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預算」和「好裝修」能不能平衡,設計師告訴你,這都不是事

2020-12-16 小旭愛設計

「低預算」和「好裝修」之間能不能平衡,應該是每個人裝修前都思考過的問題。

我曾經也以為,預算少還想裝出好房子,要麼裝修公司是自己開的,要麼就得親力親為、事事受累。

直到發現住友@ao-do的家,我震驚了。人在異地,花7.5萬裝70㎡的房子,竟然能裝出這樣的效果!

他用實力證明,預算不多,依然可以實現理想的居住空間

房屋信息

戶型2 室

使用面積70 ㎡

裝修花費7.5 萬元

房屋位置山西 太原

#001

入戶即餐廳的尷尬

怎麼化解?

由於預算有限,打一開始@ao-do 的所有決定都是圍繞著節省預算展開,設計也難免有許多捨棄。

比如對於房子原有的牆體,沒有進行任何改動,只是依照原有結進行設計。

△01餐廳 02客廳 03臥室 04備用房間 05廚房 06衛生間 07陽臺

房子不是南北通透,採光全靠朝南的窗戶,衛生間全暗,入戶和餐桌處的光照也有限。

平面布局裡,@ao-do 覺得比較有意思的是餐桌的位置。一張1.8米的大橢圓餐桌放在餐廳正中間,讓人的動線圍繞著餐桌四周走動,無論去哪個房間,路徑都不會受到影響。

入戶門,沒有做嚴格意義上的玄關設計。只是用了兩組宜家的櫥櫃吊櫃充當鞋櫃使用,離地安裝,解決入戶換鞋和儲物的需求。

鞋柜上方做了一組鐵藝隔板和鏡子,隔板主要放置酒和杯具,好看也好拿。

△鐵藝隔板是找當地工人加工做的,開槽後安裝,抹灰完成就是暗裝效果。

鏡子,可以起到放大空間的效果,也可以讓平淡的室內空間多幾分層次,再就是出門整理著裝的時候也能照一照。

入戶門正對著主臥門,有很多人會介意。但入戶門都是隨手關,@ao-do 並沒放在心上。可礙不過家長的叨嘮,他還是做了一扇會自動關門的隱形門。

△效果圖 對比實景,可見還原度還算不錯

衛生間靠近餐桌,有點尷尬,所以做了轉軸門,沒有門線套,關閉後有點隱形門的效果,但是四周會有5mm的縫隙。門與牆刷成了相同的漆色,經過這樣的處理,衛生間在餐廳的突兀感就被弱化了,兩者之間的關係頓時友好許多。

餐桌邊牆上的裝飾畫,也是本著省錢為原則,直接用木工剩下的廢料上牆。當然,前提是木料的確跟牆漆色很搭。

處於入戶玄關位置的餐桌,算是一個「交通要塞」,是衛生間、廚房、臥室和客廳的交叉區域,空間難免緊張。常規的方桌怎麼擺放都會影響其他空間的使用,@ao-do 乾脆自己動手設計了一張圓桌。

桌面是某寶買的板材,選用30mm厚度進口多層樺木板,切割好物流過來。自己找漆工做漆,最終成色還不賴,這種手工感恰恰是@ao-do 想要的。桌腿設計好,當地製作再安裝。

#002

極簡客廳+陽臺

靜下心來,感受光影的變化

客廳有一大扇朝南的窗戶,可惜拍照那天恰好陰天,光照不足,顯得陰鬱一些。考慮到房子目前還不常住,暫時還未購入電視機。

沙發、地毯、邊櫃、落地燈,統統來自宜家,身後的黑色畫板是木工自製,用作裝飾。

客廳與餐廳連接的牆面上,拉了一布簾,增加層次之外,需要時可以隨時拉上。

沙發坐深有90多公分,高度比一般沙發矮,能躺下1米8的自己,@ao-do很喜歡。畢竟沙發是拿來坐的,也是拿來癱的。

客廳主燈是純白色的風扇吊燈,與客廳極簡的風格很搭。

客廳朝南的陽臺不能放過,做了一個花池,用於種植花草。做好防水,不必擔心澆水的問題。

燈下安排一張躺椅,無論白天或黑夜,都是閱讀休憩的最佳場所。

有人常常會問@ao-do,你家到底算是什麼風格?他只是說,最初思考設計之時,就想要一種簡單安靜的氛圍,各個角落都可以讓人放空的那一種。

#003

睡覺的地方,

滿足基本功能就好了

為成本考慮,臥室也是採取極簡的路線,功能簡化到只有睡覺+收納兩種

唯一費點功夫的,就是飄窗整體用橡木多層板包了一圈,原窗型有弊端,靠外側有玻璃部分板材打孔處理以獲取儘量多的照度。

主臥的朝南採光也不錯,每早都能體會「被太陽曬屁股」的美好。

而在燈光上,除了床頭的燈之外,@ao-do用一個簡單的石膏燈盤瞬間讓房間多了一些情緒和細節。

另一邊的備用臥室,目前主要作為書房和儲物間使用,地毯用來打坐+運動。未來如果需要承擔起次臥的功能,再做調整即可。

△上午的陽光透過百葉窗照在牆上太治癒了

左側一整排的儲物櫃足以解決@ao-do的所有儲物需求,沒有安裝櫃門,完全用簡單的白色布簾代替,這樣的設計初衷仍然是為了造價控制。

若是不考慮成本,自己也會做頂天立地的定製衣櫃,但這樣做下來,造價怎麼也得上萬,超過自己的預算標準。

但@ao-do自己也坦言,這些年自己住宅項目做多了,也對定製家具有些恐懼,要麼服務不行,要麼技術不行,要麼安裝不行。所以最終自己還是選擇宜家的衣櫃,物美價廉、輕鬆省事。

△從廚房望向備用房間

窗邊的獨腳桌致敬柯布,做了個翻版,一樣美麗~

#004

廚房&衛浴

有遺憾,也有驚喜

廚房的面積很小,還好自己不是愛下廚的人,所以櫥櫃直接入手了宜家櫥櫃系列最便宜的一款。好在質量不錯,自己也比較滿意。

煤氣表和管道,直接採用冷處理。何為冷處理?就是不處理,任其裸露。最後僅僅刷了一層和牆面同款的漆也不賴,有了幾分工業風的感覺。

廚房牆面刷的立邦防水漆,可水擦洗,不必擔心油汙問題。

為了好看,廚房也用了百葉窗。有人擔心油汙不好清理,但暫時還不常住,也無妨啦!

牆上的隔板是金屬材質,光照進來的時候,會形成奇妙的水紋光,算是驚喜。

衛生間一樣採用黑白設計,無奈馬賽克施工水平一般,本地的瓦工師傅活不熟,沒能達到預期。

@ao-do建議,如果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師傅,還是常規貼磚更保險一些。

暗衛也一樣用了立邦的陽臺防水漆。

關於低預算裝修,@ao-do 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①如果是零基礎的小白,最好找靠譜的設計師,能幫你省錢又能設計出好看的家,設計費視經濟情況而定,控制在總體預算的10%左右算合理。(由於自己懂室內設計,這一步就省了)

②輕硬裝重軟裝,去掉不必要的硬裝,尤其是定製家具最燒錢。圖省事的話,宜家幾乎能解決你的所有需求,又快又簡單又專業。

③軟裝搭配很重要,自己把握不了,就聽設計師的。

房子裝修的時候,@ao-do本人不在當地。交給工頭之後,從開工到軟裝進場之前,中間只回去過三次。自己沒法監工,施工上確實有缺憾。但畢竟預算擺在這,設計上需要取捨,呈現上也沒法盡善盡美,這都在預想之中。

重要的是,在精神和金錢的拉扯間,@ao-do 最大化保留了前者。而他的家,也為我們證明了一種可能性——不多的預算,也依然限制不了我們對理想住所的追求。

相關焦點

  • UI設計師薪水大起底:究竟「高」到什麼程度?
    從「平面設計師」➔「網頁設計師」➔「UI設計師」,隨著技術以及工作要求的的提升,設計師的薪資水平也是一路水漲船高,但是設計師的薪水到底「高」到了什麼程度
  • 「不務正業」的工業設計師做了一個「不合群」的服裝品牌
    ,甚至沒有接受過服裝設計相關的課程,憑藉自己的興趣愛好投身這一行卻欲一試成主顧,用他們獨特的設計理念給服裝界「革命性」的影響。即便大家不能親身到 LAMFO 的預覽會中體驗一番,但相信大家都能從圖片中感受到 LAMFO「不合群」的鮮明個性。在男裝街頭風盛行的當下,LAMFO 倒是反其道而行之,將設計的重點放回面料及剪裁之上,在當今明顯的市場趨勢下是一個相當冒險的行為。藉此機會,史老師便與 LAMFO 的主理人 Hare Ho 聊了聊他為什麼要冒這個險。
  • 蘇芒「不忙」了
    「我那些明星可不是假的。」蘇芒又一次提醒。這些人脈關係大多來自蘇芒個人。她不願意談她與明星們的交往細節,「不能告訴你,」她態度堅決。她只是用自己的話語方式表明,她有建立友情的天賦和耐心,「整個交往你得花時間,很多時間,不是你花了兩個小時去採訪或者花了3個小時去跟蹤,我說的時間以好幾年來論。」慈善夜起源於哪裡?蘇芒喜歡提起一個神奇瞬間。
  • 如何區分「原創」、「抄襲」、「重製」、「復刻」及「致敬」| 專訪 4 個中國設計單位
    那麼這時候設計師也需要面臨一個高難度的挑戰,「你用你自己品牌設計師的 DNA 去改造一個已經存在的設計,然後把一個可以說是別人設計的東西變成你自己的東西。那麼就是很考驗一個品牌,或者設計師自己標誌性的東西,是否夠強烈。」Siying 一邊選擇「重製」經典  T7 套裝的面料一邊說道,兩人希望 Private Policy 這次出來的作品能讓固有的消費者感受到一個新鮮的事物。
  • 關於「品牌聯名」這檔事的最強科普
    若你覺得我說得有點誇張,回想一下應該記得數周前朋友圈大家都在搶「秋衣」,這一兩周突然大家又返老還童一樣在搶公仔,但近年瘋狂的「時尚聯名」到底是好是壞?由於大量聯名的出現,很多人都生出了「推出聯名只是品牌圈錢的手段」這想法,那在判斷之前,我們先看一下「聯名」這件事的起源。
  • 魅族 16Xs 邀請函解讀|@愛範兒:這次的新品是「潮流」和「真我」間的平衡
    但事實上,上面的這些都是魅族不同時期為不同機型所發出過的邀請函。首先說說那頂「鋼盔」,這其實這是魅族為了宣傳 MX5 金屬背殼,按照經典電影《全金屬外殼》定製的一款 1:1 「Born to Kill」鋼盔。那塊實實在在,能把快遞小哥累死的板磚則不僅蹭了去年大火的 Supreme 板磚的熱度,還很好地契合了魅藍 S6「擲地有聲」的宣傳口號。
  • 你能不能「神通遊戲三昧」?(附音頻)
    實際上就是「無量色身三昧」啊,是不是都是一回事?慧炬三昧:特表智慧。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當我們開了一個智慧,對過去的一個邪知邪見當下是不是就轉過來了?這叫「慧炬破暗」。當下是不是感到自在快樂了?哎呀,原來如此啊!你幾十年的老病,可能這一念當下好起來了。因為你的心量擴大了,無量劫以來的生死輪迴,因為這一念當下了生脫死。
  • 從「奇思妙想」到「落地生花」——阿里雲創意設計師八仙過海
    這是「年鑑系列」的最後一篇,我們抱著吃最後一口蛋糕的心情來談談一個慣有思維裡和我們有點遠的領域 —— 「創意設計」。
  • 這5本書的封面,讓插畫師、設計師和編輯「都瘋了」!
    「周作人生活美學五書」包括周作人的三本原創作品《日常生活頌歌》《都是可憐的人間》《我這有限的一生》,兩本翻譯作品石川啄木詩集《從前的我也很可愛啊》和清少納言的隨筆集《枕草子》。02為了往前走一步設計師「瘋了」插畫這條路走不通,還得換方案。「中國最美的書」獲得者、超級暢銷書設計師熊瓊負責這一套書的整體設計。她說:我來試試插畫吧。
  • 讓世界看見臺灣品牌的「狂」 | 專訪 INDICE 設計師 Lee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做品牌真的要非常認真地思考,你才能夠挖掘出你真正想做的東西。」早年 Lee 的設計較偏向於所謂的「工匠派」,但正如上述所說,如何在能夠與社會大眾對話的前提之下,結合自己的專長與喜好去創作,這件事情變得愈發重要。除了時代變遷,Lee 也認為隨著年紀漸漸增長,對於某些事物的判斷力以及自己的眼界也會有所不同,「有時候會覺得『時間到了』,我好像該去做某些事,或是該做些調整了」。
  • 越來越多設計師患上的「冒名頂替侯群症」究竟是什麼?
    但是簡單的「自我懷疑」四個字並不能準確地描述不同人和不同的情況,尤其是用來描述當下設計師真實具體的心路歷程,這四個字的歸因就顯得太過粗暴。而「冒名頂替侯群症」,應該能更好地描述很多設計師,當下的心理狀態。1978年臨床心理學家克蘭斯博士(英語:Pauline R. Clance)與因墨斯(英語:Suzanne A.
  • 疫情後的上海時裝周,本土設計師們對「時尚復甦」有什麼反應?
    當我問設計師為什麼不去拓展春夏系列時,Chen Peng 這樣回答:「對於一個初創設計師品牌來說,你首先得讓人記住你是誰,以及你最擅長的是什麼。」我們希望每季度的作品都有一定的『當下性』,當你過一段時間後再拿出來,這些衣服會讓你想起那個階段所發生的事情,這就像是記憶標本。」
  • 日語:「人間」和「人」什麼時候可互換,啥時候不能,真心暈
    最早我覺得吧,「人」就是簡單的人的意思,而「人間」是人類,社會的意思,所以不能互換。然而當我查閱辭典時,發現「人」和「人間」的意思竟然是如此的相似。同時也有許多句子裡面可以互換使用,完全不影響表達或翻譯他不是一個壞人彼は悪い人間ではない。彼は悪い人ではない。日本妞說,只要是表:性格、品德等情況下,都可以互換。其他地方要注意。
  • 馬奎斯透過「茄子」告訴你
    有未下完的棋盤(來驗屍的醫生告訴讀者:「如果這是謀殺案,這就是一條重要的線索」、「我只認識一個人能布下這種大師等級的棋局」)。還有唇邊的氰化物,以及死前留言。偵探小說該死的一個沒留,偵探小說該有的一個都沒少,連到場醫生該說的那句話都一樣:初步判斷應該是自殺。   小說之外也需推理。
  • 「硬水」對健康、護膚和護髮的影響,這一篇基本都告訴你了
    所以今天我們不說產品、不說效果、不說手法,說說每天都在用的「硬水」和「軟水」的事兒。水確實分「軟/硬」。第一次看到「硬水」「軟水」的時候,我心想這一定是當初翻譯嫌麻煩圖省事兒的結果,高精尖的化學家們難道會起個名「hard water」?
  • 什麼是「球鞋客制」?| 與三位品牌主理人聊「個性化」和「改造」
    無論你對於這個行業有任何的好奇,或是想要一睹他們過往的代表作品,在今天的這篇推送中,都能全面呈現,且看:一 | 混腔勢:請介紹一下自己的品牌,以及最開始會選擇做球鞋定製的契機。Tommy:哈嘍大家好,我是 The Remade 的 Tommy。
  • 偷偷告訴你,「石琉璃」成了設計師壓軸的秘密武器!!
    世界設計潮流兜了一圈,石琉璃已經成為「新中式」、「現代中式」、「中式簡約」的新寵兒!無論家具、燈飾、軟裝設計,都快速跟上了這股潮流!「石」,成了這股潮流中讓人又愛又恨的重要關鍵!質樸、素雅、寧靜,正是「石」能傳遞的「中式精神」!然而,厚、重、難透光,卻成了石材在設計運用上的「硬傷」!
  • 「厭世代」!4點證明:不是抗壓性低而是重視自我
    身為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時常被老一輩的人責備「沒用」、「草莓族」,被認為沒有責任感、抗壓力又低、能力也不強,缺乏積極上進的心,甘於得過且過的過日子,也不願受委屈,這樣低薪、貧窮和渺茫的未來,甚至出現了新名詞「厭世代」(取自《厭世代》一書),因為這群初入職場的年輕人通病就是「厭世」。
  • 一雙鞋和一隻「杯子」背後的故事丨ULSUM
    經過一系列的了解之後我得知建盞有三種不同的紋路,而在 BIG3 上呈現的紋路是參考其中一種「鷓鴣紋」而設計的。之所以得名「建盞」是因為這種器皿必須初產自福建省的建陽才能算是純正的建盞,其上自然形成的獨特花紋是因為當地土壤特殊的金屬含量導致的,這也使得每一隻建盞的花紋都絕不相同。
  • 機器人爆發,能從「潮玩」開始嗎?
    而這個賽道的機器人技術和傳統工業機器人賽道的技術,有著較大區別,很多技術的創新點並不在傳統機器人的技術上,而是與酒店送餐、商場導購、安全監控等場景需求匹配的技術融合、甚至軟體能力上。機器人的場景是不是能變多,取決於它到底有用還是無用,但是否有用的這件事似乎也不是絕對的,其除了技術能力相關,也和其成本高低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