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小草、流螢、落葉、飛鳥、山水、河流……世間的萬事萬物在詩人的眼裡,都是生命,都是世界,都充滿了詩情畫意。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詩人用敏銳的感觸,捕捉到思想的火花;用細膩的心思,觀察到萬物交化;用生花的妙筆,記下了心靈的感動。這就是印度大文豪泰戈爾的《飛鳥集》,神奇的詩行,充滿哲思,又飽含真情,讓人感動不已愛不釋手。
聽,這來自心靈的吟唱

夏天的飛鳥,飛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飛去了。秋天的黃葉,它們沒有什麼可唱,只嘆息一聲,飛落在那裡。Stray birds of summer come to my window to sing and fly away.And yellow leaves of autumn, which have no songs, flutter and fall there with a sign.

飛鳥無意,落葉無情。然而詩人的詩心萌動,記下了這心海的漣漪。季節變換,鳥去有聲,葉落無言。去的終須去,留的自可留。然而光陰一去不返,曾經的繁華喧囂,終歸於寂寞蕭索。飛鳥的歌唱與離去,秋葉的嘆息與飄落,本來是自然的現象,恰如門前花開花落,天邊雲捲雲舒。但在泰戈爾那裡便是詩,充滿了哲理與詩情。那是一顆可以看見神靈,感悟宇宙,具有大愛的詩心。不關飛鳥、落葉,在風雨江山之外,將愛,將思想,將悲喜……凝結成詩行。
聆聽詩人的吟唱,感悟生命的哲學

我今晨坐在窗前,世界如一個路人似的,停留了一會,向我點點頭又走過去了。I sit at my window this morning where the world like a passer—by stops for a moment, nods to me and goes.

在世界,在神靈面前,生命是渺小的,卑微而短暫的。只有與宇宙和神靈和諧為一,點點頭追逐世界和神靈的腳步,獻出你的愛,融入這個世界,與神合一。詩人的哲學,讓我想起了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讓我想起了:天人合一。不知來自印度的詩人是否夢見過騎著青牛的老子,還是當年的老子騎著青牛到天竺傳過道呀?想來兩大文明之間或許有些說不清的淵源和聯繫。詩人的詩行,總是浸潤著詩人的哲思,透過意象,總能讓感受到一些思想的火花,感受到了愛的哲學,是博愛,就像釋家與墨家的主張,同時又能隱約地感受到道家的大道無情,也能想到神靈的存在……

讀書日,讀《飛鳥集》

遠遠去了的夏之音樂,翱翔於秋間,尋求它的舊壘。The music of the far—away summer flutters around the autumn seeking its former nest.

夏花燦爛,秋葉靜穆,飛鳥飛去,黃葉落下……一切都自有歸宿。讀泰戈爾的《飛鳥集》,體味詩人的詩心,感悟人生,何樂而不為呢?聆聽著泰戈爾《飛鳥集》的吟唱忽又想起中國古代那些精緻的短詩、警言,還有那充滿意趣的對聯,也有日本的俳句,謝冰心的《繁星》、《春水》……覺得許多都有異曲同工之妙,朋友你說呢?開卷有益,4.23又一個世界讀書日如約而至,你讀書了嗎?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印度泰戈爾的《飛鳥集》,你看過嗎?
圖自網絡,涉權請刪。歡迎轉發評論。#和肖戰一起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