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咖喱
|編審:蘇睿
新冠肺炎像是趕不走的幽靈,纏上了一個又一個「公主」。
繼「鑽石公主」號和「至尊公主」號相繼發生集體感染後,停靠在紐西蘭的「黃金公主」號又出現疑似病例,全員被迫滯留船上。此外,還有「皇家公主」號、「帝王公主」號、「加勒比公主」號均因與確診郵輪有公用船員而受到波及……
接二連三的壞消息使得2020年全球郵輪業經歷了噩夢般的開年。而所有公主的「娘家」——全球最大的郵輪公司、被稱為「郵輪之王」的嘉年華郵輪集團(以下簡稱嘉年華集團)更是遭遇著前所未有的考驗。
股價破產式暴跌,兩個月內市值縮水近200億美元(1美元約合6.99元人民幣),約合人民幣1400億元。全部18艘公主號被迫停運2個月,所有這些壓力都指向嘉年華集團背後的老闆、「邁阿密熱火隊」的大boss米基·阿里森。
在從父親手裡接過這個 「郵輪帝國」的30年中,阿里森因郵輪遭受病毒侵襲而陷入「泥潭」並非第一次。只不過這一次的危機來勢更為兇猛,大有折戟沉沙之勢。
從名字不難看出,受疫情影響的5艘公主號都是同根同源的「族系」。
它們隸屬於公主郵輪公司,該公司在2003年被併購後,成為嘉年華集團的子公司。據官網資料顯示,公司共有18艘公主號,根據其豪華級別被分為帝王級、鑽石級、超至尊級、至尊級、珊瑚級、太陽級、探索級7個等級。以身處第二梯隊的「鑽石公主」號郵輪為例,其造價就高達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億元。
·公主郵輪公司部分船隻。
全套「公主系列」背後的母公司則為全球最大的郵輪集團——嘉年華集團。
這個集團目前是全球第一的超級豪華郵輪公司,堪稱「郵輪之王」。集團佔有全球郵輪市場近50%的份額,旗下擁有包括「公主系列」在內的11個郵輪品牌,共105艘郵輪,到訪全球700多個港口。集團擁有超過12萬名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的員工,每年吸引超過1150萬名遊客。
疫情面前,公主號郵輪如塔羅牌似地接連「中招」,也拖累了母公司。
起初,疫情在亞洲地區蔓延時,嘉年華集團曾試圖通過暫停部分亞洲航線「斷臂求生」。然而隨後暴發的全球疫情,將集團再次推向「深淵」。熱門旅遊目的地義大利成為歐洲疫情中心,原本利潤豐厚的地中海市場也陷入低迷。這期間,被稱作「病毒製造機」的郵輪業成了眾矢之的,連美國總統川普都親自發文「勸」各大郵輪集團停航。
迫於壓力,3月12日,公主郵輪公司宣布停運所有郵輪2個月。聲明發布當天,嘉年華集團的股價在盤前交易下跌超過20%。
此後,美國股市暴跌接連「熔斷」,嘉年華集團更難再有「翻身」機會。截至3月16日收盤,嘉年華集團股價下跌至14.57美元,與今年以來最高點的51.44美元/股相比,跌幅達71.7%,市值損失接近200億美元。
從嘉年華集團2019年財報可知,集團總收入208億美元,其中近67.7%來自船票,30.4%來自於船上其他收入,包含賭場、酒吧、溫泉按摩等。也就是說,郵輪停運意味著嘉年華集團將損失98.1%的收入。而同時,員工每天都要支付工資,郵輪停靠港口還需要支付巨額的租金。
除了郵輪停運的損失,乘客方面還在等待一個「說法」。此前,公主郵輪公司已經承諾將全額退還「鑽石公主」號乘客整個航程的費用,包括機票、飯店、陸上交通和預付、岸上觀光行程、船上服務費等。針對「至尊公主」號,公主郵輪公司也已經承諾了全額退款。
退款之外,公主郵輪公司還面臨著巨大的賠償甚至訴訟風險。「至尊公主」號上一對來自佛羅裡達州的夫婦,指控郵輪在防控病毒方面舉措不足,導致他們承受情緒困擾和創傷,向其索賠超過100萬美元。來自俄亥俄州的一對夫婦也提出了同樣的索賠申請。
當所有的壓力集中爆發,嘉年華集團背後的大佬米基·阿里森被推到了臺前。
在這個「燒錢」才能玩得起的行業裡,阿里森是當之無愧的超級大亨,是坐擁百億美元的超級富豪。
作為富二代的阿里森似乎天生為了「航海」而生。1972年,阿里森的父親創辦嘉年華公司後,很早便將海上郵輪業務交給阿里森操辦。為此,阿里森甚至連大學都沒讀完,就上船做起了家族產業的「管培生」。
20世紀70年代末,愛玩的阿里森將主要客戶群體放眼在一些同樣愛玩的正在放假的年輕人身上。他在船上經營賓戈賭博遊戲,並組織客人遊覽海濱,企圖將豪華郵輪打造成海面上的「拉斯維加斯」。
創業初期並不是很順利,年輕乘客愛玩、夠瘋狂,但在花錢上捉襟見肘。經過幾年的推廣,郵輪業務才開始穩定發展,並成功吸引到更多年齡段的乘客。
1987年,嘉年華集團成功上市,並以首發上市所得的現金為動力迅速擴張。
3年後,阿里森從父親手中正式接過權杖。他的郵輪帝國夢開始一步步走向輝煌。
他先是與義大利歌詩達郵輪公司合作,之後又在1997年把觸角伸向了歐洲,買下了世邦郵輪公司餘下的股份,緊接著一舉收購了英國最大的郵輪公司——冠達郵輪公司。
併購「公主系列」的過程頗費周折。2001年,正值嘉年華集團發展如日中天之際,公主郵輪公司被爆出將與皇家加勒比郵輪公司籤署合併協議。這無疑對嘉年華集團的全球郵輪市場地位構成了巨大威脅。
阿里森通過各種方式遊說公主郵輪公司的股東,最終阻止了兼併計劃。隨後,他提出了一個更為優厚的報價,即創建一個在英國和美國股票市場上市的獨立公司,嘉年華集團擁有其中74%的股份,公主郵輪公司擁有其中26%的股份,成功將「公主系列」收至麾下,坐穩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阿里森
彼時的阿里森可能怎麼都沒想到,十幾年後,「公主系列」會在新冠疫情影響下成了整個集團的「累贅」。
其實,這也並非阿里森第一次與病毒正面「交戰」。早在2003年,集團旗下3艘郵輪上相繼爆發諾沃克病毒感染,不過,這種可以引起腸胃炎反應的病毒,很快在停航一周全面消殺後就被阻斷傳染。而此次狡猾又具有極高傳染性的新冠肺炎,成為阿里森需要逾越的更大一道坎。
郵輪業務之外,阿里森從父親手裡繼承的還有一支明星球隊。1990年,他從父親那裡接過邁阿密熱火隊60%的股權,之後又買下了兩位合伙人手中其餘的股份,並為該隊追加了數百萬美元的投資。如今,熱火隊溢價已經超過50倍。
·阿里森送別熱火隊明星球員韋德(右)。
郵輪成「病毒生產機器」
病毒成為郵輪行業的噩夢,不僅僅是因為人員聚集問題,郵輪的設計本身也在客觀上成為了病毒滋生的「溫床」。
此次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之一是「氣溶膠傳播」,而郵輪中央空調的設計,無意中成為大量乘客感染的幕後推手。
一般來說,郵輪上僅有少數房間擁有陽臺,大部分是沒有窗戶的內艙。在這些面積僅有14至20平方米的房間內,可能住著2—4名乘客,屋內空氣流通全靠中央空調。可一旦有乘客「中招」,即使其他乘客待在房間,也無法避免空調成為感染途徑。
同時,郵輪上為了防止滑倒,走廊、電梯、樓梯內會設計大量扶手,這些都可能成為郵輪上接觸傳播的途徑。
公共活動空間的交叉感染、接觸感染還有密閉環境的氣溶膠感染,都給病毒的傳播提供了可趁之機,也為新冠疫情期間郵輪的隔離埋下了隱患。
「鑽石公主」號就是最好的例子。自2月1日開始採取防疫措施起,截至2月19日核酸檢測為陰性的乘客可以下船時,船上累計確診人數已達到621人,感染比例高達16.8%。
神戶大學傳染病學教授巖田健太郎在登上「鑽石公主」號後,將其比喻為一臺「新冠病毒的生產機器」。
新冠病毒暴發、各國政府嚴防死守之下,不僅嘉年華集團接連遭遇打擊,全球部分郵輪企業更是已經撐不住了。
3月2日,運營日本最大美食郵輪之一 「夜光神戶2號」的神戶夜光郵輪公司宣布申請破產,這也是首家因新冠肺炎而破產的郵輪公司。
·神戶夜光郵輪公司破產公告。
生產端也面臨斷供。義大利Fincantieri旗下建造豪華郵輪的船廠,因為一名工人確診,導致部分停工,公主郵輪公司的第五艘帝王級郵輪「奇緣公主」號或將推遲交付。
所有不利的因素都在加碼,人們不禁開始擔心,郵輪業是否會成為受疫情影響率先「倒下」的行業?
嘉年華集團的口號是「歡樂之船(Fun Ship)」,但如今的嘉年華顯然難言歡樂。在這次與病毒的「交戰」中,阿里森如何尋求突破,或將成為他掌舵郵輪帝國30年中面臨的最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