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大就不會尿床了?信以為真會出大問題,做好3點正確對待

2020-12-12 順瑩聊育兒

今日問題:孩子大了就不會再尿床?家長一定要重視

一個朋友跟我分享了這樣的事兒,他兒子小的時候,晚上經常尿床,最開始,一周能出現兩三次,家長倒是很有耐心,幫孩子收拾,換尿布,也沒當回事,他覺得等孩子大一些就好了,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次數增加。等到孩子三年級,學校組織夏令營,都不敢讓孩子去參加,怕孩子被當笑話。後來他帶孩子去了醫院,經過檢查,結果診斷為"夜遺尿"

什麼是"遺尿症"?

俗稱尿床,指幼兒在熟睡時,不自主地排尿。這個症狀持續到4歲有20%,持續到10歲僅有5%。隨著年齡的增長,遺尿症的症狀也會逐漸消失。除了夜間尿床外,也會有尿頻、尿急或排尿困難、尿流細等症狀。

什麼原因造成孩子夜裡遺尿?

1.排尿習慣訓練不良

有的家長為了訓練孩子排尿,總是反覆的提示孩子要上廁所了。在反覆提示時,孩子精神緊張,更不利於排尿。有的家長過早的訓練孩子排尿,孩子的膀胱肌沒有發育成熟,這個時候孩子會被動的排尿,並不是為了讓身體放鬆。家長也會根據自己的意願判斷孩子該不該上廁所,使得孩子總是處於緊張的狀態,他們也不知道到底自己想不想上廁所,慢慢的就不會自己主動的上廁所,形成了不好的排尿習慣。

2.膀胱比較敏感

因為孩子的膀胱肌沒有發育完全,所以當孩子在排尿的時候膀胱肌是比較脆弱的。由於孩子在睡覺的時候睡得比較深,膀胱機因充滿尿液而膨脹的時候,孩子沒有及時地醒來上廁所導致尿床。

夜遺尿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有哪些?

1.心理上

孩子會因為業已產生心理壓力,他們也會覺得自己的身體出現了問題。如果當時家長的情緒再過於激動,他也會更加的自卑。不僅如此,如果在幼兒園午睡的時候也出現尿床。他就會覺得自己給別人添了麻煩就會不自信。如果他身邊的小夥伴都發現他有這個問題。他也會非常的難過,這是孩子自尊心的表現。

2.生理上

一般來說,有尿床傾向的孩子身上都會有一些味道。如果家長沒有給孩子準備充分的換洗的褲子和衣物,那麼孩子可能就要遭罪了,經常的夜遺。會讓孩子的泌尿系統發生變化,形成記憶習慣。如果沒有積極的引導可能在七八歲的時候也會出現尿床的習慣!

家長如何正確對待孩子尿床?

1.起床後安撫情緒

家長在發現孩子尿床之後,一定不要去指責孩子,要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我們要學會安撫孩子,比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沒關係,我可以幫助你把它收拾乾淨。你要去自己換好你的小褲子。

或者我們可以讓孩子看一下他尿床的情形,並且告訴他這是正常的現象,我依舊愛你。你如果不舒服要告訴媽媽,這樣孩子就會把她自己真實的想法和媽媽說,不會造成過多的心理壓力。我們也要學會及時的擁抱孩子,當孩子發現自己有這樣情況的時候,他們自己也是緊張的,所以這個時候肢體的鼓勵就顯得尤為的重要,有的時候你的一個擁抱勝過千言萬語。

我們可以輕輕拍打寶貝的後背,讓他的精神放鬆,不要讓他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這件事情上。我們也可以讓孩子稍微緩一下,再進入接下來的睡眠。我們可以調整一下孩子睡眠的姿勢,並且給他放上一些舒緩的音樂講上一個簡短的小故事,都是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過渡自己的情緒,了解自己的情況。

2.養成良好作息習慣

家長要給寶寶養成良好的睡前習慣,我們可以在孩子睡覺之前提示寶寶自己去上一趟廁所。保證在睡覺的時候不會因為憋尿而醒來或者是尿床。同時在睡覺的半個小時或者一個小時之前,儘量不要給孩子餵太多的水,這樣就需要家長在白天的時候給孩子進行規律的餵水了。如果睡覺之前真的想喝點水的話那麼我們要少量,儘可能不要大量地去喝水。

同時在睡覺之前,我們也不能給孩子喝過多量的奶,我們可以在孩子臨睡前一個小時給孩子餵奶,然後去漱口,這樣用量就足夠了。那麼在睡前準備的時候,儘量也要讓孩子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完成,讓他的精力釋放出來,這樣就很容易讓孩子提前進入深度的睡眠,更好的養成睡眠的習慣。

3.記錄情況及時就診

如果家長有發現孩子出現頻繁遺尿的情況,一定要進行記錄。這個可能會有點兒累,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家長的觀察和及時的關注是對孩子是有好處的。因為當孩子出現頻繁遺尿的時候,有可能是孩子的泌尿系統或者是膀胱肌,逼尿肌出現問題。家長要及時的去就醫,按照醫生的建議幫助孩子進行調整,家長也不必過於擔心,只要按照醫生的方式。孩子就會平穩過渡這個階段。

育兒啟迪:

面對孩子各種各樣的生理問題,家長首先要擺正心態,不要小題大做。因為有很多生理現象都是存在一個階段就可以平穩度過,但是如果孩子出現的頻率比較多,就一定要及時的就診。很多時候孩子出現這個狀況比家長還要緊張,所以家長首要的就是要及時的疏導,不要去。指責孩子這樣孩子就會度過得更快,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會在家長耐心的引導下快樂成長。活動你知道嗎?

每日一問:對於孩子尿床,你有什麼想說的?

相關焦點

  • 尿床也會毀孩子一生?醫生:尿床危害,僅次於父母離婚
    隱隱細聽,原來因為孩子尿床的事情。大半夜的,除了同情小朋友之外,芽芽媽突然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小時候,真的是被各種謠言嚇大的。比如說:西瓜吃完不吐籽,臉上會長雀斑;白天玩火,晚上會尿床……現在當然知道了,玩火不會尿床,但是尿床不是長大了就好了。 五歲以後孩子還總尿床,爸爸媽媽需要注意了。
  • 別讓尿床毀了你的孩子!
    很多家長多認為孩子尿床不是病,長大就好了,但這只是針對非病理性的偶爾尿床的孩子,而現實中不少孩子3 歲,甚至5歲以後還是會尿床。臨床發現,超過3歲還經常尿床的孩子應該到專業醫院進行就診。尿床給孩子帶來不利影響很多人認為孩子尿床不耽誤吃不耽誤長的,尿床就尿床唄,大不了多給孩子換洗被褥就是了。但長此以往卻常常會給孩子和家庭帶來諸多不利的影響。
  • 孩子穿錯「紙尿褲」,長大後可能會頻繁「尿床」,新手爸媽需警惕
    在家裡有保姆,在幼兒園有老師,小琳的兒子就這樣一直穿紙尿褲到6歲,在收拾「殘局」的問題上確實比較省心。眼看著孩子馬上就上小學了,再給他穿紙尿褲肯定會被同學笑話,想到這小琳夫妻倆決定立刻給孩子戒紙尿褲,讓孩子儘快適應沒有尿不溼的生活。
  • 5歲女孩尿床自殺:孩子尿床時,你第一句話很重要
    2014年《中國兒童單症狀性夜遺尿疾病管理專家共識》中的定義:年齡5歲兒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間不自主排尿,並持續3個月以上,在醫學上就被稱為「兒童夜遺尿」。那些已經學會排尿的孩子,突然之間尿床,就是「兒童夜遺尿」的現象。可為何孩子會出現夜遺尿呢?
  • 俗話說「玩火尿床」,可我家孩子三歲了還尿床,愁死人也沒轍
    主要原因是孩子過度勞累,睡眠過多,導致尿床,或者孩子對排尿不敏感。如果孩子尿床是過度疲勞造成的,只要減輕孩子的疲勞,尿床就不會再發生了。2.膀胱功能發育遲緩人的尿液儲存在膀胱中。如果兒童的膀胱功能出現磁環,儲存尿液的任務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此外,兒童尿道功能發育不完善或受刺激時不能完全閉合,不能獨立控制膀胱,導致漏尿,易造成尿急、尿不盡、尿頻等。
  • 孩子經常尿床,為什麼起夜也尿床?可能是這幾種原因
    因為在晚上我們睡覺的時候,身體會自動分泌一種叫抗利尿激素的物質。正是因為這個抗利尿激素,我們在晚上才不會想上廁所。因為這個激素的分泌對水有很強的吸收作用,所以就會減少尿液的產生,減少對膀胱的刺激,從而減少了需要去廁所的次數。因此,在白天的時候,清醒的狀態下是不分泌這種激素的,所以白天也會更想上廁所。2、為什麼越叫孩子起夜,孩子越容易尿床?
  • 孩子上了小學還尿床?父母不要輕易發火,這樣處理才是對的
    有的家長會說,孩子小的話,尿床、尿褲子什麼的的確是正常的,但如果孩子都上了小學,還出現尿床情況的話,就有問題了吧?其實新的環境、新的老師和同學,孩子都需要一個適應期,突然出現尿床的情況也不是孩子能夠控制的。網上有大數據顯示:5歲的孩子中,有15%~20%會發生尿床的情況;7歲的孩子,只有10%;而10歲的孩子,則只有5%了,還會呈現男孩比女孩多的現象。
  • 尿床的孩子智商低?影響性格?必須治療?
    隨著孩子越長越大早上起床發現孩子「畫」地圖這件事也越來越令爸媽感到焦慮……娃都5歲了,怎麼還尿床呢?正常嗎?要不要吃點藥啊?啥藥管用啊……一、孩子尿床危害大?在生活中,孩子尿床並沒有被當做一種病來予以重視,多數父母認為尿床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自愈,但如果孩子滿5歲後尿床次數仍然每周大於等於2次,持續3個月以上,我們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 孩子故意尿床,原因讓人心酸,父母再忙也別忽視孩子
    並且在針對教育上肯定會有所衝突,小孩子的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老人喜歡寵溺孩子,如果不能引導小孩正確思想,那這對他們將來學習發展都有很大影響。還有的家長漸漸覺得孩子不跟自己親近,會想到主要原因在孩子身上,卻從來沒有往自己身上想過!
  • 小時候被暴力對待,長大後如何正確處理心理問題?超職教育心理說
    當我們看一些罪犯的童年時代會發現,他們的所作所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源自於童年時的心理陰影——被毆打,責罵,甚至是虐待等等。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家長們往往不會主動意識到自己的做法有什麼問題,但「暴力」對待,常常會引發自己和孩子的痛苦。
  • 孩子能自主如廁,卻又故意尿床、尿褲子,家長貪圖省事是客觀原因
    二寶1歲半能夠如廁,也不是時間過早過晚的問題,符合自身發展規律。孩子故意尿床,說明孩子有能力控制尿便,他想尿總能尿出一點兒,孩子的中樞神經系統、括約肌的功能完全沒有問題。那是什麼原因促使他故意尿床、尿褲子呢?
  • 9歲的孩子一夜長大,3點建議教你活出生命的意義
    9歲的孩子一臉驚恐:「爸爸,你不要死!」鄰居小張聽到兒子稚嫩的聲音,再也忍不住,父子倆抱頭痛哭。小張突然得了重病,一個人在醫院衛生間哭得稀裡譁啦,先是悲憤:自己才30出頭就要不久於人世。後是酸楚:父母年紀大了一身病,孩子還在上學未成年,自己怎能放心地走呢?
  • 孩子尿床千萬別罵!17歲男生還尿床,就因小時被打罵
    原來,他已經有10多年的尿床史,以至於現在上高中了,都不敢住校,怕同學笑話。醫生一檢查,發現這孩子尿床,除了神經系統有缺陷外,還與父母從小對他的教育方式有關。醫生提醒廣大家長,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尿床而懲罰和責備孩子,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適得其反。
  • 3個月大寶寶被悶死半年後,這些常見育兒問題,還有人在犯錯!
    2020年4月,汕頭3個月大寶寶被活活悶死,震動全國。這個叫做可樂的女寶寶,出生於2019年12月27日。母親為了培養寶寶,一出月子就找各種育兒班。最終找到了這家名為「芝士小餛飩」的公司,併購買了睡眠引導服務。
  • 孩子尿床習慣戒不掉?4個小妙招,幫你輕鬆解決
    朋友的兒子今年3歲了,聰明可愛,非常討人喜歡,但唯獨孩子會尿床讓她非常頭疼,怎麼罵都沒有用。而每次她洗床單時,婆婆和個別鄰居老人就會在旁邊說三道四,有時候婆婆還會因此責怪她沒有帶好孩子,讓她有氣不打一處來。
  • 寶寶尿床不是故意的!孩子尿床,爸媽應該這麼做
    小朋友又不小心尿床的時候,你有這樣跟孩子說過嗎?灌輸小朋友「尿床很丟臉」的概念,是很多爸爸媽媽都會做的事,不過這樣對於改善尿床的現象可能一點幫助都沒有,來看看有什麼其他更好的方法吧!    尿床指的是小朋友在夜間無意識的排尿,小朋友開始尿床,是從戒尿布之後開始,通常在五歲以前頻率會慢下降,不過也有一定比例的小孩在上小學,甚至中學後還有可能尿床。
  • 5歲後還尿床 警惕遺尿症
    因此,自家孩子尿了床,很多家長都不以為意,「長大了自然就好了嘛!」殊不知,孩子如果5歲以後還是頻繁尿床,那就不是小毛病了,是疾病,得治!專家表示,尿床對兒童來說是僅次於父母離婚和吵架的第三大嚴重事件,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因此兒童遺尿症一經確診需儘早進行治療,家長切勿採取「觀望」的態度。
  • 尿床後,孩子有多害怕?黃磊24萬獲贊回應警示:你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她一直認為自己這個毛病是個純生理問題,是一種泌尿系統的慢性病。後來才慢慢意識到是父母的緊張和打罵造成的後果。 孩子尿床後你的態度,真的有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黃磊曾經在微博上分享過小女兒尿床的趣事,瞬間獲得24萬的點讚。
  • 女兒10歲,突然開始尿床,媽媽的做法令人稱讚
    尿床這件事,可大可小。本來不尿床的孩子,突然開始尿床,往往事出有因。 10歲的孩子已經有了很強的羞恥心,尿床後會特別難為情,害怕家人責怪和笑話。這時,家人的態度很重要。以平常心對待,就是最好的方式。 朋友的做法很好,既沒有責怪孩子,也沒有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自己的緊張,讓孩子知道,尿床並不是什麼過分的事情。
  • 孩子缺乏安全感怎麼辦?父母做好這3點,給孩子建立安全感
    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家孩子慢慢長大之後,常常會描述到自己對於外界事物的感受。在這之中,安全感就是他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或許爸爸媽媽無法理解這種感情,但確實他又在人生活之中無形存在。一些兒童教育專家也表示:安全感對於孩子本身的成長較為關鍵。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不注意安全感的培養,會對他們產生極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