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獸」一詞,特指色彩鮮明、隨意塗抹。這種色彩比新印象主義的科學色彩,比高更、凡·高的非描繪性色彩,比那種直接調色、變形的畫法更為強烈。馬蒂斯和他的朋友們一直試驗著這種畫法。
野獸派畫家最終實現了色彩的解放,高更、凡·高、修拉、納比派和新印象主義,都曾以不同的方法對此進行過探索。野獸派畫家用了類似的手段,專心致力於各種目的。
他們原意使用從顏料管裡直接擠出來的強烈的色彩,而不想刻畫自然中的對象。這不僅是想引起視網膜的振動和要強調浪漫或神秘的主題,而更重要的是想樹立與此截然不同的新的繪畫準則。這樣,在某種意義上,他們在使用高更和修拉的色彩,並自由地結合了他們自己的線條節奏,以達到類似於塞尚的不斷追求的那種效果。
馬蒂斯先就學於學院派畫家布格羅門(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 1869-1954)下,因個人興趣與老師所循的傳統規律相左1892年轉入象徵主義畫第一次在「國家美術聯盟沙龍」公開展出,獲得成功。兩年後、初露頭角的馬蒂斯成家立業,妻子是個溫順而賢惠的女性,畫家夙願得償,且在繪畫間隙嘗試雕塑的創作。
20年代後,馬蒂斯擴大了創作領域,他在雕塑、版畫、壁畫、插圖方面的造詣同樣展示出過人的才賦。30年代,他的藝術達到巔峰,他被同行推為本世紀最負盛名的美術巨匠。
馬蒂斯晚年一直受疾病折磨,但仍堅持剪紙藝術的創作,或臥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專心致志地從預先塗好顏色的紙張中剪出各種形象,作品依然充滿大膽、完美和開朗樂觀的精神,很容易讓人聯想起野獸派時代他對形式美的熱戀與執著。
1907年野獸派經歷了一場危機,面對夥伴們一個個背棄野獸派宗旨而去,馬蒂斯反而堅定信念,並在爾後近半個世紀的藝術生涯中恪守不渝,成為唯一終生保持野獸派畫風的人。
1954年11月3日,馬蒂斯逝世於長年居住的尼斯,享年85歲。