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60分鐘跑步,比不上一周3分鐘鍛鍊?BBC紀錄片又來顛覆三觀!

2021-01-15 快速問醫生

當養生成為人人關注的重點,運動鍛鍊也成了人們口中離不開的話題。

夜跑過去一度成為風尚,當然慢慢人們發現晚上跑步問題多多,即便如此依舊難以阻擋人們健身的熱情。

不願意跑步的人總能找到千百種理由,用散步代替「鍛鍊」的人確實很多,他們在一天一萬步小目標達成之後也不忘掏出手機,每每這個時候都會露出欣慰的笑容。

這跑步傷膝蓋這事是真的假的?一天萬步的說法又是哪兒來的呢?

暫且拋開運動的方式不說,有運動總比沒運動好,能夠走出舒適涼爽的室內就是成功的第一步了,但是把跑步這項傳統運動一棒子打死未免太過分了。

關於一天萬步健康生活的說法,不光是國內才有的,在國外同樣也有不少中老年朋友對此深信不疑,一定要尋找這個說法的起源,不妨來看看《健身的真相》這檔節目。

每日1萬步,起源於日本

紀錄片中介紹了每日萬步的由來,時間回到1964年。

彼時東京奧運正在如火如荼的籌辦,為了激起全民運動的熱潮,當時日本國內但凡關乎體育的行業都異常活躍。

一家公司就推出了「萬步計」這麼一個產品,用來記錄一個人每天的步數,而萬步就是一個指標,作為一種營銷手段不得不說產品是成功了,影響一直到現在都未曾斷絕。

那麼拋開營銷層面的原因,一天走一萬步真的有用嗎?

每日萬步還是高效運動?

作為一檔有理有據的節目,BBC紀錄片中還找了幾位工人展開了一項實驗。

六個人33分組,一組每天走萬步。

一組有計劃地每天做幾組短而劇烈的運動,來看看一段時間後他們的狀況。

實驗從一開始就遇到了麻煩,一天萬步可不簡單,為了達到這個數字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因此就有參與者為了湊步數而精打細算,在廚房這樣的狹小空間也要來回走動以完成每日目標。

而反觀另一組,這組的英文名叫做「Active Ten」,也就是活躍十分鐘的意思。

他們只需要每天3次快走就可以完成目標,一次10分鐘,一天下來只需要30分鐘,任務難度更低,並且在運動強度上要比萬步組高出30%。

運動也要講究效率

透過這層數據似乎在告訴大家,一天萬步其實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

紀錄片中還給出了學界認為應該保持的運動量,一周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

轉換成實驗組「Active Ten」的運動量,只需要一周內堅持五天就可以達成。

無論是從實施難度還是從效率來看,顯然花更短的時間做中等強度運動比養生散步來的好的多。

Mike隨後又進行第三場實驗,這次他用自己極限速度騎單車20秒,隨後短暫休息後繼續,每次3組,每周進行3次訓練。

通過實驗數據顯示,這樣鍛鍊方式其帶來的效果,相當於每周在健身房鍛鍊2-3個小時。

這種鍛鍊方式能夠有效分解肌肉的糖原儲備,從而促使肌肉向血液發出信號,大腦接收到需要更多的糖的信號,從血液中取走糖分。

跑步真的傷膝蓋嗎?

關於跑步傷膝蓋這事,紀錄片中也進行了相關的試驗驗證,最後的結果確實會讓人大吃一驚!

通過不同運動狀態的壓力測量,實驗結果的結論也要從兩方面來看待,而關於跑步和散步哪個更傷膝蓋這事,先來看看圖表也許大家心中就會有答案了。

兩條曲線紅色的是跑步時候膝蓋受到的壓力衝擊,而走路的壓力曲線平緩。

短時間內顯然跑步造成的衝擊更大,但是將時間線拉長,走路積累的壓迫給膝蓋造成的傷害無疑更大。

透過這個維度,結合一天萬步這項「浩大工程」,對膝蓋連續累計造成的衝擊似乎才更大。

而關於跑步,短時間造成的衝擊稍大,但是如果一直處於膝蓋能夠承受的衝擊範圍內,所造成的傷害就不那麼可怕了。

當然了,上訴內容也並非絕對,並非說徒步並不是一件不好運動,也並非強制大家一定需要跑步。

運動的好處多多,但凡事都有個度,過度暴走出現健康問題的大有人在,而猛地劇烈運動也很容易積累傷病。

對不同的人群來說,鍛鍊的方式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才最好,盲目跟風一些健身方法不一定真的就適合自己。

比如一些過度肥胖的朋友們,跑步這事就真的要悠著點,畢竟身體負擔太重,對關節的壓迫也要嚴重的多。

減肥,並不是我們健身的最終目標,回歸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健身千年不變的本質。

相關焦點

  • BBC紀錄片健身真相:每天60分鐘跑步,卻比不上一周2分鐘鍛鍊?
    徹底顛覆了我們的「常識」近日英國BBC就推出一部紀錄片,也讓在健身圈引起不小的轟動,其名字也簡言意駭-鍛鍊的真相。這部紀錄片顛覆了很多人對運動的常識,主持人Mike也通過親自參與運動實驗方式,揭示了健身過程中我們存在哪些遇到的問題。
  • BBC紀錄片公布健身真相:每天跑步60分鐘,或不如一周3分鐘鍛鍊?
    因此有很多女孩因為時間過緊,或者因為健身房價格太貴,就選擇了通過天天跑步來進行減肥。每個人都抱著每天跑一小時就會瘦下來的目標,才堅持跑步。但BBC紀錄片公布了健身真相:你可能每天跑60分鐘,可能還不如一周三分鐘的鍛鍊?到底應該採取怎樣的方式才能達到減肥的效果呢?
  • BBC紀錄片曝光:每天一小時的鍛鍊,還不如一周兩分鐘鍛鍊
    BBC紀錄片曾經公布了一個真相:每天一個小時的跑步,其實還比如一周兩分鐘的鍛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一、高強度的鍛鍊會到攝入更多的食物。BBC曝光的鍛鍊的真相,也顛覆了很多健身人的認知,實驗結果表現,在運動過後大部分人會選擇更多食物的攝入。這也導致了高強度的運動減肥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在運動過後都是特別想吃東西的,這也是一部分人堅持跑步一段時間,卻發現體重沒有降低的原因之一。二、早餐後鍛鍊可以阻止脂肪進入血液。
  • BBC紀錄片公布健身真相:每天跑步1小時,或不如一周2分鐘鍛鍊?
    然而許多人由於時間不夠,金錢不夠,不能每天到健身房打卡,於是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每天去跑步。每天跑它一個小時,難道就瘦不下來?可是,BBC紀錄片揭露健身真相:一周2分鐘鍛鍊,比每天1小時跑步要好,那我們到底要用什麼方法才能瘦身呢?
  • 紀錄片《健身的真相》:每天跑步45分鐘,不如鍛鍊2分鐘?
    專家推薦的運動量,是每周150分鐘,那麼也就是說,每天只用30分鐘健步走就可以了。這也是說,每天1萬步的散步對健康沒啥用。會說回來,如果只是喜歡跑步,或散步,多少步都是自己說了算。當然,還會有人覺得每天30分鐘也難以做到,還有沒有更有效的方式,花更少時間,達到更好的效果?《健身的真相》裡提到的方式是,hiit高強度間隔訓練之動感單車。
  • BBC公布運動真相:每天跑步45分鐘,卻趕不上一周4分鐘鍛鍊?
    但是,很多的小夥伴會因為時間的問題,經常會選擇以跑步的方式得到自己滿意的身材。每天都很自律的跑步一小時,但好的想法都會被打破。每天堅持跑步就一定可以減肥成功嗎?BBC紀錄片告訴你:我們每天跑步45分鐘,可能還抵不過人家一周4分鐘的鍛鍊。這樣的對比是很扎心的,不僅從時間上有差距,就連效果也是大打折扣的。那麼,我們就拋出了一個問題:什麼樣的方法才能高效率的減肥呢?
  • BBC 紀錄片《健身的真相》:跑步不傷膝蓋,散步才更傷
    那麼會有人說,走了這麼多年的一萬步,雖然每天需要花費至少60分鐘,走將近8公裡的路,但身體也確實獲益不少;於是 BBC 邀請了六名工廠員工,做了一組實驗。來探討「一天一萬步」到底是不是最好的步行健身方式;看看有沒有其他不這麼花費時間精力,但同樣有效的方法。
  • 每天跑步45分鐘,還不如每周鍛鍊2分鐘?BBC揭開鍛鍊的真相
    但是很多人卻無法邁出鍛鍊第一步,覺得是個非常「痛苦」的事情,特別是對於一些長期缺乏鍛鍊的人群而言。 不過,BBC紀錄片《健身的真相》,或許能讓這些不愛運動的人重燃希望。
  • BBC紀錄片揭露扎心真相: 每天1萬步不如3000步,鍛鍊2分鐘抵跑45分鐘....
    話說,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運動了,不過,你做的那些運動真的有用嗎?不,運動可能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很多人以為自己在鍛鍊,但其實是在浪費時間和錢,甚至是在傷害自己的身體。其中普及率最高的應該就是走路和跑步了吧。當然,跑步對於大部分人來講還算是「大運動量」的活動,所以絕大多數人的常規運動應該還是散步,或者逛街。另外,由於市面上還有「跑步傷膝蓋」這個說法,於是選擇走路的人就更多了,這也催生了後面的「每天1萬步」養生法。但是,這實際上是個大錯誤。
  • BBC紀錄片《健身的真相》:如何在更短時間取得更好的鍛鍊效果?
    不過通過流汗來判斷體重並不準確,喝點水體重又回來了。我們需要減去的是脂肪,並不是水分。昨晚刷了BBC的一個紀錄片:The truth about getting fit.翻譯過來就是《健身的真相》,這部紀錄片時2018年播出的,裡面講了很有意思的三個實驗,有可能會顛覆你的認知。
  • BBC紀錄片《鍛鍊的真相》:顛覆常識,幾億人的鍛鍊都做錯了
    BBC曾拍過一部紀錄片:《鍛鍊的真相》,在這部紀錄片中顛覆了人們對運動的很多「常識」。  主持人Mike通過親身參與運動實驗的方式,揭示了大家鍛鍊時經常會遇到的一些問題。   下面我們就來圖解這部洗腦式的紀錄片,看看你到底鍛鍊對了沒!
  • BBC鍛鍊的真相,顛覆減肥與鍛鍊的傳統認知
    他的新研究提出我們很多人可能會受益於一周短短三分鐘的高強度鍛鍊。他發現了隱藏在簡單的活動比如走路中的能量,並找到了我們有的人完全不運動的原因。他以自己做實驗, Michael發現了關於鍛鍊的令人驚訝的新研究,這也許可以幫助我們活的更健康長壽。BBC的紀錄片拍的確實很Nubility,一部紀錄片在推出之後就在健身圈引起不小轟動——鍛鍊的真相!
  • 每天晨跑30分鐘與每天晚上健身60分鐘,身體有何差別?
    選擇在不同的時間鍛鍊,當然也會有不同的鍛鍊效果,而且跑步與健身的力量訓練本來就屬於不同的運動方式。上班族能每天抽出30分鐘去晨跑,不是一般人能夠堅持到,相信這類人他的自律性都非常的強,而如果每天晚上抽空健身60分鐘的人是相對比較容易的。每天都早起跑步30分鐘的人與在健身房裡的人鍛鍊60分鐘,兩者在根本上會有什麼差距呢?
  • 還有人相信跑步傷膝蓋?BBC推出紀錄片,走步對膝蓋的損傷更大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朋友圈或者各種「雜誌」上出現了這麼一種說法:跑步非常傷膝蓋,在跑步的時候膝蓋會承受7倍於體重的壓力,所以長期跑步的人膝蓋都會有磨損,而且這種磨損是不可逆的!!!(後面一定要加三個感嘆號以強調重要性)相信大多數人一定都看過這種言論。
  • 40秒高強度間歇真的比跑步45分鐘效果好?
    近日,BBC紀錄片《鍛鍊的真相》(The Truth About Getting Fit)中的一項新的研究成果在跑圈、乃至整個健身領域都引起巨大反應,醫學記者麥可·莫斯利教授(Dr Michael Mosley)表示:每天走一萬步不如三次快速走;慢跑45分鐘不如高強度間歇性鍛鍊40秒。
  • 健瘦美|每天3分鐘,效果堪比健身房運動2-3小時(附BBC實例)
    舉個例子,比如一種叫做「衝刺間歇訓練法(sprint interval training method)」的HIIT就是盡全力衝刺30秒然後低強度恢復4-4.5分鐘,重複3-5次。可以選擇跑步、室內自行車、遊泳等任何運動進行HIIT訓練。
  • 每天堅持跑步健身60分鐘的人 身體會有什麼變化?
    一、身材變化每天堅持跑步健身60分鐘,對體重的控制尤其明顯。跑步屬於有氧運動,體型肥胖的人長期跑步大可以實現快速減脂,但卻不能做到增肌。一個人每天堅持跑步60分鐘,他的身體裡就不會存在多餘的脂肪儲備,身材會變得偏瘦,整體身材是勻稱頎長型的。
  • BBC揭秘健身真相,結果顛覆常識:幾億人的健身都是錯的?
    導語:跑步真的減肥嗎?偶爾運動比不運動好很多嗎?瘦的人內臟脂肪含量一定很低嗎?英國廣播公司(簡稱BBC)最近發布了一部紀錄片《鍛鍊的真相》,在這部紀錄片當中給出了很多近身的結論,但是這些結論顛覆了很多人的常識,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 BBC紀錄片曝光運動真相,結論顛覆常識!
    運動=減肥,已經是許多人的減肥共識了,然而BBC的紀錄片《鍛鍊的真相》卻徹底顛覆了人們對運動的認知,曾在減肥圈引起不小轟動 。▼你是不是也以為只要動了就能瘦?然而不是每個人每天都能進行90分鐘的散步,那麼有沒有什麼方式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達到這種效果呢?
  • BBC紀錄片揭露《健身的真相》!每天一萬步只是一場營銷!跳舞可以讓人變得聰明?!
    很多人為了刷脂,每天靠毅力進行高時長的有氧運動。而這樣只依靠毅力的長期運動,很容易讓我們放棄。如何能夠用最短的時間來達到最強的健身效果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索的主題。讓我們一起來通過一部BBC紀錄片:《健身的真相》更好地了解人體的奧秘找尋最適合自己的健身方法對於很多人來說,健走是一種很好的運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