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像鳥飛過你的山》她17歲之前未上過學,28歲卻斬獲哈佛博士

2020-12-23 小醬讀書

一個驚人的故事,真正鼓舞人心。我在閱讀她極端的童年故事時,也開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每個人都會喜歡。它甚至比你聽說的還要好。

——比爾蓋茨

作者塔拉十七歲前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在哥哥泰勒的帶領下,通過自學奇蹟般考上楊百翰大學,然後上了哈佛大學,劍橋大學,哲學碩士,歷史博士,她的認知世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稱此為——覺醒。她究竟怎麼做到的呢?

塔拉韋斯特弗編著的《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一部關於作者塔拉韋斯特弗的自傳體。封面用英文「Educated」註明,她認為那是教育給的新世界,那是生命的無限可能。

你可以用很多說法來稱呼這個自我:轉變,蛻變,虛偽,背叛。而我稱之為:教育。

——塔拉韋斯特弗

1、學校教育的缺失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按錯誤的觀念成長

塔拉的家庭以父親組織孩子整理廢料和母親無證助產為生,她的家庭處在社會的最底層,一直以來經歷著父親對世界歷史的編造、對教育的蔑視、對醫院的抵制、對宗教的狂熱和哥哥肖恩的侮辱毆打。

在同樣的生活與教育環境,塔拉在哥哥泰勒的影響下,和兄妹幾人兵分兩路,走向了不同的世界,一波走出大山、迎來新世界、新觀念和新生活,一波卻固守深山和廢料場,依靠父母工作,傳承父親扭曲的三觀。三個獲得博士學位,四個沒有高中文憑。裂痕已經出現,而且越來越深。

她回頭看看曾今的環境,原來不僅僅是廢料場的破銅爛鐵,而是思維觀念上的貧瘠荒蕪,她甚至嘗試在親情的護佑下,重返這個令她又愛又恨的家,卻不曾想到,這個家庭已經不再接受她以及她的三觀。她努力爬上了山峰,向谷底的家人們招手呼喚,得到的卻是斥責與牴觸,她因為自己的認知提高,成為了與原生家庭格格不入的異類。

最終兄妹七人活在了不同的天空下,導致這一切的,就是——教育。

2、原生家庭的傷害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認知覺醒。

她在學習的這個技能至關重要,那就是對不懂的東西耐心閱讀。

她幾乎有兩周沒怎麼睡覺:睜開眼睛的每一刻,我不是在閱讀,就是在思考這些文字。

她這一生中,這些直覺一直在教導我一個道理——只有依靠自己,勝算才更大。

決定你是誰的最強大因素來自你的內心。

「課堂上,老師講授了神經遞質及其對腦化學的影響。我明白了疾病不是一種選擇。這些知識也許會讓我對父親產生同情,但並沒有。我只感到憤怒。我想,我們才是付出代價的人。母親。盧克。肖恩。我們傷痕累累,瘀青、擦傷、腦震蕩、腿著火、腦袋開花。我們一直生活在一種警覺的狀態和持續的恐懼之中,我們的大腦充斥著皮質醇,因為我們知道那些事情隨時可能發生。因為爸爸總是把信念置於安全之前。因為他相信自己是正確的,在經歷了第一次車禍、第二次車禍、垃圾箱療傷、著火、託盤墜落這些事件後,他仍堅持相信自己是對的。付出代價的是我們。」

塔拉進入楊百翰大學後,她的認知世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逐漸覺醒,原來不僅僅是廢料場的破銅爛鐵,而是思維觀念上的貧瘠荒蕪,她甚至嘗試在親情的護佑下,重返這個令她又愛又恨的家,卻不曾想到,這個家庭已經不再接受她以及她的三觀。

從對歷史常識的無知,成績極差和沒有學費的退學風險,教育認知與父親世界觀的悖論,都成為她拼命學習的動力。她鑽研一手高質量的知識,深度縫接新知識,並與過去十七年的生活和父母給予的世界觀對比思考,看到不同事物之間更多的關聯,產生洞見。

3、貧困潦倒的生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指路明燈。

「我和我的那些哥哥們一樣吵鬧,但和泰勒在一起時,我變了。也許是音樂的魅力,也許是他的魅力。不知為何,他讓我透過他的眼睛看到了自己。」

「她把目光轉向我。我已多年未感受到她目光的力量了,為此我驚呆了。「在我所有的孩子中,」她說,「我原以為你才是那個穿越熊熊大火衝出這裡的人。我從沒料到會是泰勒——那令人意外——而不是你。你不要留下。走吧。不要讓任何事阻止你走。」 」

「從父親那裡我學到,書籍要麼被崇拜,要麼被摒棄。」

塔拉雖然沒有上過學,在惡劣的環境中工作著,但她是有指路明燈的,媽媽引導她學習,哥哥泰勒幫她尋找出路並輔導學習,連爸爸也給予了一些正確的觀念,還有楊百翰大學的老師和劍橋大學斯坦伯格教授的舉薦,讓她擁有更多的機會成就自己。

讓我想起了一則泰國的公益廣告,在市場賣菜的媽媽在小女孩提出問題時,總是耐心地對小女孩說「我們試試」,對孩子好奇心的呵護、對孩子探究精神的啟蒙, 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孩子接受「無論是否成功,我們都要不斷去嘗試」的價值觀。影片中的媽媽給女兒一個非常好的示範,告訴她:不要輕言放棄,不要給自己設限,在你的學習、人生之路上,你要用自己的智慧和韌勁去迎接挑戰,這恰恰是父母能給孩子的最大財富。

塔拉努力地爬上了山峰,向谷底的家人們招手呼喚,得到的卻是斥責與牴觸,她因為自己的認知提高,成為了與原生家庭格格不入的異類。

塔拉說,過去是一個幽靈,虛無縹緲,沒什麼影響力,只有未來才有分量。沙粒不可計數,疊壓成沉積物,然後成為巖石。

你當像鳥,在尋求真理的天空中,不斷地探索、挑戰、創造、翱翔;你當像鳥,鵬程萬裡、看過世界、堅實臂膀,飛過屬於你的一片山。

相關焦點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從大山走到哈佛,她是美國夢還是普通人?
    作者塔拉·維斯特弗,美國歷史學家、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她於1986年出生在美國愛達荷州的山區,17歲前從未接受正規教育,17歲後卻依靠自己的努力從哈佛再到劍橋,完成了她關於自己的蛻變。2018年,塔拉出版了以自己經歷為故事的非虛構類著作《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此書一經出版就震驚世界,上市一周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至今仍高居不下,她還被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評價這本書說:「這是一個驚人的故事,真正鼓舞人心。我在閱讀她極端的童年故事時,也開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你要過怎樣的人生,只有你自己說了算
    「教育」正是這本書的英文名字,而「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中文譯名。一直對這個譯名感到好奇,好奇的程度超越「為什麼一本新人處女作一上市就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累積80周高居第一」,或者為什麼比爾·蓋茨會說這本書「甚至比你聽說的還要好」。從13樓病房的窗戶望出去,正好有兩隻鴿子落在前方的一個屋頂上。
  • 讀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聖經·詩篇 11.1》前段時間在微信讀書上看完了《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本書的英文名《Educated:A Memoir》。如果你跟我一樣疑惑為什麼中文名和英文原版看起來完全不相關?
  • 讀書分享 | 讀《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有感
    為逃脫這座牢籠,小女兒塔拉以決絕的勇氣走出大山,17歲開始學習文化,一路走到劍橋、哈佛博士的故事。細細品讀了《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之後,我思緒萬千,感慨於有些鳥兒是關不住的,因為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讀別人的故事,看自己的人生,沿著塔拉的成長之路,我看到了別樣的風景,也陷入了沉思:這個故事,我從中學到了什麼呢?
  • 論教育的終極意義: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今天,我想與各位讀者分享一本書;《當你像鳥飛往你的山》。這是我今年以來讀到的最震撼的一本書。希望我的分享,也能給你帶來一樣的感動。於是,中文譯者便聯想到《聖經·詩篇》裡的這句話: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這句話本身有雙重解釋,飛,同時是「逃離」,也是「找到新的信仰」。作者正是逃離了故鄉的山峰,像飛鳥一樣去尋求教育,找到自己真正信仰的山林。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生命的意義在於活出你自己
    ——塔拉·韋斯特弗《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美國作家塔拉·韋斯特弗的處女作。這是一本自傳體小說,講述一位17歲前從未上過學的女性衝破家庭的牢籠,最終通過教育實現人生逆襲,活成她自己的故事。這是一個鼓舞人心的故事,就連比爾-蓋茨也強烈推薦這本書,他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每個人都會喜歡。它甚至比你聽說的還要好」。現實生活中每個人有不如意的地方,人們大都想要改變自己,改變命運,活出真正的自我。但常常卻望而卻步。改變真的那麼難嗎?
  • 比爾·蓋茨極力推薦,讀完《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理解教育意義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先是被這書名擊中,優美清新,像詩一樣。看到封面後,再次被擊中,太好看了!去年12月份就開始讀了,跨了個元旦,又過完了新年,才將它看完。但即便那樣,17歲之前從沒上過學的塔拉,通過自學考上了楊百翰大學。初入學校,眼前的一切,對她而言,就像一個黑洞。她發現自己知識匱乏、什麼都不懂。與人相處方面,也有很多問題。思維認知存在障礙,思考方式也有限。她雖然逃離原生家庭,但來自於家庭的影響無處不在。她可以忍受哥哥的家暴和毆打,但面對別人的幫助時,卻會不知所措。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沒上過學的平凡女孩,憑啥能劍橋讀博士
    導讀:《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作者是塔拉·韋斯特弗,她十七歲之前沒有接受過任何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通過自學考試考取了楊百翰大學,並於2008年獲得文學學士並獲得蓋茨獎學金,然後進入劍橋大學繼續深造,2009年獲得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2014年獲得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2018年出版《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此書一經出版,便登頂《紐約時報》暢銷榜80周!
  • 14歲上中科大,18歲攻讀麻省博士,28歲成為哈佛最年輕副教授,「華人女天才」的開掛人生
    >羅伯特·裡得獎,該獎是哈佛大學生物統計專業的最高獎項,專門頒發給學術上有特殊進展並取得極大成就的優秀博士生。」除此之外,蔡天西還提出了」參數隨機模型「,她認為萬物有數學,而這個隨機模型主要就是用來檢測實際問題中的方差問題。
  • 出生在「垃圾堆」的女孩,17年沒有讀過書,靠什麼逆襲成劍橋博士
    世界在轉動,你只是一粒塵埃,沒有你地球照樣在轉。現實是不會按照你的意志去改變的,因為別人的意志會比你的更強。這是一個17歲才上學的垃圾場女孩的真實故事,別人讀到的是勵志,而她自己卻說:這不是重點。讀完這本登陸紐約時報暢銷榜80周+的《你當像鳥飛過你的山》,我沒有振奮,而是有些心塞。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懶人聽書首發有聲版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蘇兵近日,全球現象級暢銷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有聲版獨家上線懶人聽書,引發讀者的廣泛關注。作為美國歷史學者塔拉·韋斯特弗的自傳體處女作,講述了教育改變人生的極端案例,一經出版即在美國引發轟動,連續80周蟬聯《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TOP1,隨後熱銷37國。
  • 全球暢銷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中文有聲版獨家上線懶人聽書
    8月20日,全球現象級暢銷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有聲書獨家上線懶人聽書。瞿穎、楊玏、毛曉彤、沈月、辣目洋子等明星誠意推薦。21日起,登錄懶人聽書APP、官方微博,搜索「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即有機會獲得與明星免費共聽機會。
  • 天才神童17歲上哈佛,31歲成哈佛大學正教授,刷新最年輕年齡紀錄
    17歲,他手拿哈佛博士offer,繼續超弦定理研究;31歲,他晉升哈佛大學正教授,刷新了最年輕哈佛正教授的年齡紀錄;33歲,尹希獲得2017年科學突破獎——物理學新視野獎。尹希的成功,除了高智商,還離不開個人的堅毅與刻苦,以及整個家庭的因材施教及循循善誘。
  • 選擇決定人生,破除原生家庭宿命論——評《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封面作者塔拉·韋斯特弗(Tara Westover),美國歷史學家、作家。1986年出生於愛達荷州山區,十七歲前從未接受過學校教育,通過自學考上楊百翰大學,2008年取得文學學士學位。2009年獲得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2010年成為哈佛大學訪問學者。2014年取得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人生前十七年未曾接受過學校教育,這在現代社會是不可想像的,但這並非虛構出來的故事,而是真實存在的。
  • 天才少年尹希:17歲上哈佛,32歲成終身教授,卻早已忘記了祖國
    之前,應採兒要求兒子學中文的事情上了熱搜,並獲得了網友的一陣怒贊,大家都說應採兒很會教育孩子,她明確告訴孩子,必須要學習中文,因為中文是學了就不會忘記的東西。
  • 生病不準去醫院,17年沒上學,像被困籠子的鳥,她卻掙扎迎來重生
    生病不準去醫院,17年沒上學,像被困籠子的鳥,她卻掙扎迎來重生生病不準去醫院,17年沒上學,像被困籠子的鳥,她卻掙扎迎來重生,這是塔拉韋斯特弗在救贖自己的自傳中,所記載的真實的故事。這也是她最真實的也最不願意回想的人生經歷。生病不準去醫院,17年沒上學塔拉是出生在一個美國的小山區。
  • 達菲讀書:《你當像鳥,飛躍你的山》——誰來決定你的存在?
    今天我要向你隆重推薦的書是《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本書,並不是一本勵志成功學,而是一種自我救贖,一種鳳凰涅槃的浴火重生。先說個故事吧。去年夏天,當我騎行到新疆喀什周邊的一個小村子時,我遇見了一位小朋友。
  • 田曉菲:北大畢業、哈佛博士,28歲嫁53歲美國人,仍不忘初心
    甚至在田曉菲10歲的時候,在父母的幫助下,出版了自己的詩集《綠葉上的小詩詞》,並榮獲少年科學獎特別獎。在田曉菲13歲的時候,成為天津分會的一名會員,並且在同年,田曉菲被北大英語系破格錄取。優秀的人從小就會表現出超凡的實力,在田曉菲初中的時候就已經連跳兩級,後來田曉菲的家長選擇讓其在家自學。
  • 《當你向鳥飛往你的山》:我們是自己人生的擺渡人
    著名作家莫言也曾經表達過這樣的思想。雖然每個人都想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這麼的幸運。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童年生活是我們一生的底色。它影響我們的一生,但卻不能決定我們的一生。雖然我們的家庭無法改變,但能否通過自身的成長與覺悟來實現呢?《你當向鳥飛往你的山》這本書就給了我們答案。這本書適合每一個正在成長的人看。
  • 我也讀了《你當像鳥 飛往你的山》.1
    "在那一刻之前,她一直在那裡無論我看上去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我的教育如何輝煌,我的外表如何改變——我仍然是她。我充其量不過是內心分裂的兩個人。她在裡面,每當我跨進父親家的門檻,她就出現。""那天晚上我召喚她,她沒有回應。她離我而去,封存在了鏡子裡。在那一刻之後,我做出的決定都不再是她會做的決定。它們是由一個改頭換面的人,一個全新的自我做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