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夥伴們大家好,最近有網友諮詢網貸捆綁銷售保險這樣行為是否合法?那麼今天就來和大家詳細說說。
網貸套路利息為先
據存在相關業務的網貸平臺人士透露,貸款平臺搭售保險產品的現象早已有之,之所以現在才被監管明令禁止,主要是因為一段時間以來,到監管那裡投訴的借款人比較多,引起了監管的重視。小編觀察發現,監管禁令發出後,相關投訴密集增多,要求退回已經收取的高額保費,而部分現金貸平臺則開始在原始借款頁面做手腳。
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其實大家都懂這樣的道理就是利益為先,有些平臺捆綁銷售保險是為了風險轉嫁將逾期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有些平臺捆綁保險實際上就是逃避監管讓「高利貸」合法化從而提高借貸綜合利率。
但是無論是出於任何目的這樣的做法都是違反相關規定的,所以當小夥伴們遇到這樣的情況怎麼辦?首先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不要想著做什麼事都無濟於事,你都不去做誰還能幫到你呢?
所以面對不合法的操作和行為,我們要學會合理合法維護自己的權益。
「被」保險怎麼辦?
當我們的貸款中只要出現保費這樣的收費名目,我們可以向平臺索要保費發票。因為我們是消費者任何消費我們都是有權利向商家索取合法的發票。如果商家無法提供我們可以向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發起投訴,因為不提供發票實際上已經侵害了我們作為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其實我們可以向保險公司核實我們自己名下是否存在保險,如果有保險可以直接要求保險公司退保。原因是什麼?是我們在不知情的情況被強制捆綁購買的保險。如果沒有保險那麼就是平臺高利貸的手段,可以向相關金融機構投訴。
另外如果保險公司拒絕退保要求,我們作為投保人可以向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投訴該保險公司違反規定與貸款平臺合作強制借款人購買保險。在監管部門向轄下持牌金融機構發出禁令後,通過捆綁銷售保險實現砍頭息的玩法,已經從源頭上被圍堵。但這除了讓現金貸及P2P平臺又少了一個檯面上的合作夥伴,從而讓持牌機構與非持牌類金融業態的風險進一步隔離之外,對於切實降低借款利率、改善民間金融「普而不惠」的現狀仍不容樂觀。
那麼事情至此我們多出的保費基本上可以退回,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私信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