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竟傷到寶寶鼓膜,挖耳屎這等小事的風險,你確實承受不起

2020-12-18 魚小南

爸媽有掏耳朵的習慣嗎?還別說,有的爸爸就是喜歡掏個耳朵,有的媽媽呢恨不得一點耳屎都看不到,有了寶寶之後,他們就會把這個習慣延續到寶寶身上。

千萬別,寶寶的小耳朵可經不起這種「待遇」,如果簡單粗暴一掏,反而會對寶寶造成傷害,再說了,耳朵不能清潔太過,尤其是耳屎,不是爸媽想掏就能掏的。

鑑於耳朵問題很多爸媽會忽視或者不重視,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小南還是寫一篇吧,收好不謝。

寶寶耳屎要不要掏?

是個人都會有耳屎,沒毛病啊,寶寶再小同樣也會有。既然是正常現象,耳屎非但不會影響耳朵健康,還肩負圖中功能,而且大部人的耳屎都在自淨作用下,自行排出體外……

對,耳屎確實不美觀,但這不是爸媽們見一次掏一次的理由呀,小傢伙們的耳道非常窄,皮膚免疫力也很弱,見一次掏一次的話,很容易引起外耳道炎不說,萬一手一抖掏的力道過重了,還會傷到寶寶的耳膜。

所以,整體原則就是,偶爾清潔一下就行啦:清潔範圍僅限於耳朵外側及耳洞口,清潔對象僅限於眼睛能看到的耳屎。最好是用擰乾的紗布。內耳就不要去管它了。

當然了,如果寶寶耳屎多到讓小傢伙不舒服了,還是要處理一下的,但別自己上,去醫院讓醫生處理吧。也有部分新生兒有時候會有溼潤型耳垢,分泌物也很多,清潔的頻率可以高一點。

寶寶耳朵進水了怎麼辦?

也有的爸媽看寶寶這麼個小肉團,什麼都不敢下手,比如寶寶耳朵進水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怎麼辦?」

確實,給小寶寶洗澡時,小傢伙只要不配合,腦袋動來動去的話很容易進水(如圖)。而且,細菌也會趁機進入,增加寶寶耳道感染的機會。

外耳道和耳廓相對好辦,用乾淨的毛巾或棉籤吸乾淨就行。耳道內部有水,最好是馬上用軟棉棒去吸,在固定住寶寶小腦袋、輕輕旋轉著插入棉棒之前,先把棉花弄得蓬鬆一點,這樣不容易傷害到寶寶的耳膜,也能吸更多的水。可以重複幾次,直到把水吸乾淨。

如果用紙巾的話,一定要柔軟且吸水性好,劣質紙巾不要用,不然遇水後留在寶寶耳朵裡就麻煩了。

爸媽在給寶寶洗澡時,用手託住寶寶的小腦袋只是「及格分」,還要用拇指和尾指把寶寶的耳廓輕輕反折一下蓋住耳道,這樣才能避免洗澡水進入寶寶耳朵裡。

知道很多爸媽心靈手不巧,那就用軟軟的棉花輕輕塞在寶寶的耳朵裡,洗完澡及時拿掉。

對了,夏天天氣熱,寶寶耳朵後面很容易積攢汗液和汙漬,也要及時清潔,不然會發溼疹。

以及,寶寶哭鬧時如果眼淚譁啦啦,爸媽也要及時擦一擦淚水,不然眼淚很容易順著臉蛋流入耳道,也會讓耳朵感染。

還有的寶寶是吃完奶後就躺下了,結果吐奶或溢奶時奶水流入耳道了,除了用上述辦法及時清理,每次寶寶吃完奶後爸媽別讓他馬上躺著,可以先豎著抱起來一會兒拍嗝,也儘量別躺著給寶寶餵奶。

護理寶寶耳朵,爸媽還要做到這些:

前面說的掏耳屎和進水問題,很多爸媽說「我們知道的」,那這些護理小知識呢?也一併看看吧。

護理之前,爸媽首先可以判斷一下寶寶的聽力是不是正常,簡單說5-6個月的寶寶就有了聽力,如果寶寶過分安靜,對大的聲響沒有驚跳反應,說明聽力可能有問題,需要去醫院檢查一下,這裡不展開。

然後,餵奶時最好讓寶寶呈半坐位,因為小寶寶的耳朵還沒發育完善,咽鼓管比較短且位置低而平直,寶寶吞咽、咀嚼、打噴嚏或哭鬧時,很容易因為嗆奶讓奶水沿著咽鼓管流入中耳。

如果寶寶感冒或者得了中耳炎,爸媽最好別帶他坐飛機,因為這時候寶寶咽鼓管處於一種水腫的狀態,坐飛機會加重對耳部的壓迫。可以等寶寶情況好轉,或改乘其他交通工具。

有部分寶寶還會有耳前瘻管,就是耳朵旁邊有小眼,這其實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畸形。除了局部刺癢,有時輕輕壓擠小眼周圍,還會有少許白色分泌物,這些分泌物還有點點臭味。只要寶寶沒有其他症狀,也沒有感染,就不用處理。飲食上儘量清淡,平時不要要擠壓,保持局部清潔就行。

如果急性感染還形成膿腫了,就需要去醫院進行處理或做切除手術。

現在,爸媽知道怎麼護理寶寶的小耳朵了吧?也祝寶寶的發育一切正常。

相關焦點

  • 給寶寶去醫院掏耳朵花掉5000塊!不掏耳屎的後果這麼嚴重?
    不知道媽媽們有沒有注意到,我們平時自己掏耳朵的時候,經常能掏出兩種耳屎:屑狀的幹耳屎、泥狀的溼耳屎。一個動圖告訴你為什麼不能瞎給寶寶掏耳屎↓↓↓從上面的動圖來看,耳屎確實被掏出了一部分,但掏耳屎的動作也把裡層的耳屎推進了更深的耳道中,讓耳屎被堵得更深。一般來說,寶寶的耳屎會自己脫落,根本不需要額外去掏。
  • 男孩掏耳朵引發癲癇:千萬別亂掏耳朵,耳屎的這些好處你不知道!
    雖然知道經常掏耳不對,但大家有沒有發現,如果一直忍著不掏耳,耳屎積聚太多也會十分難受,甚至堵得耳朵聽力下降? 為了搞清楚耳朵到底能不能掏、怎麼掏,小編還是總結一些知識點跟大家說說吧。
  • 耳朵裡的「耵聹」到底要不要掏?對,就是耳屎……
    很多人都喜歡沒事就掏耳朵而且掏耳朵的花樣也是相當多左掏掏,右掏掏…棉籤掏掏,耳勺撓撓…總之是怎麼爽怎麼掏特別是當不經意掏出一小塊耳屎的時候,那種爽快和舒服仿佛就在耳畔~但掏耳朵這件小小事還真沒那麼簡單!
  • 耳屎要不要掏?發現耳屎是這顏色,快去看醫生
    原創 不用挖耳屎的九叔 39健康網 收錄於話題#新知百科室38#人體觀察室32點亮星標~不然你們可就再也看不到我了↓你會經常掏耳朵嗎?被耳機發燒友戲稱為耳屎調音因為耳屎會讓耳道空腔變窄從而使低頻更加震撼耳屎到底該不該掏很多磚家的意見都是不用掏因為我們耳道內的細胞和纖毛做著由內向外的運動耳屎會被慢慢運到耳道口
  • 挖耳屎可以挖出高潮?廈門網友愛上採耳,停不下來!掏耳朵很爽,但一定要管住你的手...
    別說掏出來耳屎的極致享受了,就是沒有耳屎幹掏也別有一番舒適。挖耳屎怎麼會這麼爽!所謂的顱內高潮說的就是這種感覺吧?!@面子哥 有人和我一樣喜歡挖耳屎的嗎?所以你懂的,挖出耳屎的那種蜜汁快感,因此採耳也被稱為 " 不用脫衣服的高潮 "。雖然掏耳朵確實好爽,但你要明白一個道理:凡事都要有個度!大部分人的耳屎是可以自己排出來的。咱們平時的咀嚼和下頜運動也能幫助耵聹往外排。所以說,正常情況下,大家不用經常掏耳朵。
  • 寶寶的耳屎究竟用不要掏?關鍵得看這兩點!
    耳屎會隨著說話、吃飯、打哈欠等下頜運動,從耳道中自行排出。所以,只要寶寶耳朵不痛、不癢、聽力好,耳屎就沒必要人工清除。如果要掏,怎麼掏?無論你是用耳勺、棉籤還是其他東西,都不能在家擅自給寶寶掏耳屎,必須到醫院讓專業的醫生掏。千萬不要覺得這是小題大做,否則等後悔的時候就晚了。
  • 「挖耳屎」會上癮,怎麼辦?
    有人覺得挖耳屎時感覺很舒服,但自行挖耳屎卻具有一定的風險,如:使用棉籤、掏耳勺、發卡等挖耳屎時,容易使外耳道皮膚摩擦損傷,引起寶寶外耳道發炎;經常掏耳朵會刺激外耳道皮膚,使皮膚淤血,反而會促進耳屎的產生;耳屎被推到耳道深處,在耳膜處堆積,越聚越多,最後形成耳垢栓塞;耳屎推到耳道深處,在鼓膜附近晃動,而鼓膜附近的皮膚是十分薄弱的,容易被摩擦受傷感染
  • 沒事時別總掏耳朵!耳屎竟然還有這麼多好處!
    但掏耳朵這件小小事還真沒那麼簡單!由鼓膜中心形成的細胞從中心通過耳道壁向外移動,並向耳道的入口移動。耳道內的耳屎通過這種傳送帶一樣的操作,被送到出口。咀嚼和下頜運動也輔助了耳屎不斷被運出。總之,正常來說耳屎的排出其實沒我們什麼事,一般情況就不要掏耳朵了。
  • 別瞎給寶寶掏耳屎啦!原來耳屎還有這 4 種好處
    為什麼孩子的耳屎越掏越多?聽說有孩子掏耳屎得了中耳炎,這是真的嗎?……」「耳屎」的大名叫做「外耳道耵聹」,這是醫學教科書上的專用術語。人體外耳道皮膚上,生長著許多皮脂腺、耵聹腺,它們會分泌一種特殊的油性液體。這些液體並不多,甚至很難被發現。
  • 耳屎栓塞,耳朵發黴?論如何科學掏耳屎
    可是,他發現,原本是想要止癢,結果卻越挖越癢,於是,清理耳道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力道也越來越大……被耳屎堵住的夏天前兩天遊泳之後,耳朵進了水,怎麼也流不出來,耳朵悶悶堵堵,甚至連聲音都清不清楚了,需要「側耳傾聽」才能弄明白對方的意思。所以,當他來到我的診室時,他告訴我,他的耳朵進水了,希望我把水弄出來。
  • 耳屎到底該不該挖?
    有的人經常掏耳屎,而且每次都能有所收穫,於是對耳屎的產生速度之快深感震驚,從意識裡認識到掏耳屎的必須性與急迫性,久而久之便有了每天掏耳屎的習慣。其實這本身違反了耳道自潔自淨的生存法則,耳道內需要一定的耳屎做保護,水至清則無魚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你強行掏出這些耳屎,耳道必須加速分泌儘快產生新的耳屎以作自我保護。
  • 耳屎對人體也是有作用的 日常到底需不需要掏耳朵
    人人都會有耳屎,耳屎是怎麼形成的?耳屎需要人為掏掉嗎?當「耳屎」積聚較多時,就會發癢,條件反射,人們就會去掏,而且很爽。掏耳朵看似非常簡單,每人都會做,只是不知道方法對不對。下面和360常識網一起來看看關於耳屎的那些事兒。
  •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怎麼掏?
    很多人都喜歡沒事就掏耳朵,而且掏耳朵的花樣也是相當多。左掏掏,右掏掏…棉籤掏掏,耳勺撓撓…總之是怎麼爽怎麼掏。特別是當不經意掏出一小塊耳屎的時候,那種爽快和舒服仿佛就在耳畔~但掏耳朵這件小小事還真沒那麼簡單!我們常說的耳屎,在醫學上有個十分文藝的名字叫耵聹【dīng níng】,是不是一下子感覺好聽多了。
  • 耳屎還有大作用的? 來看看掏耳朵的正確打開方式
    精彩文章現在開始「耳屎」在醫學上叫耵聹積聚較多時,就會發癢,條件反射,人們就會去掏,而且很爽。掏耳朵看似非常簡單,每人都會做,只是方法對不對。殊不知耳屎對我們的耳朵有保護作用,多數人掏耳朵的都會陷入誤區,看看你是否犯過。耳屎的作用
  • 寶寶的耳屎是個好東西,媽媽不要隨便掏!
    新手媽媽在發現寶寶的耳朵裡有耳屎時總想掏總想掏總想掏...有的媽媽甚至隨意用挖耳勺和棉籤給嬰兒掏耳朵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對的頻繁掏耳朵很有可能造成寶寶聽力下降,甚至失聰!● 大家所說的「耳屎」在醫學上稱為「耵聹」(dīng níng)。正常的外耳道皮膚有耵聹腺,耵聹腺分泌耵聹 , 其顏色呈淡黃色黏稠狀。
  • 寶寶耳朵裡有耳屎,到底能不能掏?兒科醫生告訴你處理方法
    家長關係寶寶健康的心理,醫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耳朵裡的耳屎到底應不應該掏,真的得要分情況。有些新生兒的寶寶最愛做的事情就是給孩子剪指甲、掏耳朵,認為既有趣又有意義,醫生就怕你掏錯了。只是每個寶寶的體質都不一樣,耳屎的樣子也會有所差別。有些寶寶遺傳了爸爸媽媽油性的皮膚,油脂的分泌量比較大,掏出來的耳屎都是油狀的。有些寶寶的膚質偏幹,掏出來的耳屎多是片狀淡黃色的。兩種耳屎都是很正常的,家長不用過於擔心。
  • 杭州78歲大伯掏耳屎掏出「瘤子」!耳鼻喉科專家教你如何科學挖耳屎
    聽到醫生的診斷,徐大伯頓時慌了神:「怎麼好好的耳朵裡生了瘤呢?」他馬上快速回憶起這幾年自己對耳朵曾經做過的那些事,「我平時最愛的就是掏耳朵,平時有空,我就會拿個棉棒或牙籤啊,有時候手邊有什麼順手的東西,我都會拿來掏一下。」
  • 平時要經常掏耳朵嗎?耳屎對人體也是有用的
    耳屎需要人為掏掉嗎?當「耳屎」積聚較多時,就會發癢,條件反射,人們就會去掏,而且很爽。掏耳朵看似非常簡單,每人都會做,只是不知道方法對不對。另外,耳朵不小心進水時,耳屎還可以阻擋髒水的侵入,並防止可能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的發生。3.保護鼓膜耳屎使外耳道空腔稍稍變窄,對傳入的聲波能起到過濾和緩衝的作用,使鼓膜不致被強聲所震傷。此外,富含油脂的耵聹能使外耳道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溼度,保證耳道深處的鼓膜不致變幹,從而使鼓膜處於最佳運動狀態。
  • 還在家用棉籤給娃掏耳朵嗎?錯錯錯,正確掏耳朵的方法請收藏
    「耳屎多了娃癢得難受」,「耳屎多了影響聽力」等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也不建議家長在家自行給娃掏耳朵,因為兒童的外耳道和耳膜發育不完善,如果經常挖耳朵會有可能產生這樣的危害:1.容易損壞鼓膜,甚至鼓膜穿孔我的朋友是兒童醫院的耳科醫生,她說她接診過的一個案例
  • 亂掏耳屎會惹大麻煩 小心挖出癌症來!
    你是否耳朵一癢,就會抄起火柴、牙籤、髮夾、指甲等武器開始挖個痛快?你是否會覺得耳道中傳來的那種酥麻麻的感覺會讓人「神清氣爽」呢?不過,在許多專家看來,掏耳朵這樣的小動作,卻隱藏著大風險,一不留神還會導致耳聾,甚至引發癌症。對此,我們不得不發問:究竟耳屎是如何產生的呢?它本身又有何作用呢?又該如何正確掏耳屎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