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不忘用貴婦眼霜,啤酒不忘加上等枸杞,可樂不加冰加黨參,威士忌裡泡人參。
朋克代表著青春的不羈,而養生又意味著衰老的無奈,兩者結合,正折射出這一代年輕人的成長矛盾。
作死不忘養生,朋克養生正是Z世代們,一邊作死一邊自救的養生方式,也是他們一種又嗨又喪的生活方式。
什麼原因讓年輕一代對健康問題如此焦慮?
這種現象表明了什麼趨勢和事實正在發生?
年輕人的養生需求新風尚還有哪些未被滿足?
· 中式養身為什麼火了? ·
疫情之前
我國的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就已經逐漸提高,健康意識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都體現在人均消費支出中,國民醫療保健花費增長顯著。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相比國民食品飲料消費支出同比增長6.8%,國民居住支出同比增長8.4%的情況下,國民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同比增長高達11.6%,僅次於教育文化同比增長11.9%。
同時根據丁香醫生最新健康洞察報告,人們的健康狀況和理想期望普遍存在差距。超過半數的人群認為自己處於亞健康狀態。
醫療保健支出的高增長和健康自評的低分數,充分證明了普羅大眾的健康焦慮狀態。
不論是精神狀態、免疫力、皮膚、腸胃、睡眠還是肌肉酸痛、氣血運行、經絡通暢等方面的問題。這種健康問題促使著人們更加的關注養身、養心、養生。
▲數據來源第一財經
疫情之後
我國中醫藥在抗擊疫情期間,深度介入新冠治療的全過程,使用率高達90%,有效縮短了治癒周期,降低了死亡率同時也提高了治癒率。
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稱,中醫專家在武漢抗疫期間研製出不同方劑和中藥注射劑,中醫藥不僅參與治療,還對康復患者實施綜合診治,提升患者的整體機能狀態預防復發。
在疫情風波之後,媒體接觸近六成受訪者表示,明顯對中成藥更加關注了。中醫藥的走紅,促使中式養身逐漸成為了國民應對健康問題的熱門選擇。
CBN數據顯示,在諸多中式養身的方式中,中藥調理滲透率高達80%,其次傳統滋補營養品滲透率達47%,成為大眾最為追捧的養身方式。
這就也解釋了,為什麼桀驁不馴的年輕一代,啤酒、可樂、威士忌都不忘加些中成藥和滋補品。
· 健康新需求都有哪些? ·
丁香醫生2020國民健康洞察報告指出,不論是國家政策整改,還是民心所在,健康這一詞彙出現在公眾媒體的頻率越來越高,每年都會有健康相關的全新熱詞:
2017年「保溫杯裡泡枸杞」
2018年「我不是藥神」
2019年「朋克養生」
2020年「抗擊疫情」
2021年,系統生成中。
健康絕不僅僅是不生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提到健康時,心目中前三是心理狀態好、睡得好、腸胃好。
緊隨其後的還有自尊相關的需求,比如皮膚好、身材好、頭髮好。
在近幾年的消費升級大浪潮中,人們對健康的評判維度悄然發生了變化,這種健康需求的變化,也將引領新的趨勢。
今年線上中藥調理市場發展迅猛,購買人數和購買頻次的上升是線上中藥調理市場發展的主驅動力,越來越多的線上消費者加入了養身行列。
▲數據來源第一財經
日常保健
人們對於氣血不足、免疫力下降、腸胃問題的調理,主要寄託於中藥調理,期望可以達到日常保健、預防疾病、美容養顏、延年益壽,總體就是達到」病未治「的狀態。
副作用小
在消費者購買醫院中,中成藥副作用小、藥效穩定、可信度高成為人們選購的主要因素,相較於西藥的緩解症狀,中成藥更多的是治本固本的概念。
方便攜帶
對比中藥飲片,中成藥不需要額外煎煮、使用便捷、療效確切,數據顯示,線下的藥房、醫院是消費者購買中成藥的主要渠道。
線上消費
後疫情時代,線上藥店APP和養生保健類專賣店,以及綜合類電商平臺的中成藥銷量飛速發展,消費規模可達報復性消費級別。
經濟轉型的大時代背景下,每一個時代當中的人都在負重前行。丁香醫生調研數據顯示,53%的人群擔心自己會猝死,其中6%的人經常擔心甚至每天擔心自己會猝死。
那些工作時間較長的人,對猝死擔憂更甚,比如醫生、媒體人、主播、網際網路人等等,久坐不動和伏案較多的設計師和程式設計師擔心猝死的比例更高,值得注意的是學生群體也有58%人群擔心自己會猝死。
與慣性認知相反,相較於年長者,反而是95後和00後非常擔心自己的健康狀況。這些尚不足20歲的人群中,每10人中就有1個常被擔心猝死這件事困擾。
所以從線上消費者消費規模來看,補益安神類的中成藥最受歡迎。
從增速看
補氣補血類中成藥的增速最為突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面臨著氣虛、血虛問題。相關類中成藥產品成為增速冠軍。
從年齡層看
Z世代、90後的消費增速明顯高於70後和80後,消費佔比顯著提高。
他們承受著快節奏、強壓力、氣虛、血虛的問題,焦慮的一代也就成為了中成藥補氣補血的」忙碌「一代。
從城市分布看
一二先城市消費佔比上升的增速遠遠快於其他線級城市,這也與擔心猝死的職業分布相關,更優秀的城市意味著更好的機會,但也同時面臨更強的競爭和壓力。
結語
正如資深營銷人所說,在數位化消費大爆發的時代下,任何傳統的生意都可以再做一遍,健康養身是伴其一生的事業,不論男女老少。
只要人們還嚮往好狀態、好睡眠、好腸胃。只要人們還追求好身材、好皮膚、好頭髮。
養身行業的機會,不論是品牌方、自媒體、線下會館、線上課程和講座,在人們怕死、愛美的路上,幫助消費者解決問題,服務升級,或者提升健康認知、增強健康意識,皆有勝算。
推薦關注視頻號
推薦關注微博
@社會化營銷快訊 | 100萬+粉絲
@社會化營銷案例庫 | 174萬+粉絲
@營銷新說Openday | 26萬+粉絲
推薦訂閱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