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爆雷22億業績造假後,神州租車首次拖累一度崩跌七成,隨後中國證監會譴責瑞幸咖啡造假,人民日報評論瑞幸咖啡以折損中國企業在海外的聲譽,瑞幸咖啡的創始人團隊正成為過街老鼠被人人喊打。
瑞幸咖啡造假事件造成的後果是非常惡劣,這導致美國投資者質疑中國企業向他們描繪的美好前景是否與現實一樣,那些大牌審計機構對這些企業的審計是否可信,中國企業家的信譽是否可信?
在過去這幾年,中國的網際網路創業成為熱潮,不少企業不是為了持續經營而誕生,它們的目標都是朝著上市而去,為此它們持續虧損燒錢運作,圈到巨量的用戶,用美好的前景吸引投資機構不斷投資,維持企業的運作。
支持這一運作規則在於京東的成功樹立的典範,京東從創立以來持續處於虧損當中,不過京東的最終做成了中國第二大電商,2019年它的營收達到5769億元,淨利潤達到122億元,它目前的市值達到579億美元。
隨後小米採取類似的運作方式,小米從成立以來,幾乎每年融資一次,經過4年時間做到全球第三大、國產第一大手機企業的地位,2018年小米成功上市。2019年小米集團營收達到2058億元,淨利潤達到115億元,其市值達到2466億港元。
正是通過這些不斷取得成功的中國企業樹立的典範,讓國內外投資者看到了中國創業企業帶來的豐厚回報,吸引了風投機構投資中國的創業企業,推動中國創業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
然而瑞幸咖啡就如一粒老鼠屎,壞了中國企業多年來通過艱辛努力樹立的良好形象,導致海外投資者重新審視中國在海外的上市企業,受瑞幸咖啡拖累,中概股大部分下跌。正是由於瑞幸咖啡造假導致的惡劣影響,中國證監會發布了譴責,人民日報強烈作出瑞幸咖啡造假折損中國企業在海外聲譽的評論。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主要依靠加工貿易發展,經過30多年的艱苦努力,至2010年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國,隨後中國提出了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以努力擺脫此前過於依靠中低端製造業的局面。
隨著中國製造實力的不斷上升,中國企業也逐漸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如今華為、中興、小米、美的等企業已不再是土狼,它們成為國際知名品牌,在國際市場不斷奪取市場份額,不斷提升中國製造的聲譽。正是中國諸多企業的共同努力,從2007年以來加工貿易佔中國貿易的比例不斷下降。
然而瑞幸咖啡業績造假事件無疑給中國企業造成了巨大的損害,該公司的創始人團隊獲得了一點利益,然而損害的卻是中國企業在海外的形象,對中國企業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對於這類企業以及相關人應按照相關法律進行嚴懲,以免再有後來者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