的國際身份規劃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例如家族財富的國際化資產配置、家族文化精神傳承、家族財富的稅務籌劃、家族企業股權海外架構設計,以及家族信託籌劃等。

在家族財富管理中應當首先考慮身份規劃問題

通俗來講,移民可以理解為獲得了一個外國戶口或暫住證,但移民影響的遠非身份本身。在家族財富管理的情境下,身份規劃,本質上是準備改變一個家族成員的司法管轄地,因其通常持有帳戶、股權、不動產等資產,身份改變將極大影響財產關係的法律適用。

由於移民涉及到稅務居民身份、司法管轄、法律衝突等國際法問題,一旦沒有妥善規劃,將會產生難以預料和挽回的影響,需要慎重對待。

隨著國內個稅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國內投資者和企業家們對財富隱私、資產避險、投資升值以及海內外企業構建的綜合需求越來越強烈,因此,海外資產配置、稅務規劃、海外身份成為解決資產和稅務問題的關鍵。

新加坡首富晉級之路:身份規劃+稅務規劃

海底撈張勇夫婦為例,他們通過獲取一個非全球徵稅國家的新身份,以此避免了新個稅所面臨的稅務風險。

2018年9月,海底撈赴香港上市,此後不久,張勇就和他的妻子舒萍改變了國籍,並且通過新身份的享受到了新的稅收政策。

在最新發布的福布斯富豪榜中,張勇以138億美元的身家財富榮登「新加坡首富」的寶座。也就是說,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張勇的身價就飆升了四百多億人民幣,成功晉級新加坡首富。

而據相關報導,通過獲取新身份來進行身份規劃和財富安排的案例屢見不鮮。

此前亞非銀行發布的「2019年世界財富遷移報告」顯示,中國是各國家遷移排名中最突出之一。近幾年,中國高淨值人群移居海外數量屢次刷新紀錄,且熱潮仍未褪去,未來還將繼續增長。

張勇和舒萍作為海底撈的聯合創始人,之所以選擇移民新加坡,其實是有很重要的原因,俗話說:「富不過三代」,由此可以看出財富要長久傳承下去是多難的挑戰。創業容易守業難,要想守護自己親手打下的基業,企業家們最常用的辦法便是通過合理的稅務籌劃來規避資產風險,而海外身份的規劃就是最佳途徑之一。

相關焦點

  • 割資本主義韭菜的瑞幸咖啡
    瑞幸這家公司從成立開始,目的就是為了從美國資本家那裡撈錢,然後換成代金券請全國人民喝咖啡。按照一把網際網路公司的套路都是先割熟人的錢,然後等名聲大了之後再去割「韭菜」。到那時瑞幸咖啡的定位就是在紐約上市,然後瘋狂收割美國資本,所以他們需要編一個適合美國人的「故事」。
  • 瑞幸咖啡再曝猛料!賺中國人的錢,背後老闆股東卻都是美洲人!
    而前不久瑞幸也終於成功在美國上市。 首先大家知道瑞幸咖啡是一家在中國營業的公司,而他前不久在美國上市這一行為還是很好理解的,因為中國也有許多不少企業都是在美國上市,這也意味著他們的成就也是卓越的。
  • 為什麼我要支持瑞幸咖啡,因為他們背後全是辛酸淚
    且不說,這份報告的來源與出處,但是目標也明確,就是讓瑞幸徹底折戟,永遠無法翻不了身,在2020年5月12日,也就是指控財務造假並發表道歉聲明的一個月後,瑞幸咖啡宣布CEO錢治亞被暫停職務。瑞幸經過董事會的重組後,奇蹟般的沒有退市,在當地時間的16日,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的罰金,並與美國證交會達成和解。中國人,是世界最優秀的種族之一,但臉面是最大的弱點。中國的企業,且不論優秀與否,都有一個美國上市的責任夢,在中國上市是為了賺錢,在美國上市,是為國民爭光。當美股上市之後,隨之而來的是一種滿足和鬆懈,這是所有中國企業的通病。
  • 瑞幸咖啡從納斯達克退市後,它下一個的戰場在哪裡?
    幾天前瑞幸咖啡調整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CEO錢治亞和COO劉劍被董事會終止職務,目前董事會已收到辭職信。值得關注的是,瑞幸咖啡股票於美國東部時間5月20日上午7點(北京時間5月20日19:00)恢復交易。盤前閃崩了50%!5月20日凌晨,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發布聲明對此事做出回應。
  • 作為瑞幸咖啡的「吹哨人」,挖一挖瑞幸咖啡的倒掉
    作為瑞幸咖啡騙局的最早"吹哨人"磐石之心,2月1號的時候看到渾水做空報告就已經預感,瑞幸財報發布季很可能出問題,果不其然。其實,我一直堅持"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思維,早在2019年1月7號就曾撰文《瑞幸咖啡們若2019年內無法上市,將轟然倒下!》
  • 瑞幸咖啡:是經營失敗,還是欺詐成功?
    怪不得它的廣告詞說,哦,不是廣告詞,是《瑞幸咖啡宣言》,說:「中國咖啡和美國咖啡比,差距在哪?差在自信。」瑞幸商業模式:一杯咖啡不能承受之重瑞幸的估值相對於一個賣咖啡的連鎖店來講非常之高。星巴克的市盈率20倍左右,而瑞幸高到無法用市盈率來衡量,因為它沒有盈利,一直在虧損。
  • 瑞幸被「圍攻」,撬動了咖啡行業的奶酪?
    有人說,這是中國咖啡行業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瑞幸撬開了一扇「性價比」大門。過去價格在30到40元之間的咖啡,它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已經發生改變。通過這扇門,實力強大的國際連鎖巨頭與瑞幸一起,將中國咖啡市場的競爭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 香港富豪喜歡移民加拿大,只因美國對加拿大免籤,直接移民太招搖
    那麼多香港富豪,為什麼都是選擇移民加拿大呢,而不是選擇更發達的英國或者是美國,事實上這就是他們聰明的地方了。97年之前,香港人整體都非常喜歡移民加拿大,在許多香港電影中都可以看到一幕,老婆和孩子都移民加拿大了,丈夫則繼續留在香港賺錢,加拿大的氣候跟我們差距較大,為什麼這些香港人喜歡去加拿大生活呢?
  • 瑞幸咖啡或將徹底崩盤?深入深究此次事件背後的本質
    所以,沒有瑞幸咖啡的智慧與無恥,不要出來丟人顯眼。 不知道為什麼,似乎極其合適? 當然,的確如此,本次事件的主角就是被知名財經圈大佬半佛仙人調侃的瑞幸咖啡 來一起看看瑞幸咖啡身上無與倫比的光環吧:
  • 瑞幸咖啡股價崩盤,這杯咖啡投資者怎么喝?
    對於曾經吸引萬千目光的瑞幸咖啡來講周四可能是最黑暗的時刻,北京時間4月2日晚間,瑞幸咖啡在公告中自曝,該公司COO劉健涉嫌偽造22億元人民幣銷售額。突如其來的財務造假醜聞,使瑞幸咖啡股價在盤前一度大跌超過85%並觸發熔斷。
  • 民族咖啡品牌瑞幸,自爆銷售額造假22億,騙美國人錢就是英雄嗎?
    而盤點錢總發表過的論點,你就能發現其中邏輯的嚴謹:——中國人很少喝咖啡就是因為咖啡太貴!——美國有Google,中國就有百度,美國有IBM,中國就有聯想……然而,在咖啡上,中國卻缺少與星巴克對標的公司!
  • 瑞幸為什麼選擇賣咖啡
    文|吳餘2020年4月2日,瑞幸咖啡的暴雷成為資本市場最大的話題。由於其自曝大規模做假帳,美股應聲下跌80%,基本算完了。瑞幸之所以一度在資本市場大受歡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選擇的話術:與歐美日韓相比,中國市場咖啡消費量很低。隨著中產階層崛起,消費升級,只要肯砸錢培養出消費者習慣,未來就大有可為。
  • 香港富豪們為何喜歡移民加拿大,移民加拿大,就是約等於移民美國
    比如說李兆基、呂志和、郭炳聯等人都有加拿大國籍,劉鑾雄則是擁有英國國籍。李嘉誠到底有沒有外國國籍至今還是一個謎團,不過李嘉誠2個兒子卻是擁有加拿大國籍。為何許多富豪都選擇移民加拿大,而不是選擇移民英國,或者是移民美國呢?事實上這就是香港富豪聰明的地方了。其實不僅僅是香港富豪,97之前香港人都非常喜歡移民加拿大。
  • 瑞幸咖啡「宮鬥大戲」背後:陸正耀還想當王
    12月17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宣布,與瑞幸咖啡就其財務造假事件達成和解,瑞幸將支付1.8億美金的民事罰款。 未來,瑞幸仍面臨來自美國和加拿大投資者的集體訴訟,以及美國司法部、中國財政部的處罰等。對此,瑞幸採取了一系列造血措施,包括關閉表現不佳的門店、調整非核心業務資源、優化產品組合、定價和折扣政策等。
  • 瑞幸咖啡22億元造假大起底
    用美國投資者的錢來補貼國內消費者的瑞幸咖啡,被笑稱「國貨之光」,那麼他們為什麼要自曝「家醜」?1瑞幸咖啡為何選擇「自爆」瑞幸咖啡之所以自爆「家醜」,主要原因還是瞞不住了。億美元2018.12完成 2 億美元 B 輪融資,投後估值 22 億美元2019.4瑞幸提交了美國IPO申請,至多融資1.5億美元2019.5瑞幸咖啡周五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成為全球最快IPO公司從上述時間線不難看出,從2018年1月試營業開始,瑞幸咖啡在資本的加持下一路燒錢補貼,飛速來到上市門口前
  • 小藍杯,誰不愛,支持瑞幸咖啡的理由很簡單
    瑞幸經過董事會的重組後,奇蹟般的沒有退市,在當地時間的16日,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的罰金,並與美國證交會達成和解。 中國人,是世界最優秀的種族之一,但臉面是最大的弱點。中國的企業,且不論優秀與否,都有一個美國上市的責任夢,在中國上市是為了賺錢,在美國上市,是為國民爭光。
  • 作為「民族之光」的瑞幸咖啡,這次可能徹底涼了!
    那麼,為什麼瑞幸咖啡造假,這件事情會如此嚴重?為什麼頂著「民族之光」頭銜的瑞幸咖啡,如今會被冠以「民族之恥」的稱謂?02為什麼瑞幸咖啡造假這件事情會如此嚴重?網上有人這樣形容瑞幸咖啡:「瑞幸咖啡是一個由加拿大人投資創辦、在開曼群島註冊、美國上市,然後在中國市場贈送咖啡的公司。」
  • 1.8折喝瑞幸咖啡,割美國韭菜,真的是這樣嗎?
    自成立以來,瑞幸咖啡就藉助資本的力量,採用大幅補貼方式,迅速佔領了咖啡的賽道。利用網際網路思維成功顛覆傳統行業的漂亮故事,讓瑞幸獲得了源源不斷的資本流入。利用這個故事,早在瑞幸咖啡上市之前,公司就成功融資 5.5 億美元。此後,2019年5月上市,瑞幸獲得IPO融資6.95億美元。
  • 瑞幸咖啡終於開除CEO 神州系表演繼續
    也是在5月12日這天,加拿大咖啡品牌Tim Hortons在上海宣布獲得騰訊投資。該品牌一年多前進入中國,計劃在全國開設1500多家門店。瑞幸慫了?5月12日晚,瑞幸咖啡發布公告顯示,董事會特別委員會監督主導的獨立調查組發現了更多關於財務造假的證據。
  • 如果瑞幸咖啡最開始推出的是小鹿茶補貼模式,它會成為國民之光嗎
    被知名大v奶了一年,在前幾天終於自爆了,我的銷售額都是假的,我騙了大家,但是我請大家喝咖啡是真的。 說起瑞幸咖啡就不得不說起星巴克,千億市值,咖啡屆的扛把子。資本市場都是要有一個好的故事才能夠吸引人的,比如下周回國賈躍亭的造夢計劃,比如羅老師收購蘋果,有了故事才好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