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帶孩子出去玩,為什麼不想帶玩具?3個奶奶的回答,很真實

2020-12-23 君媽陪娃記

孩子天生喜歡出去玩,在公園裡,孩子們玩著玩具,嬉笑玩樂,大人們坐在旁邊嘮著家常,這是一幅多麼美好的畫面啊!

帶孩子出去玩,帶上孩子喜歡的玩具必不可少,然而時間長了我們會發現,老人帶孩子出去玩,好像都不喜歡給孩子帶玩具,這是為什麼呢?聽聽這三位奶奶怎麼說。

萌萌奶奶,孫女2歲半

我的孫女2歲,除了颳風下雨等天氣不好的時候,幾乎每天都要下樓玩,每次下樓玩都要帶好幾個玩具,別的孩子想玩萌萌帶的玩具,萌萌就是不分享,好尷尬!搞得我都不想讓她帶玩具出去玩了。

有一次,萌萌帶了一個玩具寵物松鼠,電動的,做的很逼真,打開開關還會跑,玩具一拿出來就引來了一大波小朋友圍觀。萌萌一看到小朋友們圍了上來就趕緊把小松鼠的開關關掉了,小朋友們追著萌萌要看小松鼠跑,萌萌兇道:「不行,這是我的。」

帶孩子的大人看到小朋友們都想看小松鼠,就「勸」萌萌讓小朋友們看一下,我也在一旁「勸」萌萌要分享,一大波人站在萌萌面前七嘴八舌地說:「放在地上讓它跑一跑」,「你是姐姐,你給弟弟妹妹玩一下」,「看一下又不拿走」。

可能是「人多勢眾」,萌萌一下子被「勸」的哇哇大哭,手裡緊緊地抱著小松鼠,嘴裡不停地喊:這是我的,我不要給他們玩。最後沒辦法,我只能拉著她尷尬地回家了

一起玩的都是一個小區裡天天見的熟人,萌萌這麼「小氣」讓我很尷尬。

碩碩奶奶,孫子1歲半

我的孫子剛過1歲半,對什麼都好奇,下樓玩的時候,看到別的孩子的玩具伸手就要拿,所以後來下樓也給他帶幾個玩具。帶了一段時間發現,孫子還小不知道「保護」自己的玩具,玩一會就隨地扔,有時候想回家的時候,發現別的孩子在玩碩碩的玩具,又不好意思要回來

有一次給碩碩帶了一個泡泡器,碩碩吹出的泡泡吸引了好多小朋友,碩碩吹,小朋友們就抓,玩的可開心了。玩了一會,碩碩又被別的小朋友的小汽車吸引過去了,把泡泡器丟在一邊,一個大孩子就拿起來玩了。

後來,我們要回家了,那個孩子還在玩碩碩的泡泡器,我想要回來,內心掙扎了幾次還是不太好意思,最後他的家長發現我們要走了就說要把玩具還回來,我客氣地說:讓他玩吧!那位家長喊著他的孩子把泡泡器還回來,孩子不太願意。我又客氣地說:讓他玩吧!幾個回合下來,最終我還是沒有把碩碩的泡泡器帶回來。

雖然我的內心是想把孫子的玩具帶回來的,但是又覺得不好意思。因為「面子」,碩碩帶出去的玩具好多都沒帶回來,弄的我都不想給碩碩帶玩具出來玩了。

凱凱奶奶,孫子3歲

凱凱每次出去玩都要把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帶上,這個也喜歡,那個也想帶,最後帶了一袋子出去玩。凱凱喜歡和小朋友們交換著玩具玩,有時候太喜歡了也會互相交換玩具帶回家,結果換過去的玩具再也沒換回來。有時候一個想換,一個不想換,或者換過去了又想換回來,來來回回倒騰,也引發了小朋友間不少的「矛盾」。

有一次,凱凱把他心愛的推土機放在公園的椅子上就去追別的小朋友玩了,回來的時候發現陽陽在玩他的推土機,就想要回來,但是陽陽就是不給,凱凱伸手去拿他就哭,最後他的媽媽給了凱凱一袋餅乾,凱凱暫時不想挖土機的事了。

後來陽陽要回家了,還是不肯把推土機還給凱凱,凱凱不願意,陽陽媽媽就趁陽陽不注意把推土機還給了凱凱。雖然陽陽坐在嬰兒車上立馬哭了起來,但是陽陽媽還是推著陽陽回家了。

但是沒想到,過了好久,突然聽到陽陽的哭聲,原來還是為了凱凱的推土機,我看陽陽哭的那麼傷心就「勸」凱凱把推土機借給陽陽玩一玩,凱凱不同意,我勉強把推土機拿過來遞給陽陽,然後拉著凱凱回家,沒想到凱凱大哭了起來。

後來陽陽媽媽說推土機不知道在哪裡丟了,經過這些事情之後,我就「心有餘悸」,每次都勸凱凱不要帶那麼多玩具出去。都是熟人,看著孩子哭,不給人家玩覺得不夠意思,但是玩具丟了自己心裡也很不好受。

結語

老人覺得自家孩子不願意分享讓自己很尷尬、老人糾結要不要把玩具要回來,老人為了哄別人家哭鬧的孩子而「強迫」自家孩子願意,這些現象其實是老人不明白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分享以及不清楚孩子間的「玩具規則」。

2對半的萌萌為什麼不願意分享?為什麼別人想玩她的玩具,她一直說「不」?

這其實是2歲半的孩子自我意識的表現。

著名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在《愛和自由》一書中寫道:兒童從2歲開始,甚至不到2歲,自我意識就開始萌芽,因此兒童從2歲開始就驚人地以自我為中心。

同時孫瑞雪還指出:0-6歲的兒童全身心地投入到自我的構建中去,因此0-6歲的孩子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這不是自私,是兒童正常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階段,如果孩子無法形成自我,最後就無法走出自我,成年後就真的以「自我為中心了」,也就喪失了「我」與他人、社會分離機會和界限。而成人世界許多的糾紛就是因為無界限造成的。

喪失自我的孩子沒有主見,內心充滿了掙扎,容易被別人的思想左右,迷失自己,這樣的孩子就容易屈從他人來尋求歸屬。

因此,當孩子有了自我意識的時候,告訴他自己的玩具自己有支配的權利,不願意分享可以說不,同時想玩別人的玩具也要經過別人的同意。

大人在這個過程中要尊重孩子的感覺,如果孩子不願意分享,我們要尊重他。但如果孩子通過哭鬧來得到別人的玩具,大人應該告訴孩子:那是別人的玩具,不是你的,別人不願意,我們不能強求。

大人的「勸導」、「強迫」、「不經過孩子同意就把玩具拿給別人玩」等行為都有可能破壞孩子自我的形成,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孩子不願意分享,大人不用覺得不好意思;是自己的大方地拿回來,不用覺得尷尬。孩子間因為「爭搶」玩具鬧點矛盾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表現。

今日話題:你會不經過孩子的同意就把孩子的玩具拿給別的孩子玩嗎?

我是君媽,@君媽陪娃記 分享陪娃過程中的心得體會,陪娃路上,讓我們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千萬別叫爺爺奶奶帶孩子(父母必看!)
    而且爺爺奶奶也主動提出帶小孩,但他們拒絕了,因為他們知道,父母的角色老人無法替代,父母不一定能給孩子一個富裕的家庭,但一定能給孩子一個溫馨幸福的童年!這樣的父母令人敬佩。起碼要2或3小時處於空腹的狀態,使前面的食物有足夠時間消化,讓胃騰空保持乾淨。飯則是要按頓吃的,奶也是。一頓奶,240毫升,一次喝完。我曾經在院子裡散步看到有個老太太拿著奶瓶,滿院子追著寶寶跑,追上就喝兩口奶的,看著頭皮就發麻。前幾天遇到一個玩旋轉木馬的寶寶,他奶奶手裡拿著根香蕉,寶寶旋轉到他眼前,她就對準了寶寶的口塞一口香蕉,再轉一圈過來,再塞。寶寶究竟是有多需要拿根香蕉?!
  • 暑假預告,小朋友出去玩帶什麼玩具?
    頂著大太陽,去哪暴曬都沒勁,除了海灘,小玩哪兒都不想去。既然想去海邊,幫小朋友準備點什麼好呢? 1 水槍系列 到了海邊,怎麼能不玩水?B.toys的玩具裡都帶有「教育」的故事,每個玩具都自帶「感統光芒」,專注感統早教玩具多年,能鍛鍊孩子手眼協調,身體協調等能力,非常有益於孩子「玩中學」。
  • 為什麼現在老人不願幫子女帶孩子?這4個原因後,現實又心酸
    今日問題:為什麼現在老人不願幫子女帶孩子?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帶給人們好生活的同時,也給予人們巨大的壓力,尤其是當下年輕人,上有老,下有小,恨得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時工作。
  • 孩子在奶奶帶更聽話,不是奶奶帶得好,三個原因媽媽知道後會心疼
    孩子和父母在一起不聽話,在奶奶面前比較乖。所以很多老人總是會責怪孩子母親,覺得是年輕人不會帶孩子,如果父母了解了孩子在奶奶面前乖巧的原因,是真的會心疼孩子。我自己身邊就有這樣的案例,孩子平時是奶奶帶,和奶奶在一起的時候,幾乎大部分時間都在吃手,很少離開奶奶身邊,奶奶的話也十分的少。但是和媽媽在一起,孩子立馬回變得很活潑,甚至偶爾很頑皮。一旦孩子被老人帶著很乖,家長總有兩個錯誤的認識。
  • 聰明的外婆都會這樣做,孩子3歲前可以帶,3隨後就要交給奶奶帶
    為了維持家庭的基本開支,多數的年輕夫妻不得不一同外出工作,家裡的孩子,就只能交給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來帶。在國內,老人帶娃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公園裡那些遛娃的,十之八九都是一些老年人,本該頤養天年、盡享天倫的年紀,卻還要承擔起帶孩子的職責,究其原因我們暫且不去討論。只是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
  • 奶奶帶娃挖土玩?爸爸稱天冷沒讓娃出去!一招帶你解鎖帶娃新姿勢
    編輯:邱寫寫01.奶奶帶娃:娃在家玩「挖土拆家」,只因天冷!冬季出行是寶媽的一大噩夢,冰天雪地裡摸啥都「凍手」,抱娃更是苦不堪言。如何順利帶寶寶出行,成了媽媽們冬季帶娃的一大難題。近日就有一段奶奶在家帶孩子「拆家」挖土玩的視頻在網上引起了熱議。其實就是因為冬天太冷了,帶孩子出去玩不管是對父母還是對寶寶,冷還是最大的問題,尤其是凍得小手僵僵的那種。
  • 外婆奶奶輪流帶娃,奶奶很淡定外婆卻抱怨帶娃累,原因就在這裡
    薇薇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生兒子天天時,媽媽和婆婆都來伺候月子,由於兩位老人生活習慣不一樣,時不時就弄得不愉快。薇薇產假結束上班後,就叫外婆和奶奶輪流過來帶寶寶。外婆和奶奶每人都是一替一個月,雖然外婆比奶奶還年輕幾歲,奶奶來帶寶寶從來都沒說什麼。可是外婆卻時常對女兒抱怨:「幫你帶孩子太辛苦,換作是你小時候,帶寶寶的精力我可以帶10個。」
  • 不帶孩子出去玩,是保護他?睿智寶媽:一招化解老人的錯誤行為
    」看著我疑惑的眼神,小可繼續說道:「別人都以為這孩子是膽小,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其實不是,哪個孩子不喜歡和別人玩呢?」聽完小可的講述,原來她平常上班忙,就把孩子留給奶奶帶,誰知道孩子奶奶卻從來不帶小孫女下樓玩,說是怕被別的孩子欺負。
  • 奶奶「假帶娃」興起,弊端...
    但是,年輕的父母們不知道的是,在祖母的圈子裡帶著人偶興起,看起來老人帶著人偶,但是沒有實際的行動,用這三種方法讓孩子養成不好的生活習慣,讓認為是隔母親的年輕父母長點心吧。 孩子奶奶帶娃「一心多用」:前幾天,好朋友王先生向我吐槽,王先生結婚後幸福地生了雙胞胎。
  • 為啥要多帶孩子出去玩?這位寶爸給出的回答,幽默中暗藏智慧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家長們越來越關注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不少家長都認為,應該儘量帶孩子出去走走、玩玩,給出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而下面這位寶爸的回答卻讓人眼前一亮。01為啥要多帶孩子出去玩?這位寶爸給出的回答亮了一位寶爸在網上分享了一段視頻,引發了許多網友的圍觀和點讚。
  • 奶奶帶娃更放心?一大批奶奶「假帶娃」被揭穿,年輕父母悔青腸子
    文|文兒隨著現在社會生活壓力的加大,很多家長都忙於掙錢,將孩子託付於奶奶照顧。為什麼給奶奶照顧就會覺得放心呢?主要是因為孩子是奶奶的親孫兒/孫女,覺得他們肯定是不會虧待孩子的。最近卻有一批奶奶「假帶娃」行為被揭穿,很多年輕父母看完後腸子都悔青了。張曼生完孩子就一直待在家裡,現在女兒已經5歲了,已經上學了,不需要有人時時刻刻地照顧她。於是張曼就想著出去工作,把孩子給婆婆照顧,畢竟現在家裡只有丈夫一個人的收入,壓力還是有點大的。
  • 為什麼現在大多數都是外婆帶孩子?這位媽媽的回答一針見血
    「之前還抱怨我媽帶孩子觀念很陳舊,現在內心很愧疚。」 手機微信裡一條條消息湧出,是同事向我吐槽: 他們兩夫妻都是工薪族,養育2個孩子,一個6歲讀大班,一個3歲讀小班。 她生頭胎時,坐月子讓自己婆婆照顧,可婆婆嫌棄她生了個女兒,沒幾天就回鄉下去了,還是孩子外婆主動從千裡之外的鄉下來城裡照顧的。帶孩子就不能工作,工作就不能帶孩子,媽媽體貼她不易,一直幫她照看孩子。 老人身體不太好,有三高,這一年來,盡心盡力負責兩個孩子的起居飲食,上學接送,平時還在家洗衣做飯,料理家務,夫妻倆才有逛街等閒暇時間。
  • 頭胎孩子「搶著」帶,二胎抱一會就累,老人:自己生的,自己帶吧
    朋友今年剛生完二胎,今天帶著寶寶到我家玩耍,看著她剛滿3個月的寶寶,我直呼真是太可愛了,朋友頭胎是個女兒,二胎兒子,正好湊成一個「好」字,讓人羨慕不已。 我們先是聊了一會寶寶,朋友說:「這孩子可鬧人了,一晚上起來好幾次,弄得我都快嚴重睡眠不足了。」
  • 「帶孩子又不是我的責任,誰生誰帶」,「你不配當奶奶」
    文/談愛講情文字原創,抄襲必究1懷孕初期,因為妊娠反應,我什麼都吃不下,老公把我送到了公婆家,要他們好好照顧,老公一走,婆婆上班,公公外面玩,3後來帶孩子,我婆婆每天不是白天跟著公公出去玩,就是晚上去同事家裡玩,就每天做個飯,完了午覺睡上幾個小時,孩子全天24小時,都是我一個人,他們基本沒幫一點忙,除了做飯洗衣服,有次公婆玩了回來,我帶寶寶睡覺先醒了,他們以為我還在睡,只聽婆婆在外面跟公公說,××(我名字)懶死了,午覺睡這麼久,真是享福啊
  • 在孩子眼裡,奶奶和外婆有什麼區別?孩子們的回答很真實
    當下,年輕夫妻的生活壓力都比較大,所以,很多家庭會選擇讓家裡的老人來帶孩子,有的是姥姥帶,有的是奶奶帶。但是,究竟哪個帶孩子會更好呢?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相信孩子的說法會更有說服力一些吧。我們來看看,在孩子眼中姥姥和奶奶到底為何區別?
  • 雙胞胎姐妹一個給鄉下奶奶帶,一個自己帶,3年後倆孩子差距明顯
    有一些家庭為了養孩子,通常會將孩子交給老人來帶,而富裕家庭也會選擇找一些保姆來帶孩子。 01雙胞胎姐妹從小分開,一個奶奶帶,一個寶媽帶,3年後相見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前幾天回村的時候剛好碰見了之前的朋友,聊了一會,才知道原來她也在自己生下雙胞胎以後,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
  • 老人冬季帶娃,易犯以下幾個錯誤,第二個可能傷到孩子脾胃
    由於隔代親等原因,他們什麼都想給孩子最好的,帶娃的時候總是覺得「多多益善」,可有時候給予孩子太多反而是害了他,特別是秋冬季節,老人一些帶娃的方式更容易讓孩子生病。奶奶給孫子餵太多食物,結果積食今年冬季,王奶奶為了孫子能有個好身體抗寒,每天給他燉煮牛肉湯、羊肉湯,吃飯的時候也給孩子不停添飯,就怕他餓著或是缺少營養。由於奶奶做的飯菜實在好吃,孩子每天被逼著吃更多的飯菜,也還是吃下了。
  • 如何一眼認出媽媽帶娃,還是奶奶帶娃?這些圖幫你一眼識人
    媽媽帶娃VS奶奶帶娃,區別不要太大1.城堡公主VS鄉村丫頭媽媽帶娃,肯定會把孩子打扮成城堡裡的「白雪公主」,小裙子、紅髮卡,遠遠望去,正如《愛蓮說》裡的一句話:「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反觀村裡的娃,被奶奶帶後,玩具有限,手裡的風箏還是個殘次品飛不起來,座駕更是三輪車,不過從孩子的笑臉不難看出,孩子還是很享受坐在三輪車上面的樂趣!區別度:75分3.
  • 「姥姥帶大的我,新房卻讓奶奶來住?」爸爸的答案讓我寒心
    你們猜,爸爸是怎麼回答的呢?儘管姥姥含辛茹苦將我帶大,但奶奶是主人,姥姥是客人。而我作為女兒,卻為娘家這個「外人」來裝修房子,幫娘家弟弟這個「外人」來買房子?其實,像長孫女爸爸這樣,擁有「奶奶是自家人,姥姥是外人」觀點的人群很多。這些人的這些觀點早已與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格格不入,並且造成了極大的家庭矛盾和社會矛盾。至於為什麼,長孫女總結了以下3點。
  • 姥姥把孩子帶到3歲,奶奶趁機「搶功勞」,寶爸的回答很中肯
    01姥姥把寶寶帶到3歲,奶奶卻想"收網",聽到寶爸的話後偃旗息鼓小胡和丈夫婚後一年生了個兒子就這樣,姥姥把寶寶帶到3歲,但是奶奶卻想"收網",她認為孩子就應該跟著奶奶,不需要姥姥繼續帶娃。奶奶趁機"搶功勞",表示當初是她執意讓小胡生娃,才有了這個寶寶。姥姥不接受奶奶將孩子帶回去,於是兩位老人就吵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