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縮影 九倉吳天海撐香港中期「可能」沒有問題

2020-12-21 同花順財經

觀點地產網九龍倉置業業績會的重點依然是海港城。

不過它目前面臨的狀況實在難言樂觀。作為香港「購物天堂」美名之下最具代表性的地標,海港城也是去年下半年以來當地受衝擊最嚴重的商業項目之一。

2019年全年,海港城收入及營業盈利分別錄得115.77億港元及94.47億港元,同比均下滑2%,但卻主要有賴於去年上半年的良好表現惠澤全年。「其實上半年的零售額仍然跟得上2018年的水平,直到下半年才開始承壓,尤其是下半年。」公司董事會主席吳天海指出。

2018年系海港城發揮有史以來最佳的一年。當年,這座超級購物商城零售銷售額大漲23.6%至373億港元,平均每日銷售額超過1億港元。其中,海港城在2018年上半年取得的成績是186億港元,下半年則實現187億港元,而到去年上半年也僅同比微跌0.6%到185億港元。

之後情況就急轉直下。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及旅遊發展局公布的數字,香港整體零售銷售總額自去年7月開始,同比跌幅就跌破了-10%,並在10、11月達到-24%。訪港旅客人數的變化,則從去年7月的-5%到11月達最低潮-56%。

同時,若按租金收入比例來劃分海港城的零售租戶組合,佔前三位的分別是:時裝38%;皮革用品22%;珠寶、美容及配飾21%。眾所周知,這些奢侈品商家在經濟衰退中尤其難以維繫生計。

受此影響,海港城去年下半年零售銷售額只有105億港元,同比下降44.1%,並拖累全年零售銷售額同比下跌23%降低至290億港元。另一方面,該項目在第三季度的營業額分成租金跌幅達到49%,第四季下滑擴大為78%,第四季度的商場租金收入也下跌了12%。

由於九龍倉置業集團總收入的72%來自海港城(包括酒店)。核心物業表現不佳,九龍倉置業去年總體收入及基礎淨盈利也都下跌約3%。公司股東應佔盈利更是因為投資物業重估錄得57億港元虧損,而同比減少78.2%到39.28億港元。

「2018年公司的收租物業重估還是盈餘80億港元。」吳天海認為,此次虧損意味著集團無形中損失超過137億港元。

另一方面,九龍倉置業旗下酒店的情況也頗為窘迫。以海港城內馬哥孛羅香港酒店、港威酒店及太子酒店為例,它們都因訪港旅客人數自去年年中開始大跌而倍受打擊。三間酒店總體收入下跌22%至11.56億港元,營業盈利則減少47%至2.5億港元。

至於位於中環的The Murray,Hong Kong,除不利的市況令入住率顯著下跌外(香港去年下半年酒店入住率在6成左右),管理層說:「多個預訂的宴會同餐飲項目都遭到取消,嚴重打擊了酒店的收入。」

與零售業和酒店業相比,九龍倉置業旗下寫字樓部分就顯得尤為堅挺,不僅全年錄得約2.7%的增幅,使收入達到約38億港元,而且也能維持較高的出租率與續租率。

具體而言,海港城寫字樓全年出租率為93%,續租率為77%;時代廣場寫字樓出租率為94%;中環的會德豐大廈出租率為97%,續租率達98%;卡佛大廈出租率為99%,續租率為93%。

「寫字樓需求很大程度上受整體經濟活力的影響。」吳天海稱。可以看到,去年下半年開始,即使面對越演越烈的社會事件,香港社會的商業活動仍然活躍,寫字樓需求依然高企。

只是更嚴峻的考驗還在後頭,最新肺炎危機對香港經濟的破壞,暫時還未體現在各大企業的財務報表上。吳天海說,本來農曆年之前情況已經有所好轉,但無奈疫情在農曆年之後給予了當頭一棒。

他透露,公司旗下酒店生意與香港整體市場一樣基本依賴「外來客」,「我相信全香港大部分五星級酒店,在過去的2月份,入住率都不會超過10%。日租同一年前相比亦跌了一大截」。因此,酒店的總收入就極有可能下降95%,甚至更多。

「零售方面營業額跌幅也比較大。」吳天海提到,公司目前面對旗下租戶推出的一些舒緩計劃,也會對今年第一季度業績表現造成顯著影響。據了解,此前2月13日就有消息傳出,九龍倉置業旗下海港城向租戶發電郵,指商場2月份會減租50%,以共渡時艱。

另外,「我們商場租戶的續租租金預計也會受壓」,吳天海將話題轉向寫字樓,他表示雖然目前提倡「work from home」,「但這不代表我們沒有租可以收。旗下項目的出租率仍然可觀」,租客的員工在家工作並不意味著租客最終會流失。

但吳天海認為今年香港寫字樓空置率絕對有可能上升,如果經濟活力下行使租賃需求長時間裡放緩,再加上供應不停增加,寫字樓租務將面臨極大壓力。「除非疫情過後,香港經濟在短期內大幅反彈。」

其直接用「可憐」一詞,來形容香港短期面臨的經濟狀況。不過他依然看好香港的長期發展能力。

「我們的經營策略從來都不看短線,而是要看中長期的。」吳天海指個人相信香港經濟長遠來看會復甦,遊客生意也會復甦並恢復到以往的水平。

「面對疫情,香港中期『可能』沒有問題。」他說,長期來說香港仍然擁有可愛的營商環境,九龍倉置業需要做的只要繼續維持一向的方針,能以自身的實力撐過現時的風浪。

來源: 觀點地產網

相關焦點

  • 「會議直擊」九龍倉置業寬免租戶10億 吳天海:海港城日日都有人數...
    集團主席吳天海表示基本租金影響會濟後,租務狀況目前受到沉重壓力,因上半年亦推出不少租金措施,絕對不是小數目。但同時積極投入市場推廣方面,5月社交距離措施放寬,海港城推出全港消費計獎勵劃,成功帶動商場人流。
  • 周大福發布中期業績:股價大漲8%,內地收入助其走出香港零售「寒冬」?
    而令人好奇的是,難道周大福真得挺過了這一輪零售業寒冬了?深陷「寒冬」的香港零售業眾所周知,一般臨近年關的時候都是香港零售業比較火爆的時候,但由於當前嚴峻的香港經濟形勢影響,香港目前不僅是零售業,其他包括旅遊業以及餐飲業也全部「涼涼」了。
  • 香港購物中心集體陷落,業主降租、減持各尋生路
    九龍倉置業主席兼常務董事吳天海在業績報告會上被問及此事,回應稱,去年及今年都有奢侈品牌商戶退租,但是有退有入,這樣的調整年年都有。至於減租的情況,吳天海則以與商戶有保密協議為由未對外透露,僅表示新租約會隨市況浮動。
  • 港大型商場減租3至5成 九倉置業海港城本月減租50%
    九倉置業旗下海港城昨向租戶發電郵,指新型冠狀肺炎為香港及零售市場帶來史無前例的挑戰,商場明白情況困難,會與租戶共渡難關,正實施一系列措施對抗疫情,以保障客戶及租戶,決定2月減租50%。海港城:決本月減租50%海港城商場昨回覆查詢指,與各租戶均有籤訂保密協議,所有的洽談內容和合約安排未能對外透露。
  • 昔日四大英資行會德豐擬私有化,細數香港這些私有化的公司……
    會上問到會否裁員等問題,在座的管理層以遵守《公司收購及合併守則》為由,未有回應。今次私有化以1股九倉(004)、1股九置(1997)和12元現金為代價。副主席吳天海表示,無法代大股東吳光正家族作答,會德豐是按計劃安排予股東決定。
  • 香港甲級寫字樓寒潮已至 義大利奢侈品牌撤離海港城
    在2016年至2019年期間,共享工作平臺在香港甲級寫字樓市場租賃面積增長了60%至120萬方呎。一些國際運營商一度在香港快速擴張,成為共享工作間租賃面積增加的主因。過去三年間,香港寫字樓共用辦公租賃面積共增加458,200平方呎,其中國際運營商佔316,400平方呎。
  • 九龍倉集團(00004-HK)被主席吳天海減持50萬股
    原標題:【權益變動】九龍倉集團(00004-HK)被主席吳天海減持50萬股   港交所權益資料顯示,
  • 暴力之下 香港服務業難熬經濟寒冬
    來源:新華社原標題:暴力之下,香港服務業難熬經濟寒冬新華社香港12月3日電(記者朱宇軒、丁梓懿、李濱彬)步入12月,香港溫暖晴朗,適合出遊。惡劣影響反映在一系列經濟數字上:訪港旅客人次10月大跌43.7%,所有客源市場均見跌幅;10月零售業總銷售額的臨時估計同比下跌24.3%,跌幅破歷史紀錄;第三季香港食肆總收益同比實質下跌13.6%,是自2003年第二季「非典」爆發以來最差……經濟寒冬下,「心裡沒底」的不只是溫先生。記者走訪銅鑼灣一帶,發現餐廳生意也同樣大不如前。
  • 九倉歷史 一鳴驚人的香港時代廣場
    香港銅鑼灣,勿地臣街、霎東街、羅素街三街環繞之處,1994年以來,每到新年夜,無數香港市民與世界各地遊客在此聚會,觀看香港明星的文藝表演,隨著蘋果倒計時,迎接新年到來。這是香港氣氛最熱烈、參與人數最多的迎新年節目。它是九龍倉在銅鑼灣興建的「香港時代廣場」,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多層直立式商場。
  • 香港零售業仍然艱難,海港城租金或將大幅下調超過20%
    早前經營奢侈品零售的太子珠寶鐘錶主席及行政總裁鄧鉅明坦言,香港零售業像遇到沙士一樣,不是陣痛,是沒有前景,現在內地遊客銳減,核心區租金要下跌30%至40%才算合理。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首季集團旗下海港城及時代廣場零售錄得按年輕微增長,表現優於大市,而根據商戶提供的4月初步資料,認為表現亦不錯,不過,九龍倉董事長吳天海坦言不能馬上斷言本港零售見底回升,要多觀察數月才知道最黑暗日子是否已過,集團指目前整體人流有所上升,由於大部分租戶租金採用分紅機制,因此商戶生意表現較好有利集團租金收入
  • 【深度】多重衝擊下,香港商業酒店業直線墜落
    記者 | 孫梅欣 編輯 | 1 港資地產商近期陸續發布的糟糕中期業績,折射出過去半年香港商業市場和酒店業遭遇的沉重打擊。
  • 九倉(00004-HK)120億港元奪文輝道住宅地
    原標題:九倉(00004-HK)120億港元奪文輝道住宅地   地政總署公布,九倉(00004-HK)以120億
  • 蔡英文撐的「自由」,就是禍亂香港的自由
    香港國安立法,打亂了禍亂香港外部勢力的陣腳,這樣很好!臺灣的蔡英文,去年就收足了「亂港紅利」,近來依然不甘寂寞,多次標榜「自由的臺灣撐香港的自由」,好像她真有多愛香港,有多懂自由。這套路能騙得了幾個人?蔡英文撐的自由,就是禍亂香港、分裂國家的自由。
  • 五一內地到港僅119人,香港零售巨頭扛不住了,奢侈品上演大逃亡
    剛剛過去的五一長假,沒能拯救香港零售業。始於2020年春節的疫情,令中國香港零售業陷入寒冬,損失慘重。而消費大蕭條的情況,直至「五一黃金周」也沒有得到緩解。香港零售巨頭也扛不住了門可羅雀的海港城,僅僅是香港零售業寒冬的縮影。5月5日,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公布了最新的零售數據,2020年3月,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230億港元,較2019年同期大幅下跌42%,已連續下跌14個月,更是連續2個月跌幅超過40%。
  • 暴力事件衝擊香港旅遊業 旺季變「寒冬」
    暴力事件衝擊香港旅遊業 旺季變「寒冬」 (3/4) "← →"翻頁
  • 香港海港城零售額10年來首跌 重災區是奢侈品珠寶鐘錶
    圖為海港城的一家奢侈品牌門店香港九倉近日發布業績報告,集團表示,縱使市況欠佳,香港投資物業的收入增長放緩,但去年收入增加7%至121.65億元,營業盈利增加6%至105.16億元。公司管理層在香港的記者會上稱,2015年下半年的零售市場比上半年明顯惡化,預計未來表現會持續疲弱。援引財華社消息,九倉副主席李玉芳在香港的記者會上稱,2015年海港城銷售額下跌12.1%,比2015年上半年的情況更差。而2016年1月份,原本是傳統消費旺季,但海港城商場的銷售額仍下跌12%,比香港整體的零售市場還差。
  • 香港樓市觀察:商業、寫字樓苦熬寒冬
    在香港擁有國際金融中心的恒基兆業地產財務數據也顯示,預計目前其公司總租金收入下降了約10%。寫字樓空置率的攀升正給香港寫字樓市場帶來巨大壓力。事實上,相關業內人表示,業主們在目前階段,想要留住租客只能降價。而眼下空置率高的窘況可能要持續到明年才會有所好轉,因為直至目前,國際經濟形勢還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