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新手爸媽有沒有發現:寶寶一兩歲的時候,便開始掙脫你們的懷抱,喜歡扶、站、努力行走,到後面的奔跑、跳躍……
孩子們從開始扶物站立起,不停止的運動階段就隨之發生了,大肌肉的發展以腿部肌肉發展為重點,順序依次是大腿支撐站立、小腿與大腿配合行走、有節奏的下肢配合運動開始奔跑、足部平衡與腿部力量的協調出現跳躍,這樣的發展順序決定了孩子們訓練自己的節奏,於是就出現了相對應的行為,爬上爬下,翹腳尖走路等。
偏不坐著,就要站著!走走走,到處走!好動的大、小肌肉發育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寶寶慢慢變得好動起來,不喜歡坐著,就喜歡到處走,到處跑,滿頭大汗也玩的不亦樂乎,這可苦了跟在後面媽媽們,一邊擔心寶寶,一邊自己累得氣喘籲籲。寶寶的大、小肌肉發育敏感期十分考驗媽媽體力啊!大肌肉敏感期(1-2歲),小肌肉敏感期(1.5-3歲)
(不同孩子時間略有差異)
特點:喜歡扶著走,並且努力地站,不喜歡被抱;
建議: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給予孩子充分的空間,和孩子一起做運動類遊戲,鍛鍊孩子肌肉群發展,記住「動出最強大腦」!
進入大、小肌肉發育敏感期的寶寶喜歡扶、站、努力行走,是活潑好動的年紀,要給予他充分的空間,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他熟悉更多的肢體動作,和他一起做許多遊戲運動,使各種肌肉得到訓練,增進親子關係,並且還能使左右腦均衡發展。在動作敏感期,精細動作的訓練,不僅有助於養成良好的動作習慣,還可以增長智力。1.鍛鍊寶寶自主進食(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同時提升寶寶自然能力的目的)敏感期是自然賦予幼兒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內在需求受到妨礙而無法發展,就會喪失學習的最佳時機,日後若想再學習此項事物,不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時間,成果亦不彰顯。而如何運用這股動力,幫助孩子更完美地成長,正是父母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