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個兒童成長敏感期(五)--大肌肉、小肌肉發育敏感期

2021-03-03 新巢託育

不知道各位新手爸媽有沒有發現:寶寶一兩歲的時候,便開始掙脫你們的懷抱,喜歡扶、站、努力行走,到後面的奔跑、跳躍……

孩子們從開始扶物站立起,不停止的運動階段就隨之發生了,大肌肉的發展以腿部肌肉發展為重點,順序依次是大腿支撐站立、小腿與大腿配合行走、有節奏的下肢配合運動開始奔跑、足部平衡與腿部力量的協調出現跳躍,這樣的發展順序決定了孩子們訓練自己的節奏,於是就出現了相對應的行為,爬上爬下,翹腳尖走路等。

偏不坐著,就要站著!走走走,到處走!好動的大、小肌肉發育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寶寶慢慢變得好動起來,不喜歡坐著,就喜歡到處走,到處跑,滿頭大汗也玩的不亦樂乎,這可苦了跟在後面媽媽們,一邊擔心寶寶,一邊自己累得氣喘籲籲。寶寶的大、小肌肉發育敏感期十分考驗媽媽體力啊!

大肌肉敏感期(1-2歲),小肌肉敏感期(1.5-3歲)

(不同孩子時間略有差異)

特點:喜歡扶著走,並且努力地站,不喜歡被抱;

建議: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給予孩子充分的空間,和孩子一起做運動類遊戲,鍛鍊孩子肌肉群發展,記住「動出最強大腦」!

進入大、小肌肉發育敏感期的寶寶喜歡扶、站、努力行走,是活潑好動的年紀,要給予他充分的空間,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他熟悉更多的肢體動作,和他一起做許多遊戲運動,使各種肌肉得到訓練,增進親子關係,並且還能使左右腦均衡發展。在動作敏感期,精細動作的訓練,不僅有助於養成良好的動作習慣,還可以增長智力。1.鍛鍊寶寶自主進食(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同時提升寶寶自然能力的目的)
2.將快遞盒子包上漂亮的包裝紙(可實心、可空心),變成搭積木。(搬運、攀爬,使全身得到鍛鍊)3.親子讀書角,選擇舒適的地方,準備一兩本寶寶喜歡的繪本。(時間、地點的固定,環境的質量,讀書的氣氛都很重要,這是妥妥的閱讀習慣及注意力的童子功)4.摸一摸、跑回來,念小兒歌,「小寶寶,真可愛,摸摸桌子跑回來」,引導寶寶向指定地點跑去,摸摸指定家具跑回媽媽身邊。

敏感期是自然賦予幼兒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內在需求受到妨礙而無法發展,就會喪失學習的最佳時機,日後若想再學習此項事物,不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時間,成果亦不彰顯。而如何運用這股動力,幫助孩子更完美地成長,正是父母的職責。

相關焦點

  • 捕捉兒童敏感期 捕捉兒童敏感期第三章讀書心得
    捕捉兒童敏感期兒童敏感期是指:由於兒童在這一階段智力、秩序感、節奏感、行走、觀察力等方面的發育特徵,而產生的一段對環境,秩序,感官,動作,社會規範等一系列的敏感情況,而這一時期被稱為兒童敏感期。一、空間敏感期從2歲起孩子開始進入空間敏感期。
  • 敏感期系列分享(五):手的敏感期
    自己吃剛開始當然是不會用餐具的,直接捧著碗喝或者用手抓,每次從頭到腳都能吃到飯,基本不會忘記身上的任何一個部位。吃水果也是一吃三用。一部分吃進肚子補充了維生素,另一部分直接塗到臉上身上做美容了,還有一部分當染料,順便把衣服換個顏色。
  • 蒙特梭利:兒童9個「敏感期」,家長這樣做,讓孩子「脫胎換骨」
    其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存在著不少「敏感期」,這也是孩子能力開掛的「黃金期」!蒙特梭利認為:兒童對於特殊的環境刺激有一定的敏感期,這種敏感期與生長現象密切相關,並和一定的年齡相適應,兒童發展就是建立在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礎之上。正是這種敏感性,使兒童以一種特有的強烈程度接觸外部世界。在這時期,他們容易地學會每樣事情,對一切都充滿了活力和激情。
  • 蒙特梭利育兒法 | 寶寶成長路上的6個敏感期你了解嗎?
    我在學習蒙特梭利育兒法的時候,get到了原來寶寶從0-6歲,大概會經歷6個敏感期:秩序敏感期(1-3歲)、語言敏感期(0-6歲)、感官精緻化敏感期(0-5歲)、細小食物的敏感期(1.5-2歲)、動作協調敏感期(1.5-4歲)、社會性行為敏感期(2.5-6歲)。我家2歲多的angel正處於秩序敏感期、感官精緻化敏感期和動作協調敏感期這三個兒童敏感期。
  • 若想提高孩子的心智水平,請重視成長中的12個「敏感期」!
    當時我也沒說什麼,只是送了她一本關於「兒童敏感期成長」方面的書。後來,她才知道,當時的做法有多麼的錯誤。因為孩子的那些表現,正說明孩子處於關注細小事物的敏感期。而媽媽的做法,不僅傷害了孩子,也錯過了訓練孩子專注力和觀察力的最佳時期。什麼是孩子的「敏感期」?「敏感期」一詞,是由荷蘭科學家德弗裡斯提出來的,他在研究昆蟲時,在動物身上發現了敏感期現象。
  • 育嬰房(育兒)——最全最清晰的兒童敏感期列表
    不要錯過寶寶眼睛受光的敏感期。口腔敏感期 包括用口進行的味覺和觸覺的過程。一般是在0-1歲出現。用口感覺事物,認識事物,不斷練習使用牙齒,使用舌頭。據觀察,兒童敏感期因為蓋子年齡大而不會再出現,但有的敏感期卻總要出現,如口腔敏感期。
  • 怎麼區分孩子的異常屬於感統失調還是敏感期現象?
    01.含義 敏感期——是孩子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並不斷重複實踐的過程。 每順利度過一個敏感期,孩子的心智水平就會從一個層面上升到另一個層面。
  • 0-2歲半寶寶行走敏感期,學步車看似方便實則危害大
    導語: 0-2歲半寶寶行走敏感期,學步車看似方便實則危害大提到孩子行走敏感期,不得不講兒子小時候的故事。記得那個時候孩子剛剛八個月左右,因為在家裡幹個體診所,孩子沒有人照顧,比較省事的辦法就是為孩子準備個學步車,這不但能節約我的時間,孩子也能不那麼拘謹。無拘無束,只要在家裡面設定的範圍就可以自由活動。
  • 孫瑞雪微課 第一期關於兒童敏感期微課實錄
    由於人類跟所有的生物的不同,所以人類的敏感期也跟動物有著本質性的不同。 儘管蒙特梭利借用了這位生物學家對生物的描寫、借用了這個概念,但是他在描述兒童敏感期的時候卻給予了兒童童年完全不同的意義。我們先從蒙特梭利的敏感期概念開始說起。蒙特梭利借用了荷蘭生物學家對生物的敏感期的概念,應用在了兒童身上。在他的著作中,他有五個敏感期概念的闡述。
  • 你知道手部敏感期嗎,這時常玩這5個遊戲,寶寶心靈手巧
    兒童的成長階段要經歷多個敏感期,而手的敏感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階段。
  • 抓住0~6歲孩子5大敏感期,成長路上父母不迷茫,孩子更聰明!
    敏感期這個詞大家並不陌生,經常聽到,可是怎樣把握孩子敏感期的成長,助孩子一臂之力,讓孩子更聰明呢?看到一個小故事,讓我心生悲哀,又強烈感受到孩子敏感期教育的重要性。正是這種對常人來說幾乎沒有任何副作用的治療,對剛剛出生、大腦正處於發育關鍵期的嬰兒託蒂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他的大腦由於長時間無法從這隻眼睛接受任何外界信息,原先該為它工作的大腦神經組織也隨之衰退了。小託蒂遭遇的不幸並非偶然,後來研究人員在動物身上做了很多類似的實驗,結果都一樣,生命的器官都嚴格執行著「用進廢退 的規則。
  • 寶寶敏感期早知道,還有精美到店禮
    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將經歷形形色色的敏感期4-5個月時,色彩敏感期7-12個月時,認物敏感期1歲左右時,語言發育敏感期1-2歲時,大肌肉發育敏感期.你對寶寶的敏感期了解有多少?周末酒店推出粉絲福利花園寶寶成長測評課程免費領+寶寶到店禮!讓您更了解寶貝的每個成長階段!
  • 別再做無知父母了,了解孩子的兒童敏感期,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義大利著名兒童教育學家蒙臺梭利指出,孩子的發展是存在敏感期的,在某些特定時期孩子就在發展特殊的能力,對於特定的事物高度集中,這些都是孩子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些"敏感期",孩子對某些事物感到敏感,注意力高度集中,總是很有耐心和積極性地想要完成某些事情,其他事物對於孩子的影響力幾乎都不存在。如果家長能抓住這個機會,孩子的學習能力、心智發育會得到提升。
  • 【優咪早教時刻】你不可不知的兒童藝術啟蒙敏感期
    畢卡索說過:「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無論多小的孩子都有這種天賦。是的,在每個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會經歷無數個敏感期,作為家長,更好的了解兒童成長中的這些密碼,有助於孩子的成長。但什麼是敏感期呢?    兒童敏感期是指兒童在連續相接且在某段短暫的時間裡,對某種藝術、知識或某些作品會有非常強烈的感受以及創作的欲望。敏感期的出現使孩子對某個領域突然有了強烈的興趣,幾乎掩蓋了其它層面,並且在這期間的孩子會出現大量的、有意識性的活動,迅速提高孩子心智的發展!
  • 家長質疑:孩子到底有沒有敏感期?5000字長文給你講清楚蒙氏教育
    ——出自《蒙臺梭利兒童教育手冊》一、 我們眼中的「小麻煩」,正處於「感官敏感期」0-6歲階段的孩子,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攪得新媽媽們忙翻各種育兒寶典,還是沒弄明白孩子小腦瓜裡裝的是什麼。"我要自己來!"
  • 孫瑞雪老師講敏感期(錄音+文字合集收藏版)
    由於人類跟所有的生物的不同,所以人類的敏感期也跟動物有著本質性的不同。    儘管蒙特梭利借用了這位生物學家對生物的描寫、借用了這個概念,但是他在描述兒童敏感期的時候,卻給予了兒童童年完全不同的意義。    我們先從蒙特梭利的敏感期概念開始說起。蒙特梭利借用了荷蘭生物學家對生物的敏感期的概念,應用在了兒童身上。在她的著作中,有五個敏感期概念的闡述。
  • 兒童繪畫敏感期的表達自我的語言方式|家庭教育100講「28」
    昨天我們分享了孩子語言敏感期的三個方面,今天我們繼續來分享兒童與生俱來的一種表達自我的語言方式,那就是繪畫敏感期。一、繪畫是一種螺旋狀的敏感期繪畫敏感期不是在某一個特定的時間段才會出現,他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很多個時間點都可能會出現。
  • 4個月寶寶還不會翻身?別急,「翻身敏感期」了解一下
    醫生表示孩子現在還沒有學會翻身有絕大因素和孩子體重有關,因為現在孩子過小,太重的體重很容易造成孩子身體的不便,所以現在孩子還沒有學會翻身。希望小林回家之後儘可能的幫助孩子做一些鍛鍊,減少一些餵食,讓孩子的體重下降,在孩子翻身敏感期的時候幫孩子一把,孩子也許會加快翻身的動作。一、什麼是翻身敏感期?
  • 三歲看大?沒錯,三歲前寶寶的敏感期,父母都應該知道,可別錯過
    敏感期機不可失敏感期區別於大腦生長發育的其他時期,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它可遇而不可求。在敏感期裡,如果寶寶所處的環境是適宜的,他在無意中就可以自然地掌握某種活動能力,二一旦錯過了利於學習的敏感期,寶寶再來學習就會不如敏感期裡那麼容易。
  • 什麼是口腔敏感期?孩子「吃手」應不應該糾正?
    消極的經驗或者缺乏適宜的刺激很可能對孩子大腦發育產生不良影響。最先在教育領域提出並應用敏感期理念的是義大利早期教育專家瑪利亞·蒙臺梭利。她在自己的教育實踐中發現,兒童在某一時期對於某些技能特別敏感,在敏感期開發智力可以使其效果事半功倍,而錯過敏感期則事倍功半,甚至可能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