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問題:孩子大了就不會再尿床?家長一定要重視
一個朋友跟我分享了這樣的事兒,他兒子小的時候,晚上經常尿床,最開始,一周能出現兩三次,家長倒是很有耐心,幫孩子收拾,換尿布,也沒當回事,他覺得等孩子大一些就好了,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次數增加。等到孩子三年級,學校組織夏令營,都不敢讓孩子去參加,怕孩子被當笑話。後來他帶孩子去了醫院,經過檢查,結果診斷為"夜遺尿"
什麼是"遺尿症"?
俗稱尿床,指幼兒在熟睡時,不自主地排尿。這個症狀持續到4歲有20%,持續到10歲僅有5%。隨著年齡的增長,遺尿症的症狀也會逐漸消失。除了夜間尿床外,也會有尿頻、尿急或排尿困難、尿流細等症狀。
什麼原因造成孩子夜裡遺尿?
1.排尿習慣訓練不良
有的家長為了訓練孩子排尿,總是反覆的提示孩子要上廁所了。在反覆提示時,孩子精神緊張,更不利於排尿。有的家長過早的訓練孩子排尿,孩子的膀胱肌沒有發育成熟,這個時候孩子會被動的排尿,並不是為了讓身體放鬆。家長也會根據自己的意願判斷孩子該不該上廁所,使得孩子總是處於緊張的狀態,他們也不知道到底自己想不想上廁所,慢慢的就不會自己主動的上廁所,形成了不好的排尿習慣。
2.膀胱比較敏感
因為孩子的膀胱肌沒有發育完全,所以當孩子在排尿的時候膀胱肌是比較脆弱的。由於孩子在睡覺的時候睡得比較深,膀胱機因充滿尿液而膨脹的時候,孩子沒有及時地醒來上廁所導致尿床。
夜遺尿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有哪些?
1.心理上
孩子會因為業已產生心理壓力,他們也會覺得自己的身體出現了問題。如果當時家長的情緒再過於激動,他也會更加的自卑。不僅如此,如果在幼兒園午睡的時候也出現尿床。他就會覺得自己給別人添了麻煩就會不自信。如果他身邊的小夥伴都發現他有這個問題。他也會非常的難過,這是孩子自尊心的表現。
2.生理上
一般來說,有尿床傾向的孩子身上都會有一些味道。如果家長沒有給孩子準備充分的換洗的褲子和衣物,那麼孩子可能就要遭罪了,經常的夜遺。會讓孩子的泌尿系統發生變化,形成記憶習慣。如果沒有積極的引導可能在七八歲的時候也會出現尿床的習慣!
家長如何正確對待孩子尿床?
1.起床後安撫情緒
家長在發現孩子尿床之後,一定不要去指責孩子,要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我們要學會安撫孩子,比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沒關係,我可以幫助你把它收拾乾淨。你要去自己換好你的小褲子。
或者我們可以讓孩子看一下他尿床的情形,並且告訴他這是正常的現象,我依舊愛你。你如果不舒服要告訴媽媽,這樣孩子就會把她自己真實的想法和媽媽說,不會造成過多的心理壓力。我們也要學會及時的擁抱孩子,當孩子發現自己有這樣情況的時候,他們自己也是緊張的,所以這個時候肢體的鼓勵就顯得尤為的重要,有的時候你的一個擁抱勝過千言萬語。
我們可以輕輕拍打寶貝的後背,讓他的精神放鬆,不要讓他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這件事情上。我們也可以讓孩子稍微緩一下,再進入接下來的睡眠。我們可以調整一下孩子睡眠的姿勢,並且給他放上一些舒緩的音樂講上一個簡短的小故事,都是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過渡自己的情緒,了解自己的情況。
2.養成良好作息習慣
家長要給寶寶養成良好的睡前習慣,我們可以在孩子睡覺之前提示寶寶自己去上一趟廁所。保證在睡覺的時候不會因為憋尿而醒來或者是尿床。同時在睡覺的半個小時或者一個小時之前,儘量不要給孩子餵太多的水,這樣就需要家長在白天的時候給孩子進行規律的餵水了。如果睡覺之前真的想喝點水的話那麼我們要少量,儘可能不要大量地去喝水。
同時在睡覺之前,我們也不能給孩子喝過多量的奶,我們可以在孩子臨睡前一個小時給孩子餵奶,然後去漱口,這樣用量就足夠了。那麼在睡前準備的時候,儘量也要讓孩子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完成,讓他的精力釋放出來,這樣就很容易讓孩子提前進入深度的睡眠,更好的養成睡眠的習慣。
3.記錄情況及時就診
如果家長有發現孩子出現頻繁遺尿的情況,一定要進行記錄。這個可能會有點兒累,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家長的觀察和及時的關注是對孩子是有好處的。因為當孩子出現頻繁遺尿的時候,有可能是孩子的泌尿系統或者是膀胱肌,逼尿肌出現問題。家長要及時的去就醫,按照醫生的建議幫助孩子進行調整,家長也不必過於擔心,只要按照醫生的方式。孩子就會平穩過渡這個階段。
育兒啟迪:
面對孩子各種各樣的生理問題,家長首先要擺正心態,不要小題大做。因為有很多生理現象都是存在一個階段就可以平穩度過,但是如果孩子出現的頻率比較多,就一定要及時的就診。很多時候孩子出現這個狀況比家長還要緊張,所以家長首要的就是要及時的疏導,不要去。指責孩子這樣孩子就會度過得更快,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會在家長耐心的引導下快樂成長。活動你知道嗎?
每日一問:對於孩子尿床,你有什麼想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