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日照人風雨同舟,過得很充實、走得很堅定。一年來,日照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政績,用心用情用力保障改善民生,努力讓群眾的幸福感越來越充盈。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同舟共濟戰疫情、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首要工作。日照堅持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織密扎牢疫情防控網,在較短時間內實現確診病例「清零」。
為應對疫情影響,日照第一時間制定就業保障工作方案。各部門合力推動減負、穩崗、擴就業。2020年1-10月,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92萬人,提前兩個月完成省目標任務。城鎮登記失業率2.06%,低於控制目標2.44個百分點,全市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
「給穩崗費,速度很快,更應該與全體員工攜手並肩,共同努力,奮發向上。」日照市天成服裝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常蓮說。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基層醫改的深入實施,推動「小病家門口、大病不出縣」。8個緊密型醫共體日益健全,鄉鎮衛生院朝著區域醫療次中心的「定位」轉變,越來越多的社區衛生服務站,讓「家門口的醫院」逐漸融入居民生活。
東港區秦樓街道城建花園社區衛生服務站主治中醫師孫立波說,已經具備了小病到社區,大病到醫院,康復回社區的這樣一個國家對他們服務站的一個功能定位。
推動全民健身發展,日照將100所學校體育場地設施面向社會免費開放,與香河體育公園、網球公園等一起,讓市民在家門口享受「健身福利」。
「對我們住在附近的居民來說太好了,有地方可以玩了健身了。老百姓很歡迎,這是好事兒。」市民馬先進說。
群眾有所呼、教育有所應。2020年,全市新建、改擴建幼兒園76所,普惠園覆蓋率達到86%。中小學入學報名實現「零跑腿」。而「課後服務」的全面開展,更是解決了家長們的「三點半難題」。
學生家長範雲告訴記者,對她來說減輕了很多負擔,孩子的查漏補缺這一塊就不用擔心了,就由老師來輔導。
養老方面,日照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構建多元養老服務體系。2020年,一批養老綜合服務中心和日間照料中心新建或升級,多處「長者食堂」讓老年人養老不離家,託起幸福夕陽紅。
2020年,最讓小朋友們高興的,當屬今年日照市科技館、萬平口兒童運動樂園的開放。一個是學習知識、探索諾貝爾物理學獎奧妙的打卡地,一個是鍛鍊身體、和小夥伴們探險玩耍的遊樂天地,讓童年的快樂記憶更多與這座城市有關。
市民劉家霖表示,有的時候能觀賞到外面的美景。經歷的過程它很棒,很有成就感。
老舊小區「髒亂差」的固有印象,同樣在這一年被打破。159個小區被納入改造計劃,路面重新鋪裝、樓面重新粉刷、綠化重新整理,小區樣貌加了美顏、有了濾鏡。與此同時,雨汙分流、電動停車棚、街頭公園、老年活動中心樣樣都要有,裡子面子一起抓。
「顏值得到提升,我們生活在這裡又方便,心裡也很敞亮。」農資小區居民劉振會說。
老居民們享受新生活,新居民迎來「交房即辦證」的紅利。2020年,日照再造交房和辦證流程,交房時同步完成水、電、氣、暖、網等業務開通,幼兒園、警務室房等社區用房和公共服務設施同步移交和登記,「完整社區」,拎包入住。
市民劉燕說,讓他們業主受益,能一手交房,一手拿到房產證,也讓他們吃了「定心丸」。
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25座城市書房分布在城市繁華的角落、靜謐的海邊、鳥鳴啾啁的公園。走進每個書房都是獨特的體驗,在這裡,挑一本好書,從城市書房出發,讓心去到嚮往的地方。
遊客劉奕成說:「點一杯咖啡, 坐在窗邊,看看書,感覺還挺不錯的。」
如果要選城市的顏值擔當,那麼一定是去年建成的陽光海岸綠道。從燈塔廣場一路向北,眼前是藍天碧海、松林綠樹、紅瓦白牆,耳畔是陣陣濤聲,信手一拍,每張都是壁紙。以「陽光海岸品質提升」為契機,萬平口景區、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免費開放,28公裡花海綠道將景區串珠成鏈,成為日照最美的打卡地。
顏值提升,大腦也要更智慧。「愛山東·日照通」APP上線運行,水電氣暖繳費,公積金實時查詢、辦理,公交查詢、掃碼乘車,醫生預約掛號、無卡就醫等1080項各類服務事項一鍵就能完成,市民、企業辦事兒變得象網購一樣方便。市民代表陳曉隆說,大多數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服務都可以在上面辦理,確實方便了老百姓。
2020年,日照再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城市道路交叉口變得更加人性化;園林綠化得到提升,老百姓家門口綠色多起來;新建或改造的公廁顏值高、氣質好、功能全。把創城與提升城市品位、增進民生福祉結合起來,創城是手段,惠民才是目的。
市民高維琴表示,通過這個創城,百姓很受益。最終目的就是每一個人在文明的城市當中生活的更好。
站在2021新徵程的起點,我們感嘆過去一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艱辛,更銘記每一次面對艱辛的奮進。戰疫情、保民生、促發展,感謝你縱使迎風,還是選擇振奮向前,凝聚起我們這座城市新時代發展的磅礴力量。(日照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記者:曉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