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正在遭遇一場嚴峻的「數位化轉型」

2021-01-10 聯商網linkshop

6 月 26日,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正式離職。業績下滑、內外交困之際,「靈魂人物」的離開,也給公司的未來蒙上一層陰影。畢竟,在美國,致癌物質指控帶來巨大的陰影還未散去,黑人在從咖啡廳被帶走引起的公關危機也沒有完全平息,新一輪關店潮已經襲來。在中國,咖啡新秀們也憑藉「新零售」模式與星巴克展開激烈的較量。

作為一家 1971年成立的老牌企業,星巴克曾經幾度興衰,這一次它正在遭遇一場嚴峻的「數位化轉型」。種種跡象顯示,星巴克有意向很火的新零售方面發展,並決定搭上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快車」。

1關店潮+業績下滑

6 月 19 日,星巴克宣布,將在 2019 財年關閉美國 150 家業績不佳的門店。這一數字是其歷史平均水平的 3倍。星巴克公告顯示,目前計劃關閉的門店大多位於大型城市,理由是員工工資水平上漲、市場趨於飽和以及其他因素,這些門店的盈利性大不如前。

星巴克關店的根本原因在於業績出現下滑趨勢。在截止 4 月 1 日的 2017/2018財年第二季度,星巴克的關鍵財務數據如下:該季度總銷售額達創紀錄的 60 億美元,同比增長 14%;但是營業利潤 7.73 億美元,同比下跌17%。針對星巴克的股票預期,摩根史丹利把目標價從 72 美元下調至 59 美元;Telsey  Advisory Group 也將其目標價從 74 美元下調至60 美元。

過去 3 年,星巴克在美國的門店策略過於激進,開出超過 2000 家門店。全球門店數約為 2.5 萬家,其中在美國 1.4萬家,超出麥當勞在美國的門店數量。這被認為是美國咖啡市場趨於飽和的信號。

對於 2018年的預測,星巴克在財報中稱,由於加大第三方合作以及數位化等方面投資,全年營業利潤率將出現一定程度下跌。星巴克將繼續縮減運營和門店網絡,在北美關閉更多Teavana 門店。更為重要的是,星巴克還將對電商網站進行改進,同時將部分市場的業務從直營轉為授權經營。

2咖啡新零售的場景開發

無論是咖啡新秀 luckincoffee,還是網際網路應用場景的高速發展,最終讓星巴克意識到自身的傳統門店渠道日益暴露弊端。未來兩到三年,咖啡自助新零售必然是咖啡市場增長的一塊重要蛋糕。自助點位的擴張速度遠比新建門店來得快,而且成本也低很多。

猶如「野蠻人」,luckin coffee狂風暴雨般地給咖啡行業撕開一個口子,消費者角度確實關注到了它與星巴克的不同。星巴克代表的模式是「店頭咖啡」,luckin coffee則是新零售的線下+線上應用,咖啡廳、辦公區、大學校園等場景下的咖啡消費都能得到滿足,產品開發、供應鏈、獲客邏輯都不一樣。

luckin coffee 的購買方法也不一樣,必須先下載一個 APP,即便在門店消費,也是在 APP上下單。這看起來是交易方法的不同,但這已經是不同緯度的競爭。

據了解,luckin coffee 目前在中國內地 13 個城市擁有約 525 家實體門店,服務 130萬顧客,順豐快遞是配送方,並沒有選擇自主配送。按照其理念,咖啡消費的新趨勢是打破時間和空間的概念,為用戶隨時隨地提供咖啡。

另一個咖啡新秀的案例也表明新零售的重要意義。2014 年誕生的連咖啡,最開始做的是咖啡代購和外賣,當時外賣還沒有規模化, O2O也剛冒頭。連咖啡敏銳地發現,消費場景從人找咖啡店,變成了人在哪裡咖啡就出現在哪裡。所以連咖啡的業務增長很快,說明咖啡外賣這個市場需求是真實的。

連咖啡 2015 年創立自己的品牌 CoffeeBox,當時電商還沒有叫響新零售的概念,但連咖啡已經在實踐以用戶需求為核心,用數據驅動。它們的策略是單店盈利再複製到北上廣深,現在開店規模並不大,但每家門店都實現了盈利。今年會加快速度,計劃在北上廣深開500 家店。

反觀星巴克,其頑固的傳統開店模式日益落後於新消費理念。更為驚訝的是,星巴克新增的門店選址竟然就在老門店附近,甚至是對面。門店高重疊度,同店激烈競爭以及人工成本和顧客駐留時間增加,進一步影響了公司銷售額增長緩慢。

今年 5 月,luckin coffee 針對星巴克在中國涉嫌壟斷提起訴訟,包括籤署獨家租賃合同,阻止物業將鋪位租賃給其他咖啡品牌。

3一杯15元左右的平價咖啡

當星巴克意識到大數據競爭的巨大壓力時,價格競爭也在隨之而來。數據統計顯示,中國平均每人每年購買咖啡的杯數為 3.5 杯,和國外 15杯以上的成長空間相比,國內咖啡市場具有巨大增長潛力。

隨著咖啡在國內的用戶群變化,不難推測未來的咖啡將成為愈加大眾化的必需品,成本下降必將成為品牌進化的終極意義。目前的市場調研顯示,一杯 15-20塊左右的平價咖啡市場反應良好。

每個女孩都有一個開咖啡店的夢想

價格方面,原料現磨咖啡走進門店需要 30元左右,而萊杯自助咖啡機只賣十幾元,無論對於用戶還是城市合伙人都非常具有誘惑性。萊杯咖啡滿足了行業需求,在不降低咖啡品質的前提下,為用戶提供一杯價格更低、體驗更新、操作更便捷的「新零售咖啡」。

在萊杯咖啡的努力下,多場景擴展滿足了用戶需求,也改變了用戶的消費習慣:從在咖啡門店點一杯 35 元的美式咖啡,到隨時隨地喝一杯 15元左右的同口味美式咖啡,從人找咖啡變成「咖啡找人」,場景進化凸顯的價格優勢顯而易見。

萊杯咖啡曾在 9 個月內獲得來自險峰長青、青山資本、梅花創投和真格基金3輪明星基金青睞,現已全面實現正向盈利。

4星巴克啟動戰略調整

咖啡新秀通過運用網際網路打法賣咖啡,加速入侵星巴克的根據地。針對當前的競爭劣勢,星巴克公布了 2019 財年的系列戰略調整,具體包括:

1)放慢美國市場增開新門店的速度;2)不再進一步深耕現有市場,轉為開發未飽和市場;3)關閉 150 家表現不佳的門店,目前星巴克平均每年關閉 50家門店;4)探索更多戰略選擇,如授權經銷商經營門店;5)更專注於健康趨勢,推出更多果汁冰飲,適應消費者偏好的轉變。

星巴克還計劃聘請外部顧問,削減日常行政開支。5 月初,雀巢宣布,以 71.5億美元收購星巴克在全球範圍內的包裝型咖啡和茶類飲料的獨家營銷和分銷權。這項合作讓星巴克能更好的專注於提升美國市場咖啡店業務。

最明顯的變化在於,星巴克支持線上行動支付。早在 2016 年 12 月,騰訊和星巴克在廣州宣布達成合作,中國市場的星巴克門店正式啟用微信支付。2017年 9 月,星巴克中國大陸近 2800家門店開始接受支付寶付款。隨著上述兩大行動支付品牌接入,星巴克終於完成行動支付的布局。

星巴克還在 2017 年 12 月,推出與阿里巴巴共同打造的星巴克臻選上海烘焙工坊。這是AR大型場景識別技術首次大規模商業應用,用戶可以通過 AR技術觀看「從一顆咖啡生豆到一杯香醇咖啡」的全過程。

不過專業人士認為,未來星巴克在新零售方面的發展將充滿荊棘。星巴克要想持續不斷地吸引顧客,除了緊跟潮流之外,同時還得有一定的創新措施,不斷地去完善自己的服務和產品質量,這才是抓住市場的良好手段。

(來源:馮侖風馬牛 風馬牛)

相關焦點

  • 星巴克數位化轉型給零售商家的啟示
    面對人們對於社會生活消費水平的不斷變化,傳統零售不得不通過數位化轉型,改變經營模式,提升門店的運營效率和效益,下面就來看看星巴克的數位化轉型案例!星巴克數位化轉型給零售商家的啟示1.全面的會員體系,培養顧客忠誠度當代企業發展數據顯示,持續客戶互動的成本與爭取新客戶的成本相比微不足道,而維護老用戶所帶來利潤會更多。
  • 疫情當下,加速企業數位化轉型|星巴克數位化之路
    不管是星巴克是咖啡公司還是科技公司,希望你能從他的轉身中得到啟發——1999 年,時任星巴克 CEO Howard Schultz向外界宣告,星巴克正式從一家賣咖啡的公司轉型成為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推出門戶網站和在線購物平臺。結果當時星巴克股價當天應聲下跌15%。投資者不能理解一家賣咖啡飲料的公司為什麼要如此積極地使用網際網路術。
  • 星巴克、麥當勞、漢堡王殊途同歸:都迎來數位化轉型
    全球餐飲零售巨頭都在迎來一場數位化轉型。星巴克、麥當勞、漢堡王均是如此。這幾家公司的典型特點是連鎖店鋪數量龐大,有統一的供應鏈和生產標準。龐大的工業化食品生產流程使得這類公司對成本極為敏感。獲得數位化技術,規模化複製之後,可以使得企業迅速降低成本獲取利潤空間。
  • 構築數位化底座 軟通動力乘勢新基建為企業數位化轉型提速
    近日,「2020新基建 構建數位化經濟社會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軟通動力代表受邀參會,並發表主題演講《數位化轉型助力新基建》,分享軟通動力對新基建發展的新觀點和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新實踐。 同時,在會上公布的2020「智造中國」商業領袖獲獎榜單上還授予了軟通動力董事長兼執行長劉天文「2020年度智造中國商業領袖」大獎。
  • 星巴克中國正在失去「光環」?
    「這與星巴克的品牌調性不太一樣。僱人搞氣氛,好一點的餐飲品牌都是不屑的。」一位餐飲人表示,星巴克放下矜持,也許是因為它「氣氛不太好了」。△逛商場的人行經星巴克。紅餐網攝招募氣氛組或許是一場蓄謀已久的營銷,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中國咖啡市場競爭加劇、新茶飲分流客群、數位化新零售崛起和成本壓力增大等困境下,曾經憑「第三空間」獨具特色的星巴克,也正喪失原本的優勢。
  • 企業該如何應對數位化轉型項目的挑戰?
    根據知名商業諮詢公司奧特米特集團(Altimeter Group)的調查,正在進行數位化轉型的公司可能會獲得更高的市場份額和客戶參與度,更高的員工士氣以及更多的客戶收入。 有效數位化帶來諸多好處的同時,我們也必須考慮潛在的挑戰。
  • 傳統產業數位化轉型探討——數位化浪潮方興未艾,轉型已迫在眉睫
    近二十多年來,網際網路在我國迅猛發展,數位化產業也隨之發展壯大,並逐步形成一個可以跟傳統產業分庭抗禮的新興產業。但近幾年來,無論是數位化產業還是傳統產業,似乎都遇到了不小的發展瓶頸。與此同時,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IT技術飛速發展並與傳統行業實現快速融合,一場由數位化轉型帶來的產業變革浪潮已經蓬勃發展。
  • 新基建助力家電業數位化轉型,中臺戰略正在崛起
    文/左延鵲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實施《中小企業數位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通過數位化賦能中小企業。數位化中臺戰略正在崛起目前「大中臺、小前臺」的數位化中臺戰略正在成為科技網際網路企業廣泛推廣的創新變革模式,包含了提供數據分析能力的數據中臺、提供業務支持的業務中臺、提供算法能力的算法中臺以及還有更細分的技術中臺、研發中臺、組織管理中臺等,都成為企業數位化轉型、快速響應業務和客戶需求的典型案例。
  • 星巴克啡快概念店亮相成都,持續加碼數位化中國市場表現亮眼
    中國市場表現超預期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令餐飲企業遭遇至暗時刻,國際咖啡行業巨頭星巴克也不例外。▲ 星巴克成都晶融匯二店啡快TM概念店持續加碼數位化轉型8月3日早上,剛開業三天的位於成都東大街的星巴克「啡快」(StarbucksNow,在線點到店取)概念店迎來不少前來打卡的消費者們,不時有快遞小哥在「專星送」提貨櫃忙碌著。
  • 數位化戰「疫」啟示錄之寶島眼鏡:數位化轉型快了新冠病毒一步!
    新冠病毒(COVID-19)不期而至,影響之大超乎想像,或許,它會成為企業數位化轉型最有力的「推動者」。對於擁有1200家門店、8000名員工的寶島眼鏡,這個春天的戰「疫」給每一位員工的心裡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而最令其董事長王智民感到欣慰的是,數位化轉型快了新冠病毒一步,令寶島眼鏡可以一戰!
  • 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丁傑:品牌數位化轉型的 5 大趨勢
    中國本來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數位化消費者大國,疫情期間產生的新變化將其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在這種推動下,一大批優秀品牌在多年的數位化投資、轉型的基礎上,進一步加碼、加速,脫穎而出。今年上半年,美妝日化行業整體微跌,但歐萊雅還是實現了18%的增長;奶粉領域,飛鶴在重重困難中突圍而出,實現了48%的增長。
  • 撬動數位化轉型的槓桿,諮詢能力必不可少
    70-80%的大型數位化轉型項目未能實現預期的效果。」 數位化轉型,絕不僅是技術的事微軟、IBM、華為、阿里、埃森哲、Gartner、IDC等公司都推出了各自的數位化轉型方法論。自2006年亞馬遜公司發布了第一代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以來,整個信息通信(ICT)高科技產業就在發生一場重大的商業模式改變——從銷售產品向訂閱服務轉型。
  • 數位化轉型,耐克的第二增長曲線
    按照耐克之前的預期,數字業務佔比30%的目標要到2023年才能實現,但是一場疫情不但加速了線上業務的增長,提前三年實現了這個目標,也加速了耐克的數位化轉型。可以說,數位化已經成為耐克新的增長曲線。中國市場數位化轉型,可為全球市場所用當耐克提出DTC轉型戰略時,在中國市場正遭遇首次負增長。2012年耐克受訂單下跌影響,庫存高企、利潤下降,大中華區的全年營業收入為-5%。為了扭轉中國市場營收負增長的頹勢,耐克很早就在中國市場推出了DTC零售體系。
  • 以數位化為利器,打一場全球抗疫的持久戰
    隨著數字經濟浪潮加速到來,面對一場與疫情賽跑的持久戰,中國企業需要重新思考,數位技術在VUCA時代的核心和樞紐作用,方能未雨綢繆、決勝千裡。新型供應鏈轉換勢在必行此次疫情期間,社會各界有許多關於高韌性社會、高韌性經濟的討論。萬殊一轍,打造高韌性的數位化體系,同樣將是未來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 「美人魚」踩在刀尖 星巴克攜手阿里造數位化盔甲
    《電商報》獲悉,6月,星巴克在最新的致股東信中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預計第三財季利潤將減少22億美元。此外,2020財年內銷售額將持續下降,公司計劃在未來18個月內永久關停約400家門店。而或是基於此,數位化和新零售被星巴克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
  • 品牌數位化營銷如何轉型?
    在數字經濟的發展中,數位化轉型正在改變許多行業的運行規律,許多傳統品牌也在積極探索數位化轉型。隨著數位化的滲透,品牌營銷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利用數位化技術和渠道為自身品牌創造營銷效果的轉變是當前必須考慮的問題。
  • 星巴克推出的新會員制 深化數位化已成趨勢
    星巴克推出的新會員制 深化數位化已成趨勢 來源:重慶商報 • 2020-06-10 17:31:05 繼推出「啡快」、「
  • 零售數位化供應鏈轉型升級——京東攜手BlueYonder
    圖片來自網絡雙方將通過資源共享、深度融合大數據、IoT、AI、5G、機器學習等前沿技術,共同推動中國及全球供應鏈的轉型升級,為廣大合作夥伴提供端到端(從商家端到消費者端)的供應鏈優化服務圖片來自網絡長期以來,中國的物流行業依然存在著供應鏈成本居高不下、社會化物流不健全、旺季客戶體驗無法保證等行業痛點,大量商家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遭遇到供應鏈方面的巨大挑戰。
  • 數位化轉型知識方法系列之五:數位化轉型戰略
    深入推進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產業組織邏輯和體系變革,全面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以數位化轉型化解不確定性,是當前戰略轉型核心。 開展數位化轉型,首要任務就是要制定數位化轉型戰略,並將其作為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把數據驅動的理念、方法和機制根植於發展戰略全局,圍繞企業總體發展戰略提出的願景、目標、業務生態藍圖等大的戰略方向,系統設計數位化轉型戰略,提出數位化轉型的目標、方向、舉措、資源需求等。
  • 加快數位化轉型 中核集團召開數位化轉型工作推進會
    12月8日,在京組織召開集團公司數位化轉型工作推進會,會議就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的決策部署,加大力度貫徹國資委《關於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位化轉型工作的通知》等有關要求,對當前重點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