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逼」孩子養成一項
興趣愛好,並堅持下去
之前,黃磊曬出了女兒黃多多和小提琴家呂思清兒子小A參加鋼琴比賽的視頻,兩人聯手拿下鋼琴和小提琴項目的五個一等獎!
圖片來源:網絡
這麼優秀的孩子,是如何教出來的呢?
人們說,因為黃磊夫婦尊重多多,她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學習,所以各方面都優秀。
但學習這件事,僅有興趣是不夠的。多多也有不想練琴的時候。
圖片來源:網絡
可孫莉會要求她必須練!
圖片來源:網絡
黃磊曾經問過大家:要不要逼孩子?
答案是肯定的。
曾有個小男孩,鬼哭狼嚎說自己不想練鋼琴。
圖片來源:網絡
很多網友說這孩子不是學鋼琴的料。
圖片來源:網絡
但在媽媽的堅持和強力教育下,這個孩子如今已從俄羅斯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畢業了。
圖片來源:網絡
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只要父母逼一把,未來總是有驚喜的。
讓孩子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成長,大人省心,孩子省事,但這不是尊重,而是放縱。
學習,從來就是一件很苦的事。
孩子的優秀一定是大人付出了心思、孩子付出了努力。
培養孩子某項好習慣和特長,指望孩子自覺是很難的,最重要的是家長的堅持、耐心引導和陪伴,激發孩子的自信心和內驅力。
「逼」孩子好好讀書
讓未來有更多選擇的機會
去年,這兩條新聞刷爆朋友圈:
一則是,深圳近30萬年薪招聘中小學老師,待遇領跑全國,其中,研究生佔了70%。
圖片來源:網絡
另一則是,華為招聘8位百萬年薪博士生,最低年薪89.6萬,最高201萬,都畢業於雙一流院校。
圖片來源:網絡
原來,讀書真的有用!
在新一期的《見字如面》中,一名署名麥子的網友,將自己的親身經歷寫在了信中,惹無數人淚目。
她出生於一個偏遠的小山村,那裡的教育資源十分落後,可她卻憑藉自身的努力,實現了人生的逆襲,在上海這座大城市紮下了根。
進入高中的第一天,校長就跟告訴他們:今後的3年,你們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高考。
她深知並堅信讀書才能改變命運,為了改變現狀,她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學習上。
在這三年的時間裡,她沒日沒夜地學習,每天早上五點她起床背書,晚上十一點才上床睡覺,甚至在中秋節的晚上,她也沒回家,而是一個人在燈下背書。
圖片來源:網絡
終於,她拼盡全力考上了上海的大學,通過自身的努力奮鬥,在上海找了一份十分體面的工作,並落戶上海。
電影《風雨哈佛路》中有一句經典臺詞:「沒有人可以和生活討價還價,想要多一些選擇,就要多一些努力。」
孩子,如果你不好好讀書,又憑什麼過上想要的生活?
這世上從來就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想要有所收穫,就要加倍付出,而讀書,是最低成本的投資。
在本該學習的年紀,努力奮鬥,那些在書本上揮灑過的汗水與淚水,總有一天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在孩子成長路上,父母的決定不一定都是對的,但唯獨讓孩子努力讀書這件事上是沒錯的。
有的孩子覺得讀書苦、讀書累,選擇一時的安逸享樂,但未來可能要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圖片來源:網絡
到了那時,他會發現,不讀書,人生的路也許根本沒得選。
「逼」孩子自食其力
讓父母真正地省心
之前,蔡少芬在微博發了一組女兒下廚的萌照,並配文「用心做菜的小廚師」。
照片裡,今年才6歲大的包子妹妹,個頭不過比灶臺高出一點,表情認真臉上帶笑,熟練地拿著小菜刀切著蔬菜和肉條。
看這倒油炒菜的姿勢倒是老練得很,儼然一副小廚娘的模樣。
圖片來源:網絡
網友大呼可愛的同時,也有點疑惑:為什麼要讓這麼小的孩子炒菜做飯?
同樣在一次採訪裡,有記者也問到蔡少芬這個事情。
她回道:「做飯是最簡單的鍛鍊,擔心孩子受傷是正常的。但其實,柴米油鹽也是一種成長和修行。」
圖片來源:網絡
翻一翻蔡少芬的微博,包子、湯圓倆姐妹做飯的照片出現的頻率真挺高的。
姐妹分工,一個打蛋液,一個裱花,合力做曲奇餅:
圖片來源:網絡
包子妹妹炒蔬菜,湯圓姐姐挑戰難度係數五星的洋蔥肉片:
圖片來源:網絡
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和廚房,就是兩個平行世界,扯不上關係。
事實上,廚房裡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最簡單的生活技能,蘊藏著最深刻的人生哲理。
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常常把重點放在學習文化課知識上,卻忽略了生活技能的重要性。
其實,自食其力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也是父母很重要的一項任務,只有讓孩子從小有了生存的能力,孩子的路才能越走越遠。
把自食其力當成習慣來培養,才能養出真正讓父母省心的孩子。
「逼」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從容地過好每一天的生活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
圖片來源:網絡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這就是說,習慣可以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童年時期是一個人人生的起步階段,同時也是各種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
因此,父母應該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和薰陶,包括生活習慣、待人習慣、學習習慣等。
今年重慶理科高考狀元謝欣穎的父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表示:
「對孩子來說,從小養成一個好習慣很重要。習慣養好了,自覺性比較強,作為家長就比較輕鬆。」
特別是小學時期,如果學習上的小毛病太多,再聰明的孩子也會經常遭遇困難。
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孩子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好的生活習慣,可以讓孩子的生活過得井井有條;好的社交習慣,能讓孩子與人交往中更有分寸感,更受歡迎......
圖片來源:網絡
小時候「逼」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其實就是在幫助孩子更加從容地過好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