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匠心】痴迷建盞的日本天目藝術家——和泉良法

2020-12-14 騰訊網

鐵壺之家】帶你走近古老的東瀛故事

數十年守候窯火期待驚喜

上千年宋代工藝古法傳承

融合今日的茶道理念

製造出胎和釉的演歌,火與土的驚豔

日本工匠,以專注,精細的匠心

孜孜不倦地追求,燒制出了一系列動人心弦的天目

本周開始我們將陸續推出日本天目匠人系列

探尋日本天目大師的燒窯經歷

今日我們走近日本人間國寶的工藝大師——和泉良法

和泉良法先生在出生於1947年9月京都東山區的一個陶瓷器皿的批發商家中,從小看著手繪工匠的手技和多彩的天目瓷等長大的他,被天目幽玄、深邃、變幻無窮的魅力吸引。

23歲從大阪藝術大學手工藝品設計的陶藝系畢業後在嵯峨野大覺寺門前開設了大覺寺陶房。

本著對中華建盞的痴迷,和泉開始了他對天目孜孜不倦的追求。

流星天目

為了探尋最適合天目的材質,和泉從世界各地待會泥土和石頭,用以研究成分,探求陶土、火炎和釉料的深層聯繫,研發出了多種倍受歡迎的天目釉色。

最終,和泉良法憑著自己高超的工藝和對釉色深刻的理解,創製出了屬於他個人風格的「流星天目"釉色。

和泉良法的流星天目,以鈞窯窯變釉色為藍本,融合了兔毫盞的工藝,在眼裡豐富的絳紫色澤之中交融,成就出了宛若無限流行滑過天空的建盞假品「流星天目盞」。由上觀看,更似璀璨耀眼的星空。

陶坊榮譽

對於和泉良法而言,燒窯一如料理,所有的味道必須要親口嘗試,滿意之後才正式推出;憑藉流行天目盞的絕技,和泉良法在陶藝大賽中屢次獲得大獎。

在經營陶房的同時,和泉良法先生可謂桃李滿門,培養出一大批現今活躍在陶瓷業中的精英,其中有京都美術工藝大學工藝系助教的守崎正洋先生和伊賀陶藝作家稻葉直人先生,他們也已經與和泉良法先生一樣,都在日本全國舉辦個人作品展。

名家個性

和泉非常具有藝術家特質,追求每隻天目都有獨特之處,

為了開闊藝術視野,和泉良法先生每年也會給自己兩個月的時間遊歷世界,他最喜愛的就是非洲。

使用他的天目,在玄翳的東方審美中,有透露著某種來自非洲大自然的狂野。

這樣工匠的作品,不僅具有藝術價值,還傳遞一種生活態度:

名家生平

1947年9月 出生於京都市東山

1970年 大阪藝術大學禮品設計部陶藝專業畢業

1971年 京都市立工業試驗場畢業

1971年--1977年 在右京區嵯峨大覺寺門前開設大覺寺陶房

1977年 開始每年在東京和大阪的百貨店舉辦個展

(譬如:東京銀座松屋、新宿小田急、大阪坂急、日本橋高島屋、黑田陶苑等)

1994年 實地考察最早傳入日本的中國青瓷和天目古窯口

2013年 陶房遷至右京區京北町,並建窯燒陶

溫馨提示:《鐵壺之家》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告知當日及時處理或撤銷;網際網路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知識庫,我們崇尚分享。

轉載請註明:(來源:鐵壺之家 微信:aitiehu)。

相關焦點

  • 建盞與天目的三大器形是什麼
    【鐵壺之家】一個懂生活的公眾號 建盞、天目雖然釉色千差萬別,難以定義,但其器形卻非常明晰,經典的器形有三種。建盞天目的造型,都是宋代文人審美視角下打磨造就而成的,其造型線條優美,簡約典雅,融合了人體工學和茶道理念的深度構思,成就器物美學的一大典範,今人很難再次基礎上在家演化出更適合的器形。
  • 【大器匠心】日本天目:無序釉面的靜穆之美
    【鐵壺之家】帶你走進手工藝的古法傳承 日本天目,源於中國建盞的一種陶瓷藝術,他從屬於茶道,卻衍生成了一套系統的藝術體系。 文化的價值 無論是日本天目,還是手工建盞,都是用鮮活的工藝,對傳統文化的絕佳繼承。存世品畢竟鳳毛麟角,唯有匠人們的追求才能完成文化的傳承。
  • 日本館藏的這些極品油滴,到底有何魅力?讓世人痴迷了上千年
    日本館藏的這些極品油滴,到底有何魅力?讓世人痴迷了上千年關注私信「老盞」免費獲取159套老盞精美圖集建盞,早在宋元之時就已經隨著文化交流傳入了日本,被日本奉為了至寶,代代傳承。不得不承認日本的收藏意識的確比我們中國領先了幾十年,在我國動蕩的時間裡,又大量瓷器流失國外,其中不乏建盞的精品。日本對於建盞的收藏量除了舉世聞名的三隻曜變盞,還有其他類型,數量可觀。它成為了中國外的「第一建盞收藏大國」,更被日本當成了心頭寶,可見建盞在他們心裡的地位。
  • 失傳700多年的宋人技藝:碗裡有宇宙的曜變天目,最精美的在日本
    日本東京靜嘉堂文庫,一個專門收藏古籍的圖書館裡,卻有這樣一件被當作國寶級文物的中國宋代瓷器——一個茶碗,一個被認為碗中有宇宙的神品:曜變天目茶碗。「天目」也就是黑釉,是瓷器釉色之一,這種瓷器在宋代時傳至日本,被叫做「天目」。
  • 建盞都有哪些流派?建盞大師排名如何?都有哪些代表作者?
    一、大陸建盞的代表作者和主要流派 李達:無論當前中國大陸還是臺灣省,亦或者是日本,李達制盞無疑是首屈一指的大師級人物,風格主要是鷓鴣斑和油滴建盞。 孫建興:建盞風格主要是虹彩油滴和曜變,還有柿紅、木葉盞。
  • 為何日本首相獨愛中國曜變建盞?
    曜變天目盞是產於我國宋代福建建陽地區、屬於建窯的特殊品種,現在的名稱來源於日本,在我國宋代也被稱為「異毫盞」或「毫變盞」。在宋代,有關建盞記載最重要的著述是《方輿勝覽》,作者祝穆寫到:「兔毫盞,出鷗寧之水吉。……然毫色異者,土人謂之「毫變盞」,其價甚高,且艱得之。」宋代滅亡後,「曜變天目」也隨之失傳。
  • 日本又發現了國寶曜變天目?中國大媽:來中國,一個80塊賣你
    宋代第一神器——建盞,曾經是黑釉瓷藝術的巔峰,就連九五之尊宋徽宗都為之傾倒,是唐宋以來人盡皆知的名瓷,而作為建盞中至高無上之神品,流傳到至今,公認的宋代曜變全品僅有三隻,均藏於日本相關機構,為國寶級別。中國僅在行貨走出土殘件,日方稱其燒制原理為"陶瓷史上最大的不解之謎之一"。
  • 【壺天日月】日本天目的八種代表釉,竟有七個來源於中國
    【鐵壺之家】一個懂生活的公眾號 我們知道天目是建盞東渡日本後,日本從一件稱為天目盞衍生而成的對茶道用茶盞的稱呼 我們宋代的陶瓷,稱為耀州窯油滴盞、鷓鴣盞、
  • 文化鑑讀|曜變盞,宋代建盞的華美曜變
    日本大德寺龍光院藏建窯曜變盞 口徑:12.1CM 高度:6.6CM 底徑:3.8CM在日本,曜變盞被認為是盞中極品,根據日本16世紀的《君臺觀左右帳記》裡記載:「曜變斑建盞乃無上神品,值萬匹絹;油滴斑建盞是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兔毫盞值三千匹絹。 」並稱它們為「曜變天目」 。
  • 2020日本天目名家,藝術大賞
    【鐵壺之家】帶你走進匠心工藝的古法傳承 日本的天目,既作為對古法工藝的傳承,更有著天目名家獨特的創意與藝術風格。 從他製作,拉坯,釉料調配,施釉均為天目名家親手製作而成。更需以柴窯燒制而成,故而每一件都堪稱是稀世珍品,當世無雙。 清水保孝 清水保孝是日本國寶級匠人清水卯一的二代目傳人。畢業於龍谷大學文學部史學專業 清水保孝出生於京都的清水五條坂,自幼在父親清水卯一的薰陶之下,接觸並學習陶藝。
  • 建盞到底有多少種類?建盞和天目瓷又是什麼關係?看完你就明白了
    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建盞所燒瓷為黑瓷,是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因產於建州建安縣而得名。由於釉料配方的不同,窯內溫度及氣氛的變化等因素影響,建窯黑瓷釉面呈現多種紋理,筆者認為大致可分為烏金(紺黑)、兔毫、油滴、鷓鴣斑、曜變及雜色等類。
  • 建盞究竟為何能拍出天價7800w?還被奉為日本國寶?
    (宋代鷓鴣斑,藏於日本靜嘉堂美術館)油滴指的是烏黑的底釉上散步著無數具有金黃色或銀灰色金屬光澤的小斑點,令人眼花繚亂。(館藏日本東京靜嘉堂的曜變天目-天下除上述五大類釉面紋理之外,還有雜色(異毫)、描金等。
  • 建盞與宋朝茶文化
    後有兩隻曜變盞東流日本,為當時的日本霸主織田信長所得,視若珍寶。相傳一隻毀於本能寺之變,與織田信長一道殞命,另一隻流傳至今,被奉為日本國寶。自蒙元以降,飲茶方式的演變使點茶逐漸失去了主導地位,到了明朝,點茶最終為衝泡茶所取代。點茶的失勢也導致了建盞的式微,隨著建窯逐漸改燒青白瓷,黑釉建盞的爐火在明代終至熄滅。
  • 建窯建盞的前世今生
    「每個建盞都是孤品,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是因為季節、天氣、窯爐、窯位不同,使得溫度、溼度等發生變化,所以即使是相同的原料,燒制出的建盞也都不一樣。」  謝道華告訴記者,建盞風格獨特,具有濃鬱的東方藝術色彩,在當時與青瓷、白瓷「三分天下」。「建盞在宋代獨樹一幟,影響巨大,整個閩北地區、福建、全國乃至日本等都紛紛仿製生產。」
  • 唐宋黑釉的魅力(二)-建盞油滴 -沙家櫪
    十三世紀初,就有高麗、蒙古、南韶、暹羅、天竺等僧侶到此,更常有日本佛教團體來天目山參佛尋祖,偶然的機遇那被僧侶帶回山上的不成功的「兔毫釉」被日本僧人發現,並愛不釋手,幾經周折這些不起眼的『爛瘡斑駁』的、不成功的兔毫盞都被日本僧人帶回日本,那五光十色耀眼彩虹應該是在南宋中、晚期漸漸顯現出來的,所有夠滋潤的黑釉上面經過歲月的氧化、侵蝕、茶葉的滋養都有不同程度的「藍光」,那是歲月留在黑釉表面的『包漿』,隨著時間和保存情況的不同
  • 宋黑釉瓷代表建盞底款有500多種,為什麼供御款建盞比較保值?
    在建盞的底款中,屬「供御」款建盞人氣最高。2019年12月15日,"供御"款宋代建窯烏金釉玉毫盞殘器,現身西冷印社2019秋季十五周年拍賣會·中國首屆宋元瓷器專場,估值150萬~200萬,最終以598萬元人民幣落槌(含佣金),數倍於估價,創下了建盞殘器最高拍賣記錄,亦是2019年建盞拍賣最高記錄。
  • 第三屆建窯建盞文化博覽會在福建省南平市開幕
    "曜變之路"建盞展覽館嚴崇建館長展示黃建康和許志強合作建盞作品。(張國俊)10月26日,第三屆建窯建盞文化博覽會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開幕。建窯是中國著名的古窯之一,從唐末開始燒成,迄今已有千多年的歷史。窯址位於該區水吉鎮的後井村和池中村。
  • 福建建陽:從徽宗御用到東瀛國寶:建盞與中日茶文化
    其中就有一枚宋代建窯建盞。3月21日,日本滋賀縣美秀博物館《大德寺龍光院:國寶曜變天目與破草鞋》春季特別展開幕,由於大德寺龍光院從不對外開放,因此龍光院收藏的國寶級曜變天目建盞最為神秘。現在全世界最完整的宋代曜變天目建盞有3件,全部都收藏在日本,並被列為國寶。
  • 建盞,宋代茶文化的王者! 最閩北
    後有兩隻曜變盞東流日本,為當時的日本霸主織田信長所得,視若珍寶。相傳一隻毀於本能寺之變,與織田信長一道殞命,另一隻流傳至今,被奉為日本國寶。自蒙元以降,飲茶方式的演變使點茶逐漸失去了主導地位,到了明朝,點茶最終為衝泡茶所取代。點茶的失勢也導致了建盞的式微,隨著建窯逐漸改燒青白瓷,黑釉建盞的爐火在明代終至熄滅。曾經被上至皇帝,下至引車賣漿者流珍愛的建盞,就這樣在歷史中悄然隱身。
  • 密藏日本400年,三件頂級國寶「曜變天目」首次同期公開
    MIHO MUSEUM 美秀美術館 《大德寺龍光院:國寶曜變天目與破草鞋》展覽現場©MIHOMUSEUM2019年3月21日,日本滋賀縣MIHO MUSEUM美秀博物館《大德寺龍光院:國寶曜變天目與破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