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以男性會陰局部肌肉(中肛管水平)為主要描述對象,從示意圖的背側解剖標誌——尾骨開始,按照由背側向腹側的表述順序,詳細描述了如下的解剖組織:臀大肌、骶結節韌帶、骶棘韌帶、坐骨結節、大腿肌內側肌群(長收肌、短收肌、大收肌、恥骨肌、股薄肌)。今天,我們接著向下聊:男性會陰部的肌肉系統(中肛管水平):(下)。
(本文閱讀時間:大約10分鐘)
(文中觀點代表作者個人,僅供參考)
昨天,我們已經完成了《醫學筆記︱男性會陰部的肌肉系統(中肛管水平):(上)》(點擊連結)的內容講解,如果我們將闡述完畢的解剖結構、用色彩描繪出來,那麼,目前的情況將如下圖(12)↓↓↓所示了:
圖(12):男性會陰局部肌肉(中肛管水平)(上)↑↑↑
接下來,我們繼續往下聊,闡述的順序是繼續向腹側,首先我們觀察到的是睪丸和覆蓋在睪丸外部的陰囊肉膜,如下圖(13)↓↓↓。
肉膜:是陰囊的淺筋膜,與腹前外側壁的Scarpa筋膜和會陰部的Colles筋膜相延續。肉膜含有平滑肌纖維,平滑肌可隨外界溫度變化而舒縮,以調節陰囊內的溫度,有利於精子的發育。肉膜在正中線向深部發出陰囊中隔,將陰囊分為左、右兩腔,分別容納兩側的睪丸、附睪及精索等。
圖(13):睪丸和陰囊肉膜↑↑↑
位於睪丸背側的重要解剖結構有尿道海綿體和球海綿體肌,如下圖(14)↓↓↓。
球海綿體肌:亦稱排尿肌、射精肌及陰莖根壓迫肌。尿生殖肌群之一。由對稱性的左右兩部組成,其間借尿道球中隔相連接。位於肛門前方,包圍尿道球。
圖(14):尿道海綿體和球海綿體肌↑↑↑
在球海綿體肌兩側,有兩個重要的毗鄰結構,其中一個是骨性結構,一個是肌性結構。骨性結構是坐骨恥骨支,如下圖(15)↓↓↓;肌性結構是坐骨海綿體肌,如下圖(16)↓↓↓。
圖(15):坐骨恥骨支↑↑↑
注意:坐骨恥骨支是十分重要的影像學定位標誌,我們一起來看一張CT影像,如下圖(16)↓↓↓。
圖(16):圖中標記點「15」即為坐骨恥骨支↑↑↑
坐骨海綿體肌:起始於坐骨下支或坐骨結節。抵止肌纖維束從內、外、下側包繞陰莖(蒂)海綿體的陰莖(蒂)腳部,並沿其行進,逐漸變成扁平的薄腱附著於海綿體外側和下側的白膜。另一部分到陰莖(蒂)海綿體背面與對側的彼部相連,附著在陰莖(蒂)海綿體的背面。
坐骨海綿體肌的功能:坐骨海綿體肌壓迫陰莖海綿體根部,參與陰莖勃起,故又名陰莖勃起肌(此肌在女性較男性薄弱,稱陰蒂勃起肌。其功能為幫助陰蒂勃起)。
圖(17):坐骨海綿體肌↑↑↑
在球海綿體肌和坐骨海綿體肌的背側有一淺、一深兩組「會陰橫肌」的存在,分別稱為「會陰淺橫肌」和「會陰深橫肌」。兩組會陰橫肌名稱相似,解剖位置毗鄰——會陰深橫肌位於會陰淺橫肌的深面。
另外,會陰淺橫肌和會陰深橫肌都至於「會陰中心腱」,是會陰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下圖(18)、圖(19)↓↓↓。
會陰淺橫肌:是一對狹細的肌肉,位於會陰淺隙的後份,起自坐骨結節的內側份,橫行至於會陰中心腱。
會陰深橫肌:成對出現,居會陰淺橫肌的深部。起自恥骨支外側面,肌纖維向內行與對側同名肌在中線交織,附著於會陰中心腱。
會陰體(會陰中心腱=會陰體):為纖維肌性組織,男性位於肛門與陰莖根之間,女性位於肛門與陰道前庭後端之間。在矢狀位上,呈楔形,尖朝上,底朝下,深約3-4cm。在會陰體上起止的肌有:肛門外括約肌,球海綿體肌、會陰淺橫肌、會陰深橫肌、尿道陰道括約肌(男性:尿道括約肌),以及肛提肌。
圖(18):會陰淺橫肌↑↑↑(為暴露深面的會陰深橫肌,已經將會陰淺橫肌離斷)
圖(19):會陰深橫肌↑↑↑
在會陰部的背側,我們將觀察到直腸各層以及盆底的重要肌肉——肛提肌,如下圖(20)、(21)、(22)、(23)、(24)↓↓↓。
圖(20):直腸黏膜和黏膜下層↑↑↑
圖(21):直腸內環肌(肛門內括約肌)↑↑↑
圖(22):直腸縱行肌↑↑↑
圖(23):肛提肌↑↑↑
圖(24):肛提肌(紅色)↑↑↑
需要注意的是:在肛提肌與肛門外括約肌之間,存在著直腸縱行肌和肛提肌的結合部,如下圖(25)↓↓↓。
圖(24):直腸縱行肌與肛提肌的結合部(局部放大)↑↑↑
文末留言:
如果您寫了優秀的專業論文,鋒哥推薦向國內著名的期刊——《結直腸肛門外科》投稿。鋒哥是本期刊的編委,我們雜誌誠懇期待著您的大作!
《結直腸肛門外科》雜誌官微↑↑↑
讚賞,是一種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