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麵包發酵法 | 直接法

2021-02-26 職業烘焙網

作者 | 掌溫 | 圖片 | 網絡

編輯 | 米娜 | 設計 | 婷婷

全文字數 | 1836字

這是最基本的麵包製作方法。是指將麵團所有材料混合進行攪拌,然後發酵製作。直接法又稱一次發酵法,是指麵包生產工藝流程中經過一次發酵程序的操作方法。

直接發酵法製成的麵包,味道大部分來源於原材料(如牛奶,雞蛋等)而不是發酵過程中麵粉產生的麥香味。

直接發酵法配方中酵母的含量通常較高,因為它要使麵團在短時間內完成充分發酵。

直接發酵法適用於延長發酵過程對麵包口感沒有太大改變的麵包,如營養麵包,普通小餐包,漢堡胚等本身口感就略粗糙的麵包。

1.發酵時間短,製作速度快,製作工序簡單易懂。

2.可以突出各原材料的風味。

3.製作過程中容易把控麵包口感與體積。

1.發酵時間短,水和不充分,因此面包容易老化。

2.面胚伸展性差,體積偏小並且面胚容易受到損傷。

3.易受環境影,製作過程把控不嚴,容易產生不良產品。

把配方內的糖,鹽和改良劑等乾性原料先放進攪拌缸內,然後把配方中適溫的水倒入,再按次序放進奶粉和麵粉,然後把新鮮酵母弄碎加在麵粉上面,就可將攪拌缸升起,啟動開關先用慢速攪拌,使攪拌缸內的乾性原料和溫性原料全部攪勻成為一個表面粗糙的麵團,才可改為中速繼續把麵團攪拌至表面呈光滑狀,這表明所有原料已經均勻分布在麵團的每一部分,就可將機器停止,把配方中的油加繼續用中速攪拌至麵筋完成擴展,攪拌中延遲配方中油的加入,是因為防止油在水與麵粉未充分均勻的情況下,首先包住麵粉,造成部分麵粉的水化作用欠佳。如果是使用乳化油或高速攪拌機,則無須延遲加油,全部原料一起投入即可。

攪拌後麵團的溫度對發酵時間的控制以及烤好後麵包的質量影響很大,所以在攪拌前就應根據當時的室溫和麵粉等原料的溫度,利用冰或熱水來調整適當理想的水溫,使攪拌完成後團溫度為26-28℃。如果攪拌後麵團溫度太高,不但使烤後的麵包的味道不正,而且發酵速度難以控制,往往造成麵團發酵過頭,但如果麵團溫太低,則易造發酵不足,麵包體積小,內部組織粗糙等不良毛病。

攪拌好後的麵團應進入基本發酵室使麵團發酵。良好的發酵不僅受攪拌後面溫度的影響,同時也與攪拌程度有很大的關係,一個攪拌未達到麵筋完成擴展階段的麵團,就會延緩發麵筋軟化的時間,使烤出來的麵包得不到應有的體積,其次發酵室的溫度和溼度也極為重要,理想發酵室的溫度應為28℃,相對溼度為75~80%,蓋發酵缸或槽的材料宜選擇塑料或金屬,不宜用布。這是因為如果布太幹,則會吸去麵團的水份,太溼則易引起麵團表面凝結成一層薄膜。

一次發酵法的麵團在發酵期間要翻面,觀察發酵中的麵團是否達到翻面的程度可由下列幾點來決定。

1.發酵麵團的體積較開始增加一倍左右:

2.用手指在麵團中間壓下不會感到有很大的阻力,手指從麵團中抽出後,壓下的指印會留在原處,麵團既不很快升起把指印重新填滿,周圍麵團也不會很快地隨著降下,這表明麵團已到合適翻面的時間;

3.如果測試的手指從麵團中抽出後,麵團很快恢復原狀表示翻面的時間尚未到達;

4.如果測試的手指從麵團中抽出後,指印附近的麵團很快向下陷入,則表示已超過翻面時間,這時應馬上作翻面工作,以免發酵過久。

翻面後的麵團,需重新發酵一段時間,這一步驟在烘焙學上叫延續發酵。此兩段發酵的時間長短,就麵粉的性質和配方的情況而定。

本法適於使用筋度較低的麵粉,一般麵粉蛋白質含量10~11.5%,或麵筋質在30~35%左右的較合適,配方中的水量稍為減少約2%左右,攪拌時間也稍短,但必須把麵筋打至完成階段,基本發酵時間三小時,發酵條件與一次發酵法相同,半途不需翻面,待發酵中的麵團頂部有自動下陷的現象時,即可分割整形。

把配方中所有原料除鹽以外,全部加入攪拌缸攪拌,(油脂在攪勻後才加入),直至麵筋達到捲起階段,即進入發酵室中發酵二小時。因面中不含鹽,所以較正常發酵時間可縮短三分之一。用慢速攪拌使加入的鹽全部溶化並均勻地混和在麵團中,再加速打至完成。第二次攪拌後延續發酵10~20分鐘,即可分割整形。

以上為一次發酵法或稱為直接發酵法的麵包生產方法,在生產中除了嚴守各個步驟操作的順序外,應該充分理解本法易失敗的地方及缺點。一般來說,一次發酵法的發酵時間緩衝性很小,沒有什麼餘地,發酵完成便取出麵團分割整形,時間稍為超過或不夠,就會影響產品質量,所以麵團發酵的實踐經驗和工作時間的計劃安排甚為重要。麵團一經攪拌,則麵團數量和生產時間的安排已無法改變。

更多精彩內容可關注公眾號

課程 | 視頻 | 配方 | 人物 | 探店

閱讀原文進入視頻課程

相關焦點

  • 【烘焙小貼士】你真的了解麵包嗎?麵包直接法、中種法、湯種法的區別詳解
    對剛接觸烘焙剛剛開始要做麵包的新新手來說,看見直接法、中種法、湯種法和燙種法的確很容易一頭霧水,下面講解一下吧!【直接法】這是最基本的麵包製作方法。是指將麵團所有材料混合進行攪拌,然後發酵製作。」這個時候大部分人就會開始存在疑惑,一次攪拌很容易理解,但是一次發酵,就會有疑問了。之前寫過【麵包製作過程詳細答疑】一文,將整個麵包製作過程以直接法為例詳細的分為揉面、基礎發酵、麵團排氣、分割和滾圓、靜置鬆弛、整形和裝盤、最終發酵、放入烤箱、烘烤、出爐冷卻以及保存十一個步驟。
  • 用直接法、中種法、湯種法做麵包的區別
    做麵包的方法有幾種,您知道嗎?從大體的方向來說,可以分為:直接法、中種法和湯種法三種。
  • 麵包大法好|直接法
    既然叫做大坑,自然是因為這麵包的學問又深又多。比如大家一開始到處翻麵包配方時就經常被直接法湯種法中種法之類的名詞搞得昏頭轉向,就算照著方子將麵包做了出來也還是沒弄清楚這幾個XX法是什麼意思。為了避免同學們壓力太大和課堂氣氛太緊張,咪老闆今天先跟大家講解一下教簡單的直接法。直接法,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把製作麵包的所有食材混合均勻,揉出麵筋,最後進行發酵的做法,也是最傳統最普通的麵包製作方法。
  • 做麵包這些小知識您了解嗎?中種法,直接法,湯種法聽我來解釋
    麵包,早餐的常客,吃法也多。所以每周怎麼也得做兩個。這次的100%中種北海道吐司不得不誇一下,太好吃了!柔軟,奶香實足,彈性也不錯,要狠狠誇一下,哈哈。經常有朋友會問我什麼是中種啊?其實,自己做麵包學問真的不少。
  • 麵包發酵技術~~燙種、湯種、中種法+方法林林總總~~
    麵包撕開後能有片狀羽毛或拉絲的效果。65度湯種法是燙種法的改良法,即為將麵粉加水後加熱至65度,使澱粉糊化,糊化的麵糊稱為湯種。因為澱粉被糊化後吸水量增多,另外一般湯種麵包都是高溫快速烘烤,所以烤出來的麵包才特別柔軟有彈性。
  • 烘焙入門教程之中種、湯種和直接法的區別——麵包製作方法詳解
    【麵包製作的幾種常見方法】從大的方向來分,麵包製作主要包括直接法、中種法、湯種法三大類,然後其中又會細分出很多分支,比如100%
  • 正確的麵包發酵法 | 中種法
    作者 | 掌溫 | 圖片 | 網絡編輯 | 米娜 | 設計 | 婷婷中種法,又稱二次發酵法是指生產工藝流程中經過二次發酵階段的方法。麵包經過發酵階段能令麵團形成較好的網絡組織,及產生特有的麵包發酵香味,二次發酵法因有較長時間的發酵而令麵團之效果及特性更為成熟。所謂中種法,就是將麵包的原料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中種麵團,另一部分是主麵團。
  • 《麵包科學》之直接法、中種法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麵包目前有許多的製作方法。例如直接法、中種法、液種法、燙種法、酸種法、法國種等等。接下來介紹直接法和中種法的麵包製作方法以及不同製作方法的對比。直接法是指將所有材料放入攪拌機裡攪拌的一種製作方法。大部分適用在家庭烘焙。直接法的優點是發酵時間較短、麵包風味良好。其缺點是老化較快、容易受原材料的影響、體積不佳、麵包內部氣泡粗大等問題。以下圖表是直接法吐司麵包的一般配方與製程做比較。
  • 中種、湯種和直接法的區別
    【麵包製作的幾種常見方法】從大的方向來分,麵包製作主要包括直接法、中種法、湯種法三大類,然後其中又會細分出很多分支,比如100%中種,冷藏中種、65度湯種等等。下面就分別為大家詳細的解釋一下。【直接法】這是最傳統最普通的麵包製作方法,將所有材料混合完全,揉出筋膜,然後只進行一次發酵而烤制出的麵包,稱為直接法製作的麵包。
  • 【麵包實驗室】|直接法、中種法、燙種法、液種法吐司製法差異
    【麵包實驗室】上期發布德國鹼水包的鹼水測試(點擊連結直達),收到粉絲們的一致好評,同時也收到關於更多麵包實驗的測試請求。今天,東京烘焙職業人進行的麵包實驗是直接法、中種法、燙種法和液種法的工藝區別,文中將透過不同工藝在吐司中的表現來講解。
  • 詳細解剖麵團的基礎發酵!(什麼是中種法)
    中種法是將食譜的份量分前後兩段時間攪拌。有50%、70%、100%中種法,這些百分之幾是怎麼回事的呢?百分之幾都是以麵粉為標準,設定麵粉的總量是100%,取出一半的麵粉量先發酵,就是50%的中種法,取出70%量的麵粉先發酵,就是70%中種法,如果用全部麵粉量先發酵,就是100%中種法啦!
  • 直接法做出高大上的紅糖吐司!
    其實最初學做麵包時,我們用的都是直接法,畢竟那時我們懂的太少,尤其是理論上的東西。但做麵包不只是用什麼發酵方法的問題,包括材料的多少,揉的時間長短,發酵溫度和溼度等等,說道太多。近兩年我經常用中種法,各種中種法試下來,覺得各有特色,麵包從性狀、口感、味道、保存時間長短上都有差別。但我覺得家庭製作應該以健康衛生為主,沒有添加,品嘗原始的麵包香味,添加的食材應該是很少經過加工的原始材料,而發酵方法的選用則應服從於製作者的時間,一般中種法時間都比較長,而直接法卻能保證在比較短的時間裡做出麵包,往往比較適合家庭製作。
  • 詳細解剖麵團的基礎發酵!
    揉面是做麵包很重要的一步哦!如果第一步面揉不好,那後邊再做其他步驟的時候面的狀態不對,最後的成品也不會太滿意了,所以一定要把面揉好哦!揉面最重要的就是溫度的控制,溫度控制好,一般都可以揉出膜的,具體怎麼揉,怎麼降溫看我本周二(3月17日)發的一系列的文章和視頻。今天再來說說麵團的第一次發酵。我仔細想了想,好像麵團的發酵方式大致分為兩種:直接法和中種法的發酵。
  • 乾貨 | 中種法之冷藏發酵
    麵包,從「舶來品」的稀有昂貴,到如今走進千家萬戶甚至成為日常主食,用它獨特的口感徵服了很多人。營養早餐來一個,午後休閒來一個,野餐分享來一個,加班小餓來一個。隨時隨地,方便攜帶,口味豐富。店鋪裡和超市裡賣的麵包基於延長保質期以及增加更濃厚滋味的需求,經常會使用食品添加劑和各種調味香精。為了食用更新鮮、健康的麵包,我們便嘗試開始自己動手製作。
  • 燙種、湯種、中種法與麵包技法
    燙種法:燙種法:是在麵團中加入熟麵糊,能夠提高麵包的持水量、使麵包氣泡細化;麵包倍加柔軟,保溼時間極大地延長。麵包撕開後能有片狀羽毛或拉絲的效果。65度湯種法是燙種法的改良法,即為將麵粉加水後加熱至65度,使澱粉糊化,糊化的麵糊稱為湯種。因為澱粉被糊化後吸水量增多,另外一般湯種麵包都是高溫快速烘烤,所以烤出來的麵包才特別柔軟有彈性。
  • 麵包 湯種、液種、中種法介紹
    直接法適合時間不多的上班族做一些簡易的吐司,普通的整形麵包等。總結:• 優點:發酵時間短,效率高。• 缺點:硬化(老化)速度快,吐司柔軟性、延展性略差。• 適用麵包類型:本身口感較為粗糙的吐司,或小餐包中種法就是將麵團材料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中種麵團,一部分是主麵團,先將中種材料揉成團,發酵之後再和主麵團的材料混合,之後的步驟和直接法基本一致。根據中種麵團製作方法的不同,其分別是普通中種法、冷藏中種法、100%中種法。
  • 直接法、中種法、湯種法和燙種法
    >>>>直接法只有一次攪拌和一次發酵,優點為發酵時間短,製作流程簡單,麵包的風味可以直接表現出來;缺點是麵團含水量低,老化較快,操作性較差。 >>>>中種法也稱二次發酵法,將麵團分兩部分發酵,前段攪拌的麵團是「中種麵團」,後段攪拌的麵團是「主麵團」。優點是麵團吸水量大,操作性良好,麵包柔軟,老化較緩慢,整體風味佳;缺點是發酵時間長,製程複雜。
  • 烘焙世界你不懂:麵包 燙種、湯種、中種法比例.
    麵包撕開後能有片狀羽毛或拉絲的效果。65度湯種法是燙種法的改良法,即為將麵粉加水後加熱至65度,使澱粉糊化,糊化的麵糊稱為湯種。因為澱粉被糊化後吸水量增多,另外一般湯種麵包都是高溫快速烘烤,所以烤出來的麵包才特別柔軟有彈性。
  • 麵包發酵注意點及常見問題答疑!
    最簡單的直接法揉面→基礎發酵→排氣,分割劑子,滾圓→鬆弛→整形→最後發酵→烘烤起酵頭(俗稱中種法)酵頭揉面→發酵→主麵團揉面→主麵團基礎發酵→主麵團排氣,分割劑子,滾圓☞鬆弛☞整形→最後發酵→烘烤對揉面有哪些要求?
  • 麵包修煉中
    wfr=c我的電話聯繫方式: 13518705566麵包知識之: 麵包的常用製作方法以下的文字和圖片來自新浪微博:@綠野仙蹤愛麵包做麵包的方法很多,比如直接法(含冷藏法),中種法,湯種法(或燙種法),酵頭法等等,我們來聊聊這些做法的優缺點,以後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時間,口味和喜好來做屬於我們自己的麵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