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地名 一段老故事,那年那月「水月寺」

2020-12-16 今日滄州

滄州華北商廈西面,有條南北方向的大街,叫做水月寺大街。這條大街上有個小學,就叫水月寺小學。這條大街上還有很多以「水月」命名的地方,他們沿用這個美麗的名字,簡單卻意味深長。

走在水月寺大街上的人,不一定都知道這裡曾經有一座大寺院。現在,這裡是條商業街,路邊很多小飯店,每到上下班高峰期就會水洩不通。可是,千年之前,這裡曾經是佛家的「清靜之地」,原來的彈簧廠就建在水月寺的舊址之上。

「水月寺」的得名源於大運河的一場水患。總覺得,水月寺的名字起得特別好,比起其他一些寺院,多了一分風雅,添了一點詩情。

運河發洪水,留下一個美麗的名字

傳說,水月寺的得名源於清朝同治年間的一場洪水。當時洪水泛濫,運河水位猛漲,並在鹽場附近決口。可是,大水經過水月寺的時候,竟然越寺而過,水月寺也毫髮無損。

大家都說水月寺有神靈護體,也有人說水月寺裡有一顆避水珠。這個故事在今天聽來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而已,可是正是這個千百年流傳下來的傳說故事送給水月寺一個美麗的名字,也讓這個名字至今還在附近的商戶中沿用。

水月寺初建的時候不叫水月寺,原址也不是這裡。據《滄州志》記載:「水月寺舊在城外西南隅觀燈橋之東。周廣順中建,明宣德十年僧澤安移建於城北鹽場東偏。正統年建千佛閣,嘉靖年鑄造大佛三尊,高丈六尺。清康熙五十七年,僧輝一重建。雍正七年復修,乾隆五十四年,州人宋成文、董寶仁、王維楨、陳芳楷等重修寺內十方院。光緒二十一年,駐防(樂)軍統領提督軍梅東益等又重修。琳宮梵宇煥然一新,正殿大佛三尊皆金身……可謂吾邑之冠。」

上面所說的城外西南角在現在的市委南院附近,曾經是滄州最繁華的地界。這裡有一座觀燈橋,每逢正月十五,周圍的百姓都會來這裡過橋觀燈。水月寺初建的時候就是在這裡。

後來,水月寺年久失修,過於破舊。明朝宣德十年,一名法號澤安的和尚將水月寺移建於城北鹽場東側,也就是後來的彈簧廠院內。此後,水月寺又經歷了三次重修,這座寺廟漸漸進入鼎盛時期。

古剎當年的盛況

據《滄州志》記載,水月寺能夠有如此氣勢輝煌的規模,得益於寺內僧人性貞募化興修。傳說,他為了重修廟宇,曾斷手化緣以表誠心。當時很多比較有名的商戶官紳都為性貞的誠心所感動,鼎力支持重修水月寺。《滄州志》中還提到了曾經資助水月寺重建的駐防滄州樂軍統領梅東益,他曾大力資助水月寺的重修。清光緒三十四年,光緒帝恩準為其修建「梅公祠」,現在已經被拆毀。

而另一位駐滄武將更是把他的墨寶也留在了水月寺。傳說,為水月寺題寫牌匾的是當時的武將範天貴。不知是怎樣的一番勇氣,讓一介武夫「棄戎從筆」。為了「水月寺」這三個字,他更是整整三年苦練書法,終於在水月寺竣工之時,大筆一揮,讓三個漢隸大字端端懸掛於水月寺的殿堂之上。

我想,那揮毫潑墨的一刻,這個武士的心中產生的自豪之情,一定不亞於他在戰場上打了個漂亮的大勝仗。

當時,水月寺可是遠近聞名的一處大寺院,香火極盛,周圍甚至更遠處的人們都來這裡拜祭祈福。

水月寺坐北朝南建造,寺廟周圍是荒地和葦坑,沒有人家。寺廟分為前殿(山門)、次殿、大殿(大雄寶殿)、後殿,東西兩側為廂房,山門兩側各開一便門。每逢初一、十五,水月寺山門大開,善男信女來這裡請願、祈福。而平時的日子裡,山門關閉,僧人只走兩側的偏門。

山門門匾上便是當時駐滄統領範天貴手書的「水月寺」三個大字。

山門兩側是泥塑的「哼哈二將」。兩尊神像身軀魁偉、橫眉怒目,身高約兩丈,幾乎頭頂屋脊,十分威嚴。哼哈二將相向而立,東面的一尊為密執金剛,兩臂託一大杵,瞠目閉口,表情顯「哼」狀;西面的一尊為羅延金剛,杵頭觸地,怒目張口,表情呈「哈」狀。

走出山門,就來到了次殿,當中有相背而塑的兩尊大佛,朝南端坐的是笑口常開的大肚彌勒佛,朝北肅立的是頂盔披甲、手執紫金降魔杵的韋陀。兩側還有四大天王塑像,個個威風凜凜,氣宇軒昂。

由此殿穿堂而過就是水月寺的主殿——大雄寶殿。大殿坐落在一丈多高的臺基上,殿高十多丈,登上七步臺階,殿前平臺正中放置一高約五丈的鐵鑄大鼎。殿內正中有三尊的神像,由東而西為南海觀音、如來佛、文殊菩薩,高約一丈六尺,面前的供桌有香爐、蠟扦、佛磬之類,大殿兩側是形態各異的十八羅漢像,栩栩如生。

大雄寶殿的牆壁繪滿壁畫。壁畫展現的是佛教故事,煙雲飄渺、海島仙山、奇峰古洞、流雲飛瀑……可謂巧奪天工,令人嘆為觀止。

繞過大雄寶殿往北就是後殿,後殿內正中供奉銅塑千手觀音,精美絕倫。千手觀音銅像兩側還有數尊石刻佛像。

要是你的想像力足夠豐富,通過上文的介紹,水月寺曾經的輝煌已經出現在你的眼前了吧!

水月寺最後的故事

徐家駿,自稱是解放前水月寺最後一位和尚的最後一位俗家弟子。對於水月寺,他並不陌生,這裡承載了他很多的童年記憶。

據他介紹,當年水月寺周圍並非完全沒有人家,解放前後他家就住在現在北環橋東南的鹽場村,與水月寺只有一條小路之隔。徐家駿記得,他小時候,家住鹽場、銀子旺、小街子、麻姑寺一帶的孩子常到水月寺去玩耍。而徐家駿更是這裡的常客,因為他是這裡惟一一位和尚海月的俗家弟子,他的法名叫濟賢。

當時,徐家駿進寺的時候只有兩歲多,只因他的祖父與這裡的住持海月交情頗深,於是進寺做了俗家弟子。從徐家駿的父親一輩算起,他家已經是七代單傳。徐家駿有一個姐姐,他曾經有一個哥哥,因母親小產而夭折。可想而知,徐家駿在這樣的家庭中可謂「獨苗一根」,家裡為了讓他長命百歲,便讓他拜師進寺。當時所念經書他雖已經完全不記得,可是對於水月寺的記憶還是十分清晰的。

徐家駿說,水月寺的性貞和尚斷手化緣的故事是真的。當時性貞和尚砍斷自己的手臂,在油鍋裡炸又經過風乾,性貞化緣的時候就用託盤託著這隻斷手,以表誠心。徐家駿記得,那隻斷手曾經就懸掛在大雄寶殿的殿堂之上。

1948年水月寺遭到大規模破壞,海月師傅也在那年離開了寺廟,徐家駿和祖父將海月師傅送上了火車。徐家駿跪在地上,目送師傅的火車離開了滄州。1952年,海月師傅給徐家駿祖父寄來一封信,信中大概訴說了他的情況,這封信現在也早已找不到了。信中的具體內容也隨著徐家駿祖父的去世,永遠不得而知。從那以後,徐家駿再也沒有了師傅的消息。

到水月寺大街走走吧,雖然那座千年古剎已經蕩然無存,但它以獨特的方式讓滄州人念念不忘。水月寺大街、水月寺小學……這些名字會讓那些塵封的記憶重新被翻看,雖然經過一個個春秋而漸漸泛黃,但歷史卻因為一遍遍的回憶而越來越清晰。

來源:滄州晚報 馬豔

相關焦點

  • 照母山原叫照墓山 與南宋狀元有關 老地名藏故事
    北部新區森林工程辦公室工作人員楊波告訴記者,2001年,照母山森林公園開始修建,如何給公園命名成了一個難題,當時大竹林街道辦事處編撰了一本書《竹林故事》,講述了照母山與南宋狀元馮時行的一段故事——  南宋時期,與嶽飛同朝為官的狀元馮時行,因遭奸臣秦檜陷害,貶至黎州做地方官。途經大竹林,馮母染病,病重三月無好轉,無奈,馮妻勸馮赴任,自己留下照顧馮母。不久馮母去世,馮妻墓地守護三年。
  • 一個名字一段故事!南充這些老地名的由來,你知道幾個?
    地名如人名一個名字代表著一個地方的特色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有淵源與意義地名就是一座城市的身世歷史緩緩向前流傳中,許多地名已非原意民間習慣稱為"三公廟",久而久之,廟名也就演變為地名、街名了。繭市街從小市場到市中心
  • 那年,那月,那片桃花園
    忽然,遠處一抹粉紅映入了我的眼帘。桃花!我立在桃花樹下靜靜地觀賞著,一顆心兒飄飄然然地,飛到了那年那月的那片桃花園。那一年的春天格外溫暖,那一年的桃花開得格外豔。那一片桃園又是那樣地讓人夢系魂牽。那是一個周末,我騎著車子帶著你來到了桃園村的桃花園。那個園子可真大啊,足足有兩三百畝地。粉紅的花瓣在陽光下灼灼生輝,鋪天蓋地地撲滿了我們的眼。
  • 【尋訪蘭州老地名】中山林:昔日老蘭州人的城中樂園
    2016-08-05 08:54來源:蘭州日報 李超   尋訪蘭州老地名  中山林:昔日老蘭州人的城中樂園  說起中山林,現在蘭州的許多年輕人,只知道作為地標名詞的中山林是公交車站的一個站名,他們卻不知道,當年的中山林還曾是民國時期蘭州的一方文娛遊樂的場所。上了點年紀的老蘭州人,至今對中山林仍是記憶猶新。  中山林東起方家莊、二郎崗,西至西北大廈,南到山邊。這裡原先叫蕭家坪,是肅王妃子的胭脂地。也就是今天的大約為甘肅日報社至市政大坡一帶。
  • 激活歷史記憶 老地名留住了消失的村莊
    然而,就像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遍布揚州大街小巷的街名、路名、地名等,卻像是一部活的史箋,其承載的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接續的千百年情感傳承,已牢固地與古城嵌為一體,成為古城一個個鮮活的歷史細胞和血脈,永遠相伴相生。  安放鄉愁  老地名留住了消失的村莊  地名是人類變遷的「活化石」,是看得見的鄉愁。
  • 那年那月之老三件·縫紉機
    每當我們想起這首詩的時候,我相信所有人和我一樣,一定會想起母親,想起那個年代,想起那個「三轉一響」的老物件中的縫紉機!出生在60--70年代的人們,一定會忘的,那個年代把「四大件」(自行車、縫紉機、手錶、收音機)叫「三轉一響」!結婚典禮除「衣服錢」,「首飾錢」外,那是必備的東西,否則女方家有權「不嫁」!
  • 那年那月永在心中——寫 信
    瓶蓋上鑽個眼,裝上農用車車嘴子,用細線搓成燈芯,一個煤油燈便宣告誕生。從記事起,直到1985年夏天下曹家溝通電之間的年月裡,雖然也有人家用過罩子燈、嘎斯燈,但煤油燈一直是爺爺的不二選擇。如果笑話爺爺過日子仔細,就未免太天真了。1959年初秋,先知先覺的爺爺敏銳地感覺到災荒即將臨頭。不顧別人的冷嘲熱諷,以二分錢一斤的價格,果斷地買下了雙頂子山下嶽嶺糧管所的花生皮。
  • 「一二三四五六七」,用數字趣談無錫老地名
    無錫,作為地名,這一詞最早可能來源於春申君黃歇「立無錫塘,治無錫湖」。漢高祖五年,即公園202年建縣,因無錫湖而名無錫縣。今天,我們用以數字為線索,去找尋無錫的那些有趣的地名。清朝時,梨花莊的延聖殿香火非常旺盛,很多錫城市民前往燒香拜佛,從北閘口走到延聖殿,大約一裡的路程,又因梨花莊農民都在此處出售農產品而形成了一個集市,故取名一裡街。很不幸的是一裡街菜市場已經關閉,只留下了一個古老的地名給後人。二:二泉、二泉路相比一裡街來說,二泉可謂是大名鼎鼎。
  • 那年那月那日 | 湯建武
    5月16日 總第1055期 保康微信平臺那年那月那日
  • 那年那月系列之老四件·手錶
    它既是一個時代生活的符號,也是那年那月難忘的記憶。「自行車滴鈴鈴,手錶亮錚錚,收音機鬧盈盈,縫紉機轉的突轆轆兒。」 那時有的人家如果擁有了這「四大件」不僅是富裕的象徵,也是嫁女許親的一個「重要條件」。這樣的人家一定是城裡、村裡數一數二的好人家,也是多少懷春少女夢想中的「豪門」! 其實,那年代人們生活都不富裕,就連穿個皮鞋、帶塊手錶、鑲個大金牙都是一種奢侈和「炫富」的行為。
  • 聽曲隨筆·那年的情書
    原創 孤月冷梅那年的情書那年的情書短暫而悠長字裡行間誰人能懂潑茶香那時的思念是煎熬留下了痴痴的線條我明白那是你我彼此永遠不老的情書信箋在指尖歡跳心跳在字裡行間歡笑當年讀信時的喜悅沒想到依舊還在揮之不去的那段美好在信紙上噗通閃耀
  • 《我與老門牌的故事》365-23 綾莊巷
    《我與老門牌的故事》365-23
  • 又一部年代劇開播,老戲骨們作配,能否超越孫儷的「那年花開」?
    文|華子最近,一部反映儒商傳奇故事的電視劇《塞上風雲記》,在央視電視劇頻道開播。作為一部傳奇年代劇,往往會將家國情懷淋漓盡致的展現,而這部劇也是如此。故事發生在清朝末年至民國時期,講述的是張家口的儒商呂俊傑,從一個渾渾噩噩的紈絝子弟,不斷蛻變成為商人,並且對抗外來敵人的故事。這種題材的電視劇向來比較受市場歡迎,故事跌宕起伏,情節曲折離奇,演員演技在線,也是各大頒獎典禮比較偏好的一種題材。這與2017年孫儷主演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在題材上十分相似,只是一個是演繹儒商傳奇,一個是展現秦商風採。
  • 這個省份,一個地名就是一首詩,一座城就有一個故事
    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每個省份、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有這樣一個省份,它的城市名幾百年來未曾有過大的變化,依舊承襲著古風;每個城市名的背後,都有一曲關於戰爭和離別的悲歌;這個省份也是動聽的城市名最集中的省份——它就是甘肅。
  • 《中國地名起源地文化》之《假如地名會說話·樂齡系列》徵稿啟事
    《中國地名起源地文化》之《假如地名會說話·樂齡系列》徵 稿 啟 事為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聚焦地名起源地文化,把增強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作為重點,面向組織、個人徵集《中國地名起源地文化》之《假如地名會說話·樂齡系列》攝影作品和文字說明。
  • 【小說街坊】那年那月的青澀往事
    在學校你身體不好,常常暈倒,繼母又不體貼關心你,你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不要太悲愁,積極樂觀的面對一切,我和同學們都在牽掛你,也會關心你的,希望你和貧下中農打成一片,好好鍛鍊自己……」。滿紙都是問候和關懷。小雪低眉讀完信,酸楚和幸福頓時溢滿了心頭,積蓄已久的眼淚再也忍不住,一串串,一行行掛滿了臉蛋。
  • 「崇德」還是不「崇德」——關於德州經濟開發區改地名的一點看法
    故地名它就不僅僅是一個地理符號、一個方位的標識,特別是一些老地名了,它們所蘊含著一段歷史、一個故事、一種期盼,一種文化和一種文化嚮往。所以,地名並非是一個枯燥的名稱,它記錄著、代表著這個地域的歷史,風霜雪雨的經歷和空間的刻度,故在它們之中包含著歷史發展、地域文化、社會及民俗民風等,諸多方面地域、民俗等文化的內涵。
  • 上海老地名中的道教宮觀與神明
    什麼是大王廟在上海城區的地名中,有很多帶「閘」的地方,如原「閘北區」、「新閘路」等等。此「閘「字的由來實際來源於上海的兩座水閘,清康熙年間,在今蘇州河福建北路橋附近,建一擋潮石閘,不久即被衝毀,時間過去六七十年之後,雍正年間在西三裡處又建一閘,謂新閘。「新閘」和「老閘」後來都廢了,但「名」卻存了下來。
  • 百變大偵探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老管家密碼箱攻略
    百變大偵探是一款劇本殺解謎遊戲,老管家密碼箱密碼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百變大偵探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老管家密碼箱攻略,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 百變大偵探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老管家密碼箱解謎思路分享
  • 天津的地名,究竟有多魔性?每個名字都有一段故事,你知道幾個?
    諸如此類的地名還有很多今天族掰掰就來給大家盤點盤點 天津那些有趣的地名吧 不要覺得天津的地名都是大大咧咧 天津同樣也有富有詩情畫意的地名 一如天津人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