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去星巴克買咖啡的時候,有沒有發現有這樣一群神秘組織?這群人端著電腦工作,一杯咖啡就能坐一天,還不用去上班打卡?他們是家裡沒有空調,還是沒有WiFi?
這個困擾人們許久的問題,近日終於揭開神秘的面紗:星巴克氣氛組!
因為這一段子截圖,#原來星巴克還有氣氛組#這一話題,熱度迅速在微博飆升,流量顯著,目前已經擁有了2.4億的閱讀,和超2.4萬的討論。
星巴克在微博官宣招募氣氛組成員,再次引爆社交網絡,順勢還給自己來了一波宣傳:
有網友道出真相,這不就是小時候在肯德基寫作業的那群孩子長大了嗎?現在他們成了星巴克氣氛組!這好像……確實沒毛病?
繼星巴克氣氛組後,「考研氣氛組」也榮登熱搜,它的定義如下:
(話雖如此,還是預祝明後兩天的考生們都順利上岸!)
那「氣氛組」到底是做什麼的?經常出入酒吧夜店場所的人,對這個詞肯定熟悉,「氣氛組」其實就是幫商家帶動氣氛,吸引更多的流量,因為人都是有從眾心理的。
那麼,高校裡究竟有多少個花樣百出的氣氛組呢?
要說高校中最有氣氛的地方,那一定是圖書館。無數學渣展現了自己「三秒變學霸」的影帝級表演。
這個氣氛組裡,永遠不缺堆積如山的筆記和試卷、打開無數個word和pdf文檔的筆記本電腦;也時常能見到寫著「誰懂期末考(final examination)的痛」並配圖「續命」咖啡的朋友圈(moments);此外,也少不了那些一邊緊張刷手機摸魚、一邊因為即將到來的考試充滿絕望的學術作死行為。
本著「一篇論文(dissertation)大過天」的宗旨,論文氣氛組的同學成功地帶快了整個班級的趕論文節奏:
「中午一起吃飯?」 「我要趕論文。」
「晚上一起洗澡?」 「我要趕論文。」
「早上一起上課?」 「我要逃課趕論文。」
麻辣燙、漢堡包、壽司、炒麵,川、魯、粵、蘇.八大菜系全能湊齊,每次午飯仿佛都是食堂氣氛組的家宴(family reunion dinner/meal)。肥宅快樂茶和熱量炸彈小蛋糕是「食堂氛圍」家族的飯後標配,他們在儀式感上絕不認輸。
「跑步5分鐘,拍照2小時」是該組成員的人生格言。想要在健身房鎖定健身氣氛組成員,請認準「身穿全套運動裝(部分選手帶全妝)+長時間在落地鏡(full-length mirrors)前擺拍」的黃金組合。該組成員一亮相,健身房就不再是健身房,而是健身主題攝影棚。
他們常年處於「實習大佬>學術大佬>學生幹部>無經驗小白」這一鄙視鏈底端,永遠在投遞簡歷(resume)的路上。然而,他們除了「請不要灰心,您已進入我司人才備選庫」的回覆之外,從未見過offer的面貌。該組成員最豐富的經驗便是充當通過率分母,並在成為「炮灰」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成員常態:宿舍已經熄了燈,但還要堅持開著小夜燈、假裝「無所事事」地熬夜。其實還有一堆作業沒寫完(也不想寫)、幾個PPT沒做好(也不想做),寧可窩在被窩裡反覆刷微博、看網劇,愣是睡不著(也不想睡)。最終,他們潛入「網抑雲村」,挑好歌曲分享到朋友圈並配文「明早刪」,製造出一絲全世界失眠(insomnia)的氣氛。
既沒有可秀恩愛的cp,也沒有到處旅行的自拍(selfie)可發。喜歡每周末發表一次朋友圈小作文來總結一周生活,有時候還會配上周一到周五的夥食。就算沒有吃到美食,也一定拍些校園景色或生活日常。
儘管他們收到的點讚數量只是朋友圈紅人的零頭,但並不妨礙他們成為朋友圈的氣氛擔當。
高校既然都隱藏著形形色色的氣氛組,那網際網路打工人小編與同為「摸魚達人」的姐妹,自創了「打工氣氛組」:
你是什麼氣氛組的呢?
參考來源:外研社Unipus、易企秀
來源:小e英語綜合整理
責編:R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