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浦這些有故事的建築你了解多少? | 百年大學篇

2020-12-23 澎湃新聞

楊浦這些有故事的建築你了解多少? | 百年大學篇

2020-06-04 1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強調

像對待「老人」一樣

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築

保留城市歷史文化記憶

讓人們記得住歷史、記得住鄉愁

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家國情懷

楊浦在「三個百年」

(百年市政、百年大學、百年工業)

的歷史發展進程中

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建築遺存

今天,繼續聽住建君

來說說

楊浦優秀歷史保護建築

之百年大學篇

復旦大學

歷史建築

↑復旦大學老校門

↑復旦大學奕柱堂

地理位置:五角場街道邯鄲路220號

建造年代:1920年至1950年

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創始人為中國近代知名教育家馬相伯。1917年復旦公學改名為私立復旦大學;1937年抗戰爆發後,學校內遷重慶北碚,並於1941年改為「國立」;1946年遷回上海江灣原址;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後,復旦大學成為文理科綜合大學;1959年成為全國重點大學。

校名「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中「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強不息,寄託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本義是追求光明,寓含自主辦學、復興中華之意。

復旦校園裡的優秀歷史建築,最著名的有四處:老校門、圖書館、相輝堂(原登輝樓)、志和樓(原子彬樓)。

單就其建築來講,其校史館和人文館頗有可圈可點之處。雖已幾進幾出復旦校園,但還是覺得她有些地方仍薄紗掩面,需要繼續與她交流,才能讓她一展風情,將「旦兮復兮,日月光華」的光彩,在眾目之下,大方無遺,快哉顯露。

同濟大學

歷史建築

↑1907年,德文醫學堂創立,學堂設在白克路(現鳳陽路),次年改為「同濟德文醫學堂」

地理位置:四平街道四平路1239號

建造年代:1940年至1965年

同濟大學是我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歷史悠久、聲望卓越、享譽海內外。最早由德國人在1907年創辦,與德國和歐洲聯繫緊密,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一直採用德語教學。是民國時期最早建立的一批國立大學(1927年),也是中國近代歷史較早的真正意義的綜合大學。

與同濟大學比鄰而居近二十年了,每每走進,都有不同的感受。早些年喜愛校園一隅的假山、小橋、碧池和濃蔭,常與戰友晚飯後在此閒逛小憩,談天說地。偶爾也會發出些許感嘆:以此生沒有在大學校園裡談一場正宗戀愛為憾。

近來對尋訪古建入迷,便不再流連此處,開始遊走在一幢幢建築間,仰觀、遠眺、細瞅,從不同角度感受這些近百年的歲月代言物。

與復旦大學邯鄲路校門一樣,同濟大學四平路校門也同樣低調的令人感慨。進入校門,便可見一尊偉岸的雕像矗立在中央大道之上,背靠著圖書館,似乎他正從當年工作過的地方,緩緩走來。南北樓以及草坪上「繼往·開來」紀念柱的對稱美學運用,讓人有一種宏大開闊感,與校門、圖書館共同形成了一個碩大的「四合院」,那尊雕像正好位於中央,傲視歷史,雄視天下!

滬江大學

歷史建築

(今上海理工大學)

↑滬江大學早期全貌

地理位置:長白街道軍工路516號

建造年代:1906年至1948年

滬江大學原名上海浸會大學,由美國浸禮會於1906年創建,校址位於滬東的軍工路,鼎盛時期以文理商著稱於世,是上海理工大學的前身。滬江大學首任華人校長劉湛恩,對學校進行一系列旨在「中國化」的整頓和改革,使滬江在當時私立大學中以學風純樸聞名,較少教會氣、更多中國化而著名。經歷一百多年的歷史沉澱,滬江精神至今依然常青於黃浦江畔。

作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校園內的音樂堂、禮堂、圖書館、馥賚堂、思伊堂、思裴堂、思晏堂、思雷堂、思孟堂、思福堂、懷德堂、科學館、體育館以及十幾幢住宅小樓,以其量多品優,堪稱「建築美園」,細細解讀,斑斑歷史悠遊在目。

上海商科大學

(今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前身上海商科大學

地理位置:五角場街道武東路100號

建造年代:1953年

位於楊浦區武東路100號內的毓秀樓屬於優秀歷史保護建築,現為上海財經大學武東路校區主體辦公大樓。毓秀樓建成於1953年,原名矽經教驗樓,距今已有67年的歷史,是建國初期修建的近現代磚木混合結構建築。

毓秀樓建築總體為三層,中部局部為四層,該樓現作為金融學院辦公、教研大樓。

此樓最大亮點不在正面五門立面,而是在背面的三門立面,其登階之勢、整體之秀勝於前門之平淡,多有古風,兼之威姿,可供細品觀復!

位於正門兩側對稱布局的兩幢清水紅牆之建築,與位於民慶路的國立音專之主樓風格頗似,端莊而不失韻致,沉穩中透出秀美之氣,與毓秀樓及「國立上海商學院」牌樓形成一個巨大的開放式的「類四合院」,置身其間,環顧悠遊,有美感油然生之。

– END –

資料:最憶楊浦

編輯:張旭

責任編輯:饒斌

來稿請投:zjwxwxczx@163.com

上海市住建委新聞宣傳中心

往期精選

又到白蟻肆虐時!滬上54家專業白蟻防治企業名單請收好,還有滅蟻價格也能網上查哦→

行業違規!這50名房地產經紀從業人員擬被列入「黑名單」!

上海住房城鄉建設管理

原標題:《楊浦這些有故事的建築你了解多少? | 百年大學篇》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楊浦這些有故事的建築你了解多少? | 百年市政篇
    楊浦這些有故事的建築你了解多少?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家國情懷楊浦在「三個百年」(百年市政、百年大學、百年工業)的歷史發展進程中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建築遺存今天,且聽住建君為您道來楊浦優秀歷史保護建築之百年市政篇的故事
  • 楊浦百年市政之旅,發現楊浦那些有故事的建築!
    習近平總書記在楊浦考察時強調:像對待「老人」一樣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築,保留城市歷史文化記憶,讓人們記得住歷史、記得住鄉愁,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家國情懷。筆者歷時一年多,將楊浦區內所有優秀歷史保護建築遊歷、記錄完畢。
  • 楊浦這幾條建築微旅行線路,你值得收藏!
    楊浦這12條建築微旅遊線路不容錯過!都有哪些歷史建築等待著我們呢?04百年大學書香之旅類型:海派文化線路長度(km):14預計遊覽時間:半天涉及建築同濟大學(同濟大學博物館)-復旦大學(復旦大學博物館、復旦大學校史館、相輝堂)-上海財經大學(毓秀樓、上海財經大學博物館)-
  • 【記憶】楊浦濱江的「上海魚市場」,你了解TA的過去嗎?
    漫步黃浦濱江楊浦段,楊樹浦水廠向東不遠處,有一片造型極具特色的建築,從外形上來看,既有形似帆型的高層建築,又有遊魚一般的裙樓,而略小一些的「貝殼狀」建築更是別具一格。此處現為「東方漁人碼頭」。
  • 【我們這5年】從「工業楊浦」到「創新楊浦」,老城區蓬勃「逆生長」
    今日起,人民城市工作室推出「我們這5年」專題系列報導,講述百年楊浦這五年的創新發展之路。看著這條隧道從無到有,居住在附近的楊浦居民朱興虎不禁感嘆:「以前我們每天上下班要坐擺渡,很辛苦。後來有了很多過江方式,比如跨江大橋、地鐵等,越江隧道也越建越多,真的方便了很多。」
  • 藝術的「上海時間」④|楊浦濱江百年遺存,孕育水岸藝術空間
    本期聚焦楊浦濱江的建築與藝術空間改建。始建於19至20世紀的上海機器製造局、瑞記紗廠、瑞鎔船廠、楊樹浦水廠等300多家工業老廠,見證過上海近代工業的崛起。隨著20世紀90年代城市更新,這些楊浦濱江地區的工廠逐步退出歷史舞臺。作為上海濱水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楊浦濱江在2019年迎來了「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改造後的藝術空間從舊廠房的荒蕪中破繭而出。
  • 楊浦的未來充滿生機和活力
    此次調研發現,楊浦青年充分了解楊浦濱江從「工業鏽帶」變成「生活秀帶」、「發展秀場」的歷程,這是有別於其他區的特有現象。今後楊浦濱江建設,能為青年創造怎樣的發展機遇和空間,青年生活會有怎樣的新變化?  謝堅鋼  從「工業鏽帶」到打造成「生活秀帶」的五六年間,楊浦濱江發生了華麗的轉變。我們要讓老建築有新故事,包括楊浦大橋以西的永安棧房的舊址,將來就是世界技能博物館和涵芬樓藝術中心,這就是給老建築賦予新的功能和故事。還有我們和郎朗音樂世界合作,在上海港機修造廠原址打造音樂藝術中心。
  • 【探索】楊浦濱江這些打卡點,你去過了嗎?
    楊浦區新聞辦說,楊浦濱江是上海乃至中國近代工業最重要的發源地之一。綠之丘、秦皇島路碼頭、漁人碼頭……多個地標串聯起濱江靚麗風景線,一起看看百年老廠房的「蝶變」吧!  楊浦大橋下,濱江步道旁,工業風的鋼鐵森林,迴旋樓梯,天台花園,從二層起逐層收縮形成層層疊疊的露臺。每層露臺上種植著綠樹花草,整個建築好似一個綠色山丘。
  • 楊浦專業的斯旺西大學留學中心_上海際悠可以依靠的
    楊浦專業的斯旺西大學留學中心,上海際悠可以依靠的,上海際悠商務諮詢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依託豐富的境外背景資源,為追求生活品質的客戶提供一系列境外高端服務項目。楊浦專業的斯旺西大學留學中心, 威斯慕拉於 1958 年建造,上面有 2000 多顆鑲有好萊塢商會追敬名人姓名的星形獎章,以紀念他們對娛樂業的貢獻。
  • 楊浦七夢·實錄|以織物圖案為媒:時尚、歷史與社會
    我最近二十年,也許最重要的事,最有收穫的事,就是跟一些老人聊天,通過他們的口述,讓我了解了許多歷史書、教科書上不知道的事情。有一位章汝奭先生,是外貿學院的教授,是外貿專家,又是廣告營銷學權威。祖上是北洋軍閥時期的大戶人家,他本人還是有名的書法家,中國古典詩詞和英文都非常好。我和他認識交往了二十多年,他言傳身教,也講了很多故事,對我影響很大。
  • 楊浦這面「網紅牆」不僅會講故事,還走出一頭「大象」!
    楊浦這面「網紅牆」不僅會講故事,還走出一頭「大象」!這面牆被稱之為「時光記憶」,牆上繪有上海百年變遷,從十六鋪碼頭,東方明珠,外白渡橋,上海電影製片廠,到如今的和諧號、新能源以及5G 時代……過去正去,未來已來。站在牆前,仿佛乘上了一輛百年特快專車,滄桑歷史巨變在眼前一一划過。
  • 邁阿密大學牛津分校你了解多少?
    作為一所擁有超過兩百年歷史的美國老牌名校,邁阿密大學培養了許多傑出名人,包括第23任美國總統班傑明·哈裡森,韓國前總理鄭雲燦,5次NBA總冠軍羅恩·哈珀等。需要GMAT/GRE專業:會計,建築,生物科學,植物學,工商管理,化學,建築工程土木工程 機械工程 生物工程 工業工程 電子與計算機工程 管理與技術環境健康與安全項目計算機綜合製造,生態學,經濟學,教育,教育心理學,英語,英國文學,環境科學,法語,地理,地質學,老人醫學,大眾傳媒,數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音樂,物理學,心理學,造紙化工。
  • 上海設計之都10周年:工業設計開啟新百年傳奇
    期間,主線論壇之工業設計論壇,以「設計新百年」為主題,在上海楊浦濱江的老船廠舉行。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阮力、上海市楊浦區副區長趙亮出席本次活動。本次論壇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政府指導,上海楊浦濱江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創新文化品牌及劇院式演講平臺造就共同主辦,脈珈特(上海)設計諮詢有限公司、上海楊樹浦馨懿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提供戰略支持。
  • 品區五年|楊浦:「破圈」帶來了什麼?
    相隔著一個太平洋的兩個地方,每天都在上演著相似的故事。似乎有種魔力,它孕育於一個不起眼的車庫、一座毛坯房、一間大學實驗室,但自誕生起便以不可阻擋之勢,打破一個個圈層蕩漾而去。上世紀90年代,隨著上海城市結構調整,楊浦作為老工業的傳統優勢逐步弱化,上海從「四個中心」建設出發,做出創立楊浦知識創新區的決策。
  • 走一走,講一講,演一演 行走地標重溫歷史感受共鳴 楊浦學校這樣學...
    既不是76米高的國際飯店,也不是中蘇友好大廈尖頂上那顆離地100米高的紅星,而是就在我們學校附近,楊樹浦發電廠的大煙囪,它有整整105米!從這裡出發,學生們行走到臨青學校、秦皇島碼頭、楊樹浦發電廠和國際時尚中心,走訪楊浦的工廠、企業,了解周恩來、劉少奇、林育南等革命先輩深入工廠開展革命活動的生動故事,聆聽王孝和等革命先烈頑強鬥爭、不惜犧牲生命的英雄事跡。在學習單上寫下行走感受,製作行走小報抒發情感,體會革命先輩們與新中國建設者們富於創造、勇於擔當的精神。
  • 綠博園這些標誌性建築你都了解嗎?
    來綠博園看到有許多標誌性的建築,比如:七星塔、慶雲館、祥雲館、勻香園、涵碧居、都勻臺,你了解這些建築嗎?隨著小編一起去了解吧!七星塔趙勻川攝都勻城北七裡有「北嶺七星」景觀,為都勻八景之一。其峰巒拱立,狀如七星。七星高照為勻城的祥瑞之景。
  • 品區•五年 | 楊浦:「破圈」帶來了什麼?
    相隔著一個太平洋的兩個地方,每天都在上演著相似的故事。似乎有種魔力,它孕育於一個不起眼的車庫、一座毛坯房、一間大學實驗室,但自誕生起便以不可阻擋之勢,打破一個個圈層蕩漾而去。上世紀90年代,隨著上海城市結構調整,楊浦作為老工業的傳統優勢逐步弱化,上海從「四個中心」建設出發,做出創立楊浦知識創新區的決策。
  • 楊浦這個「網紅打卡地」,刻下重重一抹紅...
    )專場活動,在「網紅打卡地」楊浦濱江人人屋黨群服務站門前廣場舉行。本次學法打卡活動設置了「了解憲法•發展篇」「尊崇憲法•信仰篇」「學習憲法•普法篇」「遵守憲法•踐行篇」「維護憲法•權威篇」「運用憲法•保障篇」「弘揚憲法•時代篇」等主題的7個打卡點。
  • 【學「四史」 • 讀建築】建於1906年的這棟建築,有著這些故事→
    【學「四史」 • 讀建築】建於1906年的這棟建築,有著這些故事→ 2020-09-01 15: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楊浦濱江的這6座「元氣」補給站,不簡單!
    沿著5.5公裡的楊浦濱江岸線, 有一條黨建服務帶——楊樹浦驛站, 6個主題鮮明的站點, 成為市民遊客的「元氣」補給站, 這裡生動演繹著「還江於民」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