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華輿訊 據日本《東方新報》報導,號稱「中國最大十元店」的名創優品,經常被吐槽「logo酷似優衣庫,店面酷似無印良品,產品線神似大創」,「山寨、抄襲」的標籤一直伴隨著這家中國企業。但即便如此,名創優品還是於10月15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市值達到69.92億美元。
日本多家媒體也報導了這一消息。日本人知道名創優品並不是最近的事,畢竟名創優品已經在全國8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門店,其中就包括日本。名創優品在日本設有一家分公司,旗下有5家門店。
對於與日本千絲萬縷的關係,名創優品不但不避諱,甚至強調這一屬性。其官網在品牌介紹中稱:2013年品牌創始人葉國富攜家人前往日本旅行時,發現當地有很多生活家居專營店,這類店鋪銷售的日用生活百貨不僅質量好、設計美觀,價格還很實惠,而且絕大多數都是「中國製造」,葉國富因此獲得商業靈感,在廣州創辦了名創優品。
對於名創優品走向國際並在美國上市,日本輿論的表現就像日本人的性格一樣,他們很震驚,但並沒有表現得非常氣憤,不過也沒有表現出對一家快速成長的企業所應有的敬佩。日本人甚至產生了一種「被動的連帶感」,他們在想,這樣一家主打「日本風」的中國企業,會如何改變世界各國人對日本的印象?
日本共同社的報導稱,「名創優品通過模仿日本的優衣庫和無印良品得以快速成長」,此外沒有更多的評價。Foebes Japan的報導在介紹名創優品時稱,其創業者在日本看到無印良品的店鋪後,創建了名創優品的商業模式,名創優品已經構建起了品牌,今後的課題是如何維持品牌形象,並管理好供應鏈以維持豐富的品類。
比起媒體,日本一些專家的話顯然要來得更直接、更深入一些。
一名生活在南美洲哥倫比亞的日本專欄作家稱,名創優品在當地很受歡迎,他在跟當地人聊天時了解到,很多人是聽說這家店賣日本商品才去的,但是聽說是中國企業而不是日本企業時,當地人感覺「被騙了」。但是即便如此,當地人說還是會在名創優品買東西,因為那裡有很多他們沒有見過的商品,而且品質看起來不錯。
這名作家也認為名創優品的商品物有所值,但是他還是擔心當地人會誤以為「日本的商品就是這樣的」。更令他擔心的是,名創優品在哥倫比亞已經開了23家店,但是名創優品的模仿對象、日本三大品牌優衣庫、無印良品、大創卻至今沒有在哥倫比亞開店,「徒弟正在搶師傅的飯碗」。
熟知中國市場的商務諮詢人士田中信彥,2019年9月發表在《日經Business》上的一篇文章稱,名創優品是最初是從「有意識地學習日本企業好的地方」起家的,在日本人們對於這個品牌的常見評價是「山寨企業」。名創優品的logo設計和字體與優衣庫相似,白色基調的店鋪內裝也很像,產品包裝上印著日本的地址,露骨地強調「源自日本」(並非日本製造)。2019年9月,名創優品官網上的介紹稱,「名創優品是日本設計師品牌,創立於東京,2013年進入中國」,但具體是什麼時候創立的沒有標明,在「進入」中國之前是否先在日本銷售了商品,也沒有明說。
而對於名創優品的「共同創業者兼首席設計師」三宅順也,田中信彥稱並未在日本的網絡上搜到這樣一個人,「或許真有這樣一個人,但是卻很難找到資料顯示他作為設計師的作品,這會讓人猜測,是誰不重要,只要是個日本人就行。」
儘管名創優品作為一個品牌只能說是「日本風格的山寨品」,但是這個品牌卻並非是單純銷售偽劣商品的「仿冒品牌」,它的品質在世界市場上得到了認可。田中信彥稱,4年前住在上海的時候,公寓附近有一家名創優品,儘管在日本人看來店鋪商品和設計風格有點奇怪,但是品質確實不差。儘管在中國人們認為低價格就等於低品質,但是這家店的商品相對其價格確實感覺很優惠。也許名創優品將日本和其他企業的商品買回去研究、改良,然後模仿,但是有時候「抄襲」並沒有明確的界限,而且其在生產和庫存的管理上是下了很多工夫的,並沒有單純在經營手法上完全照搬。
田中信彥稱,「總的來說,名創優品深入研究了日本企業和商品的優點,在模仿的基礎上給商品穿上了『日本的外衣』,然後在世界市場獲得很大成功。」
田中信彥順帶提到了幫助名創優品成長起來的中國消費者,稱中國消費者並不關心商品是誰生產的,已經開發的前後經過等「細節」,只要品質好且價格便宜,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出手購買。而企業經營者也意識到這一點,他們最初並不追求完美,即便有些問題,也先把量做起來,用規模來控制市場。但日本企業的思維方式是把質量做好,再追求數量,這樣兩種思維方式的競爭,使得日本不得不思考該如何跟中國相處。(原標題:名創優品紐約上市,日本輿論吐槽「徒弟搶師傅飯碗」)
來源: 東方新報
安卓用戶,可在各應用商店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