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治是一種典型的西式簡餐,在麵包中間放置肉、芝士、蔬菜等食物,再加上調味醬汁任意搭配在一起。三明治的優點是製作、攜帶、食用都非常方便,所以非常適合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導致了它在世界各個角落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三明治最遠古的身影甚至可以追溯到猶太教律法學家大希勒爾賢者在逾越節的時候用一塊無酵餅捲起了羊羔肉跟苦菜;而在中世紀的歐洲,麵包作為類似盤子的工具,用來方便人們傳遞食物。現代的三明治起源於十八世紀的英國,熱愛打牌的約翰.蒙塔古——第四代三明治伯爵為了可以一邊打牌一邊進食,他的廚師便做出這樣有麵包有菜有肉的食物,伯爵及他的朋友品嘗過後都一直稱讚。當時的那個廚師已經不可考了,但是這個食物變用了伯爵的稱號一直沿用下來。不久之後這個食物就傳遍英倫三島並傳到歐洲大陸,之後又傳到了美國。
三明治除了它本來的英文叫法Sandwich之外,在法國三明治被稱為比利時三明治(英法就是這麼交惡的嗎?)sarnie,在澳洲被稱為sanger或者sanga,在蘇格蘭又名pieces,在南非三明治有時候叫sarmies。
三明治這個自由組合的食物除了保持它原本大致的形態之外,每每傳到一地,就會跟當地的食物結合,產生出符合當地人口味的新款三明治。在三明治的大本營英國,盛行的BLT就是培根、生菜跟番茄三種餡料的組合,而手指三明治更是在英式下午茶中佔有絕對的地位,每年五月的第二個周日還是英國人的三明治周,由代表英國三明治產業的三明治協會組織舉辦。在曾經是英國殖民地的印度,素三明治被素食主義者所推崇。而在亞洲比如香港,三明治是茶餐廳的必備食物,常見的除了蛋治(煎蛋三明治)、腿治(火腿三明治)、牛治(熟牛肉三明治)之外公司三明治也是以餡料豐富出名,而在澳門除了有葡國人喜愛的辣魚多(辣魚三明治)之外澳門的知名小吃豬扒包也是三明治的其中一個品種。而在美國,不僅僅每個州都有屬於自己的漢堡包(有人說漢堡包也屬於三明治的一種但是有些人並不認同),就連一個城市中都有無數多種不同口味的三明治,今天就容妖妖小小來介紹下散落在洛杉磯不同小店的各種有特色的三明治。
26 Beach Restaurant:The #19
這個來自擅長做法式吐司跟漢堡的Venice小店26 Beach Restaurant的the #19,並不是位列他們餐牌的19號,而是完全無法忽視的在Brunch菜單上佔據這第一的位置,足以見這個菜色在這家餐廳的地位。撒著糖粉的厚片吐司鬆軟得簡直不像話,光用目測就可以從吐司的凹陷程度看出來這兩塊吐司給對牙齒完全沒有任何阻礙力。熱乎乎金黃色的煎蛋、兩塊早餐香腸肉還有三明治的好朋友芝士,一起組合出一個溫暖身心的早午餐主食該有的模樣。用刀叉就輕易將吐司跟sausage切開,用煎蛋濃鬱的蛋黃跟化開芝士特殊的香味給滿滿早餐味道的sausage加分,這種又甜又鹹的組合超妙的。
Mud Hen Tavern:Smashed Avocado Toast
這家小店就隱藏在Melrose跟Highland邪惡美食路口的附近,要不是門口招牌那隻顯眼的瘦版母雞,真真是極容易就一腳油門開過頭了。他們家的吐司類菜色都是以open face的三明治為主,這種類型的三明治比原始版本少了最頂上的麵包,但是讓顧客更加直觀的看到各種的好料也是眼睛上的享受。牛油果作為加州人超級愛的一種水果,向來是餐桌上的常客。這一款牛油果醬三明治非常的簡單,麵包片上面一層厚厚的牛油果泥之外,就搭配上幾片水蘿蔔片跟新鮮的薄荷草,一口下去,從清淡的口感中清晰的享受到牛油果的果香跟果肉的細膩經過蘿蔔水潤的觸感跟香草的提香後愈發明顯,簡單樸實的好味道不過如此。
Coconut Kaya Toast
同樣是來自Mud Hen Tavern的開放式三明治,這個光名字就足以吸引客人多看幾眼。什麼?椰子居然也可以跟三明治搭配在一起,這也太high了吧,必須要一個來試試。一上桌光那個太陽蛋的賣相我們就決定要給這個三明治10分了,烤脆的土司上面先是來一層厚重的淡黃色Kaya咖椰醬,上面那個火候剛剛好的太陽蛋在黑醬油的點綴下閃現著誘人的光澤。用刀子把太陽蛋切開,濃稠的蛋汁混合著醬油如此完美搭配的醬汁奔流而下,滋潤了下層的吐司,咬一口,蛋香跟椰漿斑斕葉混合出來的異香交織出醇厚的風味,絕對是讓人流淚的感動。這樣一道滿滿南洋風情的吐司,讓我想起了去新加坡卻沒有吃到亞坤吐司的遺憾,絕對需要拿小本本記下來等著妖妖下一次去跟新加坡的肉肉小編愉快的回合。
The Kroft:Porchetta Sandwich
那次在逛Anaheim Packing District的時候本來是沒想要吃三明治的,但是當我們經過這家店看到透明玻璃隔著的開放式廚房中廚師正在用刀子將烤得酥脆的豬五花,那清脆誘人的外皮斷裂的卡茲聲讓妖妖這個肉食動物立馬停住倒退然後趴著櫥窗眼(無)冒(比)青(猥)光(瑣),然後拉著不愛吃三明治的小夥伴火速衝進這家店要了一份鎮店的火烤豬五花三明治。肥瘦結合的豬肉跟帶著些許肥肉還有脆香豬皮的豬五花均勻混合,上面是翠綠的生菜下面是清爽帶著香草異香的義大利青醬,用有嚼勁的夏巴塔麵包將這些美味完整的包裹起來。大大口咬下去,肉嫩多汁超級飽嘴,既有大口吃肉的感覺卻不會感覺到油膩的負擔,非常有飽足感也有滿足感!
Black Sheep:#5 Big Man
說到三明治,怎能不提Grilled Cheese Sandwich。這一款起源於美國的三明治最早是以美式三明治夾芝士的形態出現在二次世界大戰的美國海軍菜單上,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烤芝士三明治才大範圍的出現在民眾的視線中。這家Black Sheep的小店同樣坐落在Anaheim Packing District裡面,簡單明快的店門,菜單上全是各色的烤芝士三明治,客人圍著吧檯就坐,等待店家現點現做的熱騰騰三明治。我們這兩個女生居然點了個5號餐big man,這是女漢子的表現嗎?烘烤得金黃的麵包片中夾著化開的芝士跟義大利香腸,一口下去,奶香肉香麵包香一起在嘴巴中化開來,簡單食物帶來的大滿足感往往比名貴的食材來得更直接,就算熱量爆表也會勾引我們時不時對自己的體重小奢侈一下。
Stefano’s:Bur-Gini
三明治的另外一個分支,就是義大利三明治Panini,其實在義大利它應該成為Panino,Panini其實是Panino的複數,但是被叫慣了大家也就不在意了。嚴格來說,20世紀80年代Panini在義大利狂受年輕人追捧,那一代義大利人稱呼這種美食為Paninari,稱自己為「帕尼尼孩子」。而Panini真正的熱潮是在美國東部掀起,這種將麵包夾著餡料放到炙烤爐中烘烤出漂亮焦紋的食物絕對是上班族午餐最好的代名詞。坐落於Yorba Linda一個小Plaza裡面的Stefano『s中午午餐時間絕對座無虛席,點餐後一下下漂亮的Bur-Gini便端了上來。各個部分的牛肉混合出的綜合牛肉餡料,搭配不可缺少的芝士、牛油果跟番茄,最重要是那火候剛剛好不焦不硬的麵包,絕對比那種冷冰冰的三明治好吃十倍不止。
Golden Baked Ham & Swiss
貪心的我們還要了另外一款Golden Baked Ham & Swiss Panini,新鮮的火腿還能吃出來肉的香氣,搭配生菜的青翠、番茄的水潤還有瑞士奶酪的比較清淡的芝士味道,趁熱咬下去,外皮香脆可口,內餡回味無窮。
Son of a Gun:Shrimp Toast
主廚Vinny Dotolo跟Jon Shook開辦的海鮮餐廳Son of a Gun其中有一道蝦醬吐司絕對是非吃不可的好評菜色,雖然跟真正的三明治有一點點區別,但是鑑於三明治變化多端所以也被妖妖歸類了進來。滿滿的蝦仁跟蝦醬抹在吐司上面一起下去油炸,中間夾上蝦仁香草跟Sriracha(辣味)蛋黃醬,炸得金黃的吐司簡直酥脆無比,一進口迸發出的濃鬱鮮蝦味道讓人好奇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香、脆、鮮、甜交纏出濃鬱誘人的風味,微辣的醬料起到了解膩的效果,絕對是讓人難忘的一道完美菜色!
Zinc Cafe:Asparagus Sandwich
洛杉磯downtown art district開了好多潮潮的小店,Zinc Cafe絕對是其中必提的一家,就跟blue bottle隔壁後面就是bestia絕對也算得上是美食三角洲了。這一款的蘆筍三明治有一點類似egg benedict的做法。大片的烤脆酸麵包上面搭著一層厚厚的花椰菜泥,誘人的水波蛋撒上正香的麵包屑完美的呈現在烤得正好的新鮮蘆筍上面,雖然是一道素食的三明治(蛋奶素),但是由於新鮮蛋液的加持跟各色蔬菜跟巧達芝士的配合,絕對是一道沒有負擔沒有罪惡感的飽足感午餐主食。
Clementine:Build-Your-Own Grilled Cheese
可以說,妖妖完全是衝著那段時間Ins上面時不時見到他們家那無比誘人的芝士三明治去的,在繞了三圈才勉強找到一個停車位的情況下,妖妖在沒進店已經對他們家信心滿滿。衝進店裡想要下單order被店員告知,之前那個定製的芝士三明治是當月限時,現在已經沒有同樣的產品,只能選擇自己搭配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組合出的烤芝士三明治,這樣也很好,畢竟這樣妖妖能確定吃到都是自己喜歡的東西。上桌之後,不誇張,妖妖足足手機給食物消毒了十分鐘才捨得開吃,怎麼說,太漂亮了嘛!烘烤過的麵包片上交織的網紋就足矣先給它100分,烤牛肉那個肉眼就能分辨出來的嫩度跟牛油果、番茄、醃墨西哥辣椒一起編出漂亮的顏色對比,double cheese的分量要拉個絲完全沒有難度,最正點是那個日照番茄幹提供的濃縮的番茄美味,一句話,太完美!用刀子切成小塊,完整體驗從上到下的美味,實在是太滿足了,而且分量超足,女生大概一人半個就飽到翻白眼,非常值得再回去吃吃。
Daily Dose Cafe:The Farmer
這家小店同樣位於LADT的art district區,完全位於一條漂亮的小巷子中,要不是看著門牌號絕對可以錯過個八百次,但是你只要走進那條巷子,你就會懂,為什麼這家店會火,太太太符合洛杉磯人看到露天看到陽臺就挪不開步的個性,綠意盎然的小巷散落著木質的桌椅,桌子上還有玻璃瓶裝著嬌嫩的小花,爬山虎布滿的整個紅磚牆面只在葉間露出一點古樸的紅,還有藝術家不經意的塗鴉,絕對是藝術氣息爆棚的cafe店。既然他們家主打是從農場到餐桌的現代加州式餐飲,多種食材都是有機直送,那我們必須試試,點完單之後就拿著牌子自己找喜歡的位置坐下。對於我們這樣的肉食動物,必須先來點肉肉暖暖胃,這一款叫The Banker的三明治絕對就是我們的首選。大片的迷迭香火腿片跟番茄、pepato cheese、焦糖洋蔥一起被夾在烤香的麵包片中間,溫潤濃鬱乳香豐富的pepato cheese跟帶著香草氣息的火腿一起帶來充實的飽足感,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的把它消滅乾淨。
The Banker
同樣來自漂亮小店Daily Dose Cafe的三明治,第二個我們嘗試的就是他們最有名的全素三明治The Farmer。這道菜絕對可以完整的展現素食之美,橄欖麵包片上層層疊疊堆放著南瓜、牛油果醬、甜薯、蔬菜餅(妖妖跟小夥伴覺得是紫薯跟甜菜的mix)、番茄,最後以buratta跟香蒜青醬混Ancho Chili果醬,從顏色上做到紅、橙、黃、綠、青、紫面面俱到,一口下去,這樣的素三明治因為有水牛芝士跟各種根莖類的植物果實作用完全不會寡淡,相反的,每一種蔬果都在嘴巴裡爭先恐後的迸發出截然不同的風味,非常非常的奇妙,oversize的餡料可能讓女生沒辦法一口咬下去體會,那就一層一層的吃直觀的體驗每一種蔬果獨特的魅力也是一種享受。
當然,偌大的洛杉磯,還有非常多其他口味的三明治等待妖妖去發現,而妖妖也還藏私了比如The Sycamore Kitchen的超讓人流淚感動的三明治準備下次跟大家分享。其實三明治就是非常簡單又包容性很強的食物,就算在家裡都能輕鬆完成,給家人或者朋友帶來營養豐富的餐點。之前我們也有介紹不同吐司的吃法還有Instagram超人氣沼三明治,大家可以參考一下然後動起手來,說不定自己都能被自己感動到呢!
潮食煮流Teolicious原創圖文
轉載之前請聯繫我們
歡迎親們分享給你們的吃貨朋友哦!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就該一起吃!這裡是關於一個男人和四個女人的「吃貨」故事,希望通過我們的雙手和鏡頭與同在快節奏大都市的你分享我們的點滴煮意生活,提倡輕烹飪,感受每一份食物帶給我們生活的美好。你若吃飽,世界美好!歡迎大家關注我們哦
weibo: 潮食煮流
instagram: teolicious_lifestyle
gmail: teoliciousl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